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毅然離開央視,如今他的現狀如何了
2025-04-15
2015年,對於很多喜歡趙普的粉絲來說,充滿了震驚與疑惑。
|
|
緬甸7.9級大地震 殃及中國房東泰國投資夢
2025-04-03
當地時間3月28日下午,緬甸發生7.9級大地震,震中為緬甸中部城市實皆。一千多公裡之外,在曼谷湄南河邊一棟40多層高樓的第36層,中國旅游從業者李璐感受到了強烈的震動。
|
 |
中國前首富王健林,正在努力還債
2025-04-02
3月20日,一則股權凍結信息,將王健林和他執掌的萬達集團推上了風口浪尖。
|
 |
她曾是東方衛視一姐,與前任分手後嫁海歸,因...
2025-04-01
在東方衛視的輝煌歲月裡,有一位主持人曾以她獨特的魅力和專業素養,成為上海灘家喻戶曉的 “一姐”,她就是陳蓉。然而,命運的轉折總是突如其來,一場 “壽宴門” 事件讓她的事業瞬間崩塌,人生軌跡也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陳蓉的世界,探尋那些台前幕後的故事。
|
|
六問緬甸7.9級地震:為何這麼強?救援最缺什麼?
2025-03-29
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中部地區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裡。據29日下午1時央視新聞最新報道稱,根據緬甸國家媒體公布的最新數據,此次地震共造成該國所有受災地區1002人死亡,2376人受傷,另有多人失蹤。該國實皆省、曼德勒省、內比都等地震受災嚴重地區已進入緊急狀態。
|
|
超千人身亡,緬甸地震像"一把巨刀切入地球"
2025-03-29
3月28日下午,旅居曼谷的中國公民周園突然感到一陣眩暈,隨即發現整棟樓劇烈搖晃,樓道外傳來嘈雜的喊叫聲。經歷過汶川地震的她立刻意識到:“地震了!”
|
 |
在緬華人:曼德勒房屋倒塌傷亡不明,無法正常生活
2025-03-28
“現在嚴重的就是那種房屋倒塌的被掩蓋的,也有人去世,目前現在大家也不太清楚到底死了多少人。據說有一個酒店塌了,死了很多人,還有學校倒塌的。現在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救援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嘛。然後其他普通老百姓的話,現在沒有電,水還是有的。房屋不敢進去,基本上都睡在外面,基本上正常生活就沒辦法進行了,只能等待。沒有其他的任何的捷徑可以走。”
|
|
專家解讀緬甸地震:威力相當於上千個原子彈爆炸
2025-03-28
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地震。據中國地震台網消息,這是今年以來全球發生的最大地震,雲南多個地區震感強烈。
|
 |
司馬南VS李嘉誠,到底誰是真愛國?
2025-03-21
今天最火的一個新聞就是著名的愛國大V司馬南因為偷稅漏稅462萬,罰款超900萬。
|
|
39歲鳳姐近況曝光!住15刀民宿發福至160斤
2025-03-21
在網紅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的當下,當我們談及 “初代網紅”,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名字,便是曾經名噪一時的鳳姐。曾幾何時,她憑借一系列大膽出位的言論,在網絡世界掀起驚濤駭浪,成為全民熱議的焦點。時過境遷,遠走異國他鄉的鳳姐,雖已逐漸淡出大眾視野,卻仍時不時因被偶遇而闖入人們的話題圈。近日,又有網友曝光了鳳姐的最新近況,再度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
|
|
李兆基逝世:大半生為內地大舉捐款,曾說賺了錢...
2025-03-17
3月17日晚,恒基兆業地產創始人李兆基去世,享年97歲。
|
|
中國最幹淨的5位女星 不傍富不濫情
2025-03-13
# 娛樂圈清流:那些不被“染缸”沾染的女星們
|
 |
老天,給我一個吳彥祖以及他的房子
2025-03-08
吳彥祖說:“最好的房子,像是一面鏡子,是我和家人的鏡子”。
|
 |
瘟疫、語言和具體的人:與歷史學家羅新的聊天
2025-02-23
2月7日,羅新在微博上寫了八個字,“一生所學,只為此刻。”這是一個怎樣的此刻?有誰同在感受此刻,銘記此刻?一位歷史學家的一生所學可以如何解釋或燭亮此刻?站在這一時刻望向過去和未來,我們能看見什麼,又能相信什麼?
|
 |
給一整個國家加上杠杆:家電補貼都改變了什麼?
2025-02-02
家電補貼,是最近幾個月橫貫在所有國內消費者心中的一個詞,似乎每次遇到國內經濟狀況面臨較大壓力時,家電補貼都會強勢上線。
|
|
韓紅自曝大學時是校花,看了她18歲照片被驚艷了
2025-02-02
最近,韓紅說自己大學時曾是校花,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不少網友直呼根本想不到。
|
 |
艾未未,AirDrop和三封郵件:一同性戀政治犯的成長史
2025-01-29
本文作者 Chris 是一名蘋果iOS開發程序員。2022年10月的四通橋事件後,Chris 在成都地鐵裡用隔空投送(AirDrop)傳播抗議標語,遭拘留15天。他在文章中分享了拘留期間如何遭到警方暴力毆打以及針對同性戀者的歧視。獲釋後,他被社區網格員騷擾,被迫搬遷,最終和相愛多年的伴侶一同逃離了中國。
|
 |
港媒收到風聲,中國在為國家緊急事態做准備
2025-01-25
你有沒有想過,當災難來臨的那一刻,一個人最需要的是什麼?
|
|
從紀錄片到非虛構寫作:為30年變遷留下普通人的樂章
2025-01-23
多年來,紀錄片導演范儉將鏡頭對准汶川大地震後的失獨母親、武漢疫情期間的小區居民、詩人余秀華等,見證他們生命中的來來往往。拍得越多,他越感到,有些拍攝現場細微而獨特的氣息、內心難以言說的某種情緒,還有講述背後故事的延伸,都是鏡頭難以捕捉的。於是,范儉提起了筆,“寫作和紀錄片一樣,都是為我所經歷的時代留下由普通人的樂章構成的歷史注腳”。抱著這樣的使命,他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非虛構寫作《人間明暗》。
|
 |
一段綿延的技術史:算法背的鍋太多了
2025-01-10
上世紀五十年代,普通美國家庭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高達”6小時。顯像管技術迎來黃金時代,但質疑聲接踵而至。1950年波士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時任校長、禁酒令堅定支持者丹尼爾·馬什對電視毫不留情地開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