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居上海35年,美外交官江似虹辞世
2025-10-02
江似虹(Tess Johnston)曾任美国外交官,在越战期间派驻南越并记录了她作为女性在那里的经历,此后长居上海,为保护这座城市逐渐消失的租界建筑奔走呼吁。她于9月14日在华盛顿去世,享年93岁。
|
 |
恨透了老毛 邓小平掌权后秋后算帐
2025-09-30
邓小平自执掌中共实际领导权后,仍然坚持“毛泽东思想”,只不过是为了在中国大地上借毛泽东之尸来还共产党之魂。邓小平其实恨透了毛泽东,他不仅力主处死毛泽东的妻子江青,而且对毛的后代也曾百般刁难,让毛与江的女儿李讷过着凄惨的生活,其生活境遇竟然比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还要艰难。
|
|
记录和保护"老上海"的美国外交官江似虹
2025-09-30
江似虹(Tess Johnston)曾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职,在上海生活了35年,致力于记录和保护这座城市里正在消失的租界建筑,成为研究老上海的重要声音。她于9月14日逝世,享年93岁。https://t.co/45enSKxvVx—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September 30, 2025
|
|
为刘少奇平反内幕 胡耀邦与邓小平暗斗角力
2025-09-29
一九八O年二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为刘少奇平反的决定。从二月至四月,围绕《人民日报》为刘少奇平反的社论题目,应当是《还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同主管宣传工作的胡乔木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面对面的争论,而背后实际上是胡耀邦同邓小平的暗斗。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胡耀邦、胡绩伟在邓小平的压力下,被迫采用了邓小平确定的题目:《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胡绩伟至今认为,这是一篇难以自圆其说的为刘少奇平反的社论。
|
 |
孔杰荣逝世:西方世界中国法律研究先驱的传奇人生
2025-09-26
在冷战高峰期开创研究中国法律的先河、在中美两国关系冰冻时提交秘密信函促特使秘密访华、长期致力于人权倡议、为维权律师奔走,孔杰荣的一生可谓传奇。https://t.co/OVia6T88RR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September 26, 2025 1960年8月15日上午9点钟整,三十岁的孔杰荣(柯恩,Jerome Alan Cohen)拿起书本,第一次开始学习中文——那对他来説似乎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因此在一篇回忆录中记下如此精准的时间。
|
 |
"是中国的重大损失" 95岁孔杰荣逝世
2025-09-26
1960年8月15日上午9点钟整,三十岁的孔杰荣(柯恩,Jerome Alan Cohen)拿起书本,第一次开始学习中文——那对他来説似乎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因此在一篇回忆录中记下如此精准的时间。
|
 |
中南海人家,那些高干子女们的日常
2025-09-23
空旷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这里就有几栋楼房拔地而起/一说中南海西门,就是指府右街中段这个门/1951年、1952年之交,刘少奇、朱德等都搬进了西楼大院落。
|
|
"不屈法兰西"与中国:危险关系调查
2025-09-21
法国最新一期《观点》周刊封面报道刊出不屈法兰西(LFI)领导人的大幅图像,配上的醒目标题是“梅郎雄与中国”。该周刊的两名记者Jérémy André 和Hadrien Brachet经过数月时间的调查后发表长篇报道,揭示了极左翼“不屈法兰西”领导人梅郎雄及其政党与中国之间长期以来逐渐深化的暧昧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引发的深刻担忧。我们利用今天的本节目时间,将这篇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享给大家。
|
|
围绕中共领导人保健的斗争 相当激烈和凶险
2025-09-17
2025年9月3日北京阅兵,习近平与普京在走向观礼台路上的对话意外被直播,两人兴奋地大谈换器官、长生不老、活150岁。此事成了国际丑闻。中共历来将领导人的健康视为机密,围绕领导人保健的权力斗争相当激烈和凶险,也值得一说。
|
 |
当电视台不再播放商业广告之后,我问:为什么?
