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首页 | 博客 | 相册 | 书签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HOUSEOWNNER


 
 文章分类 
上传  
 标题搜索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统计 
点击: 33730
帖子数量: 34
开辟个人空间: 2015-05-15
最后更新: 2025-08-24
 RSS订阅 
 
 
 
 
 

 
 

退伍老兵遭电信诈骗:团伙送“支票”骗“税金”

 
      文章内容

>>2018-01-25 12:14:45
 
退伍老兵遭电信诈骗:团伙送“支票”骗“税金”

2018年01月25日

  保护老兵防范电信诈骗侵害
  房永智
  临近年终岁尾,电信诈骗也再次进入“高峰”期。《中国国防报》1月18日报道,某电视台披露了一起针对退伍老兵的电信诈骗案件,诈骗团伙自称是国家新成立的专门慰问退伍老兵的机构,先是主动给一位老兵寄来33万元的“支票”赢取老兵的信任,随后称需要老兵缴纳两万元“税金”。老兵信以为真向其指定账户汇去两万元的“税金”后拿着支票到银行兑现,却被告知手中“支票”系伪造,银行工作人员判断老兵被骗后当即报警,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从2011年~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案件数量从10万件飙升至约60万件。据统计,仅2016年1月~7月,因电信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14.2亿元。据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互联网+反电信诈骗”钱盾平台发布的《2017中国反通讯网络诈骗报告》显示,老人正成为通讯网络诈骗受损金额最大的群体。



  以前,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的诈骗通常以购物中奖、电话欠费等为借口,以大额金钱、赠送奖品为诱饵而骗取钱财,近年来还出现了以各种名义专门针对退伍老兵实施的诈骗活动。2015年就曾发生过电信诈骗团伙打着“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发补贴”的幌子,给老年人和一些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作诱饵、埋陷阱。当前正是各级地方政府和军队部门组织双拥慰问较为频繁的时期,而不法分子正是趁此机会借有关机构之名浑水摸鱼实施诈骗。
  保护老兵免受诈骗犯罪团伙的侵犯,需要军地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目前,国家对电信诈骗犯罪呈高压之势,201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8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4.7万名,共收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13.6亿元,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03.8亿元,有效地打击了电信诈骗活动。军队各级老干部服务保障机构要结合军队离退休干部在生活中遇到的收发快递、网络支付、电子邮件等新生事物新问题,加强识假防骗常识宣传,帮助他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另外,各位老兵也要提高警惕,自觉增强防范意识,降低遭受诈骗风险。个人信息泄露是电信诈骗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除了黑客利用非法手段大量盗取公民个人信息,不少个人完整信息是因被害人在参与网络购物、进行微信交友等过程中泄露的。类似本文开头所提案件中不法分子“定向”对老兵实施诈骗,可能是老兵把自己“曾经参军入伍”的特殊工作经历或者社会关系、生活现状等私密信息透露给无关人员,才使得骗子顺利获取了受害人的信任并最后诈骗得手。
  老兵同志们普遍年龄大、生活中有许多不方便,但也要记住在生活、交际中不能图省事,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管什么事由均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商量解决或咨询公安机关。军队和地方有关部门不可能会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导转账、设密码。
  而且,国家政策有着很强的连续性、长期性,不可能出现一次性、大额度的补助、补贴或慰问等情况;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和军人转业费、复员费免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当老兵们遇到社会团体、民间机构走访慰问并要求“返点”“提成”时应提高警惕,这极有可能是诈骗活动,必要时应立刻向有关部门举报。
  每一位老兵都曾经为国家和平与稳定作出过贡献,他们的晚年生活也应得到及时的关怀和照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退伍老兵的生活保障问题,不少公益团体也在采取实际行动关爱退伍老兵。期待政府、军队和社会有关力量共同合作,与老兵的子女和家人一起携手关爱老兵,帮助他们降低遭受诈骗犯罪侵扰的风险。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
   HOUSEOWNNER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现在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复。

发表评论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网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