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書簽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dotspace
黑名單:KAPPA,NANDOU168,GOODGUY,onepen,freefire,freegc,aaaa6,ye2808, fsep
確認,薩爾滸,塞北江南,水果湖, 中獎前昔, 破法, 蝦扯蛋, 潘江, 單位線168

毛澤東愛講反話


 
 文章分類 
缺省  
 標題搜索 
 
 最新帖子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統計 
點擊: 74650
帖子數量: 158
開辟個人空間: 2013-10-04
最後更新: 2014-11-18
 RSS訂閱 
 
 
 
 
 

 
 

為“地富反壞右” 和資本家平反

 
      文章內容

>>2013-09-15 02:48:10
 





胡星斗:為“地富反壞右”和資本家平反
   胡星斗


為了正視歷史,伸張正義,促進社會和諧,我建議為“地富反壞右”和資本家正式平反,對於受害者及其家屬給予國家賠償。

一、為“地主”、“富農”平反。

上世紀50年代初,土改運動殺“地主” 200多萬,迫害富農上千萬。那時多數地主即私有土地者是依靠勤勞節儉才積累了一點點田地,許多是飽讀詩書、積極行善、被當地視為道德楷模的鄉紳[見附件]。中國兩千年“皇權不下縣”,依靠鄉紳治理農村,大多數時期農村安定祥和,對農民的盤剝主要來源於官員而非鄉紳。但是毛澤東殺掉鄉紳,開創了以官僚機構治理農村的先河,農民開始遭受官僚的制度化的盤剝。
有人認為[以下見《平反土改地主受害者致胡錦濤、十七大公開信》],土改是中國史上的第一大冤案,它嚴重違反了人類歷史的基本規律及人性價值。縱使嚴格按照“土地改革法”執行, 若幹年後, 依然是要回到能者多耕的現實上來,退一萬步說,就算當時的土地制度真有問題,又有什麼理由將沿襲了幾千年的不良制度要一代人負責呢?本來,制度的不合理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去改革,為什麼要采取比草寇還要野蠻、殘暴的手段呢?把土地丶財產分了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要無中生有、捏造事實、煽動仇恨,以達到殺戮地主的目的呢? 不僅殺戮地主本人,為什麼還要迫害他們的家屬長達半個多世紀呢?
無論是在《中國土改法大綱》, 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都沒有列明地主有罪的條款。很明顯, 對地主的迫害是沒有法理依椐的,是違法的,是反人類的。
土改的宗旨是為了解放農村生產力, 發展農業生產, 然而, 60年過去了, 農民比以前還要貧窮, 三農問題更加突出;殺200萬地主是為平民憤、淨化農村風氣?然而,當今農村自私自利、爾虞我詐、道德淪喪、人欲橫流;分給農民土地是為了讓農民擁有土地?然而, 53年三大改造,又剝奪了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如今政府又如何強征、掠奪農民土地。一場土改運動把中國農村搞得亂七八糟,對得起死去的200萬冤魂嗎?
只有平反地主富農, 實現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及人性價值,發揮農村精英的積極性, 讓一部份農戶實現向地主的自主轉型, 才是走出當今農村困境及發展農業生產的唯一途徑。
只有平反地主富農, 才能保障如今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的利益, 否則, 又有誰能保證發生在地主身上的災難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呢?
只有平反地主富農, 清算以往的錯誤, 丟掉沉重的歷史包袱, 重新認識自己, 定位自己, 才能推進中國的第二波經濟與政治的全面改革。

