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書簽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dotspace
黑名單:KAPPA,NANDOU168,GOODGUY,onepen,freefire,freegc,aaaa6,ye2808, fsep
確認,薩爾滸,塞北江南,水果湖, 中獎前昔, 破法, 蝦扯蛋, 潘江, 單位線168

毛澤東愛講反話


 
 文章分類 
缺省  
 標題搜索 
 
 最新帖子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統計 
點擊: 74625
帖子數量: 158
開辟個人空間: 2013-10-04
最後更新: 2014-11-18
 RSS訂閱 
 
 
 
 
 

 
 

重耳的故事

 
      文章內容

>>2013-08-26 00:19:56
 
驪姬禍國

前672年,晉獻公討伐驪戎,驪戎首領獻其二女(長曰驪姬、次曰少姬)於獻公,以此求和。獻公欣然笑納,率領大軍載美人而歸。

獻公自回國後,寵愛二女,驪姬尤甚,一意孤行立驪姬為夫人,少姬為次妃。

驪姬奸猾詭詐、獻媚取憐,得獻公之專寵。前665年,姐妹倆皆有喜,驪姬子名奚齊;少姬生子名卓子。子以母貴,二少子皆得獻公喜愛。獻公隱隱有廢申生而立奚齊之意。

驪姬為其子奪嫡,勾結大夫梁五、東關五,欲分化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梁五、東關五進言獻公:“曲沃,晉之宗廟所在,當派申生鎮守。蒲城與屈為邊防要塞,當以重耳、夷吾戍其地。”在分封制的時代裡,公族在外,其意即為分封。分封則另立宗廟,為旁支,就基本喪失了對大宗的繼承權。驪姬之意自然是讓獻公分封三子,獻公是何等英明?豈會不知分封三子之意?然而獻公一口答應……

重耳與申生、夷吾道別,來到蒲城。重耳兄弟遭到後媽的嫉恨,驪姬還未將重耳視作第一目標,因為儲君是申生。即便是將要分封的申生,驪姬仍不肯放過,她認為,申生的存在就注定是奚齊登上晉侯寶座的絆腳石。

前661年,獻公始作二軍,自將上軍,命申生將下軍,其意更為明顯:春秋非卿不將兵,獻公命申生帥下軍,欲立申生為卿,廢立之心昭然若揭。此次出師戰果輝煌,連滅耿、霍、魏三國。而狐突、士蒍、裡克、先丹木、邳鄭父等重臣皆對申生更有依附感。第二年,申生又單獨率軍攻破皋落氏,如此優秀公子,國人交口稱贊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其受冷落的憐憫,更對驪姬一黨怨聲載道。更令驪姬害怕的是申生像極了曾經的曲沃桓叔。

前656年,驪姬借口申生之母托夢,卻在申生供奉於獻公的胙肉中下毒。獻公認定申生有弑父之心,申生逃亡曲沃。

獻公招三公子問罪,申生有口難辯,畏罪自縊。重耳、夷吾聽聞申生慘遭奸人迫害,前往絳都詢問。驪姬獻讒:重耳、夷吾亦與申生同謀。

重耳、夷吾聽說後媽又將要陷害他們,便不辭而別,悄悄返回封地。獻公見兒子們不辭而別,更確定其心中有鬼。

避難母國

晉獻公的大軍兵分兩路,分別圍住蒲城與屈邑。夷吾敢於與父親的軍隊較量,寡不敵眾。重耳則更幹脆,不抵抗,聲稱:“兒子不能跟老子打!”

不久,蒲城陷落,晉軍中有一人叫波提的追殺重耳,重耳越牆逃脫。重耳只能投奔其母國——翟。不久,在翟國與狐偃、趙衰等人會合。

重耳的母親本就是翟人,這裡是狐偃的故鄉。對此,狐偃為重耳做了精心的安排,獻公也沒有去趕盡殺絕,重耳終於可以暫時歇口氣,在翟國安居。在翟國一呆竟然就是12年,好在翟君對重耳還不錯。生活在平淡中度過,但也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翟國攻打戎族,俘虜了兩個貌美的少女,便獻給重耳。重耳笑納,與謀士趙衰分老婆,君臣倆連襟。季隗為重耳生了兩個兒子——伯鯈、叔劉,都是歷史的過客,而叔隗為趙衰也生了個寶貝兒子,他就是未來半個世紀威震天下的趙宣子。

