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逍遥 2025-06-30 03:52:28
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从杂乱无章胡乱开挖的边缘资源,到全球聚焦的战略资源的一段历史。汇集了政策调整、技术突破、资源管控与中美博弈的心路历程。 锑、钨、锰、猪鬃与桐油曾经是中国廿世纪初期的主要出口产品。锑、钨、锰是战略性金属,也算是非常广义的稀有金属,可说中国和稀土金属有长远的历史。1927年中国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首次发现稀土矿藏,然後陆续在江西、广东发现稀土矿藏。一直到1970年,40年之间,中国小规模开发稀土矿藏,用粗陋技术提炼低端的稀土外销。 稀土元素是指稀土的化合物,稀土金属是指提炼後纯粹的金属,稀土多以这唡种方式存在。当时稀土元素、稀土金属的提炼技术都操在外国手中,如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Rhone-Poulenc)在高纯度材料分离淬取技术方面具备领先地位。美国的Molycorp公司拥有加州的MountainPass稀土矿区,1952年开始生产稀土,是当时全球重要的稀土来源。1970年代中国的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衔令率隊研发稀土元素的提炼分离淬取的工艺技术,1980年代以後终於成功,中国稀土技术领先世界。 到了2004年,在为国创汇的政策下,地方政府、民间企业,在又多又小又乱又互相杀价的稀土生产环境中,积极外销赚钱。虽然发展到中国的稀土垄断了世界95%的产量,但是中国的稀土产业以汙染环境,白菜价格,利润微薄的代价外销,耗损资源,任人宰割。过去20多年间,中国稀土的意外贡献是因为欧美日韩可以廉价的予取予求,从中国购得稀土,他们根本没有发展稀土产业的愿望,完全依赖中国。 2005年中国政府注意到鼓励稀土出口创汇的不当政策,取消了稀土出口退税办法,不再鼓励出口。2006开始限制稀土的生产总量、出口总量及出口配额。同时政府开始介入管控稀土产业。但是缺少经验,管控鬆软,没有影响中国的稀土贸易。 |
(一)日本心生警惕,连忙开拓稀土来源,屯积稀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从2010年从中国进口超过90%,到2024年降为63%。
(二)中国警觉到对稀土的管控力度不够,準备不足,不能动用禁止稀土出口作为武器。所以後来15年都不再动用,直到2024年12月3日宣布禁止向美国出口鎵与锗。
(三)美国稀土巨头Molycorp公司长期在中国稀土出口价格的压制下难以营运,见到中国2010年禁止稀土出口日本,为替补日本市场,开始加大投资增加生产。2014年中国在WTO败诉,恢复出口日本,Molycorp公司失去日本市场,随即倒闭破产。让中国学习到稀土的出口的价格管控可以做为武器,打垮西方的稀土公司。
2011年中国开始进行稀土产业的兼併整合,2015年中国铝业、五矿集团、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广东稀土、南方稀土六家企业组成「六大稀土集团」。但并未合併为单一公司,而是各自带头整合区域内的稀土资源与企业,形成六大集团分别主导的格局。
2021年中国铝业、五矿集团、赣州稀土合併为中国稀土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商。目前,中国稀土产业的实际控制权主要集中在中国稀土集团与北方稀土唡大国家企业手中,其馀企业只影响特定区域。改变了中国又多又小又乱又弱的产业环境。这种集中化结构有助於中国政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价格调控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