二、為“反革命分子” 、“壞分子”、“右派”、“右傾分子” 、“資本家”平反。

上世紀50年代初的鎮反運動,毛澤東宣布共殺“反革命分子”71萬。加上127萬“反革命分子”中後來槍斃的以及殲滅240萬“土匪”(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躲進山中的貧民)中的相當部分“好人”,錯殺總人數在200萬人左右。
朝鮮戰爭中,美軍抓獲中國戰俘2萬余人,其中14000人去了台灣,6673人在經歷絕食等“斗爭”後終於返回大陸。一開始,毛澤東鮮花迎接,不久,全部戰俘打成了“投敵叛徒”,被開除出黨,大部分被折磨致死。
胡風因寫《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被毛澤東說成是“反革命意見書”,共牽連2100多人,許多人被整死,如上海市委宣傳部長彭柏山被活活打死。胡風被抓10年後才被判刑14年,刑滿後又不釋放,他上書要求釋放,結果被判無期徒刑。
劉志丹的弟媳李建彤寫成歌頌劉志丹的小說,結果被毛澤東說成“利用小說反黨,這是一大發明。”副總理習仲勳被打成“彭(彭德懷)、高(高崗)、習反黨聯盟”,12000人受到迫害,許多人喪命。連習仲勳吃過8次飯的飯館經理也被誣為“習仲勳的交通員”而被捕,株連烤鴨店、湖南飯店等50幾戶,逮捕10多人,打死6人。國家經委副主任賈拓夫被害死,一機部副部長白堅被斗致死,湖南勞動局副局長劉宗煥被專政隊沉河,活活淹死,工人出版社社長高麗生被打死,連為李建彤帶過路的陝北貧農王悅賢、劉景華也被打死。
所謂“壞分子”,大部分是對肅反、鎮反、合作化、大躍進等運動持批評、懷疑態度而被勞教、整肅的人。除了確實觸犯了刑法的少數人之外,大部分“壞分子”應當予以平反。
反右運動時,毛澤東以其自誇的“引蛇出洞”的“陽謀”,號召老百姓給黨“提意見”,人們不知是計,暢所欲言,結果一共揪出55萬右派分子(加上沒有戴右派帽子的右派,為180萬人)。按毛澤東的話說:右派分子其實就是反革命!可憐,一個陰謀造成了多少個家破人亡!自此,毛澤東的斗爭矛頭從“階級敵人”轉向了人民內部。
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後,又有300多萬人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
毛澤東發動的“四清”運動,造成77560人死亡,挨整532萬多人。
文化大革命中,劉少奇、彭德懷、陶鑄、賀龍等被迫害致死。1967年8月28日,打死“反革命”游行群眾101人。大興縣殺“四類分子”325人,22戶被殺絕。湖南道縣農村紛紛組成“貧下中農最高人民法院”,大隊幹部隨意處決“反革命分子”,致使上萬人喪命。屠殺的手段有:刀砍、銃打、鐵烙、活埋、沉河、尖刀刺、鈍刀剮、鋤頭挖、繩子勒、石頭砸、數十人捆在一起用炸藥炸、幾十人丟進紅薯窖用火活活熏死,還采用砍頭、挖眼、割耳、削鼻、剖腹、割乳、切指、斷肢等種種手段,慘不忍睹。文革中,冀東案迫害8萬4千人,死亡2955人;雲南省委書記趙健民案致死14000人;內蒙古人民黨案致死11622人。廣西武斗死亡10萬多人,廣西武宣縣、隆安縣、大興縣、上林縣、武鳴縣、蒲北縣、靈山縣、貴縣都發生了大規模的煮吃“反革命分子”心、肝、肉的吃人事件。葉劍英曾說,文革造成了2000萬人死亡,漢學家麥諾教授認定,非正常死亡773萬人,上億人受迫害。
“三大改造”時期,全國八十多萬私營業主(資本家)失去了財產;後來,許多人在歷次運動中罹難。

三、總結經驗教訓,促使中國走上憲政民主的現代文明之路。

上個世紀的鎮壓“地富反壞右”和資本家的運動,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無窮的後患,致使中國社會是非顛倒、道德淪喪、文化衰亡、愚民遍地、恐怖盛行、憲政法治被拋棄、打砸搶成為時髦。
痛定思痛,中華民族必須深刻地反省自己,總結血的教訓,努力建設憲政國家、民主國家、現代文明國家,這樣中國才能避免悲慘的歷史重演。


2007-10-5
2011-6-6修改


附件:

“土改”殺地主之禍
     陳沅森


   ( 一 )四大地主的丑惡形象
    
  如果請中國大陸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談談對“地主”的印象和認識,不少人會說出這樣一番套話:        
  地主依靠出租土地剝削農民為生,是封建社會的一個剝削階級。他們品德敗壞,橫行鄉裡,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其典型代表是黃世仁、周扒皮、南霸天和劉文彩……
  黃世仁,延安時代歌劇《白毛女》中的老牌地主。這個歌劇,後來一而再、再而三地改編為電影、芭蕾舞劇等,因而名揚天下。劇中的黃世仁逼債,逼死了貧雇農楊白勞,強暴了楊白勞的獨生女喜兒。喜兒出逃後躲在山洞裡,以偷吃山神廟的供果為生。由於長年累月不見天日,營養不良,變成了“白毛女”……某次在延安演出,當劇情發展到高潮時,一位連級軍官激憤過度,怒不可遏地拔槍向扮演黃世仁的演員開了一槍……幸虧沒有擊中,可見劇情感人之深。多少年來,連綿不斷地演出,“教育”了億萬青少年觀眾,使黃世仁成為家喻戶曉、人人恨之入骨的惡霸地主。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半夜雞叫》的課文,節選自戰士作家高玉寶的長篇自傳體小說。課文裡的地主名叫周扒皮。這個可惡的家伙為了催促長工們早起去幹活,半夜三更偷偷摸摸趴到雞籠子裡學雄雞打鳴,引起雄雞紛紛啼叫。雞一叫,長工們便不得不提早起床。後來,長工們設計,故意將周扒皮當作“偷雞賊”痛打了一頓……這個戲劇性的故事,在嘻笑聲中農民的仇恨得以發泄。從此,“地主是農民不共戴天的仇敵”這一概念,深深植入了孩子們的心靈。最早讀過這篇課文的孩子,現在都已進入“知天命”之年了。
  《紅色娘子軍》裡的南霸天,是另一個“怙惡不悛”的大地主。他利用萬貫家財,組織和支持反動武裝,與海南島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為敵。最後,被“瓊崖支隊”“紅色娘子軍連”的連長吳瓊花(曾在南霸天的家中當過丫鬟)擊斃,得到了可恥的下場……
  劉文彩是四川省大邑縣的大地主,也是個“無惡不作”的壞家伙。他家設有“水牢”,把貧農冷月英關在“水牢”裡……四川省美術學院的師生,根據劉文彩的背景故事,集體創作了“泥塑收租院”,把地主壓榨農民血汗的場景形象化,文革期間全國巡回展出,轟動一時……又將劉文彩的莊園改建成“階級斗爭教育展覽館”,讓成千上萬的人參觀……展覽內容無中生有、添油加醋、無限上綱,不擇一切手段丑化劉文彩。
  經過幾十年的宣傳、渲染和灌輸,一提起“地主”,人們便聯想到上述四大地主的丑惡形象,他們成了“地主”的典型代表,人人橫眉冷對,個個切齒痛恨。
    
