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首页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册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自  我  介  绍

barkley
terminated

分  类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搜  索
 
访  客
还没有任何会员到访.
导  航
信  息
点击: 281245
帖子数量: 184
开辟个人空间: 2008-11-16
最后更新: 2012-12-17
RSS
 
 
 
 
 
【转】放大有限资源的效果
Posted by barkley 2008-12-18 20:34:38
  早年一位美国商人破产了,他很伤心地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我留给你们的财产只有可怜的三样东西:一本价值一百美元的经济论著,一辆折合一千美元刚刚购买的大卡车,以及五百美元的现金。你们各自挑选一样吧,以后就看各自的努力了!”

  老大挑了经济论著,老二选了卡车,老三要了现金。

  一年之后,三兄弟聚在一块,聊起了一年后的各自收获。

  老大率先开口:“我花了半年时间认真拜读和钻研了论著,之后用半年时间到大学里讲学,挣了五千美元。”


...... [更多...]
【转】我们离百万富翁的差距
Posted by barkley 2008-12-15 19:17:56
  德国一家电视台有一档智力游戏节目,栏目名称叫《谁是未来的百万富翁》。

  节目类似央视的“幸运52”,因为奖金丰厚,悬念迭出,吸引许多德国观众。但这档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每答对一道题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如果继续答题时没有回答出,那么就退出比赛,并且剥夺已经取得的奖励。

  前十几期没有一位参与者能够获得100万的奖励,能够在节目中有所收获的只是一些见好就收的人。

  自节目开播几年来,虽然参赛者强手如林,可真正一路过关斩将到最后的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因此,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学乖了,最多到10万左右,便放弃答题,退出比赛。直到一位叫克拉马的青年人的参与,才第一次产生了百万巨奖。


...... [更多...]
【转】卖米的该如何靠秤发财?
Posted by barkley 2008-12-12 13:52:35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满口答应下来。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新媳妇听见了。


...... [更多...]
【转】为什么细节可以决定成败?
Posted by barkley 2008-12-09 15:38:25
  意大利的琼·撒西,因自小家境贫寒,九岁时不得不退学,跟母亲在一所学校边上开设了一间文具店。因为店小得只有七八平方米,因此赚不了多少钱,只能简简单单地维持生活。可母亲却拿出一大瓶胶水,供学生们在买信封、贴邮票时白用。

  在当时,这瓶胶水,琼和母亲得用一天的时间才能赚到。琼很不理解。母亲却说,极小的事,有时反而会让人感到温暖,只有让人感到温暖,才能做好生意,就是不做生意,能让人感到温暖,也是件好事。


...... [更多...]
【转】为什么机会总和我擦肩而过?
Posted by barkley 2008-12-05 22:34:51
不要抱怨没有机会!你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光和足够的智慧

  菲勒出身在一个贫民窟。小时候,他和大多数出身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玩,调皮甚至逃学。

  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善于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

  有一次,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个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

  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富人的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 [更多...]
【转】生意场的公证原则
Posted by barkley 2008-11-25 13:08:06
  商业本质是不公正的。犹太人认为,利润就是最大的不公正,真正的公正应该是没有利润。

  对于公正的理解,至今已没有一种理念超过犹太人。任何犹太商人都要熟读《塔木德经》,这本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经典案例:A和B之间要进行四斗小麦和一万元现金的买卖。卖主A向买主B要求,如果不能现在支付一万元而是延迟到几个月后小麦成熟的时候,就要支付一万两千元。这种情况下,《塔木德经》会判定A的要求无效。因为犹太人认为,同一商品设定双重的价格破坏了买卖商品的价格公正原则。


...... [更多...]
【转】如何做一个富翁的母亲
Posted by barkley 2008-11-23 22:05:15
  一九九二年,我辗转来到以色列,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像中要困难许多,我不懂得那里的语言,不懂得移民优惠政策,在特拉维夫的大街上,我压根儿不知道怎样才能生存下去。我从上海带去的积蓄只能维持3个月的生活开支,我苦攻希伯来语,然后在路边摆了个投资最小的小摊卖春卷。以色列的官方货币是谢克尔,1谢克尔兑换人民币1块钱,更小的币值是雅戈洛,1谢克尔等于100雅戈洛,我的春卷小摊,每天能赚到十来个谢克尔。

  当我的小摊生意慢慢稳定下来以后,一九九三年五月,我把三个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我的孩子们:十三岁的老大、十二岁的老二和十岁的小女儿。


...... [更多...]
【转】看看富翁们是如何替自己算帐的
Posted by barkley 2008-11-23 11:00:01
  有一项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所有百万富翁中,有70%的人给鞋子换过底。

  在购买鞋子的时候,大部分百万富翁对首次成本也就是鞋子的最初价格不怎么敏感,对质量更为关心。这些对质量很敏感的人是根据使用期成本定义质量的。

  一位百万富翁说:“我的‘爱尔顿’平底鞋巳经穿了10多年,已经换过两次底了。这双鞋我买的时候花了100美元,给它们换过两次底,每次花费50美元。

  “在我有了‘爱尔顿’鞋的10年中,我大约穿了1600天。从我口袋里出去的成本是200美元,加上鞋值20美元,总成本为220美元。将220美元在1600天中分摊,每天所需要的成本不到14美分。


...... [更多...]
【转】一美元的银行贷款
Posted by barkley 2008-11-22 16:43:32
  美国,华尔街,某大银行。

  一位提着豪华公文包的犹太老人,来到贷款部前,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着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1美元。可以吗?”


...... [更多...]
【转】两个富人之死
Posted by barkley 2008-11-22 14:44:47
在一个犹太小镇上,一个荒淫无耻的富人死了。
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并送他的棺材到了墓地。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据镇上最老的居民回忆,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都没有如此悲哀。
正巧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他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正好与前一个富人相反。他节俭禁欲,只吃干面包和萝卜。他一生对宗教都很虔诚,成天在豪华的研究室内学习法典。可是,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外,没有人为他哀悼。他的葬礼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人在场。


...... [更多...]
上一页12下一页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