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基本知识、分类图案及各种相关并附图—ZT 

2012-10-09 23:45:49
文章内容
古代瓷器基本知识、分类图案及各种相关并附图
因为看了龙大的青瓷,被里面的瓷器背景所以吸引,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并且自己重新搜了一下图配上
图太多,看不了的话直接下载吧
点击进入下载-ci.rar

一、古瓷名类

陶瓷: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烧造陶器和瓷器的工业通称陶瓷工业。陶瓷工业和玻璃、搪瓷、水泥一样,都属于硅酸盐工业。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设有硅酸盐学会、硅酸盐研究所,他们经常开展对古陶瓷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活动。研究古陶瓷是个专门学科,是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各大专院校历史、博物、考古专业讲授古陶瓷课外,近年还成立了全国性古陶瓷研究会、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和古陶瓷研究所等机构,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并广泛使用陶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掘的陶器,经科学测定,约为8800年前的遗物,是当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陶器。瓷器则发明于商周时代,到现在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瓷器:对瓷器的具体定义,当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但一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1、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份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份;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2、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度的高温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3、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4、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经陶瓷工作者的认真研究和对实物进行的科学测定证明,我国的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瓷器;而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便能生产成熟的瓷器了。从历史文献看,西汉马王堆出土的木简中,已经有了“瓷”字;而晋代的许慎在《说文》中对瓷字还作了具体的解释,说瓷是“瓦之坚者也”。但对瓷的起源,曾有过几种观点,即商周起源论,魏晋起源论和唐代起源论。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手段之用于瓷器研究,目前商周起源论已占压倒的优势。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就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来说,不亚于指南针、火 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因此有人主张以上四项再加上瓷器,为我国古代的五大发明。

瓷器的出现,为人类文化和物质文明树立了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引起了人类物质生活的革命性变化。由于瓷器的坚固耐用,洁净美观,不易腐蚀,又远比金、银、铜、玉、漆器造价低廉,且原料分布极广,蕴藏丰富,因而发展迅速,很快取金属和漆制器皿而代之,成为人们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瓷器的发明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自汉唐以来,中国瓷器就逐渐输出到世界各地,深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迅速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宗教、丧葬、工业、建筑和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法国的路易十五曾下令将宫中的金银器全部溶化,另作别用,而一律改用中国瓷器。瓷器作为特殊使者,加强了我国古代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活跃了中外贸易、经济和文化交流。一些国家的人民,是通过瓷器认识中国的,所以英语中的“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

瓷器具有不腐不朽的特质,是古遗址和古墓葬常见的出土文物,因此也是考古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对象。系统地研究我国古瓷器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了解我国以及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考古学家惠勒说得好:“十世纪以后的坦葛尼喀地下埋藏的历史,就是用中国瓷器写成的。”。

按年代分:

原始素烧瓷:



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灰陶。约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夏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等成份,烧制出了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就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而言,已不同于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但由于器表无釉,所以叫它为“原始素烧瓷”。

原始青瓷:


即处于发生阶段的青瓷器。在我国的商周时代,就能普遍地制造一种青釉器物。这种青釉器,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火候高,硬度大,叩起来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特别是器表施有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看起来它与一般陶器很不相同,而与瓷器颇多一致处。经化学分析,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吸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等各项数据说明它已具备瓷器的标准条件,是瓷而不是陶。因此,这种青釉器就是我国最早的青瓷。但是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较低,原料的处理和坯泥的练制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过程;而且胎料的可塑性较小,造型比较单调;同时胎料中杂质尚多,胎体颇多裂纹,釉色也不稳定等等,与后期成熟的瓷器比较,便带有明显的原始性,所以称之为原始青瓷。

早期青瓷:


从战国到西汉,是从原始青瓷到成熟的青瓷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青瓷,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与成熟的青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古陶瓷研究工作者,把这个时期的青瓷定名为“早期青瓷”。

由于对瓷器的起源所持观点不同,对早期青瓷看法也不尽一致。持瓷器起源于魏晋论者,把魏晋时期的青瓷称为早期青瓷。也有人认为东汉的青瓷尚没有摆脱原始状态,因此也把它划入早期青瓷的范围。