在翟國重組了家庭,生活過得不亦樂乎,重耳漸漸習慣了,樂不思晉。

擦肩而過

前651年,年邁的晉獻公將崩,欲將晉侯之位傳於公子奚齊,

晉文公

且尊驪姬為國母,然獻公屍骨未寒,裡克、邳鄭父等人果聚眾作亂,殺死奚齊、卓子(獻公與驪姬妹之子),逼死荀息。

裡克弑二君,想擁立獻公諸子嗣君位。獻公子為數不少,可死的死,逃的逃,有賢名者只剩重耳與夷吾。裡克借口殺二君是為迎賢主。公子黨皆附裡克。

裡克派遣狐毛至翟國,面見重耳。狐毛者,狐偃之兄。狐毛向重耳談及國內政變。重耳唏噓不已,狐毛向重耳轉達裡克之意,重耳猶豫不決,轉身問計於狐偃、趙衰。眾人合計的結果:危險,保命第一!這些年,重耳目睹父親過於殘忍的手段,甚至懷疑裡克為他設下的也是個圈套。狐毛回報裡克。在裡克心中,重耳是除申生外的第二人選,但早已被這些年的血雨腥風嚇得畏首畏尾。裡克的善意沒有得到重耳的理解,轉而又去招身在梁國的夷吾。

秦穆公緊盯晉國內政,試圖插手,派人聯絡重耳、夷吾,希望幫助重耳為君,重耳謝絕穆公的好意:“父親在世時,我就不討父親喜歡,為父親怪罪。如今父親去世,我又不能為父親守喪。為人子者,大不孝順!哪裡還敢貪戀君位?”夷吾在獲得了裡克的聘書後,也召見了秦國使臣。夷吾喜出望外,便以割讓河東五城為條件,獲得了穆公的援手。

事實上,夷吾的謀士——冀芮與呂省早就將國內的情況了解的一清二楚,便積極慫恿夷吾回國登基。就這樣,公子夷吾在內有裡克為主,外有秦嬴為援的條件下,擊敗了重耳,順利的回國即位,史稱晉惠公。

惠公迫害

惠公即位後,積極打壓昔日作亂的公子黨,不久就殺死權臣裡克、邳鄭父,並將國政委任於冀芮、呂省等人,重用親信,大興黨獄,坐罪者甚眾,加劇了晉國高層的矛盾。

惠公恐國人附重耳,欲先殺之而後快,便派遣刺客去刺殺重耳。早有細作打聽到惠公之謀,便趕往翟國向重耳報告,他弟弟要對他下手了。

晉文公重耳與謀臣商議,狐偃說:“我們在這已經呆了12年,盤纏也積蓄夠了。現在應該去其他諸侯國謀取支持。”重耳依其言,便與家小作告別。

就在一切准備就緒時,刺客已來,重耳嚇得拔腿就跑,沖到城門口,見到准備好的馬車,一躍而上。狐偃、趙衰、賈佗、魏犨等隨即跟上,而先軫、狐毛等人則抱憾未能隨行。

顛沛流離

匆忙之間,重耳一行就上路了,盤纏都沒帶。自翟國往東,一路顛簸,終於來到衛國境內,沒想到一生英明的衛文公一時糊塗,對重耳沒有興趣。

重耳沒有得到衛國的一絲援助,又再度起錨。然而,錢財、食物都沒有得到補給。在衛國五鹿,重耳終於忍不住了,放下架子竟向一個農夫乞討。一個普通農民又有多少糧食去施舍給重耳等十幾人呢?農夫從地上拾起土塊,調侃重耳:“拿去,吃吧!”饑餓難耐且近乎絕望的重耳氣憤的舉起鞭子要抽打農夫。狐偃趕忙阻止了重耳:“這是上天要賜給我們土地啊!說明我們復國在望。”並且煞有介事地向農夫磕了個頭,接過土塊,裝在車上走了。

這種精神勝利法勉強刺激著重耳,重耳的進取之心正在幹涸。為了讓重耳活命,從人介子推到山溝裡,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采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

