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隔7年再停擺:美財政困局與制度痼疾的惡性循環
2025-10-01
由於美國會參議院9月30日先後否決兩黨撥款法案,當地時間10月1日0時1分,美國聯邦政府近7年以來再次“關門”,數十萬聯邦雇員不得不面臨強制休假或被裁員,眾多聯邦部門的服務也“停擺”。
|
 |
美農憤怒抗議:中國不買,罪魁禍首是特朗普關稅
2025-09-28
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今年年初悍然發動對華關稅戰時,曾妄圖通過施壓讓中方屈服。然而,在所謂“對等關稅”實施六個月、距離中美11月10日達成貿易協定的截止日期僅剩數周時,美國大豆種植戶卻逐漸意識到,長期以來一直是其產品主要市場的中國,已不再需要他們了。
|
|
"唐羅主義"興起?川普對拉美施加空前壓力
2025-09-28
美國總統川普正以數十年來未見的強勢,重塑華府在拉丁美洲的角色,毫無保留地動用美國的軍事與經濟力量,並將該地區視為美國的“專屬勢力范圍”。 分析家將此稱為“唐羅主義”(Donroe Doctrine),即19世紀美國對拉美政策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的當代版本。
|
|
一位華裔數學家40年目睹之怪現狀
2025-09-28
美國教育家和數學家關於“數學教育”長期論戰累積而成的彌漫在北美上空。那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學教育?”
|
 |
紐時:反對起訴科米的理由恰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2025-09-28
唐納德·特朗普(专题)與詹姆斯·科米真的該少點這種“重逢”了。
|
 |
"不會屈膝而活!" 特朗普與前FBI局長8年恩怨迎爆點
2025-09-26
當地時間2025年9月25日,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提起訴訟。根據華盛頓一家聯邦大陪審團公布的起訴書,科米面臨兩項刑事指控:
|
|
艾滋病獲重大突破!預防針藥價降千倍
2025-09-26
很多台灣人可能會以為,艾滋病離自己很遠。但事實上,根據疾管署資料,台灣每年仍有新增感染者。現在,一款新的艾滋預防針藥“Lenacapavir”宣布將大幅降價,並在百餘個國家上市。這不僅是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突破,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若未來台灣能引進,是否能改變艾滋防治模式。
|
 |
白宮歷任總統肖像上新,唯獨拜登的照片是根"筆"
2025-09-25
Trump has replaced Biden's photo with a picture of Biden's auto pen in the White House. pic.twitter.com/7DMEUUrXny — Russian Market (@runews) September 24, 2025 據鳳凰衛視報道,當地時間9月24日,白宮西翼柱廊正式落成一條“總統星光大道”,牆上懸掛著歷任美國總統的肖像。然而,以好萊塢“星光大道”為靈感的肖像畫廊裡,本應懸掛第46任總統拜登肖像的位置,被一張自動簽名筆簽名的照片所取代。
|
 |
金融時報:美國正在加速背叛自己 奔向不自由
2025-09-23
本文刊發在金融時報評論版,作者愛德華·盧斯是《金融時報》美國國內編輯兼專欄作家。他曾擔任英國《金融時報》華盛頓分社社長,並曾擔任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財政部長勞倫斯·H·薩默斯的演講稿撰寫人。
|
 |
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問題是誰來領導它?
2025-09-22
本月稍早,巴勒斯坦外交官胡薩姆·佐姆洛特(Husam Zomlot)受邀前往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參加一場討論會。
|
 |
民主黨領袖譴責特朗普"走向獨裁之路"
2025-09-21
民主黨領袖譴責特朗普“走向獨裁之路” https://t.co/rjt5IgNWrb pic.twitter.com/ocMPiPmqt0—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September 21, 2025
|
 |
拜登"寒酸日常":坐經濟艙 百歲背房貸 演講無人問津…
2025-09-18
82歲的喬·拜登卸任後,生活並沒有迎來光鮮的“前總統時代”,反而顯得有些拮據。根據《每日郵報》等媒體的報道,他不僅財務狀況不如人們想象,還在民主黨內遭遇冷遇。
|
 |
曝光拜登卸任"寒酸日常"!他真沒錢了?
2025-09-18
82歲的喬·拜登卸任後,生活並沒有迎來光鮮的“前總統時代”,反而顯得有些拮據。根據《每日郵報》等媒體的報道,他不僅財務狀況不如人們想象,還在民主黨內遭遇冷遇。
|
 |
誰破壞了美國來之不易的種族進步:奧巴馬的遺毒
2025-09-18
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美國似乎正朝著一個真正“後種族時代”邁進。
|
 |
美前副總統控訴:特朗普能源政策,就是給中國鋪路
2025-09-16
據彭博社9月17日報道,美國前副總統、知名環保人士阿爾·戈爾表示,特朗普(专题)政府“輕綠色能源、重化石燃料”的能源政策,正在損害美國的競爭力和“道德權威”。他為此“痛心疾首”,把中國搬出來說事兒,直言此舉正在為中國將來領導全球低碳經濟而鋪路。
|
 |
好萊塢巨星羅伯特雷德福逝世 川普克林頓發文紀念
2025-09-16
據CNN、英國天空新聞網等媒體報道,美國演員兼導演羅伯特·雷德福於當地時間16日去世,終年89歲。
|
 |
美國農民受擠壓——對特朗普的忠誠度正面臨考驗
2025-09-16
在美國中西部一個酷熱的日子裡,提姆·麥克斯威爾(Tim Maxwell)表達了他對農業未來的擔憂。
|
 |
在美國社會嚴重分裂的時刻,特朗普無意彌合分歧
2025-09-15
大量兩黨人士一道對這起殺戮予以譴責,並呼吁終結近年來在各意識形態陣營爆發的政治暴力。但與此同時,特朗普卻表達了憤怒,宣稱要“狠狠教訓”那些“激進左派瘋子”——盡管他也特意強調“非暴力”。
|
|
"憤怒情緒日益高漲,政治暴力將進一步蔓延"
2025-09-12
美國保守派青年團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創始人查理·柯克(32歲)10日在猶他州奧勒姆的猶他谷大學校園發表演講時遭槍殺,美國社會陷入震驚。他此前於5日至6日訪問過韓國,參加在京畿道高陽舉行的保守派青年活動“Build Up Korea 2025”。他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熱烈支持群體“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代表人物之一。警方認為這是一起精心策劃的犯罪,正在追捕嫌疑人。
|
 |
"替特朗普而死"的槍擊案 掀開了美利益集團的角逐
2025-09-11
當地時間10日中午,美國知名保守派活動人士、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演講時遭槍擊身亡。而事發時,“擁槍派”的柯克正與現場觀眾辯論美國的槍支議題。隨後,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志哀,並將政治暴力歸咎於“激進左派”長期妖魔化不同政見者。這一表態一如他去年從槍擊中幸存後,一方面借機猛攻政治對手,另一方面則絕口不提管控槍支暴力。那麼,在經歷了諸多暴力事件後,美國的槍支管控為何已成“死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