2025-09-17
时间追溯到2010年前后,薄熙来主政重庆的年代。作为一名中学生,同时担任班级文娱委员的我,在每天下午第一节上课前,精神最为疲累的时刻,却被迫要跟全校师生一起“唱传红歌”。那时候,我想重庆的每一位中小学生,都拥有两本小册子,一本是“红歌”的歌词和简谱,一本是《科学发展观》。“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歌声拥抱未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是的,在打这两行字的时候,我的心里都不由自主地响起旋律和默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因此你们可以想到这件事的可怕之处:这些东西并不需要携带多么高深的内容,只要一年之中你至少重复了两三百遍这些歌词和文字,你此后二十年都很难忘记它。
|
 |
恩将仇报失德反骨,中共活该众叛亲离
2025-09-16
颜纯钩评论分析文章:今年以来,中共对内对外都处于有史以来最艰困的境地,在外只有俄朝伊三家邪恶兄弟,西方民主国家一面倒都与中共割席,美日等国在贸易、外交和军事上,都在做与中共长期对抗的战略部署,连菲律宾这样的小国家,都敢与中共较量了。
|
 |
血旗下的毛式荒诞剧"世界级奇观"
2025-09-15
每年9月9日是毛泽东的“冥诞”。然而,从1949至1976毛泽东主政中国这27年间,却都是毛泽东的“荒诞”。这27年,毛泽东在中国导演、上演、主演了一出又一出大大小小荒诞剧。大的,诸如大跃进、文革等等,小的就更是难以计数。
|
 |
林彪出逃前的最后乞求 一封致毛泽东的未发之信
2025-09-15
林彪死后,中共在清理他的住所毛家湾时搜出一封信,口吻是林彪写给毛泽东的,但非林彪手记而是他人笔迹,且落款日期均没有,信也没有从毛家湾寄出。
|
 |
林彪坠机前 周恩来:请放心 飞机有我们的人
2025-09-15
2022年9月13日是林彪事件51周年,去年9月13日一个名为“回到‘九一三’现场(九一三事件五十周年祭)’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这部由六集组成、总时长共五个多小时的视频里,披露了大量相关的历史文件和资料,讲述了913林彪坠机事件的详细经过和前因后果,主讲者是余汝信。
|
|
秘闻:邓小平为什么不当党魁 只因老道士一句话
2025-09-15
据邓家一位亲属透露,华国锋下台后,邓小平曾萌生过想要出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念头。然而,一位老道士的几句话,让他最终打消了这个想法。这段鲜为人知的秘闻,如今才被披露出来。
|
 |
中国经济的病灶:一元化领导的灾难
2025-09-14
在毛死后的“拨乱反正”气氛中,大陆学者李洪林的文章,特别是一篇“读书无禁区”,对我很有吸引力。 当时的氛围似乎有点像1954 年苏联作家爱伦伯格 Ilya Ehrenburg 的小说《The Thaw》所描写的“解冻”情状。 我想,读书无禁区,思想也应该无禁区(思无邪),言论也应该无禁区。 我不知道大陆知识分子怎么想,我按照自己对文革的认知,在纽约《北美日报》的论坛版连续发表了四篇“论批毛是大势所趋”的文章。
|
|
学术泰斗林培瑞 遭美国大学DEI迫害
2025-09-12
我前些日子收到一封邮件,写道:“我搬出大学办公室之前,工作人员进来搬走了一个文件柜,以及那台硬盘里保存着我所有研究、教学和通信数据的电脑,这些数据积累了三十多年。当我抱怨数据丢失时,系主任回信说,‘按照标准程序’,硬盘已被完全清除。对于一名学者来说,失去一生的资料是沉重的打击。你觉得我能起诉吗?”
|
 |
台陆委会回应"去中国化"指控:搞文革的不是我们
2025-09-12
正在捷克访问的台湾外交部长林佳龙,昨日(11日)出席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首场海外特展在捷克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揭幕仪式。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这场题为“故宫文物百选及其故事”的大型展览,精选131组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宝“翠玉白菜”首度登上欧洲舞台,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多宝格等经典展品… pic.twitter.com/lRt562tAYL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September 12, 2025 正在捷克访问的台湾外交部长林佳龙,昨日(11日)出席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首场海外特展在捷克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揭幕仪式。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这场题为“故宫文物百选及其故事”的大型展览,精选131组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宝“翠玉白菜”首度登上欧洲舞台,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多宝格等经典展品同场展出。
|
 |
981工程:9.3阅兵曝光的共军秘密使命
2025-09-10
9.3阅兵意外曝光了中共的一项最高机密,它既不是军事设备的核心数据,也不是隐藏在阅兵幕后的权力博弈,而是中共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活体器官资源。
|
|
刘少奇为何坐以待毙 老毛神秘机构曝光
2025-09-09
刘少奇曾任两届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当时是中共的第二把手,对于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一系列文件和纲领均表支持,也就是说,虽然他自己也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死,但是双手沾满血腥,难以推卸他对文革这场浩劫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