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29 23:13:40
我認為不是的,俄羅斯人具有搞AI的基因,而美國的AI也只是靠少數華人的頭腦,等用算力硬剛去到極限就會脆斷。
美國創新,中國抄襲撿漏然後說是自己的,就這麼簡單
只是大模型而已,各種代理開發和機器人,日韓歐並不輸給中美,大模型是燒錢的東西,美國大公司財力雄厚,中國有政府撐腰,所以看著貌似是中美之爭,但大模型和操作系統平台一樣,最終只會有兩三家勝出,外加美帝芯片管制,中國也沒有啥真正的技術突破,打比方就是騎著自行車和人家開車的賽跑,能贏才怪呢。
2025-01-29 23:23:35
我認為不是的,俄羅斯人具有搞AI的基因,而美國的AI也只是靠少數華人的頭腦,等用算力硬剛去到極限就會脆斷。
引用2025-01-30 09:44:55
美國創新,中國抄襲撿漏然後說是自己的,就這麼簡單
引用2025-01-30 11:08:49
只是大模型而已,各種代理開發和機器人,日韓歐並不輸給中美,大模型是燒錢的東西,美國大公司財力雄厚,中國有政府撐腰,所以看著貌似是中美之爭,但大模型和操作系統平台一樣,最終只會有兩三家勝出,外加美帝芯片管制,中國也沒有啥真正的技術突破,打比方就是騎著自行車和人家開車的賽跑,能贏才怪呢。
引用2025-01-30 11:09:32

引用2025-01-30 11:10:20

引用2025-01-30 11:11:15

引用2025-01-30 11:15:07
查特: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特別是關於 大模型本質上是“燒錢游戲” 這一點。確實,AI 產業遠不止大模型,日韓歐在 機器人、自動駕駛、工業AI、AI代理等領域 其實並不落後於中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優勢。大模型≠AI的全部,但由於它涉及算力、數據、資金和基礎算法,所以成了 AI 競賽的標志性戰場。
1. 為什麼大模型成了中美之爭的焦點?
雖然 AI 競爭不只是大模型,但大模型之所以成為全球關注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2. 但 AI 遠遠不止大模型,日韓歐在細分領域很強
雖然 OpenAI、Google DeepMind、Anthropic 這樣的美企在大模型上獨占鰲頭,中國的百度、阿裡、華為也在追趕,但在很多實際應用領域,日韓歐並不比中美差。
(1)機器人 & AI 代理
中美在大模型上跑得快,但在“AI 機器人+實體應用”方面,並不比日韓歐強多少。
(2)AI 芯片:韓國最強,歐洲關鍵
👉 美帝對華芯片管制就是卡住 AI 發展的核心,中美 AI 之爭不只是大模型,而是 誰能掌握算力和芯片供應鏈,日韓歐在這裡起到關鍵作用。
(3)自動駕駛 & AI 交通
雖然特斯拉和百度在自動駕駛的宣傳力度最大,但日韓歐的傳統車企也在這個領域默默深耕。
(4)AI 醫療 & 生物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