     (二 )地主的土地和財富的來源
    
  20世紀40年代末,在全中國,大大小小的地主有好幾百萬。1950年中共發動“土地改革”運動,殺害了200多萬地主。那麼,人們要問:每一位被殺的地主,都是像上面四大地主那樣的壞人嗎?都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嗎?
  只要翻開歷史的卷帙查一查,只要找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問一問,就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人們承認,地主中有壞人,但地主不全是壞人;相反,其中絕大多數——約占總數95%以上的地主,都是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的好人。——“地主”這個名詞,已被幾十年的宣傳深深地毒化了,成為一個深含貶義的詞匯,人們一見到“地主”二字,就聯想到剝削和壓迫,產生厭惡感。
  其實,1949年之前,大多數農村尊稱土地和財富較多的人為“財主”、“老爺”。佃戶(租種土地的農民)和長工,則尊稱土地的主人為“東家”。那時候,雖然也有“地主”這個詞匯,但除了酒宴上“略盡地主(本地的主人)之誼”的客套話之外,寓含的是尊敬、崇拜與羨慕,絕對不含貶義。
  “地主”究竟可惡不可惡?“土改”運動中殺掉200多萬地主,是不是人人該殺?……要弄清楚上述問題,首先要了解地主的土地和財富的來源。
  地主的土地和財富,大體有以下三種來源:
    
  第一, 祖傳家業。
    
  有些人家,祖上好幾代前,就擁有這些土地和財富。一般有錢人家總是送子弟讀書,這個書香世家,幾代沒出“化孫子”,因而守住了家業,代代相傳,傳到了這個兒孫手裡。到了1950年,風雲突變,這位繼承者反而因擁有祖傳的土地和財富遭了殃,全家掃地出門,土地和財產被沒收,連生命也沒有保住,被槍斃了。
  “土改”中有不少“貧富顛倒,是非混淆”的現象。——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許多財主家,不幸出了個好吃懶做、嫖賭逍遙的“化孫子”,他“崽賣爹田心不痛”,把萬貫家財化得幹幹淨淨,變為沿街乞討的“叫花子”。哪知風水輪流轉,“叫花子”反而因禍得福,“土改”中被劃為“貧農”,分得了土地、房屋和“浮財”(沒收地主的財物)。——作家余華的長篇小說《活著》,就寫了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第二, 在外地做官、經商發了財,回鄉興家置業,購買大量土地,成為地主。
    
  從秦始皇到清王朝,皇權專制兩千多年,一直是重農輕商的小農經濟社會。那時人們的觀念,與現代人大不相同。那時沒有銀行,銀錢放在家裡,怕偷怕搶;存在私人票號裡風險很大,不放心;那時工商業不甚發達,人們壓根兒瞧不起商人,不願意投資興辦實業。筆者小時候聽到老人們的口頭禪是:“要想家業穩,作田是根本”。——因此,在那個年代,人們的頭腦裡,有了錢之後的第一個念頭便是“買田”。田是不動產,偷不走,搶不去,年年增值,死後傳給子孫,家人就不會餓死了。
    
  第三,勤勞儉樸,聰明好學,善於經營,在本地被稱為“田秀才”的能幹人,省吃儉用,有點積蓄便買田,土地漸漸增多,慢慢上升為中農、富農……積攢土地最多一輩子的,達到中、小“地主”水平。
    
