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京士威雪茄 2007-12-12 08:09:22
“大丈夫豈能夠忘卻了舊交”來自《古城會》。關公在曹營12年,曹操待之恩德極厚,但他一聞劉備消息,立刻掛印封金,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黃河渡口斬秦琪,保護著兩位嫂嫂到河北尋兄。路過古城,聽說張飛在此,心底歡喜,以為可以兄弟相見,同奔劉備。不想張飛舉槍就刺,罵他背信棄義,不容他解釋。關公萬般無奈,求張飛先把嫂嫂接進城去,自己自刎以示清白。張飛同意,於是關公灑淚而唱,其中就有這一句。 自然最後並沒有自刎,因為救星蔡陽來了。張飛“城樓上助你三通鼓,十面旌旗壯壯威嚴”,要關公殺蔡陽以明志。關公求道:“三弟!為兄一路之上風餐宿露,力盡筋疲,還望三弟多賜人馬才是!” 張飛不客氣,答道:“唉!再若絮絮叨叨,滾木擂石打將下去!” 結果大家自然知道,關公拖刀計斬了蔡陽。 老實說,以前聽評書還有點不解,以關公的能力,打一個蔡陽還要詐敗使拖刀計,不甚光彩。這一看戲,明白了,一路上累的。一見張飛,以為可以團圓,又懈了勁;被張飛一罵,心灰意冷,戰斗力更打折扣了。 所以“訓弟”的時候,關公說:“咳!你這一槍只刺得為兄悲憤交加,珠淚雙淋!那時節,為兄只有忍痛含冤對你說明來歷。也是你發了一點惻隱之心,才打開古城將二嫂接進城來。誰想那蔡陽帶領大兵遮天蓋地而來,在這生死關頭,你將為兄關在城外,助我三通戰鼓十面旌旗,三通鼓罷斬了蔡陽放我進城,三通鼓若是斬不了蔡陽,我的人頭豈不斷送他人之手!你、你、你忘卻桃園盟誓,不念結義之情,為今二位嫂嫂已到古城,望你送到河北冀州面見大兄長,關某要回轉蒲州解良去了!” 嗚呼…… 張飛對於自身和劉備以外的任何人,都可以發生類似懷疑。長阪坡的時候,他一聽人言,立刻懷疑趙雲要投降曹操,於是守在當陽橋頭,預備一見趙雲,先扎他個透心涼。幸好張三爺並不傻,看到趙雲的慘樣,明白了趙雲的經歷,把他放過去見劉備了。要是趙雲形容依舊,恐怕也難免就是這麼一槍。果然透心涼。 關公後來大被尊崇,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因為他“大丈夫豈能夠忘卻了舊交”的品質吧。和他交朋友,是放心的,永遠不會被背後捅刀子。因為這種義氣,他可以在華容道放了曹操。他不是個政治家,卻是個好朋友。 說起來也奇怪,關公在曹營12年,除了斬顏良誅文丑,似乎沒有立過什麼別的了不起的功勞,以至於曹營很多人都小看他。秦琪在黃河渡口放狂話:“你只殺得無名下將,敢殺我麼?”結果一合就被劈於馬下。而蔡陽,更是不得了,“吾奉丞相命,特來拿你!” 為什麼曹營二三流將領都這麼看待關公,煞是有趣。這可能是因為曹操的關系吧。曹操不舍得關公立功給他,怕關公離開,所以很少給關公表現的機會。落在眾人眼中,不免就以為關公無能了,於是大大吃虧。說起來,曹操待人,極少如此恩厚,看來是真的欣賞關公。也許打從溫酒斬華雄之後,就念念不忘了吧。不然,為什麼三英戰呂布,曹操知道劉備和關公,卻不記得張飛的名字,還要關公大肆宣揚,才記在衣襟上提醒自己。可惜關公已經與劉備相識在前了。 然而跟了劉備,也是值得的。很簡單,劉備可以時常和關張同塌而眠,完全不設防;而曹操,是會在夢中殺人,必須保持距離的。 關公後來得到了聖人的待遇。所有戲文及小說裡,提到他的時候,除非介紹他,否則不會直呼他的名字。關公則自稱為“關某”。而他的名字,在過去不得不提到的時候,“羽”字上面會加一個“雨”字頭。 |
珍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