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By |
花旗參一向被視為重要的養生補品,尤其時序進入秋涼之際,更是許多華人家庭用以進補之主要食材之一。每日適量但持續不間斷的食用花旗參,更能達到滋補養身的功效。
一般華人總認為天氣轉涼,就意味著進補時機又要到來。其實花旗參是效力漸進式的溫涼補品,經常食用不但能調整人體荷爾蒙內分泌正常,且協調身體機能使多種疾病自然消失,因此是保養功能更勝於治療的養身食品。
花旗參又名西洋參,也有稱之為粉光參、野山泡參,原產於美國北部及加拿大南部一帶。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產國以加拿大的年出口量近2000噸居冠,其中85%來自安省,其余的15%則來自卑詩省。此外,根據花旗參種植業者所提供的歷史文獻顯示,花旗參於1700年在北美地區首先被發現,自1716年起開始銷往廣州等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直至1878年才開始人工種植。
因為長時間的直接曝曬陽光會使花旗參苗倒塌,因此當發芽的種子埋入地面後,每年約3月底就會有主要為墨西哥裔的工人,前往農場搭篷以遮蓋掉75%的陽光;3年之後開花結果,4至5年起則開始采收。
人蔘皂甘(Ginsenoside)是花旗參中主要的珍貴成分,在中醫上用於補氣養陰,具有減緩內熱、治療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咽乾等功效。而根據科學的研究也證明,花旗參擁有多種醫藥療效,其中包括緩解壓力、增強記憶、控制血糖、促進免疫系統、抗衰老、降低血壓等,因此是全方位的四季補品。
由於擁有龐大的消費群眾,包括來自境外的劣質花旗參也因此充斥市面,更有業者向消費者提供錯誤訊息,企圖將劣質品以高價售出。葉太提醒市民,一般花旗參的養植期是四年至五年,以體型的大小來判斷參齡是錯誤的方法;而有業者聲稱顏色較深代表是陳年參,其實顏色的深淺與種植土壤的黏土成分比率有關,否則不是因清洗不乾淨而留下沙垢,就是烘乾過程有瑕疵。而人參味道的濃淡也與每年種植的土壤有關。
一鍋湯加入一兩的花旗參較佳。為保持雞肉的絕佳口感及風味,先將水燉煮花旗參約一小時後再放入雞肉燉煮。此外,因為新鮮的花旗參性屬涼,所以最好在燉煮時加入少許的姜片以去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