  正如每一個團隊裡,既有好人,也有壞人一樣,毋庸諱言,也有靠欺行霸市、高利盤剝而上升為地主的,但這種人畢竟是極少數。那個時代,儒家學說“仁義禮智信” 大行其道,社會輿論對不道德的行為大肆伐撻,大家都瞧不起走歪門邪道發了財的人,“戳他的背皮”,恥與為伍……因此,一般人都自覺或不敢走邪路。
  那時候的人,頭腦簡單,思想單純,信奉神佛的占百分之八、九十。人們不敢做壞事,生怕自己偶有不慎冒犯神靈被打入地獄。總體說來,在皇權統治下,通過儒家道德的宣揚教化,佛、道等宗教信仰的流行以及“有神論”的制約,大多數時候,社會是平靜、安定的。貧者安貧,富者樂善好施,相互依存,長期和平共處,沒有那種“你不死,我就活不下去”的“階級斗爭”之說。
  地主的土地和財富的來源,大致是上述這三種。其土地、山林、房屋等不動產,在交易、過戶的過程中,都簽署了契約,按章繳納了稅負,並由政府主管部門頒發了權證,既是公認的,又是合理合法的。
    
     (三 )地主階層在農村中的作用
    
  地主們青少年時期大都受過嚴格的教育,是農村中文化素質較高的群體。他們讀的是《四書》《五經》、“孔孟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思想,深入骨髓。95%以上的地主憐貧恤老、救濟鰥寡孤獨、助教興學、救災賑災、修橋補路、興修水利、調解糾紛、倡導文化活動(舞龍燈、賽龍舟、唱大戲等)……舉凡農村中一切需要錢、物的公益事業、慈善事業,都是由他們帶頭發起,熱情贊助並充當捐資、獻物、出力的主角。
  經過十年寒窗進入(官場)上層社會的,大多數是地主家的子弟。因此,當年的地主階層,集政治精英、經濟精英和文化精英於一體,理所當然地成為社會的主流。
  許多科場失利、無意於仕途的讀書人,回到鄉梓後,因其品德高尚、學問豐富、主持正義、辦事公平,往往被推舉為地方領袖,掌握著村、鄉、區的地方事務的管理權。而當年的政府(縣級以上)是那樣軟弱,既沒有“社會救濟”概念,又沒有過問地方事務的經濟實力。因此,大量地方事務便責無旁貸地落在本鄉本土有聲望的富紳(地主)的肩頭上。
  興辦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需要大量資金,光憑空口叫叫喊喊,是沒人信服你的,關鍵時刻要帶頭拿出白花花的銀子來。有聲望的富紳帶頭捐了巨資,人人跟進,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才能募集到大量資金,才能辦好地方事業。那時候,差不多所有的鄉村,都有德高望重、公益事業心強的地主,帶頭捐資。
  當年地主將土地出租,解決了貧苦農民的就業問題,與資本家辦工廠給城市貧民提供就業機會,與當今外資進入中國解決城鄉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是一碼事。地主收租是土地投資的回報,工商企業利潤提成是資本的回報,同樣是一碼事。
  “地主”這一階層當年在農村占有的土地和財富較多,是多種社會力量長期碰撞取得的均勢與平衡,是兩千多年來皇權專制社會優勝劣汰、自然選擇的結果,是一種符合當時社會需求、合理合法的重要的政治經濟結構要素。
  兩千多年前,孟子說:有恒產者,始有恒心。這話的意思是:只有財產較多的人,做事才有責任心。因為他要對自己的財產負責,對自己的家庭負責,對自己的聲譽負責……絕對不會亂來。當年,地主階層以其財富、道德、學識和聲望,責無旁貸地擔負了政府職能缺失部分的職責,在農村中起著穩定社會的中流砥柱作用。
    
         
     (五 )地主的“罪惡”有幾分真實?
    
