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约与俄罗斯对峙升级 波兰将再次沦为牺牲品?
2025-10-01
9月9日夜间,约20架疑似俄罗斯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这一事件不仅加剧了波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也预示波兰在欧洲安全格局中的地位变化。长期以来波兰作为北约东翼的重要成员,承担着扞卫欧洲安全防线的关键职能。但此次事件凸显了波兰从边缘角色成为俄乌冲突战略焦点的突进。
|
|
歌唱家克里木:演出摔断三根肋骨,妻子截肢....
2025-09-30
克里木是第一位用汉语演唱维吾尔族民歌的歌唱家,他演唱了《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
 |
孔杰荣逝世:深耕中国法律界的美国律师
2025-09-29
孔杰荣在他创办的纽约大学美亚法律研究中心的办公室,摄于2012年。一位同事说,他“在美国开创了中国法律研究领域”。
|
|
中共党魁新疆行 五大蹊跷令人震惊
2025-09-27
王友群评论文章:9月23—25日,中共党魁习近平到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
 |
孔杰荣逝世:西方世界中国法律研究先驱的传奇人生
2025-09-26
在冷战高峰期开创研究中国法律的先河、在中美两国关系冰冻时提交秘密信函促特使秘密访华、长期致力于人权倡议、为维权律师奔走,孔杰荣的一生可谓传奇。https://t.co/OVia6T88RR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September 26, 2025 1960年8月15日上午9点钟整,三十岁的孔杰荣(柯恩,Jerome Alan Cohen)拿起书本,第一次开始学习中文——那对他来説似乎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因此在一篇回忆录中记下如此精准的时间。
|
 |
"是中国的重大损失" 95岁孔杰荣逝世
2025-09-26
1960年8月15日上午9点钟整,三十岁的孔杰荣(柯恩,Jerome Alan Cohen)拿起书本,第一次开始学习中文——那对他来説似乎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因此在一篇回忆录中记下如此精准的时间。
|
 |
中南海人家,那些高干子女们的日常
2025-09-23
空旷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这里就有几栋楼房拔地而起/一说中南海西门,就是指府右街中段这个门/1951年、1952年之交,刘少奇、朱德等都搬进了西楼大院落。
|
|
八路军大规模盗墓 蒋介石当面怒斥周恩来
2025-09-18
提到清东陵被盗,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军阀孙殿英。 长久以来,中共宣传和影视剧也都把责任推到他身上,让大众误以为东陵浩劫仅是孙殿英一人所为。 事实却残酷得多:孙殿英仅盗掘乾隆与慈禧两座陵墓,而真正毁掉清东陵上百座皇陵的,正是号称“抗日英雄”的共产党八路军。
|
|
围绕中共领导人保健的斗争 相当激烈和凶险
2025-09-17
2025年9月3日北京阅兵,习近平与普京在走向观礼台路上的对话意外被直播,两人兴奋地大谈换器官、长生不老、活150岁。此事成了国际丑闻。中共历来将领导人的健康视为机密,围绕领导人保健的权力斗争相当激烈和凶险,也值得一说。
|
 |
30集网络微纪录片《烽火笔墨》9月16日起全网推送
2025-09-16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CCTV-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和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0集网络微纪录片《烽火笔墨》,2025年9月16日起在央视频、《国家记忆》抖音号、广西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矩阵及bilibili、爱奇艺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该片以“小切口、大历史”的叙事方式,聚焦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峥嵘岁月,再现一批文化精英以笔为枪、以文抗战的壮丽史诗。
|
|
《阵地》央一首播,高品质年度大剧,正面阐释文化抗战的三重意义
2025-09-16
9月16日晚间,电视剧《阵地》在央视一套两集首播,腾讯视频、爱奇艺、咪咕视频同步播出。这部电视剧由钱林森编剧,高希希执导,可谓是编剧导演的王炸阵容。剧集更是邀请了冯绍峰、李晨、徐璐、王丽坤、王劲松、张博等多位实力派演员主演。基于目前央一播出的两集剧情内容来论,这部电视剧已经具备了高品质年度大剧的气象,它用电视剧画面影像故事的方式,为观众正面阐释了文化抗战的三重意义,其收视率,也全平台领跑。
|
|
笔墨化刀枪《阵地》央一重磅开播,谱写中国文化抗战史诗
2025-09-15
全民抗战卫家国,文化群星闪耀时。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砥砺奋进力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电视传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桂花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文化抗战剧《阵地》将于今晚(9月16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重磅播出,咪咕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该剧首次全景还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文化抗战历程,用文艺的力量,高扬爱国主义,展现出抗战文艺的壮丽画卷。
|
 |
血旗下的毛式荒诞剧"世界级奇观"
2025-09-15
每年9月9日是毛泽东的“冥诞”。然而,从1949至1976毛泽东主政中国这27年间,却都是毛泽东的“荒诞”。这27年,毛泽东在中国导演、上演、主演了一出又一出大大小小荒诞剧。大的,诸如大跃进、文革等等,小的就更是难以计数。
|
 |
林彪出逃前的最后乞求 一封致毛泽东的未发之信
2025-09-15
林彪死后,中共在清理他的住所毛家湾时搜出一封信,口吻是林彪写给毛泽东的,但非林彪手记而是他人笔迹,且落款日期均没有,信也没有从毛家湾寄出。
|
 |
林彪坠机前 周恩来:请放心 飞机有我们的人
2025-09-15
2022年9月13日是林彪事件51周年,去年9月13日一个名为“回到‘九一三’现场(九一三事件五十周年祭)’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这部由六集组成、总时长共五个多小时的视频里,披露了大量相关的历史文件和资料,讲述了913林彪坠机事件的详细经过和前因后果,主讲者是余汝信。
|
 |
中国经济的病灶:一元化领导的灾难
2025-09-14
在毛死后的“拨乱反正”气氛中,大陆学者李洪林的文章,特别是一篇“读书无禁区”,对我很有吸引力。 当时的氛围似乎有点像1954 年苏联作家爱伦伯格 Ilya Ehrenburg 的小说《The Thaw》所描写的“解冻”情状。 我想,读书无禁区,思想也应该无禁区(思无邪),言论也应该无禁区。 我不知道大陆知识分子怎么想,我按照自己对文革的认知,在纽约《北美日报》的论坛版连续发表了四篇“论批毛是大势所趋”的文章。
|
|
刘少奇为何坐以待毙 老毛神秘机构曝光
2025-09-09
刘少奇曾任两届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当时是中共的第二把手,对于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一系列文件和纲领均表支持,也就是说,虽然他自己也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死,但是双手沾满血腥,难以推卸他对文革这场浩劫的责任。
|
|
唐国强因九三阅兵后的动态口碑逆袭?
2025-09-07
人生有时候,就是几张旧照片,几句闲言碎语。
|
|
日本前首相反驳参加阅兵批判 称彭丽媛用日语问好
2025-09-06
9月5日,参加中国“九三阅兵”后回国的日本(专题)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自己的X上,针对自己的儿子、众议院议员鸠山纪一郎所在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批判他参加“九三阅兵”进行了反驳,他说:中国没有利用他进行政治宣传,反而习近平(专题)主席的夫人彭丽媛用日语向他问候,这是令人感激的体贴之举。
|
|
受邀观礼九三阅兵的8位明星,个个口碑好,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明星
2025-09-05
九三阅兵已经结束,但他带给国人的自豪感不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