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機器狗、無人機 中國以DeepSeek推進AI軍武
2025-10-27
圖為中國AI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生產的武裝機器狗。(路透社)
|
|
中國軍方加速導入AI技術 仍依賴使用英偉達晶片
2025-10-27
中國軍方迄今仍能取得英偉達受管制的晶片。(法新社檔桉照)
|
|
真是心狠手辣!港媒披露.....(圖)
2025-10-27
據港媒報道,解放軍大反腐3年至今,共有28名上將落馬或“失蹤”。此外,解放軍前海軍指揮學院政委夏志和已擔任國防大學政委。
|
|
她稱這2人組"獨立師級武裝" 18將領缺席四中惹議
2025-10-27
前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在美國自媒體節目《芳菲時間》中,首次公開指稱中國軍方高層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與副主席何衛東在河北廊坊地區秘密組建一支「獨立師級武裝部隊」,完全脫離現有戰區與軍區體系,且僅聽命於兩人。(示意圖) 圖:翻攝自網易
|
 |
解放軍9上將遭雙開五大意義 學者:人事呈真空狀態
2025-10-27
黃信豪教授今日表示,共軍五大戰區、軍委許多關鍵崗位出缺,人事呈現真空狀態。(記者陳鈺馥攝)
|
|
張又俠反撲?解放軍9大上將遭清洗的五大意義
2025-10-27
中共四中全會上周四閉幕,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今日召開解讀中共“20屆四中全會”與“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座談會。關於解放軍9上將遭“雙開”開除黨籍、軍籍,學者分析,共軍五大戰區、軍委許多關鍵崗位出缺,人事呈現真空狀態。
|
|
澳總理倒打一耙:中方這樣,讓我擔憂
2025-10-27
澳大利亞軍機日前悍然侵闖我西沙領空,遭中方兵力堅決攔阻驅離。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10月27日提及此事時竟倒打一耙,稱澳方對此感到擔憂。
|
|
又是華為?中國借阿聯酋技術升級導彈
2025-10-26
英國《金融時報》披露,美國情報機構在2022年掌握的情報顯示,阿聯酋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曾向中國轉移關鍵技術,該技術隨後被用於提升中國空對空導彈的射程,使解放軍戰機在潛在的台海沖突中可能獲得對美軍機的空中優勢。
|
 |
28秒穿越死亡線 解放軍首曝機器狼搶灘殺敵畫面
2025-10-26
解放軍一次可以送多少人上岸,一直是國內外研究中國兩棲搶灘能力的重點之一,不過從中國官媒央視公布的最 新畫面來看,比能送多少“人”還受關注的是,未來解放軍兩棲作戰會加入多少的“機器狼”沖灘。據央視演習畫面,8只“機器狼”只需7分鍾就能送上灘頭,28秒能穿越死亡線200米,有效吸收了敵方第一輪火力,還能扛步槍和火箭筒殺敵,不僅將第一波登陸平均戰損率從17%降至7%,火力輸出還提升了110%。
|
|
黨指揮不動槍,槍也指揮不動黨!蔡霞震撼爆料
2025-10-25
前中央黨校教授蔡霞,作為一位深諳中共內部運作的資深專家,她在2025年10月25日的“芳菲時間”節目中,首次向外界披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內幕消息:苗華與何衛東在河北廊坊地區秘密組建了一支完全獨立於任何現有戰區、軍區以及軍隊常規體系之外的副師級武裝部隊,然而這支部隊的裝備配置卻達到了副軍級的標准,形成了典型的低級高配糢式,這意味著它在資源分配上獲得了遠超其名義級別的支持。這支部隊的指揮鏈條極為特殊,只直接聽命於苗華與何衛東兩人,而不接受其他任何軍方機構的調度或幹預。
|
|
杜致禮嫁給楊振寧,改變了全家人的命運
2025-10-25
2025年10月18日12時,首位華人(专题)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先生不幸在北京病逝,享年103歲。
|
 |
中國貨船鑽入北冰洋寒流 21天抵達英國 震驚世界
2025-10-24
中國“北極絲路”首航成功背後的區域政治信號
|
|
習把自己的親信一個個拔除,這三人最令人震驚
2025-10-24
出席中共四中全會的20大中央委員如此之少,六分之一缺席! 而20大產生的軍方42名中央委員中,27人缺席中央全會。有的落馬,有的“失蹤”,有的原因不明。
|
 |
爆料:何苗謀劃除掉張又俠 習張達成協議
2025-10-24
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繼續高舉“反腐”大旗,持續整肅軍隊。參會的中央委員168人,候補中央委員147人。而二十大選出的中央委員205人,候補委員171人,四中全會上少了37名中央委員,24名候補委員,一共少了61人。這些人有的被帶走調查,有的消失了,成為繼毛時代後中共中央會議出席人數最低的一次。而為何反對派和習派將要在四中全會上攤牌的傳聞並沒有發生呢?
|
 |
四中全會創紀錄開除14名高官黨籍 只出不進留疑問
2025-10-24
中共全會缺席人數讓人吃驚,誰被開除、誰升任?哪些職位還未安排?這些信息顯示,習近平的“反腐”似乎還沒有完成。https://t.co/YkKj5IolLe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24, 2025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結束了為期四天的閉門會議後於23日下午發布會議公報。其中通過了“十五五”規劃的建議稿,並對中共高官群體中央委員會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整肅。
|
|
四中全會權斗 曝軍方與習角力未止
2025-10-24
四中全會前後,中共軍內權力重組加劇,張又俠派系反制習近平的整肅行動,軍方對武力攻台方針出現分歧。在2025年四中全會的人事布局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任命折射出軍方權力斗爭激烈。
|
 |
投下"精准炸彈",北京釋放強硬信號
2025-10-24
2025年9月22日,一艘名為“伊斯坦堡橋梁號”(Istanbul Bridge)的中國籍集裝箱船,從中國東南沿海的寧波舟山港緩緩駛離,載著數千個標准貨櫃,穿越遼闊的太平洋,轉而北上日本海再鑽入北冰洋的寒流。
|
 |
中國"北極絲路"首航成功背後的區域政治信號
2025-10-24
近年來北極正日益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中國在極地等“戰略新邊疆”地帶的行動頻頻成為新焦點。專家稱,北極已成為區域政治的新戰場。https://t.co/zYPbDuaDWc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24, 2025 2025年9月22日,一艘名為“伊斯坦堡橋梁號”(Istanbul Bridge)的中國籍集裝箱船,從中國東南沿海的寧波舟山港緩緩駛離,載著數千個標准貨櫃,穿越遼闊的太平洋,轉而北上日本海再鑽入北冰洋的寒流。這艘貨輪,並未選擇傳統的蘇伊士運河或繞行南非好望角的漫長路徑,而是首次擁抱俄羅斯的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 NSR),歷經21天,於10月13日晚間抵達英國費利克斯托港(Felixstowe),瞬時引發全球關注。
|
|
張升民任軍委副主席,曾是"打虎幹將"劉源繼任者
2025-10-23
據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決定,增補張升民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
 |
解放軍高管落馬比例達1/4 毛澤東望塵莫及
2025-10-23
解放軍九上將同時官宣落馬背後的潛在邏輯和補缺懸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