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宝在政坛清洗中,为什么能三朝不倒
2025-06-13
很少有中共高官能够跨越多个领导人“掌门”时代而始终保持重要地位。温家宝从1980年代初进入中南海到2013年卸任国务院总理,历经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四个不同的政治时代,堪称中共政治体系中的“不倒翁”。特别在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这三朝,温家宝都身处中共中央办公厅等核心位置,在胡赵两任总书记相继下台、政坛经历两轮洗牌淘汰,政治风暴迭起的年代,他都能全身而退,并逐步晋升。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
 |
中国26城地铁亏损 被迫涨价或停运
2025-06-12
据《智谷趋势Trend》报道,过去人们总说“地铁是城市的名片”“地铁让生活更加美好”“地铁给土地带来升值”,如今,它却正蜕变为吞金巨兽,胃口难填。 据统计,中国已出现26座城市地铁集体亏损,目前有三种解方:涨价、停运、降本增效。
|
 |
夏天在吐鲁番睡过房顶,才懂什么叫享受
2025-06-12
夏天来到吐鲁番,没人知道自己能见到多少张床。
|
|
传陈敏尔投靠温家宝 揭习20大密谋抓15位元老
2025-06-12
中南海据传现在乱局一片,习近平大势已去,不但权力旁落,重病在身,还亲信反戈。有自媒体人爆料称,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习近平嫡系“之江新军”的主要成员,向温家宝告密,揭露习近平在二十大前列出15位元老名单,并在会场布控人马,如元老在现场闹事就马上抓人。
|
|
重庆一大学生校内坠井致腿部受伤,学校回应
2025-06-12
近日,有网友曝料称,重庆某大学的一名男生在学校操场打完球离开时不小心踩到一旁的井盖,结果井盖瞬间破碎,导致他腿部大面积划伤。
|
 |
重庆电脑城大火 浓烟直窜天际 官方又称无伤亡
2025-06-12
中国重庆石桥铺今 ( 11 ) 日发生大火,现场影片显示,起火处浓烟滚滚。有网友留言称,火灾位于石桥铺电脑城。
|
|
《长安的荔枝》背后:怎样才能把荔枝快递给杨贵妃?
2025-06-10
由马伯庸同名原着改编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刚一开播,就全网爆火。
|
|
时速飙到300公里,网红"馆长"体验上海磁悬浮列车
2025-06-10
据“中时新闻网”6月10日报道,台湾(专题)网红“馆长”陈之汉今日抵达浦东机场后,选择搭乘磁悬浮列车前往上海市区。亲眼看到列车速度达到300km/小时,“馆长”直呼,“天呐,真的快,真的快!一下就到了!”
|
|
潜渊:梁朔失忆背后竟然局中有局!马玉鞍真是军统,谢峻安太阴了
2025-06-10
黄晓明、张佳宁等领衔主演的谍战悬疑剧《潜渊》开播后,收视率和人气大爆,腾讯站内热度迅速突破20000,并接连创下多个第一和新高。
|
|
《长安的荔枝》热播:杨贵妃的荔枝到底来自岭南还是四川?
2025-06-10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流传千年。随着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正在央视热播,这段历史再度引发热议。
|
 |
汪洋的仕途就是一部中共40年沉浮录
2025-06-10
独立时评人“晓说家”在其自媒体爆料称,汪洋已经秘密出山了,正在代理习近平的总书记职务。因为中共高层政治历来都是黑箱操作,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上述消息的可靠性。
|
|
方言4K修复版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将在上影节首映
2025-06-10
《一江春水向东流》方言4K修复版终极预告片(01:32)
|
|
重庆老人大街用手铐铐小孩 警方通报引爆舆论
2025-06-10
6月10日,重庆一13岁学生在公交车与老人发生争执,老人拿出手铐铐住该学生,网友质疑手铐来源及使用手铐的违法性,警方通报称,该老人是一聋哑人,已经道歉,引发全网愤怒。
|
 |
我在纽约顶奢酒店伺候老钱,赚钱多,想回国
2025-06-10
“熙少,我刚毕业,在纽约一家私人会员制酒店做房务经理,年薪8万美金,包三餐,公司交最好保险,还有30天带薪假期,但我想回国了......”
|
 |
中国当局为何如此忌惮"耽美同人"创作?
2025-06-10
继去年中国安徽执法单位跨省抓捕逾50名耽美小说作者后,兰州警方近日再次对耽美文学作者实施大规模跨省抓捕,引发中国互联网大规模声讨,多位执业律师表示志愿提供法律援助。https://t.co/EKPbwc2Ehc—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une 10, 2025
|
 |
3天被拒18次,老年人在中国租房为什么这么难
2025-06-10
“房东说,超过65岁、有重大疾病史的租客都直接拒绝。”
|
|
口水战升级 吉利老总吁彻查比亚迪油箱门
2025-06-09
中国车企舆论战的战火继续蔓延。吉利汽车高管杨学良在重庆论坛上公开力挺点出“车圈恒大”的魏建军,重提比亚迪“油箱门” 并呼吁彻查。比亚迪李云飞则先在论坛上怒骂对手“又蠢又坏”,其后又发文扬言对“拉帮结派、诋毁抹黑”保留追究权利。
|
|
地铁,成了越来越多中国城市的"黑洞"
2025-06-09
法国世界报周一(9日)刊发文章,报道继高铁之后,地铁也成了中国城市的拖累。原因在于,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实在巨大、票务收入又相当微薄,另外,地铁公司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关系是“有毒的”关系。
|
 |
刺激消费过猛?中国多地"国补"喊暂停或缩水
2025-06-09
大陆这两年积极刺激消费提振经济,面对上半年最重要的电商促销“618”却有多地证实出现“国补”暂停或调整。华西证券指出,政府国补政策是控量而非结束,主因是夏天冷气销售旺季加上“618”大促导致透支,让多地进入限额模式甚至是暂停,但后续资金也仍拨付中,尤其在提振内需消费的大背景下,结束国补的可能性较小。
|
|
《长安的荔枝》引千年之争 荔枝到底哪来的?
2025-06-09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宫绝句》,让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流传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