齊國艷遇

桓公待重耳一行甚厚,使其得到了很好的補給,可心裡也有一些猜忌。在與重耳的交往中,意識到重耳——一個落魄公子——舉止之中,氣魄宏偉;談吐之間,志在天下。而重耳身邊的隨從,皆世之豪傑,將相之才。桓公句句稱好,卻也默默驚訝,為自己的後人捏把汗。

桓公以其宗女嫁於重耳,盼能捆住重耳,即便重耳最終復國,也可得晉之歡,以為助力。

齊女賢,美麗嬌艷,果然將重耳迷得團團轉,在齊桓公的糖衣炮彈之下,重耳盡享駙馬之貴,整日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這些年飽受苦難的重耳,只知自己為公婿重耳,便忘記自己本為晉重耳。

前643年,齊桓公病逝,齊國衰落,以齊之力復國已不實際。重耳享受著優厚的待遇,不願再去品嘗流浪奔波。狐偃、趙衰等人多次提醒重耳,重耳不從。

狐偃、趙衰等人密謀,恰有一侍女竊聽,報與宗女。宗女殺死侍女,與狐、趙合計,將重耳灌醉。然後拖上馬車,快馬出城,離開臨淄。

等重耳一覺醒來,為時已晚。重耳氣得操戈要砍狐偃:“如果不能復國,我吃你的肉!”狐偃邊逃邊半開玩笑:“如果復國失敗,我死在荒野,也是被狼吃。若你能復國,晉國的肉都是你的,我的肉不好吃!”

重耳住手了,只能硬著頭皮上路。

一路顛簸

離開齊國溫柔鄉,下一站——曹國。曹共公完全不聽大夫僖負羈之言,拒絕接納重耳。曹共公早聽說重耳身有生理缺陷,竟然在重耳沐浴之時,在窗簾外偷窺,看看重耳的駢肋到底長得啥樣。

真是惡心,重耳知道後,痛恨曹共公,暗自要報復曹國。

離開了曹國,又步入宋國境內。宋襄公以仁義治國,自然不會對重耳熟視無睹。襄公以與齊桓公相若的規格,招待重耳,只差沒有嫁老婆。此時,宋楚爭霸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宋襄公依然奉重耳為上賓,重耳對襄公之恩牢記於心。

宋國只是重耳的驛站,重耳小住了一段時間,修整後便再度啟程。重耳一行來到鄭國關前,派人通報鄭文公。叔詹說:“重耳,是晉國的賢公子,與君侯同宗,宜當結交!”鄭文公是個連父子親情都不認得的主,哪會買這個帳?文公拒絕:“每年從我們這裡路過的諸侯、公子那麼多,如果每個都去招待,我們哪有那麼多錢?”

於是乎,鄭文公催促著重耳一行趕緊趕路,不要在鄭國閒呆。

楚國厚待

重耳離開鄭國,又踏上了漫長的旅程,繼續往南,進入楚國境內。

楚正值強盛,在楚成王的領導下,打敗了一心圖霸的宋襄公。成王早聞公子重耳是當時賢人,便遠迎重耳,安置重耳居住在郢都,並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與重耳共論天下,命自己的臣子與重耳的手下人時常切磋。

有一日,楚成王在酒宴中問重耳:“今日,我待你如何?”重耳答曰:“甚厚!”楚成王又問:“他日若你返國,將作何報答?”重耳思忖一會,答道:“若返國,皆君之福。倘晉、楚對戰於中原,我必然退避三舍,以報今日之恩!”

成王默然,令尹子玉大喝道:“寡君奉汝為上賓,汝安敢出此妄言?”楚成王命成得臣退下,子玉不甘心,強諫成王:“重耳,世之賢主;隨從,皆有將相之才。倘使其歸國,如魚得水,他日必成楚之大患。今日,其羽翼未豐,宜當處之!”成王不從,命子玉退下。成得臣憤憤告退。

時來運轉

前637年,晉惠公病重,不能理政,命親信往秦,告知正在秦國為人質的公子圉。公子圉聞惠公病重,怕父親死後,君位被奪,便不帶妻室,偷偷溜回晉國。惠公果然一病不起,不久薨逝。公子圉順利繼承父位,是為晉懷公。懷公之才,不及其父,更恐重耳回歸,乃問計於冀芮、呂省等人。

郤芮說:“重耳若能得國,必賴於狐偃、趙衰之輩。今狐偃、趙衰之族皆在國內,可迫使其棄重耳。”懷公依其言,迫使狐氏、趙氏、畢氏族人招狐偃、趙衰、魏犨等人回國,其族不從。懷公惱羞成怒,竟逼死狐突等,又再度大興黨獄。朝野上下怨聲載道,大家不禁在思念:若重耳為君豈會如此?