  帶著政治目的,用文學藝術塑造的四大典型地主,是真實的嗎?他們與現實生活中的地主差距有多大?
  說實話,那些虛構的故事,可以哄哄一般人和小孩子,但絕對騙不了親身經歷者和歷史的知情人。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四大地主的故事中,有些情節是虛假的、編造的,有些則是將許多壞人壞事集中到一個人身上。——無論古今中外,任何地方,將社會陰暗面發生的各種壞事堆砌在某一個人身上,這人也就十惡不赦了。
  就拿姓周的小地主來說,他真的會半夜三更趴到雞籠子裡學雞叫嗎?不會的。要叫,躺在床上叫就是,聲音可以傳過去嘛。筆者小時候居住在農村,偶爾醒得特早的日子,聽到遠處的雄雞打鳴,叫聲由遠及近,最後,鄰居家的雄雞、自家的雄雞都跟著叫起來……遠遠地學雞叫,即使學得不十分准確,由於距離遠,雄雞聽不分明,可能跟著叫;趴在雞籠子旁邊學雞叫,它聽得分明,是人在叫,反而不會跟著叫了。——這道理是十分明顯的。
  課文裡還描寫姓周的地主打開雞籠子,劃火柴去照……這些愚蠢行動驚動了雞,它也不會開口打鳴了。——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這些細節是虛假的、捏造的:學雞叫不必趴到雞籠子旁邊,也不用打開雞籠子去看,熟門熟路要劃什麼火柴?
  就事論事,即使你把長工們早早驅趕到地裡,自己不跟著起早去監督,長工們躺在田頭怠工,你有什麼辦法?
  那時候的地主,需要雇傭幾個長工的,一般先雇傭一個比較能幹的“長工頭”。總體任務交下去後,每天由長工頭分配其他長工幹活,根本不用東家操心。當然,長工頭的工價比一般長工高。筆者務過農,做過工,深深知道“活在手裡”這句話的分量,如果“對著幹”的話,工人和農民自有千百種方法可以消極怠工。因此,用欺騙、壓榨的方法,東家和長工是不能長期相處的,最終吃虧的必定是東家(田裡沒收成)。小氣、吝嗇的地主是有,但一定得適可而止,如果太厲害,吝嗇的臭名遠揚,就沒有人上你家來打工了。
  那時候的地主,一般采用“籠絡”的方法穩定長工,例如,初一十五“打牙祭”(吃肉),逢年過節送糧食、衣物,有急事允許請假,年終結算時另外暗中給紅包……用這些手段來挽留那些老實本分、肯幹活的長工。
  極左年代,許多中、小學的工宣隊對學生進行“階級教育”,請來當地“土改根子”當過長工的老貧農來學校作“憶苦思甜”報告。老貧農在講台上講著講著,忘乎所以,話題突然走偏,手舞足蹈地說:有人說地主壞,但我看也有好地主,我那東家對我就特別好,每年都送我十多斤臘肉過年,吃得嘴巴流油。不像1960年過苦日子,飯都沒得吃,差點餓死了……
  工宣隊一聽,不對頭,老農民在“憶甜思苦”,對他使眼色,制止不住,只好上台“救場”,搶過麥克風對同學們說:老貧農講累了,下去休息休息,我跟大家講一講地主是怎樣壓迫剝削農民的……說著,便把老貧農攆下了講台。
  那個年代,如果是出身不好或有歷史問題的人,在大庭廣眾之中說地主的好話,作“反動宣傳”,會立即打成反革命,判刑坐牢,甚至還可能槍斃。但那老貧農是“土改根子”,講的又是實話、真話,奈何他不得,只好不了了之。
  那時候,許多地方鬧土匪,地主們都嚇得“雞崽子”一樣,小心謹慎,生怕惹禍。他們夾緊尾巴做人,“樹葉子掉下來都怕砸破了腦袋”,哪裡還敢欺壓農民?他們大多以慈悲為懷,樂善好施。叫花子來討米,總是一碗碗米打發,絕對不讓他們空手而去。不要小覷了叫花子,其中就可能有某股土匪的眼線,如果輕慢了,說不定哪天晚上來一幫手執刀槍的蒙面大盜,把家裡搶得精光……地主們連叫花子都不敢輕慢,哪裡敢得罪長工?
  姓周的小地主,要是真的敢於半夜學雞叫,克扣和壓榨長工如此厲害,他早已一敗塗地,甚至家破人亡了。——高玉寶畢竟太嫩,編造謊言,漏洞百出,不堪一駁。
  2000 年,歷史學家笑蜀先生根據多年調查,寫了一本《劉文彩真相》,還了劉文彩的真實面目。一般來說,地主都是集優缺點於一身,比較復雜的人物。他們的個性、作風、處事方法,無一不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人文環境、風俗習慣息息相關。每一位地主身上,既有著許多儒家道德的傳統優點,同時也沾染了不少社會流行的惡習。拿劉文彩來說,他有著慷慨興學的美名(斥資200萬美金興建了四川省最好的“文彩中學”),不少濟困扶危的義舉,但也有吸鴉片煙、玩女人、討幾房小老婆等當時有錢人的通病。根據笑蜀先生的調查,劉文彩家根本沒有什麼“水牢”、“地牢”、“行刑室”,那些都是極左年代,為了宣傳“階級斗爭”,煽動人們仇恨地主編造出來的。
  總的來說,地主中有好人,也有壞人,但好人占絕大多數。中共為達政治目的,編造四大地主的丑惡形象,以此代表所有的地主,是不公平的。平心而論,地主中有人為非作歹,貧下中農之中何嘗沒有為非作歹之人?道理是一致的。不光四大典型地主是捏造的、虛假的,“土改”中絕大多數被殺的地主,都是捏造罪狀,含冤受戮的。
    