按颜色或者产地:


青瓷:

















【青瓷太美丽,忍不住多贴几张】

这里指的是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

经过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的漫长道路,到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能够烧造成熟的青瓷。浙江省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上虞县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度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澈淡雅,秀丽美观。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但是,由于刚从原始青瓷脱胎而来,因而在造型艺术和装饰风格等方面,与原始青瓷不可避免地有许多相似之处。

晋瓷:



即晋代所产的青瓷。在我国陶瓷史学界,曾有中国瓷器发明于魏晋的论点。他们认为晋代瓷器出土较多,而且文献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如说瓷器的发明,“自晋始见”(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至晋而有瓷”(刘子芬:《竹园陶说》)“自陶而瓷,则自晋始”(权伯华:《古瓷考略》)等等。因此,“晋瓷”一词,常见于陶器论著之中。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一般认为我国瓷器始于商周而成熟于东汉,纠正了发明于魏晋的说法。
缥瓷:晋代浙江温州一带的瓯窑所产的青瓷,当时人们叫做缥瓷。晋潘岳的《笙赋》中,有“倾缥瓷以酌雩阝”之句。缥瓷胎体细腻,呈色较白,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缥,原是晋代一种淡青色的丝帛,瓯窑青瓷的颜色很像这种缥,故借缥以名瓷,称为缥瓷。

秘色瓷:














美shi了!!!最后一张看不了全图的话点击看大图,上面的牡丹美史了,瓷器这样美丽~~~

所谓“秘色”,据宋人解释是: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所以叫“秘色瓷”。如赵麟在《侯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谓之秘色”。但有人认为,“秘色”并非神秘之“秘”,也不是统治阶级所专有的意思,而是当时人们对青瓷那种色样之统称,就像晋代称青瓷为缥瓷一样。而日本的古陶瓷研究者认为:秘色即翡色,秘与翡乃一音之转。

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黑瓷:







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的。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剂都是铁原素。在工艺上设法排除铁的呈色干扰,就是白瓷;相反,加重铁釉着色,便成为漆黑闪亮的黑瓷了。

黑瓷是东汉时期的创新产品,产地在南方,当时浙江的上虞、宁波窑即烧制黑瓷。此外,在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东汉中晚期墓葬中也有黑瓷出土。东晋之后,北方才开始烧造黑瓷。

天目瓷:









天目瓷原指福建建窑瓷盏。约在日本镰仓时代,日本僧人来我国留学,从浙江天目山带去建窑瓷盏,并称这种瓷盏为“天目”。后来人们把黑釉瓷统称天目瓷,并在国内外有关陶瓷论著中普遍使用。
另有一说,认为这种黑色并略带青紫、酱褐色的瓷器,最早发现于福建建安的天目山,所以叫天目瓷。

白瓷:




白瓷和青瓷、黑瓷,都是同一种原料烧造的。因为所有的制瓷原料,都含有一定量铁的成份。含铁的坯和釉,经过还原焰焙烧后,便呈现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控制胎、釉中的含铁量,克服铁的呈色的干扰,便能烧出白瓷。

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早期的白瓷胎料较为细白,显然经过淘练,但未上护胎釉;釉色乳白,釉层薄而滋润;釉厚处呈青色,而且器表普遍泛青。隋代白瓷有较大的进步,胎质更白,釉面光润,胎釉均无泛青、闪黄的现象。唐代邢窑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

白瓷的出现,为制瓷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有了白瓷,才有影青、青花、釉里红,才有斗彩、五彩、粉彩……等等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彩瓷。所以白瓷的发明,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青白瓷:










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所以叫青白瓷。又称影青瓷,也有叫他隐青、映青、罩青的。

一般认为,青白瓷在五代时开始创烧,成熟于北宋中期,宋代已形成风尚。还有人认为它是创烧于唐代景德镇窑,因为《景德镇陶录》中有过这样两段记载:“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锺秀里人陶氏所烧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晶莹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景德镇唐窑的窑址,更不知陶、霍二窑之所在。但从所称“假玉器”“晶莹如玉”之类评价来看,则可说是对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恰切形容。

