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想
空间首页 | 博客 | 相册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文章分类
上传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友情链接
更多...
统计
点击: 188043
帖子数量: 3131
开辟个人空间: 2022-10-16
最后更新: 2025-09-12
RSS订阅
 
 
 
 
 
 

为什么日本车厂在勒芒称王,却在F1碰壁?

2025-08-27 06:54:10
>>文章内容
一楼送给造车哲学
胡思 | 点击: 0 | 评论: 6 | 分类: 上传 | 论坛: 温哥华不眠夜 | 论坛帖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胡思
Re: 为什么日本车厂在勒芒称王,却在F1碰壁?
在赛车世界里,日本厂商的表现总让人产生一种反差感:在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WEC 世界耐力锦标赛),丰田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连年捧杯,靠着可靠的混动系统把欧洲劲旅压在身后;但一到 F1 赛场,日本车厂的身影就显得格格不入:丰田烧了几十亿美金却连一场分站冠军都没拿过,本田更是进进出出,时而辉煌、时而狼狈。为什么会这样?

1. 哲学的差异:耐久 vs 极限

勒芒的关键词是 “24小时”。在这样一场马拉松式比赛里,最重要的是 可靠性 和 稳定性。你不需要每一圈都最极限,但必须让赛车连续跑上 5000 公里不断。
这恰好契合日本车厂的造车哲学:一切讲究质量、耐用、零故障率。丰田在这里如鱼得水,把混动系统打磨到稳定无比,于是统治赛场。

F1 的关键词则是 “唯快不破”。比赛只有两小时,车队宁愿引擎只撑八场比赛,也要换来 0.1 秒的圈速优势。冒险、激进、甚至“带点du博”才是赢得冠军的秘诀。日本的工程文化向来追求稳定和长寿,到了这里却显得“保守有余,冒险不足”。

2. 管理模式的差异:官僚 vs 狼性

丰田在 F1 时期的最大问题,就是决策太慢。日本企业的工程文化强调流程和层级,任何方案都要层层汇报确认。可 F1 是一个每周都要迭代的战场,规则漏洞只有两三周的窗口期,犹豫就意味着落后。
相比之下,红牛的空气动力学团队,可以为了几毫米的翼片形状彻夜修改;奔驰为了 2014 混动新规,提前五年悄悄投入巨资研发,赌赢了就统治七年。日本车厂的谨慎,在这里却成了拖累。

3. 资源与环境的差异

勒芒和 WEC 允许车厂自己定义很多技术路线,丰田得以把混动技术发挥到极致,顺便展示给全球市场。F1 的规则则极度苛刻,排量、重量、空气动力学全部被 FIA 限死,大家拼的就是在同样约束下谁敢走“极限方案”。
这意味着:在 WEC,丰田可以做自己最擅长的可靠工程;在 F1,他们必须走出舒适区去冒险创新,这正是日本车厂不擅长的领域。

✅ 总结

日本车厂在勒芒称王,是因为那里需要的是 稳;他们在 F1 碰壁,是因为这里需要的是 狠。
丰田、本田的工程师也许能造出世界上最耐久的混动系统,但 F1 的逻辑是:“哪怕只跑两小时就报废,只要这两小时比别人更快,就赢了。”

这就是文化与规则的错位:在勒芒,日本的“长寿哲学”让他们无敌;在 F1,日本的“保守理性”却让他们总是差最后一口气。

2025-08-27 06:56:57 | 引用
无题
那么中国造车哲学是啥呢?

弯道超车?

山寨?

廉价?

劣质?

无耻?

2025-08-27 06:58:56 | 引用
胡思
Slowbro
无题
这种比赛,没有参加的必要。

2025-08-27 07:41:57 | 引用
回复帖子
胡思 写道:
那么中国造车哲学是啥呢?
弯道超车?
山寨?
廉价?
劣质?
无耻?


都不是,只是内卷。

2025-08-27 10:04:55 | 引用
平行空间
平行空间
无题
有所为有所不为,丰田很淡定。

2025-08-27 10:05:36 | 引用
无题
胡思 写道:
那么中国造车哲学是啥呢?
弯道超车?
山寨?
廉价?
劣质?
无耻?


三大件,冰箱彩电大沙发

2025-08-27 11:46:37 | 引用
星期五

发表评论

很抱歉,仅有会员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免费注册, 或者点击此处登录,登录后您便可以发表评论。谢谢!
design:水中月shuiyue.cn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