|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媽媽總這麼累 到底是被誰逼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城市女性所面臨的作為母親的普遍困境,或在每個個體上都是復雜而幽微的。”泓舟寫道。只有先了解一個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生活重心會發生什麼不可逆轉的改變,人們面對那些“成為母親”或者“不成為母親”的選擇時,才會更有底氣和決心,後悔的可能性也會更小。

女性似乎天然就和“母親”這個身份捆綁在一起。


從社會傳統觀念到影視作品表達,似乎都在見縫插針地褒揚母親的偉大。母親被捧上神壇、賦予光環的同時,許多不必要的“母職迷思”也被日漸強化,成為女性的桎梏。

產房裡的撕心裂肺、被忽略的家庭內部勞動、“你是否有生育意願”等職場隱形性別歧視落在女性身上,變成她們普遍面臨的困境。但剝去“母親”這一身份之後,女性的主體性又如何體現?這或許是目前輿論普遍忽略的問題。

看見母職的沉重,是理解女性的重要一步。《我不想成為偉大的母親》一書中,作者泓舟和20多位身處各類困境中的母親促膝長談,圍繞真實鮮活的母親群體,進行了一次自我的書寫。



《我不想成為偉大的母親》


“城市女性所面臨的作為母親的普遍困境,或在每個個體上都是復雜而幽微的。”泓舟寫道。只有先了解一個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生活重心會發生什麼不可逆轉的改變,人們面對那些“成為母親”或者“不成為母親”的選擇時,才會更有底氣和決心,後悔的可能性也會更小。

女性的未來就一定是母親嗎?有什麼人們習以為常但又不合理的“母職迷思”?女性如何從“母職懲罰”中逃離?男性又應該為此負上什麼樣的責任與義務?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和泓舟聊了聊。

為什麼是她們?


硬核讀書會 :你的訪談對象,是20余位工作、生活在城市,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一定經濟條件,已育的“城市新女性”,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群體?

泓舟 :在最初構思本書雛形的時候,我就希望用深度訪談的形式來探究母親們的內心。我自己是城市女性的一員,對這個群體比較熟悉,也相對容易接觸到采訪對象。

大家是不是天然地認為,當一個女性像男性一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經濟獨立之後就可以和男性一樣,在婚育問題上享有平等了?

但通過訪談,以及查看一些職場調研報告後,我發現女性在職場上獲得的待遇,會比較容易受到婚育狀態的影響。

比如,求職面試的時候,很多女性都被問過一些個人問題,包括“你准備什麼時候要孩子(二胎)”等。因此,很多女性成為母親後,就走向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左邊是家庭,右邊是工作——不得不在其中反復平衡,甚至是取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