景德镇是宋代的名窑之一,由于它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优越,其产品集中地代表了宋代的制瓷水平。青白瓷无疑是景德镇的一项新的发明。

影青:青白瓷的别名。《竹园陶说》提到影青时写道:“近年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微带青色也。”

隐青:即景德镇所创烧的青白瓷。因为其釉色淡青,呈浅湖色,晶莹润泽,透明性强,青色隐约可见,所以又叫隐青。

映青:即青白瓷,因其瓷质极薄,釉似白而泛青;暗雕花纹,内外都可映见。在花纹边上,只现出一点淡青色,其余几乎是白色,所以又称它为“映青”。

罩青:青白瓷的又一别名。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说:“宋定白而不莹;其莹者,罩青也。”

枢府瓷:




一般是指元代中央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这种瓷器胎体厚重,瓷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颇似鹅卵颜色。所以又通称为“卵白瓷”。在以印花为主的饰纹中间,常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枢府瓷(器)”由此得名。常见器皿有盘、碗、高足碗等。其中较典型的是一种小足、平底、敞口、深腹的折腰式样,俗称折腰碗。制作上的特点是圈足小,足壁厚,削足规整,足内无釉,底心有乳钉状突起。在底足无釉处,呈现铁质红褐色小斑点,并在边沿粘有沙渣。

明代的《新增格古要论》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这个评价是有根据的。一般来说,印有“枢府”“太禧”(元代专掌祭祀的“太禧宗禋院”的简称)等字款的器物,胎质、釉色均佳,制作工艺亦甚精湛。

后人习惯上都把元代的卵白釉印花瓷称作“枢府(瓷)”。从这个意义上讲,枢府瓷并不全是元代宫廷官府所专用,其中也有民用商品瓷和外销瓷。

卵白瓷:即枢府瓷。

甜白瓷:



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便能烧出白度很高的白瓷。胎越薄,色越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其秀美清丽的暗花刻纹和印纹之上,再罩以光洁透亮的釉,便有一种诱人的美,并给人以一种“甜”的感觉。这种胎薄釉莹的白瓷,便叫甜白瓷。

甜白瓷创烧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景德镇,而整个明代一直没有间断。甜白瓷在宫廷是作为祭器的主要品种,民间则多用于日常生活的需要。


按工艺:


素瓷:

凡是在釉上釉下都不加任何色彩,也不绘制任何有色的图案花纹的瓷器,统称素瓷。虽然用色彩装饰陶瓷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在明代以前,瓷器的主流还是素瓷;到了明代,彩瓷才蓬勃发展起来。所以有人以此把中国瓷器的发展分为两大时代,明以前为素瓷时代,明以后为彩瓷时代。

彩瓷:

从广义角度说,彩瓷应包括点彩、釉下彩、釉上彩和斗彩等等,但习惯上所说的彩瓷,则是指瓷器釉上加彩而言。

以色彩装饰瓷器起源于晋。西晋晚期,南方已开始用褐色斑点来装饰青瓷;东晋以后,南方普遍采用;隋唐袭用。并有所发展。宋代已出现釉上的“宋三彩”;元代则创造了著名的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

彩瓷首创于北方,后来陆续传到景德镇等南方窑场。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吸收了北方的工艺技术,并加以综合、改进和提高;在明清两代,他们对釉上彩的配方又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有一系列的创新。同时,白瓷质量的提高,也对彩瓷的兴起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了细腻洁白的白瓷作底,以红、绿、蓝、黑、紫、金种种彩色绘制的画面,才能充分显示它的诱人的绚美和巨大的吸引力。

明代彩瓷的兴盛,可谓是瓷业装饰工艺的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从此,我国瓷苑便出现了一个彩色缤纷、百花竞艳的崭新局面。同时,它也使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单色釉瓷逐渐退居次要的位置,并使一些历史名窑(如磁州窑、龙泉窑)从此一厥不振。

