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alaSky

供却加

文章分类
缺省  
标题搜索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Home
Forums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Yellow Page
北美个人空间
Register
Login
统计
点击: 77049
帖子数量: 26
开辟个人空间: 2012-06-14
最后更新: 2024-08-07
RSS订阅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文章内容
  佛教是一个智慧的宗教,虽然我们很不幸看到佛教的现状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核心,外围包围了一层通向智慧的方便,再外围包了一个标准色彩的宗教,最外是一些民俗信仰。越是在外围,圈子就越大。很多人认为在外围的这些迷信是佛教,其实这些是民俗信仰,附在佛教上,借用佛教名义,我们称之为附佛外道。剥掉这些外壳之后呢,发现佛教是一个提倡五戒十善的标准形式的宗教,引导人们去恶向善。再进入内部,就是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据说通过这些修行方法,可以和诸佛不二,可以获得本来具足的无所不具的智慧。这里关键的瓶颈是如何达到这样的智慧。就是怎么才能超越能所对立的执着。这是佛教的特点。

-- 摘自赵跃辰居士: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点击: 0 | 评论: 16 | 分类: 缺省 | 论坛: 菩提树下 | 论坛帖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momom
Re: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供却加 _BBCODE_WROTE:
  再进入内部,就是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据说通过这些修行方法,可以和诸佛不二,

-- 摘自赵跃辰居士:


这位赵跃辰居士是从藏传角度来解释佛教的吧。有以偏盖全之嫌。

神秘化应该与佛法的超出常人想象区隔开来。而且,所谓“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也并不是佛法有史以来必不可少的成分。检视禅宗以及南传,它们并没有以“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包裹。其实,藏传的“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来源于印度教。任何方法都有利有弊。佛教的“方法”属于“方便”的范畴,赵跃辰居士把“方法”放入“核心”值得商榷。

2021-08-15 10:04:47 | 引用
Re: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在回复您的贴之前,我想请您先澄清两点。首先,

momom _BBCODE_WROTE:
其实,藏传的“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来源于印度教。

您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

第二,

momom _BBCODE_WROTE:
佛教的“方法”属于“方便”的范畴,赵跃辰居士把“方法”放入“核心”值得商榷。

您认为佛法的核心是什么?

2021-08-15 18:22:04 | 引用
供却加
momom
Re: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供却加 _BBCODE_WROTE:
在回复您的贴之前,我想请您先澄清两点。首先,

momom _BBCODE_WROTE:
其实,藏传的“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来源于印度教。

您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

第二,

momom _BBCODE_WROTE:
佛教的“方法”属于“方便”的范畴,赵跃辰居士把“方法”放入“核心”值得商榷。

您认为佛法的核心是什么?


相较于藏传,禅宗以及南传并没有以“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包裹,当赵跃辰居士把“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放入“核心”时,他所定义的佛教则不能覆盖禅宗以及南传佛教,当然有以偏盖全之嫌。“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是赵跃辰居士引入的词汇,我没有必要去帮他界定。但整个的藏传佛教源于印度则是不争的事实。印度教有特定的指称,或者用“印度的宗教”一词更确切。

佛法的核心可以从很多方面阐释。
首先,佛法可为分为权巧与究竟,权巧为方法,究竟为核心。所以,我说,赵跃辰居士把“方法”放入“核心”值得商榷。

2021-08-15 19:39:06 | 引用
Untitled
权巧含方法,权巧也包含其它.....

2021-08-15 19:42:43 | 引用
momom
momom
Untitled
如何用“核心”一词是个人自由,“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可以是藏传佛教的“核心”。但是“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却不是藏传,禅宗以及南传的共性,所以当赵跃辰居士说“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是佛教的“核心”时,值得商榷。

“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会赋予丑恶现象“正当性”

2021-08-15 19:55:57 | 引用
Untitled
看来您是对“非常神秘”这四个字有非常的敏感和抵触,我想是因为大宝法王的事吧。在这里我并不想揣测越尘居士使用这四个字的用意,但我想指出您的一些潜在的错误观念。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您认为“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是专指藏传说的,或者说您把“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等同于密法,而且是藏传独有的。诚然,密法自然属于“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但却不是藏传独有,汉传也是有密法的,只不过我们极少知道而已。唐玄宗时代就有开元三大士翻译了许多密法的经典,开创了中国的唐密,后来又传到了日本为东密。而这时,莲花生大士也只是刚刚入藏而已,前弘期也就才刚刚开始。而汉传的密法一直都有流传,我曾经见到过海灯法师右手举着金刚杵修秽迹金刚的照片,另外我也见到过汉传的师父在放生念仪轨时不断地做不同的手印,这些都是密法在汉地(秘密)流传的佐证。藏传来讲,当然密法占很大的比重,但藏传佛教实际上是很完整地继承了声闻乘(即小乘)、大乘的因(波罗蜜多)乘和果(金刚)乘的教法,而声闻乘、大乘因乘的教法,都属于显教,跟汉传的显教并无二致。尤其格鲁派(黄教)极重(显宗)教理,一位出家的僧人一般会学习教理一、二十年,才会进入密法的修习。南传以声闻乘为主,自然没有密法的传承,这也并不奇怪。如果您把“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等同于密法,南传自然不被涵盖。但您对越尘居士所说的“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是否等同于密法也并不确定,这从您之前的说法可以看出:

