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放軍高管落馬比例達1/4 毛澤東望塵莫及
2025-10-23
解放軍九上將同時官宣落馬背後的潛在邏輯和補缺懸念
|
|
"中共垮台"影片熱傳 這一幕意外成焦點
2025-10-23
中共召開四中全會期間,網絡熱傳一段由AI制作的中共倒台影片,內容逼真描繪了中國人民覺醒,拆下天安門毛澤東肖像等象征性畫面,以及中共垮台後,上海進行民選市長等“新中國”樣貌。有網友表示,“振奮人心”“期待那天早點到來”。
|
 |
日經:曾支持習控制權力的"福建幫" 已從軍中消失
2025-10-23
本文刊發在日經亞洲,作者中日新聞社高級編輯兼社論撰稿人中澤克二常駐東京,曾在中國擔任記者七年,後出任中國分社社長,2014年獲得范·上田國際新聞獎。加美財經編譯,不代表支持文中觀點或確認其中事實。
|
|
習一夜潰敗成最危險變數!《日經》重磅分析
2025-10-23
就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前夕,一場撼動中南海的軍事大清洗悄然引爆。曾被視為習近平最信賴的軍中派系、主導對台戰略的“福建幫”核心人物,在10月18日這一天幾乎被“團滅”,包括中央軍委現任副主席何衛東在內的九名上將應聲落馬。
|
 |
他從未去過美國,但他成了"中國特朗普"
2025-10-23
陳睿是中國的一位特朗普模仿者,他憑借對這位美國領導人的完美模仿在全球收獲了粉絲。
|
 |
解放軍九上將同時官宣落馬,背後的潛在邏輯和補缺懸念
2025-10-23
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前三天,中國國防部於2025年10月17日公布了九名上將的處理決定。這九名上將同時被官宣開除黨籍軍籍,震動軍界。
|
 |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會公報
2025-10-23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
|
|
你死我活 白宮專家分析四中習家軍與太子黨權斗
2025-10-22
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簡稱“二十屆四中全會”)歷時4天,將於今(23日)在北京閉幕。
|
 |
72歲鄧小平想復出 第一步:扳倒華國鋒
2025-10-21
72歲的鄧小平從被“撂在一邊”的老幹部,到手握改革、開放與鎮壓的絕對權力。鄧小平能第三次復出其實是經過精密的政治算計,而經鄧小平之手所建立起來的所謂改革開放現代中國,在中共高層極權不公開的權斗現實下,就算是過上幾年物質富足的所謂“好日子”,必然也會再以人民流血收場。
|
|
習對"它"上癮!四中可能創下一個新紀錄
2025-10-21
“我們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的。”2014年7月,筆名二月河的歷史小說家,在接受中共紀委網站視頻采訪時說。
|
 |
習式反腐"打虎拍蠅"12年後,中共高官為何"越反越腐"?
2025-10-21
中共建黨百年之際,在北京國家體育館(鳥巢)舉行了一場盛大演出,但未進行電視直播。
|
|
四中全會期間 中共垮台視頻熱傳
2025-10-20
中共四中全會期間,網上多個平台熱傳一段用AI制作的“後共產黨時期”視頻,視頻內容被網民稱為“中國人的夢”。
|
|
江青為3個男人灑淚 最後那位誰也想不到
2025-10-20
江青是一個鐵石心腸、心狠手辣的人,但她同時又好哭,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她經常以哭作為一種手段,以實現和達到她這樣或那樣的目的。但我在她身邊工作的幾年裡,有三次看到她真誠地傷心流淚。
|
 |
毛澤東對知識份子的"深仇大恨"從哪來的?
2025-10-20
許多歷史見證了斯大林、毛澤東、波爾布特等都是知識份子的迫害狂。毛澤東執政27年,為鞏固政權,階級斗爭貫穿始終,他直言不諱:“與人斗其樂無窮”。戴晴女士的一段話生動概括了毛的一生,“毛澤東對這批衣冠楚楚、滿口洋文、愛洗澡、愛吃藥的秀才們隨意嘲弄,打趴下再拎起來,拎起來再打下去,可以說是偉大領袖終生樂此不疲的游戲。”
|
 |
FT:中國已做好攤牌准備 北京並非只有稀土一張牌
2025-10-20
本文刊發在金融時報,作者吉迪恩·拉赫曼是《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專欄作家。他曾在《經濟學人》工作 15 年,還擔任《經濟學人》商業和亞洲版塊的編輯,尤其關注美國外交政策、歐盟和全球化。
|
 |
我所知道的楊振寧李政道之怨與楊振寧翁帆之戀
2025-10-20
楊振寧教授逝世的消息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和悼念。
|
 |
紐時:四中全會上,有一個重要問題無人敢提及
2025-10-20
紐約時報報道說,本周,中國高層官員在北京閉門開會,謀劃在動蕩的世界中鞏固國家實力的方案。但有兩個重大問題籠罩著中國的未來,與會者無人敢公開提及:習近平將執政多久?他離任後由誰接替?
|
|
今年四中吊詭之處,埋下未來動蕩伏筆
2025-10-20
數百名中共最高級別的官員最近齊聚戒備森嚴的京西賓館,為這個崛起中的超級大國擘劃下一個五年藍圖。但《紐約時報》20日指出,在官方議程的宏大敘事之下,就算沒有任何與會者膽敢公開提及,但這兩個巨大且無可回避的根本問題,仍如幽靈般籠罩著人民大會堂的穹頂——那就是習近平還會統治多久?還有更敏感的一個問題:如果他下台了,誰會接替他的位子?
|
|
俗語"開門七件事" 四中全會是"開會三件事"
2025-10-19
中國傳統俗語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說的是日常所需。中共召開重要會議,也會理出個輕重緩急,今次開廿屆四中全會,預計是“開會三件事”,即舉旗幟、畫藍圖、修框架;這三件事分別代表思想理論、方針政策、國際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