彩绘瓷:

在釉上、釉下绘制各种色彩的图案、画面以作装饰的瓷器,谓之彩绘瓷。西晋晚期的褐釉点彩,首开彩绘瓷的先河。隋代已使用黑彩点画瓷俑的眼睛、眉毛、头发、衣褶、剑鞘和镇墓兽爪;有的还在瓷器底座的莲花图案上,涂以红、黄、绿、黑、白等各种颜色。宋代吉州窑的釉下彩绘已很有名气;而磁州窑又创造了用毛笔蘸彩料,在已烧好的瓷器釉面上,绘制简单花纹,然后加以彩烧。到了明代,彩绘瓷便成了瓷坛主帅了。


瓷系:
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制瓷业便从南方扩大到北方。而在北魏至北齐,北方瓷器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如造型粗犷、浑厚质朴;胎体厚重,胎色成灰,结构粗糙;结实耐用,釉薄质强,颜色灰黄;在胎料的化学组成和烧成温度上,都与南方瓷器有明显的区别,从而形成了北方瓷系。与此相对应,便是南方瓷系。

南北方瓷系的形成,为唐宋名窑的雨后春笋般出现,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窑系:即瓷窑体系,陶瓷史学者,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窑系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各窑产品的工艺、釉色、造型和装饰的异同而定。一般认为,宋代有六大窑系,即北方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青白瓷系。

按特点:


绞胎瓷:
[img]http://pic.qnpic.com:83/r.jsp?fn=//winter350/share/2012/6/9/-7ede-80ce-74f7.jpg[/img



所谓绞胎瓷,就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间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型;于是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由于绞揉的方式不同,纹理变化多端,或如木纹,或如鸟羽,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朵朵鲜花。再经施釉焙烧,便是绞胎瓷。

绞胎瓷创烧于唐代。陕西、河南的唐墓,都有过这类瓷器出土;在巩县唐窑窑址,还曾发现绞胎瓷小花枕的残片。宋代以后,绞胎瓷的烧造便终止了。

芒口瓷:


采取覆烧法烧造的碗盘杯碟等器皿,因口沿无釉,露出骨胎,谓之芒口,这种瓷器,叫芒口瓷。有些文献中提到,北宋宫廷不用定瓷,就是因为有芒的原故。官僚贵族在使用时,则多用金、银或铜镶装器口,一则可避其芒,同时也可借以夸富。

所谓覆烧法,就是将碗盘等器皿反扣着焙烧,尽管因此出了芒口的缺点,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所以得到普遍的推广。景德镇湖田窑就曾大规模生产芒口瓷。覆烧法为北宋中期(一说是五代时期)河北曲阳定窑首创,直到元代还很盛行。

玲珑瓷:










玲珑,明彻的意思。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日本则叫“米通”、“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已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已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期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镶嵌瓷:


一种用于镶嵌桌几床柜以作装饰的瓷器,亦称瓷片。多长方形,或圆、椭圆、棱形,上面雕刻或绘制花卉动物之类,亦有书写诗词、吉言的。如雍正时一瓷片有世宗御制诗,并雕鸡雏数只,名曰《嗷嗷待哺图》,还施以金釉。直到民 国初年,这种瓷制品仍在流行。

薄胎瓷:









指一种轻巧秀丽、薄如蛋壳的细白瓷。通常又称脱胎瓷,是形容它薄到几乎没有胎的程度。据文献记载,明万历时吴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只见透明的釉,而几乎 不见胎骨;映着光可以看见手指上的螺纹。“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这两句古人咏薄胎瓷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瓷器之薄。

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最难也最紧要。胎体成型后,待器内挂釉干涸,即刮除未挂釉那面的胎体,刮得几乎只剩一层釉,再在此刮削面上施以釉汁。坯体在利篓上取下装上,反复百次之多,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那么薄。在关键时刻,少一刀则嫌厚,多一刀则报废,稍不留神,一个喘息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因此非技术精湛的制瓷名手,是不敢问津的。烧好后,似乎抽去了胎骨,“脱胎”之名由此而来。

