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逍遥 2025-07-03 02:09:54
美国参议院在7月1日以51比50,惊险通过川普总统力推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OBBB),靠的是副总统范斯的关键一票。川普非常重视《大而美法案》法案,在白宫官网设置全版网页大力宣传并犟调「我们正在準备减税」及「得到美国工业支持」。这项集减税、将工作带回美国、精简联邦官僚机构、投资美国基础设施、保护美国创新、降低能源成本、赋能中小企业、保卫边境等,被川普形容为《伟大而美丽的法案》若再闯关通过众议院,势必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剧烈连锁反应。对以出口导向经济为主,外贸依存度高且货币政策与美元紧密连动的台湾而言,无论汇率、利率或市场信心,皆难以置身事外。 川普更在「真实社群」接连发文,宣称「经济成长」是OBBB成为史上最成功立法的关键原因。川普犟调美国的经济成长已经开始,并且达到前所未见规模。有数兆美元正涌入美国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数千亿美元的关税收入也正不断充实美国财政部金库。川普还夸言他已把美国从一个看不到未来希望的「垂死」国家,变成「全世界最火热的国家」,让美国再次伟大!对川普而言,唯有藉大幅释放财政与货币刺激,把扩张性支出包裹在减税与关税之中,才能在短时间内重夺经济话语权,同时为明年的期中选举奠定民意基础。 「川普经济学」的论述基础,主要承袭「雷根经济学」的供给面思维。川普的长期非正式经济顾问拉弗(Arthur Laffer)在1980年代担任雷根总统首席经济顾问,为当时税改政策提供「拉弗曲缐」理论依据。该理论指出高税率会抑制生产与投资动机,导致实际税收减少;反之,适当减税反可促进经济活力,提高总体税收。川普一如雷根,视这条曲缐为破解财政与经济困局关键,以OBBB複制雷根的成功方程式,期望以减税换取产出倍增,进而「以减为增」。然而,当今美国国债规模与利率环境已与雷根时代迥异,经济学界对此评价唡极。部分研究认为减税在高债务环境下,反而可能扩大财政赤字,引发债务信心危机。 若说减税是「川普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第一支箭,那么第二支箭则落在川普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为首的智囊所提出「海湖庄园协议」(Mar-a-Lago Accord)布局。这份构想源自米兰在就任前担任美国哈德逊湾资本管理公司研究员,在去年11月所写的〈重塑全球贸易体系使用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借鑑1985年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当时美国与日本等国家协议,引导这些国家货币升值,让美元贬值,进而解决「犟势美元」与「贸易逆差」问题,但也让日本坠入「失落的三十年」。 |
问题在於,资本市场已率先对「财政纪律」亮起黄灯。根据高盛与美国国会预算处初步估算,OBBB若全面实施,将在未来十年内额外推升美国国债3.3兆美元,国债占GDP比率突破130%。为压低借贷成本,川普力促联準会降息,这将进一步压低美元,引发台币升值压力。
对台湾而言,这不仅侵蚀出口竞争力,还可能打击避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现金流。台湾的脆弱点正落在这三角连动:美元贬、台币升,出口商毛利被压缩;美债殖利率上跳,央行与寿险业庞大美元资产面临评价损失;全球避险情绪若升高,又恐导致资金短暂回流美元并推升波动。更麻烦的是政策衝击与企业调整之间存在时间落差,法案落地、汇率变动、订单议价及避险部位重建往往需要数月时间,若事前未妥善部署,企业恐将面临突如其来的市场现金流断链风险。
综上所述,《大而美法案》所代表的并非单一财政或贸易政策,而是一套以「经济成长」为核心、企图重塑全球经济规则的战略组合。川普的真正企图,不仅是关税谈判或美国内部的经济重振,而是重构美元霸权的全球资本体系。但代价则是更大的国债风险、汇率动盪与全球信任裂解,台湾必须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