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sus
空間首頁
博客
好友分享
相冊
書簽
存檔
朋友和群組
個人資料
留言
投票看看加西人什麼看法
文章內容
| 2025-01-09 14:32:38
各人角度,你想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嗎?
點擊: 0
|
評論: 7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本壇第一毒舌
2025-01-09 14:48:50
川普說加入美國,收入稅可以降低60%,要真那樣,why not?
引用
退休大媽
2025-01-09 15:05:59
nessus
寫道:
引用
退休大媽
2025-01-09 15:06:59
引用
退休大媽
2025-01-09 15:07:39
引用
退休大媽
2025-01-09 16:14:56
nessus
寫道:
華人圈五大爭議,分辨左派或右派
來源:
雅酷原創
於 2025-01-08 00:28:02 [
檔案
] [
博客
] [
舊帖
] [
給我悄悄話
] 閱讀數 :
3130
(48768 bytes)
字體:
調大
/
重置
/
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在人類思想的復雜版圖上,立場的左右之分,是永恒存在的矛盾之一。而在當代華人圈,政治、文化和社會議題的分歧尤為明顯。我們以五大爭議問題為切入點,剖析華人左派與右派的對立。
第一爭議:對美國的態度與對中國政治體制的認知
左派普遍表現出對美國的強烈反感,“逢美必反”是顯著特征。他們將美國視為“帝國主義”的化身,認定其壓制中國發展,將所有國際紛爭歸結為美國的陰謀。這種思維源於長期接受政府宣傳,忽略了美國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響。
例如,左派將中共描述為“大救星”,認為其領導了中國的崛起,淡化中共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歷史中的巨大過失,美化其為“必要的歷史代價”,否認改革開放的功績。思維的狹隘,否定民主制度普世價值,譬如,視若無睹台灣的“體制改革”榜樣——台灣的民主化不僅沒有導致混亂,反而讓社會更加透明、公正和發達。
相比之下,右派更加清醒。他們承認美國的政策會有雙重標准,但也能夠客觀看待美國的貢獻,比如在科技、文化和國際規則的構建上。同時,右派更傾向於批判性地看待中共歷史,拒絕單一的“成功敘事”,主張通過制度改革,讓中國更加開放與進步。
第二爭議:對中醫的盲目崇拜與科學理性的沖突
左派對中醫抱有極高的敬畏,將其描述為中華文化的“瑰寶”,神化中醫為“包治百病”的萬能工具。然而,當真正面臨嚴重疾病時,他們卻更傾向於選擇西醫。言行不一,是左派在中醫問題上的典型表現。
這種“文化自戀”掩蓋了中醫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缺乏足夠的臨床實證支持,藥物成分不明和劑量不確定等。左派的立場將批評中醫等同於不愛國,導致理性討論變得極為困難。
右派則強調科學理性。他們並不全盤否定中醫,而是主張將其置於科學驗證之下,區分有效與無效的治療方法。對右派來說,文化的傳承應服務於社會進步,而非成為盲目崇拜的對象。
第三爭議: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
左派對台灣問題的態度充斥武力至上的思維。他們主張不惜代價地以軍事手段“統一”台灣,無視台灣人民的意願及國際社會的復雜局勢。左派視台灣為“家產”,台灣人民為“家奴”,這種強權思想,反映出其對現代民主價值的漠視和人性的冷漠。
相比之下,右派更傾向於和平解決問題,主張通過增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逐步構建信任。他們認為,武力統一,不僅會對兩岸造成巨大的經濟和人道主義災難,還會引發國際社會的全面對抗,得不償失。右派的觀點更加務實,也更符合當今全球化背景下和平發展的潮流。
第四爭議:俄烏戰爭的立場對比
左派在俄烏戰爭問題上,展現出驚人的“選擇性遺忘”。他們一方面強調中國抗日戰爭抵抗侵略的正義性,另一方面卻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甚至為俄方侵略行為辯護。他們的邏輯是:“烏克蘭是西方的棋子”,完全忽略烏克蘭人民捍衛主權的正義性,以及俄羅斯作為侵略者的事實。
右派的態度則明確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完整。他們從歷史的角度,指出俄羅斯對中國的多次侵略行為,如沙俄時期的大量領土掠奪和對華人的大屠殺,提醒人們不要被當下的短期利益所迷惑。右派認為,中國應該站在國際公義的一方,支持所有主權國家抵御外來侵略,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為自身爭取更廣泛的國際支持。
第五爭議:對以色列與中東問題的偏見
左派在中東問題上的立場表現為“反美必反以”。他們無視哈馬斯等恐怖組織對平民的屠殺,將以色列的反擊描繪成“不人道”。這種“一邊倒”的態度,不僅忽視了以色列的安全訴求,也無視因果和事實,極其偏頗。
右派的立場則更加理性。他們承認以色列在反擊中,可能造成平民傷亡,但也強調恐怖主義對區域安全的威脅,理解以色列的憤怒和報復,但主張通過推動和平談判解決沖突,而不是采取盲目的站隊行為。
立場的明確並不等於非理性或極端化。華人中的左派因其偏執與缺乏邏輯,陷入自相矛盾的泥潭;而右派則因其理性與多維思考,能夠在復雜的國際關系與社會議題中找到平衡點。我們可以不極端,但立場要鮮明,要有基本的道義。一個社會需要多元的聲音,但前提是這些聲音基於事實與邏輯,而非偏見與盲從。
引用
溫西大娘
2025-01-10 14:55:56
nessus
寫道:
引用
溫西大娘
2025-01-12 08:54:44
nessus
寫道:
引用
發表評論
很抱歉,僅有會員才能發表評論。
請
點擊此處
免費注冊, 或者
點擊此處
登錄,登錄後您便可以發表評論。謝謝!
nessus
nessus
文章分類
缺省
標題搜索
最新帖子
不是免碳稅了嗎?