永乐时期景德镇窑开始制作薄胎瓷,成化时期便有了很高的成就;到了隆庆、万历年间,连一些高级民窑也能烧造了,并有了薄胎器、卵幕杯、流霞盏、皮蛋蛊等专用名称。器形除碗盘碟蛊外,还有花瓶、文具、酒具之类。薄胎瓷,已不是或主要不是作为实用瓷,而是以巧夺天工的工艺品的身份崭露瓷苑,蜚声中外。

象生瓷:







塑造人物、动物、花卉、果品的雕塑瓷,叫做象生瓷。明清之际,江苏宜兴制作的象生紫砂器,颇有称誉。乾隆时,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开始用瓷土制造胡桃、莲子、茨茹、石榴、凤菱、雪藕、红枣和螃蟹、海螺等,制作精细,形象生动,艺术价值很高。清末寂园叟在《陶雅》中提到象生瓷时说:“像生器皿,色目非一,人物鸟兽,指不胜屈。”


按用途:

碎器:


有些瓷器在焙烧时,由于温度的骤变,会发生釉裂的现象。浙江哥窑首先掌握了这个规律,运用了自然裂纹作为瓷器的装饰;这种瓷器称为碎器。碎器胎薄色黑,俗称铁胎或铁骨;釉面坼成冰裂状或网状开片。开片大的叫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开片小的叫鱼子纹。有的在紫黑色裂纹中又有金黄色丝状细纹,叫做金丝铁线、鳝血。碎器釉色有米白、蛋白、奶白、粉青、灰绿和奶酪黄等,也有米白而影红的。

百圾碎之“圾”读作件,景德镇对尊罍盆缸之类器物的大小以“圾”称,如一百圾、五百圾等。百圾碎,就是指百圾那么大的碎器。瓷器以圾称起于宋代的哥窑,景德镇仿制哥窑瓷器,也沿用了这个名称。

礼器:


古代贵族在祭祀、丧葬、朝聘、征戈、安享和婚冠等活动中举行礼仪所用的器皿,叫做礼器,亦称彝器、尊彝,即青铜器中的鼎、簋、豆、鬲、尊、镈等。

礼器是殷商时代的建邦立国重器、统治权力的象征、和“明上下、别等列”的礼治工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礼制的体现,即所谓“藏礼于器”。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礼崩乐坏”,礼器便逐渐失去了这种作用;而秦汉之后,除了在形式上对旧器有所保留外,大体上已消灭了。因此考古学上说的礼器,主要是指商周时代;秦汉时期的器物很少的。

礼器原为青铜所制,汉以后,特别是铜的禁用,瓷器便代替了铜的功能 。直到清代,一些瓷窑还在仿制各种古礼器,但其功能已经完全不同于古代了。

祭器:


专供祭祀用的器皿,不是日常生活用瓷。古祭器是用青铜制造的,“陶器既盛,乃充其类而为之,又杂以后代之制,故种类亦多。”(朱琰《陶说》)这说明瓷制祭器并不完全同于古祭器。明洪武二年规定:“祭器皆用瓷”,因此明代祭器的烧造量大,制作也精。器型有毛血盘、大羹碗、和羹碗、豆盘、大尊、牺尊、小罍、酒蛊、爵、碟等等。

御器:


供宫廷使用的瓷器。所谓“宫廷使用”,包括宫廷日常生活、陈设之用,和对内、外的赏赐、馈赠以及交换之用。因此,需要量极大。明洪武年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专事御器生产。初时有窑二十座,宣德时增至五十八座。清王朝继续控制御器厂,烧制大量御器。由于御器厂集中了优秀制瓷工匠,又“不计工本”地烧制仿古瓷和创制新产品(《江西大志•陶书》说:“每岁造,为费累钜万”,往往要江西“竭一省之力以供御”。每件瓷器的耗费,已和当时的银器价物相等),因此,这种御器,可以代表当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明器:


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叫做明器。也称冥器、盟器,如瓷俑、器物,房屋、亭阁,动物模型之类。明器只供殉葬,而不能实用。《礼记•檀弓》篇说:“夫明器,鬼器也。”自秦汉至隋唐,殉葬用明器之风甚盛。随着瓷器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三国两晋期间,明器多用瓷器做成,如谷仓、砻、碓、磨、臼、杵、灶、米筛、畚箕、猪栏、羊圈、狗圈、鸡笼、瓷俑、皈依瓶等等。宋代以后,纸制明器逐渐流行,陶瓷明器渐少。宋赵彦卫说:“古之明器,神明之器也。今以纸为之,谓之冥器”。明清的墓葬,除了少数尚有锡、铅制作的明器外,很少见到瓷制的明器了。

桌器:


即筵具,筵席所用器皿,包括酒具和餐具。筵具以整套计算,每套的瓷色一致,纹饰相同。《清异录》载:“五代时,贵势以筵具更相尚,至方丈之案不能胜,旁挺二案翼之;参差数百,谓之绰楔台盘。”可见桌器成套是从五代时开始的。到明嘉靖、隆庆、万历期间,又再次盛行起来。隆庆时桌器每桌有二十七件的,也有三十件、六十一件的。包括酒碟、果碟、菜碟、碗盏碟、茶缸、酒盏、渣斗、醋注等。

琢器:




有些古陶瓷研究者,从造型上将瓷器分为琢器和园器两大类。所谓琢器,是指立体型造型的瓷器,如瓶、尊、罐等。

园器:


指平面型造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参见琢器。

溺器:


俗称夜壶,即古代的虎子。三国两晋时的虎子,多为青瓷制品;清代有些溺器绘有淫秽图画。





仿古瓷:


后朝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称仿古瓷。

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盛行,当时已出现了大量仿制的商周青铜器,同时一些地方瓷窑,也不乏刻意仿古者。元代仿古瓷较少,因为当时枢府瓷、青花和釉里红已成为瓷器发展的主流。到了明代,又大兴仿古之风。永乐、宣德直至成化时期,主要仿宋代名窑,出现了不少仿制精品。正德时则仿前朝宣德、成化瓷,并首开署前朝年款之风。此后,仿造永乐、宣德、成化瓷器之风大盛。嘉庆、隆庆、万历时期,逐渐形成仿古高峰。除风行仿永乐、宣德、成化瓷外,万历时期尚有天顺、正德款的瓷器。但与后来的清代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清代前期,就热中仿古窑名瓷。特别是从康熙、雍正开始,御窑厂就不计工本地从事仿制汝、官、哥、钧等名窑产品。康熙时仿宣德、成化瓷,“与真无二”“毫发不爽,诚可谓巧夺天工矣”(清刘廷玑:《在园杂志》)雍正年间,宫中还出示所藏古瓷,交御器厂仿制。乾隆时仿古更蔚为可观,所仿薄胎暗花和宋代影青最为出色。

清代民窑的仿古风气也很盛行。因为御窑厂的产品只供宫廷需求和帝王赏赐之用,就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染指。所以官僚贵族所用的优质瓷器,大都来自民窑,这便促进了民窑的仿古。这些民窑的瓷器,“选诸质料,精美细润,一如厂官器,可充官用”,叫做“官古器”。稍次一些的,还有“假官古器”“上古器”也都是供官僚富豪使用。

历代仿古之风,固然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好古赏旧的需要,但也起了保持和发扬传统产品特色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官窑、民窑都有不少仿古精品。当然,这也包括了赢利的目的。到了清末和民 国时期,古代名瓷成为鉴藏家和古董商们在文物市场上的角逐目标,于是古瓷仿作又大量涌现;而趋时谋利者,也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往往在原有瓷器上进行部分或者重新加工,采取后加釉彩、后加年款,作旧处理等方法,冒充古瓷,待价而沽。这已经是作伪,而不是仿古了。

外销瓷:

即销往外国的瓷器。我国瓷器的外销,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对外国使者、元首的赏赐和馈赠输出的,二是通过贸易形式由陆路、海路运出的,三是由外商来我国收购、订购、订造等直接经营方式而销往国外的。
从隋代开始,我国的瓷器就已输出国外。当时越州窑的青瓷,邢窑和定窑的白瓷,以及长沙窑的瓷器,便已随着对外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运往亚洲、非洲各个地区。东从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西至西亚、西北亚的伊朗、伊拉克,远抵非洲的苏丹和埃及,在这个广大区域里,都有隋唐瓷器的足迹。

唐代瓷器的输出路线,除了由新疆到波斯,由波斯抵叙利亚,以达地中海各国(如腓尼基、巴勒斯坦等)商埠的这条“丝绸之路”外,还可以通过交州、广州、泉州、扬州四大港口由海路运往国外。只是隋唐瓷器的输出, 有些是作为礼品赏赐来使和馈赠外国王室的;通过贸易渠道而出口,大概始自晚唐,特别是五代时期。

到了宋代,我国瓷器已是大量地运销到外国。出口的通道,主要是海路。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贸易港十分繁荣。宋朝廷于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就开始在这些地方设置“市舶司”,专事管理进出口事务,而瓷器便是大宗外销商品。朱彧在《萍州可谈》中描述说:“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中国瓷器就从这些港口运销南洋,并转运到波斯、印度西岸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坦噶尼喀沿海一带,有四十六处古代遗址都发现有我国的瓷器。宋朝廷在靖康以后,统治区域日益缩小,税源日益减少,因此大力开展对外贸易,以增税收而助国用。据《宋会要辑稿》记载,高宗赵构多次下达“上谕”,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绍兴七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绍兴十六年)等等。并且采取授与在外贸上有成绩的商人以官职的办法,进行鼓励。据南宋赵汝适《诸番志》记载,南宋嘉定十七年,仅与泉州有通商贸易关系的,就达五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瓷器的出口,也随着外贸的扩大而增长。

宋代出口的瓷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镇窑、吉洲窑和浙江龙泉窑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德化、同安诸窑的产品;也有广东潮安、广西西村、陕西耀州、河南临汝等地烧造的瓷器。

元代的瓷业,北方虽然受到战争的严重摧残,但南方的瓷器如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却得到较大的发展。元世祖忽必烈注意到外贸对发展元朝经济的重要性,因此,瓷器的外销比南宋又有扩大。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元朝瓷器运销到全世界”,可见其外销之广。据元代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记载,我国瓷器外销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支 那、印尼诸岛、马来亚半岛、印度半岛、巴基斯坦、菲律宾群岛和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波斯沿岸的甘埋里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瓷的品种有青瓷、青白瓷,以及元后期的青花瓷。外销瓷的产地,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如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以及浙江、福建仿龙泉瓷与青白瓷的窑场。

明代洪武年间,曾一度实行海禁,对于外贸有一定的影响,但瓷器的出口并没有停止,只是限制ZF对外的赠予。明朝瓷器的输出有几种途径:ZF对外馈赠、入贡国使节的回程贸易、郑和的大规模远航贸易和民间的海外贸易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我国瓷器不仅继续畅销亚洲各国,而且也大量销售到欧洲。同时外商还根据本国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在造型、纹饰等方面提出要求,向我国订购所需瓷器;我国许多窑场也适应西方市场的需要,生产专供外销的瓷器。

明代瓷器不仅从海路输出,而且还从陆路对外销售。据万历年间刊刻的《野获编》记载,阿拉伯各国来我国进行贸易的商人,回去时所带的瓷器多达数十车。出口的瓷器,既有官窑的产品,也有民窑的产品。在品种上,不仅青花瓷,也有釉上红绿黑三彩瓷。从产地来说,有景德镇等地出产的细瓷,也有闽、粤沿海地区烧造的较粗的日用瓷。