殘暴統治遭到了國人的一致反對。昔秦穆公待懷公為上賓,懷公的不辭而別也惹怒了穆公。穆公便考慮再度插手晉國朝政,以圖進取中原。而重耳則成為秦穆公的首選。

打聽到重耳已經入住楚國,便派使臣公孫枝趕往,面見楚成王,要求見重耳。重耳聽說秦伯要幫助他返國,喜出望外。隨即便辭了成王,匆匆離開楚國,往秦國而去。一路上,重耳充滿期盼……

重耳復國

來到秦國,面見秦穆公,穆公表示願意輔佐重耳回歸晉國,奪取君位。但舊事重提,要重耳即位後將昔日的河東五城,割讓給秦國作為酬勞。重耳稍稍考慮後,便欣然應允。穆公非常滿意,便要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文嬴(即嫁於晉懷公之懷嬴。文,重耳之謚,意為重耳正室;嬴,姓也。先秦女子用姓,故史稱文嬴)嫁於重耳,重耳有些尷尬,畢竟是自己的侄媳婦。

好在博學多才的胥臣引經據典,才讓重耳勉強接受。另外,穆公有將其宗室五個女子作為陪襯一起嫁給重耳。重耳也不“挑食”,全額收編。穆公看著重耳如此明事理,更願意支持重耳。

前636年開春,秦穆公委派公孫枝,率領秦軍三千,護送重耳渡過黃河。到此為止,重耳已經闊別祖國長達19年之久,心中感慨萬千。

重耳回國後,立刻聯絡早已埋伏於國內的親信力量前來接應,欒氏、郤氏、狐氏、胥氏、先氏等強族皆積極響應重耳的號召,受降呂省、郤芮,所附者甚重。在眾人的簇擁下,重耳大軍開到曲沃,朝於武宮,被眾人擁立為君,是為晉文公。

懷公逃亡高粱,不久在四面楚歌中被殺。不久,惠公親信呂省、冀芮發動政變,被人檢舉。文公又處死了兩個在惠公朝極其得勢的權臣。

改革朝政

為鞏固統治,找來了舅舅狐偃與姐夫趙衰,商量改革朝政。狐偃與趙衰制定國策,建立制度,並將備案交由文公。文公以狐偃,全權改革,並由趙衰輔之。《國語》記載了文公即位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安排百官,賦職任功,棄責薄斂,施舍分寡。救乏振滯,匡困資無。輕關易道,通商寬農。懋穡勸分,省用足財、利器明德,以厚民性。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昭舊族,愛親戚,明賢良,尊貴寵,賞功勞,事耇老,禮賓旅,友故舊。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韓,實掌近官。諸姬之良,掌其中官。異姓之能,掌其遠官。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財用不匱。”

文公即位,勤於修政,勵精圖治,“輕關易道,通商寬農,懋穡勸分,省用足才”。在生產上,號召改進工具,施惠百姓,獎勵墾殖;在貿易方面,降低稅收,積極爭取鄰商入晉,互通有無,經濟獲得了繁榮的發展。同時,“賦職任功”,“舉善援能”,對“從亡者及功臣”封邑尊爵,撥亂反正,大量起用受惠公、懷公時代受到迫害的舊族,,提拔才能佼異的新貴,籠絡了新舊貴族,使統治集團和諧相處。晉國更致力於精兵強民,惠公朝之善者,取之;惡者,去之。晉文公認為晉惠公時代招募州兵及開墾私田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就將其保留。這些都成為晉國在文公回國後僅僅兩三年就能實現質的飛躍的根本原因。