終於見到家周圍有一改多的了
今天下午短暫下了一會小雹子
聽說乳制品全面漲價了?
真是老了
房子真是不好賣了
猜猜王志安最快什麼時候出新視頻
大溫有搓背的地方嗎?
加西最近不穩定啊
本那比有點變成大溫美食窪地了。。。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友情鏈接
更多...
統計
點擊: 729008
帖子數量: 2105
開辟個人空間: 2011-02-05
最後更新: 2025-03-17
RSS訂閱
2025-01-09 14:48:50
川普說加入美國,收入稅可以降低60%,要真那樣,why not?
引用2025-01-09 15:05:59
2025-01-09 15:06:59

引用2025-01-09 15:07:39

引用2025-01-09 16:14:56
華人圈五大爭議,分辨左派或右派
來源: 雅酷原創 於 2025-01-08 00:28:02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閱讀數 : 3130 (48768 bytes)
在人類思想的復雜版圖上,立場的左右之分,是永恒存在的矛盾之一。而在當代華人圈,政治、文化和社會議題的分歧尤為明顯。我們以五大爭議問題為切入點,剖析華人左派與右派的對立。
第一爭議:對美國的態度與對中國政治體制的認知
左派普遍表現出對美國的強烈反感,“逢美必反”是顯著特征。他們將美國視為“帝國主義”的化身,認定其壓制中國發展,將所有國際紛爭歸結為美國的陰謀。這種思維源於長期接受政府宣傳,忽略了美國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響。
例如,左派將中共描述為“大救星”,認為其領導了中國的崛起,淡化中共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歷史中的巨大過失,美化其為“必要的歷史代價”,否認改革開放的功績。思維的狹隘,否定民主制度普世價值,譬如,視若無睹台灣的“體制改革”榜樣——台灣的民主化不僅沒有導致混亂,反而讓社會更加透明、公正和發達。
相比之下,右派更加清醒。他們承認美國的政策會有雙重標准,但也能夠客觀看待美國的貢獻,比如在科技、文化和國際規則的構建上。同時,右派更傾向於批判性地看待中共歷史,拒絕單一的“成功敘事”,主張通過制度改革,讓中國更加開放與進步。
第二爭議:對中醫的盲目崇拜與科學理性的沖突
左派對中醫抱有極高的敬畏,將其描述為中華文化的“瑰寶”,神化中醫為“包治百病”的萬能工具。然而,當真正面臨嚴重疾病時,他們卻更傾向於選擇西醫。言行不一,是左派在中醫問題上的典型表現。
這種“文化自戀”掩蓋了中醫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缺乏足夠的臨床實證支持,藥物成分不明和劑量不確定等。左派的立場將批評中醫等同於不愛國,導致理性討論變得極為困難。
右派則強調科學理性。他們並不全盤否定中醫,而是主張將其置於科學驗證之下,區分有效與無效的治療方法。對右派來說,文化的傳承應服務於社會進步,而非成為盲目崇拜的對象。
第三爭議: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
左派對台灣問題的態度充斥武力至上的思維。他們主張不惜代價地以軍事手段“統一”台灣,無視台灣人民的意願及國際社會的復雜局勢。左派視台灣為“家產”,台灣人民為“家奴”,這種強權思想,反映出其對現代民主價值的漠視和人性的冷漠。
相比之下,右派更傾向於和平解決問題,主張通過增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逐步構建信任。他們認為,武力統一,不僅會對兩岸造成巨大的經濟和人道主義災難,還會引發國際社會的全面對抗,得不償失。右派的觀點更加務實,也更符合當今全球化背景下和平發展的潮流。
第四爭議:俄烏戰爭的立場對比
左派在俄烏戰爭問題上,展現出驚人的“選擇性遺忘”。他們一方面強調中國抗日戰爭抵抗侵略的正義性,另一方面卻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甚至為俄方侵略行為辯護。他們的邏輯是:“烏克蘭是西方的棋子”,完全忽略烏克蘭人民捍衛主權的正義性,以及俄羅斯作為侵略者的事實。
右派的態度則明確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完整。他們從歷史的角度,指出俄羅斯對中國的多次侵略行為,如沙俄時期的大量領土掠奪和對華人的大屠殺,提醒人們不要被當下的短期利益所迷惑。右派認為,中國應該站在國際公義的一方,支持所有主權國家抵御外來侵略,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為自身爭取更廣泛的國際支持。
第五爭議:對以色列與中東問題的偏見
左派在中東問題上的立場表現為“反美必反以”。他們無視哈馬斯等恐怖組織對平民的屠殺,將以色列的反擊描繪成“不人道”。這種“一邊倒”的態度,不僅忽視了以色列的安全訴求,也無視因果和事實,極其偏頗。
右派的立場則更加理性。他們承認以色列在反擊中,可能造成平民傷亡,但也強調恐怖主義對區域安全的威脅,理解以色列的憤怒和報復,但主張通過推動和平談判解決沖突,而不是采取盲目的站隊行為。
立場的明確並不等於非理性或極端化。華人中的左派因其偏執與缺乏邏輯,陷入自相矛盾的泥潭;而右派則因其理性與多維思考,能夠在復雜的國際關系與社會議題中找到平衡點。我們可以不極端,但立場要鮮明,要有基本的道義。一個社會需要多元的聲音,但前提是這些聲音基於事實與邏輯,而非偏見與盲從。
2025-01-10 14:55:56
2025-01-12 08: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