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案與美國政治(圖) 

文章內容

2016-06-13 09:11:46
0
  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同性戀酒吧的槍擊事件,迄今已造成50人死亡,另有五十余人受傷。這是美國有史以來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槍擊事件,也是9.11事件以來美國本土遭受的最嚴重恐怖襲擊。

  

  襲擊者是一名美國公民,合法擁有持槍,仇視同性戀群體,其父母為阿富汗移民,施暴前曾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誓效忠。於是,控槍、同性婚姻、移民、恐怖主義,諸多焦點問題通過這一極端案件展示出來,折射出美國的多重社會矛盾,而每一種矛盾的背後都有美國政黨政治的影子,是長期困擾美國的“痼疾”和“病灶”。

  事件對美國大選的沖擊顯而易見。政客們抓住時機“消費悲情”,不遺余力地鼓吹本黨的政治主張。民主黨試圖將矛頭指向槍支管控,而共和黨則有意將“禍水”向移民問題上引。兩黨各執一詞,各不相讓,令這一事件所應該激起的反思與警醒,在新一輪政治斗爭中變了味道。

  正如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所指出的那樣,美國政治正在走向衰敗,而政治極化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表征。政黨輪替所帶來的“政策鍾擺效應”被惡意放大了:小布什時期,美國似乎在新保守主義的道路上走得太遠;奧巴馬執政後矯枉過正,大力推進醫保改革、支持同性婚姻、通過行政手段接納非法移民。政治極化越來越嚴重,美國社會也在忽左忽右、劇烈波動的政治氛圍中得了“感冒”,以往對美國社會起到重要調節作用的中間派選民已迷失在黨爭的困擾中,民眾普遍對兩黨都不滿意,憤怒和不滿的情緒累積。

  這次恐怖襲擊事件距離上一次加州恐怖襲擊事件不到半年時間,雖然上一次槍擊案已經拉響了“獨狼式恐怖襲擊”的警報,但奧巴馬政府並沒有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只是強推控槍議程,其結果只是加劇了黨爭,並沒有消解美國民眾面臨的安全困境。在國際層面,奧巴馬倉促結束了反恐戰爭,留下了中東這一爛攤子,為“伊斯蘭國”異軍突起提供了條件。9.11事件至今15年過去,美國的反恐似乎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國家安全的最大外部威脅並沒有消除。

  這次恐怖襲擊給美國民眾帶來的心理層面的影響將會是深遠的,人們有理由擔心類似事件將會常態化。而這種擔憂又將會投射到政治層面。如何應對恐怖主義?這是兩黨候選人都需要認真回答的問題。事件也將對大選結果產生直接影響。

來源:@澎湃新聞

點擊: 0 | 評論: 0 | 分類: 上傳 | 論壇: 新聞時評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