     (六 )“土改”是歷史上最大一次劫掠
    
  大家都知道,殺人的事,必須慎之又慎。毛澤東說過多次:殺人不是割韭菜。韭菜割了自己可以長出來;人的頭割掉後,就無法再長出來了。——但是,毛澤東說話不算數,經常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一旦有需要,他便大開殺戒,“土改”就是一例。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廢除了死刑,即使沒有廢除死刑的國家,要殺一個人,法律程序都相當復雜。首先必須“無罪推論”,然後追究這個人犯了什麼罪?證據齊全、罪行確鑿後,依據某法律某條款,才能判處他的死刑。
  但是,在“土改”中,殺地主是無須定罪的,“地主”二字就是“罪”。那時候,“罪”與“非罪”的概念混淆了,用“黨的政策”和政策執行者的指令,代替了法律這根准繩。“黨的政策”規定要殺誰,政策的執行者說要殺誰,那人就難逃厄運。殺地主,既不要問犯沒犯事,也不要去尋找證據和法律依據,斗爭會場上有人(多數是會前布置好的積極分子)喊殺,一呼百應,第二天便綁赴刑場,“吋嬩^匾磺沽聳隆
  你說沒“法”,他們說不對,中共中央頒布了“土地改革法”。這部法規定,共產黨到來之前三年,占有數量較多的土地,出租土地剝削農民的,均在該殺之列。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有一定的道理。讓我們來看看,“土地改革法”合不合道理。
  首先一個道理是:法律不應該追訴立法之前的罪行。
  例如,立法不准隨地吐痰,違者罰款100元,法令頒布後立即執行。——那麼,我昨天隨地吐了一口痰,你今天頒布法令,就沒有理由罰我。——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但“土地改革法”,追訴法令下達之前的“罪行”。
  地主的土地和財富,全部是共產黨到此地來之前三年就有了的,有的是中共誕生(1921年)之前就有了的,有的甚至是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前就有了的,怎麼能追訴幾年前,幾十年前,甚至百年之前的“罪行”呢?
  現在你用“槍杆子”逼著,要沒收地主所有的土地和財物,掃地出門。好,地主們就老老實實把土地和財物全部獻出來,你怎麼還要殺人呢?地主並沒有做壞事呀!
  即使退一萬步講,土地不該私有,不該出租,但土地私有和出租是兩千多年制度的沿襲,地主本人不應承擔歷史的責任,絕對沒有死罪!
  再退一萬步說,你要殺某個地主,但要講清楚,為什麼要殺他?說地主有罪,要講清楚,地主究竟犯了什麼罪?該不該殺?
  舉例來說,現在全國擁有1000萬元以上的富翁(包括億萬富翁)大約有200多萬。一夜之間突然某個殺人魔王掌權,一紙命令要將這200多萬人全部槍斃,財產沒收。這樣做合理嗎?你要分清楚每個千萬富翁財富的來源,如果是科技貢獻、經營有方、繼承遺產等正當合法途徑得來的,就不能殺;只有那些貪污受賄、化公為私、偷扒搶劫等使用非法手段獲取財富、且民憤極大者,才能判處極刑。——“土改”時不分青紅皂白,將強詞奪理和莫須有的罪名強行扣在地主頭上,不准開口分辯,一頓亂打,一槍崩了,地主們死也不瞑目!
  不講道理,用槍杆子逼著,殺人越貨,是什麼人?是土匪、強盜。因此,1950年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實質上是用國家發布政令的辦法,用槍杆子逼著,公開地、大張旗鼓地進行歷史上最大一次劫掠!
  地主犯的是什麼“死罪”呢?他們的唯一罪名是:擁有的土地和財富超過了共產黨規定的數量,將土地出租給農民,收了租,吃了剝削飯。——用這種罪名,一殺便是200多萬,這是有史以來全世界罕見的最大的冤案!
    