momom _BBCODE_WROTE:
这位赵跃辰居士是从藏传角度来解释佛教的吧。有以偏盖全之嫌。


前面一句是猜测,后面一句属基于此猜测为正确的前提下做出的评论。而我并不认为这个猜测是正确的。如果您顺着我文尾的链接,阅读越尘居士的原文,会发现越尘居士在文中并没有谈到藏传,而是以声闻乘中的九住心以及对毗婆舍那的准备进行探讨,而对在家居士如何禅修做了一些介绍性的讨论。而在他的其他著述中,恰恰是在做对佛法修行去神秘化的工作,比如他与传明法师合作撰写的《花出青嶂》,即是对极为难以理解的禅宗公案做了很多实修方面的技术性探讨,从而脱去其神秘的面纱;而在《七十空性论今诠》(本坛精华区转载过)中,以现代科学精密的逻辑方法,对古代的龙树菩萨论述中的推理,做了大大的简化,使其更与现代接轨。在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面,我觉得是无出其右了。像许多人爱谈的佛法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弦理论的挂钩,那些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在对于正见的树立方面,其实是属于比较扯淡的东西。

momom _BBCODE_WROTE:
但整个的藏传佛教源于印度则是不争的事实。印度教有特定的指称,或者用“印度的宗教”一词更确切。


整个佛教都是源于印度,藏传佛教作为北传的一支,当然也不例外。我其实是以为您专指狭义的印度教来说的,也就是八世纪的时候由商羯罗对婆罗门教的改革而创立的印度教,因为坊间的确是有密乘源于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说法。对这种说法,我只能说是BS,但既然您并非此意,我也就不再展开说了。

对于“核心”的问题,其实越尘居士在一开始就说了:

_BBCODE_WROTE:
一个非常智慧的核心,外围包围了一层通向智慧的方便,再外围包了一个标准色彩的宗教,最外是一些民俗信仰。


这是由内向外说:佛法有一个智慧的核心,外面包围了一层通向智慧的方便。而本段后面则是由外向内说,而您极其敏感的“神秘的修行方法”即是这个智慧的核心的外面所包围的通向智慧的方便。用比较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教法(闻思的内容)和证法(修行的内容),此二者缺一不可。而能导致解脱的证法(即方便),其实是佛法中最为珍贵的部分。我这么说您可能不同意,但实际上就是如此。有说法说“方便即是究竟”,亦是此意。

我此回复并非为了口舌之争,只是想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果对您有所冒犯,并非我的本意,在此先行致歉。

2021-08-15 23:45:26 | 引用
供却加
momom
Untitled
供却加 _BBCODE_WROTE:
这是由内向外说:佛法有一个智慧的核心,外面包围了一层通向智慧的方便。而本段后面则是由外向内说,而您极其敏感的“神秘的修行方法”即是这个智慧的核心的外面所包围的通向智慧的方便。用比较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教法(闻思的内容)和证法(修行的内容),此二者缺一不可。而能导致解脱的证法(即方便),其实是佛法中最为珍贵的部分。我这么说您可能不同意,但实际上就是如此。有说法说“方便即是究竟”,亦是此意。

谢谢您费心回复!

越尘居士的本意或许不是从藏传出发,但可以做那个角度作解释。抱歉,没有时间去阅读他整篇文章。但是,对不起,他的不当之处我前面已指出了。“核心”当然应该包含南传的核心,难道南传是没有核心的佛教吗?

密(汉藏)本身从某反面就是方便的体现,宗格巴也称密乘为方便乘。此处“核心”的确认于显密之分没有本质联系。

看来我们对于佛法权巧与究竟之分,特别是对于究竟的认知差异悬殊。佛法的究竟的“核心”在于离开方法,入不修不证之境,证得法身(之前当然要通过方法--- 渐修,然后离开方法 -- 顿悟)。如果越尘居士的方法一词就是您所说的方便,不修不证当然也要离开方便了。各地区方法不同,不管显密南北,但“核心”同,因为法身同。方法当然重要,但与究竟法身要区隔,法身才是佛法的根本出发点。您所说“方法或方便即是究竟”一句本身就是方便的说法,您却做就了究竟解。

2021-08-16 01:25:00 | 引用
Untitled
方法和“修”相关联。

马祖言: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佛法由凡夫从方法出发修,以期证得不属修之道果。根本上是如此划分为二的。若在方法本身中划分,则是方便中的方便。学习佛法,这一点要认清。

2021-08-16 01:44:36 | 引用
momom
车老板
Untitled
momom _BBCODE_WROTE:
方法和“修”相关联。

马祖言: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你所言之究竞、法身,或道,修不得、不修也不行,这才神密!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2021-08-16 05:05:50 | 引用
Untitled
车老板 _BBCODE_WROTE:
momom _BBCODE_WROTE:
方法和“修”相关联。

马祖言: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你所言之究竞、法身,或道,修不得、不修也不行,这才神密!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我不把它叫做“神秘”或“神密”。见我第一贴第一句,我把它叫做超出常人想象。

我只谈自己“知道”的,我不故弄玄虚。

2021-08-16 11:10:49 | 引用
momom
Prev Page12Next Page

发表评论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网

Private Policy | simply gray skin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