有一日,文公問狐偃:“減刑罰,松關禁,能使民善戰嗎?”回答:“不能!”文公又問:“赦囚犯,足民食,就可以了吧?”狐偃回答:“不足,只有‘信賞嚴罰’、‘不避親貴’才利於兵精民強。”文公號召晉國廣大幹部前往田間勞作,日中為期,文公的親信侍衛長顛頡姍姍來遲。文公揮淚斬顛頡之脊以明法。文公與顛頡至交,顛頡受法震動朝野,政紀、軍令更加嚴明。

勤王周室

經過了狐偃對朝政大刀闊斧的改革,晉國已越入強國之列,然而文公之志不僅如此,他要稱霸中原。昔齊桓稱霸,尊王攘夷。雖天子已不復昔日之威,但畢竟是天下的共主。然而歷史往往就是這樣耐人琢磨。就在文公為尊天子絞盡腦汁之時,機遇來臨了。

前636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帶盜嫂事發,與襄王發生火並,王子帶聯合狄人軍隊攻周,大敗周軍。周襄王逃居於鄭國的汜,並告難諸侯。與晉文公同樣有著圖霸之心的秦穆公收到了周王的告急文書,便調兵遣將,屯兵於黃河岸邊。晉文公關起門來商議,狐偃以一個大政治家的嗅覺,力挺文公:“想得到諸侯擁護,勤王是上上之選,足以取信諸侯,且合乎大義。周天子是天下之大宗,有他的支持,必能奉天子以令不臣。”

文公挺直腰杆,下令出兵勤王。這年三月,文公親率大軍,撇開秦穆公,向王畿腹地推進。自周邑陽樊(又作樊邑,今河南濟源西南)分兵兩路。一路赴泛迎襄王;一路從溫(今河南溫縣西)攻叔帶。很快,甘昭公的叛軍在晉國部隊大舉攻擊下,很快就潰不成軍。四月,敗狄人,殺叛黨叔帶、隗後、頹叔等。周襄王被迎回王都。

襄王大為感動,親自接見晉文公,並好酒好肉招待。姬姓很久沒有這樣揚眉吐氣了,襄王自然對晉國的崛起異常看重,畢竟周、晉同宗,皆為武王之後。為了讓晉國更加方便的輔弼王室,將陽樊、溫、原、櫨棭四缸嚛覔v⒋鑭某淺卮陀櫛墓,晉國南部疆域擴展至今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一帶,為其日後圖霸中原提供了有利條件。逐鹿中原的大門頓時大開。

從此,晉國也成為周王室在亂世中維持其所謂“統治”的“憲兵”。

宋國向晉

伐衛滅曹平定王子帶之亂後,晉文公乃至晉國的國際形象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中原士人感慨:“桓公再世…諸侯又有領袖了!”在整個中原都處在從不講信譽道義的楚國的陰霾之下,大家也迫切希望齊桓公再世,能夠帶領諸侯反擊楚國。其中對楚國最深惡痛絕的當屬宋國。

前637年5月,宋襄公重傷而亡,公子王臣嗣位,是為宋成公。成公為保全宋國而隱忍,表示願意投靠楚國,並前往楚國,進行國事訪問。宋國人恨楚之爽約,襄公之亡,抗楚情緒高昂,而晉國的崛起,讓宋成公迅速倒向晉國。前634年冬,楚令尹子玉、司馬子西北上伐宋,並兵圍齊之榖邑,威脅齊國。宋國抵擋一年之久,派公孫固向晉國求救。

晉文公感念宋襄公昔日之恩,更想將中原諸侯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然而,楚三王百年來強大的國力,已經在中原滲透極深,文公又有些畏懼。救宋,必絕楚歡,不救宋,是懼楚也。文公左右為難,權衡利弊還是沒有結果。關鍵時刻,狐偃、先軫站了出來。

原軫說:報答宋國的恩惠,解救諸侯的危難,確立威望,成就霸業,就在此一舉。子犯也為文公打氣:楚國新得曹,且聯姻於衛。若攻曹、衛,楚必救之。齊、宋之危可解(春秋版圍魏救趙)。

狐偃、先軫可謂全才:政治家狐偃為文公算清軍事帳,軍事家先軫為文公算清政治賬。天賜重耳以霸。
   dotspace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我愛溫哥華
無題
樓主想隱射什麼?

2013-08-26 15:44:46 | 引用
無題
重耳最重要的是

胼肋。。。

2013-08-26 15:58:19 | 引用
散淡之人

發表評論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