     (七 )“土改”的惡果及其後遺症
    
  暴力“土改”,產生了的惡劣的後果和嚴重的後遺症。
  首先,“土改”人為地制造仇恨,摧毀了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在人民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華夏大地本來是一個文明禮義之邦,尊老愛幼、相互禮讓的儒家道德深入人心,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和平相處。在農村,上下不相慕,貧富兩相安,生產生活,秩序井然。自從“土改”將謀財害命、殺人越貨,顛倒為備受贊揚的“正義事業”之後,人心渙散了,傳統道德觀念崩潰了,代之而起的是自私自利,相互爭斗,爾虞我詐,道德淪喪。請看今日之中國,人欲橫流、物欲橫流,追本溯源,“土改”難辭其咎。
  其次,“土改”破壞了農村的生產力。
  本文第二節指出,農村中有一批勤勞儉樸、善於經營“田秀才”,他們上升為富農、地主後,代表著當時農村的先進生產力。他們農具比較齊全,資金比較充足,生產具有一定規模;他們經驗豐富,接受新生事物較快,有能力選擇和改良作物的品種;他們的農、副業產量總是達到當地最高水平;他們先進的耕作方法給貧苦農民起了示范、帶頭作用……如果讓他們繼續富下去,其子女留學美國歸來後辦農場,中國的農業或許會改變面貌,跟上世界前進的步伐。但不幸,土改中把他們打壓下去,殺的殺,關的關,管的管,生產資料瓜分得罄空……中國農業一條極有希望的出路被打斷了。
  世界上的人千差萬別,有的人就是頭腦不想事。許多貧下中農只能在別人的指揮下從事簡單勞動,缺乏獨立門戶掌握全盤生產的能力。把土地分給這樣的人,他們一缺資金、二缺農具、三缺種子、四缺經驗……明明分給他們是最肥腴的良田,就是種不出糧食。所以,土改後的第一年,生產總是倒退了。
  更有一批懶漢,把分的東西吃光用光,分的田賣給別人(後來被制止,不准買賣土地),依然是個窮光蛋。
  “土改”通過斗爭和殺戮,把善於經營的地主、富農打壓下去,農村中就更加缺乏經營型人才了;把已經集中了的生產資料,零星分散給不善於經營的單人獨戶,使農業生產力遭受到嚴重破壞。
  第三,“土改”使農村基層領導徹底惡質化。
  在古代,農村是非常安寧、祥和、溫馨的。請讀古詩: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張演《千家詩·七絕·社日》 )
  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呢?“春社”就是開春之後村裡結社開大會,商討本年度的生產大事:耕牛、農具、種子、肥料、水資源的分配和調劑、預防旱澇災害等……出席會議的是每戶的當家人(中國農村幾千年來都是這樣自治的)。這是春耕大忙季節之前最後一次聚會,生產大計討論完畢後,擺開豐盛的酒宴,大家樂呵呵地大吃一頓。到夕陽西下的時候,每戶人家都把喝得醉醺醺的當家人扶著回家……這真是一幅美妙無比的“農家樂”畫圖,可以想象,當年農民是何等地自由自在,快樂、幸福!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會議召集人,也許是“村長”吧,是何等的有威信、有能力,把本村的生產大事安排得妥妥貼貼,人人滿意。這位德高望重、辦事公平公正的長者,很可能就是本村土地和財富最多的人——即“地主”(參見第三節)。
  在科舉時代,沒有“功名”(未考取秀才、舉人)的人是不允許進入地方領袖層的,因此,地方領袖素質較高,廉潔奉公,能真正為群眾辦事。
  鄉村地方領袖第一次惡質化,是從晚清1906年廢除科舉制度後開始的。由於大家都沒了功名,誰可以當地方領袖。三教九流之輩見有機可乘,便憑借土地、資本、祠堂、武力、公產、宗教和個人關系……紛紛鑽了進來。這些人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形成派系小集團,忙於爭權奪利,置貧苦農民於不顧。這些人不受儒家道德公益心的約束,不受政府控制,貪贓枉法,為所欲為。加上人口爆增(清朝初年,全國人口約1億,“康乾盛世”後增加到4億,抗戰勝利後全國人口號稱4萬萬5千萬),人多田少的矛盾突顯出來,從此,農村社會開始動蕩不安了。
  “土改”利用“流氓無產者”(扒手、小偷、地痞、惡棍、無業流民……)打沖鋒,斗垮地主、富農後,這批“苦大仇深”的“土改根子”紛紛入黨做官,趾高氣揚地成為“書記”、“委員”、“主任”、“鄉長”、“村長”……使農村基層領導徹底惡質化。這些人大多一字不識,居然洋洋得意上台作報告,開口第一句便是:“我是個大老粗,只曉得三擔牛屎六箢箕……”——不因沒有文化感到羞恥,反以為榮!
  這些人自私自利、吹牛拍馬,偽裝積極,拉幫結派,任人唯親,欺下瞞上,惟命是從……他們能力低下,不懂生產,卻指手畫腳瞎指揮,常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農村領導權落在這樣一幫沒有文化、素質低劣、目光短淺的人手裡,農業生產怎麼能搞得好?再加上毛澤東頭腦發昏,“土改”後不久,一意孤行地加速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大躍進……到1960年前後,農業生產全面崩潰,餓死3500多萬農民……
  第四,1953年“土改”結束,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全面達到了毛澤東的預期目的,滋長了毛澤東的驕傲自滿情緒,增強了毛澤東的絕對權威地位,從此,毛澤東一言九鼎,容不得任何反對意見,為他隨後腦袋發熱搞大躍進、人民公社埋下了禍根。
  中共暴力“土改”以及多變的農業政策(首先是單幹,後來合作化;到80年代,又分田到戶單幹……),產生了嚴重的後遺症:農業生產停滯不前,長期處於落後狀況,至今無法跳出小農經濟的窠臼,遠遠落後於世界農業發展水平。
  革命革了幾十年,到今天,農村依然貧窮落後,農民依舊苦不堪言。使朱镕基總理頭痛、溫家寶總理特別關注的“三農問題”,追本溯源,“土改”難逃罪責!
    
     (八 )應該為“地主”“平反”
    
  暴力“土改”,殺害了200多萬地主,需不需要“平反”?
  當然需要平反!
  做錯了事,殺錯了人,雖然事情的惡果不能挽回,人死無法復活,但承認錯誤,澄清思想,對死者是一種憑吊,對活著的後人是一種安慰,同時可避免國家今後再度陷入那樣可怕的人為的災難之中!
  但是,要求當局平反,就須認真考慮了。為什麼?因為要求他們平反,是一種奴性思想的表現,是當久了奴隸之後懇求奴隸主“恩典恩典”,本身仍陷在奴隸的境界中。
  我的一位農村親戚,被錯劃為“四類分子”,80年代初平反後,打發女兒來問我:聽說公社還保存了一袋關於他的“黑材料”,女兒的同學在公社當副書記,他想利用這個關系,請客送禮,走後門把那袋“黑材料”要回來……我回答說:不要去理他,上面的政策不變,那袋“黑材料”是一袋廢紙,他們拿了沒有用,你要回來也沒有用,徒然增添煩惱;如果上面的政策又變回去,繼續搞階級斗爭,他們一個晚上便可以整理出一袋新的“黑材料”……這位親戚聽了我的話,沒有去要那袋“黑材料”,後來果真沒事。——這個拋棄“奴性思想”的小事例,對我們要求當局給地主平反有參考價值。
  毛澤東是靠“土改”起家的。當年,沒收地主財富中最有價值部分(金銀財寶),解救了建政初期的財政危機;而200多萬地主鮮血,鞏固了新生的紅色政權。
  要求當局給“土改”平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雖然這一屆“胡溫體制”對“土改”“殺地主”不承擔直接責任,但由於他們繼承了大統,理應出面道歉,撫慰 200多萬枉死的亡靈及其後人。但由於他們繼承的是專制體制,在目前條件下,尚無法轉過彎來;本人的思想認識,也可能沒有達到同意平反的高度。所以,人們不要對當局給“地主”平反寄予厚望。
  怎麼辦?
  其實,給“地主”進行所謂“平反”,既沒有物資方面的補償,也不可能把沒收的土地交還給他們的後人,平反的唯一效果是:改變錯誤的思想認識,使人民群眾知道,95%以上的地主都是人格高貴、品德高尚、學識高超的好人。這樣,就在道義上給地主徹底平反了。
  從這樣的認識出發,給地主平反,就無須祈求當局,完全可以由我們自己來做。
從正面歌頌“土改”的長篇小說有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和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從反面揭露“土改”真相的中篇小說有香港張愛玲的《赤地之戀》,短篇小說有台灣姜貴的《旋風》。
  半個多世紀以來,沒有一部從反面揭露“土改”真相的長篇小說。
  現在有了,《佛懷煽仇錄》突破了只准從“正面”描寫“土改”的一言堂禁區,沖破了幾十年來文藝扼殺和文化封鎖,成功地再現了“土改”謀財害命、血肉橫飛的歷史,是第一部從反面揭露“土改”真相的長篇小說。
  “土改”過去半個多世紀,地主屍骨早已灰飛煙滅。隨著當年親歷運動者一批批先後作古,悲慘的記憶漸漸淡漠,最終將煙消雲散。如果筆者這一輩60多歲的老人再不寫出來,時間無情地推移,“土改”的罪惡將隨著人世滄桑而湮滅。人類的良知呼喚正義,呼喚歷史的真實,幸存者有責任把當時的真相告訴後人。筆者懷著對 200多萬枉死的地主深深的同情和敬意,為完成這一歷史重托貢獻了一己微薄之力。
  臨了,雙手合十,心香遙祭:200多萬枉死的地主的亡靈,歷史最終會還你們一個清白之身,安息吧!
   dotspace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法_語
無題
有人等著平反,有人等著制造新的冤案。。。估計笑到最後的是後者。。。

2013-09-15 02:56:15 | 引用
無題
法_語 寫道:
有人等著平反,有人等著制造新的冤案。。。估計笑到最後的是後者。。。





蘇聯弄死的地主不知道有沒有平反的?

2013-09-15 02:58:19 | 引用
dotspace
法_語
無題
蘇聯的地主和中國的地主都不是啥好東西,得勢時欺人太甚,下場可想而知。殺來殺去,永遠都走不出那個死循環。。。

2013-09-15 03:05:40 | 引用
無題
但對邪教輪子要鎮壓到底,決不姑息。

2013-09-15 13:01:36 | 引用
李破輪

發表評論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