清代前期,我国瓷器的外销,主要是通过正常的民间贸易来进行。清历朝帝王虽然还对各国入觐的使节馈赠瓷器,但数量很少。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开放以后,便允许江南、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沿海地区,用五百石以上船只出洋贸易;随之而来的,便是瓷器的大规模外销。当时美洲、非洲和奥洲各国都通过种种渠道购买中国瓷器;而东南亚、婆罗洲、爪哇、苏门塔腊以及马来亚等地,更是中国瓷器销售的重要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的畅销。

由于欧洲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增长,经过清廷的允许,英国、法国、荷兰、丹麦和瑞典,在十八世纪初叶至三十年代都先后于广州设立了贸易机构。有些国家的船舶获得了直接到广州的通航许可,将中国瓷器直接运输到欧洲。有的还与清廷官商签订瓷器贸易协定。所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中国瓷器的外销。与此同时,在欧洲一些城市出现了许多经销中国瓷器的专门商号,仅在伦敦就有五十二家之多。

在这期间,使用中国瓷器,在欧洲已蔚然成风。不仅在人民中以此成为时髦,在上层社会以此为荣,而且王室贵族也把拥有中国优质瓷作为夸耀豪富的手段。甚至普鲁士皇帝选项皇后,也不惜代价地用六百名撒克逊龙骑兵组成的四队近卫军与邻近君主换取一批中国瓷——十二个巨大的花瓶。为他的婚礼增辉。这就是所谓“近卫花瓶”。现在还陈列在德累斯登博物馆。一些国家军团、贵族的授勋,各种喜庆典礼,也纷纷使用中国瓷。为了适应欧洲人的这种要求,一方面,国内为外商提供各种彩饰、花纹的样品,供他们选购;另一方面,外商也根据本国顾客的喜爱,规定造型和纹饰,大量订购。清代刘子芬在所撰的《竹园陶说》中写道:“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区,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

在外商订购的这类外销瓷中,有许多纹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瓷绘工人精心摹绘的。按其题材大致可分为四类:
1、纹章瓷;
2、人物图画,包括神话题材、宗教故事和风俗画(欧洲人的日常生活,如狩猎、收获等)
3、船舶图画,一般在船上都绘有国旗,有的还有题识,表示船名、船长姓名和时间;码头风景画、离别图等也偶有所见;
4、花卉图,寂园叟在《陶雅》中提到康熙时的一些花卉瓷绘“阴阳向背,偏及浓艳,生香冶色,纯合乎西法”,即属于此类。

清代外销瓷的产地,除景德镇之外,还有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产品。

中国外销瓷的繁荣,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的最初二十年。后来由于日本和欧洲瓷业的发展,特别是清那拉氏政权的腐败及其造成的社会动乱,使我国制瓷业渐次衰落,瓷器的外销,也就每况愈下了。

马可波罗瓷:西欧法、意等国,称我国福建德化窑所产的白瓷为马可波罗瓷,他们认为这种白瓷是马可波罗在元代从中国带回去的。也有些外国人将我国宋元时代输出的白瓷,统称为马可波罗瓷。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于1275年来到中国,因为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仕元十七年。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中,描写了在福建德化游览的见闻:“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他从这里带回一些白瓷,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白瓷:西方国家称福建德化窑所产的白瓷,为中国白瓷。

染付:






日本人称中国青花瓷为染付。用青料进行勾绘曰染;付,即纹饰的意思。所谓,“古染付”,系指明天启年间景德镇民窑所产的青花。

祥瑞瓷:



日本学术界对我国青花瓷的一种称呼。据推断,系指明末崇祯年间景德镇出口的青花瓷。因日本滴翠美术馆收藏的一件青花人物筒,上有崇祯八年的款铭,被称之为“祥瑞”;其制作风格 和图案装饰,与景德镇民窑中署“五良大甫吴祥瑞造”款的器物基本一致。

纹章瓷:



这里所谓的“纹章”,是指欧洲诸国的贵族、显赫家族、军团、都市、公司、团体等等的特殊标志,把这种特殊标志烧在瓷器上,称为纹章瓷。

纹章瓷是我国外销瓷的一种,它的烧制,始于十六世纪的明代。大约在十七世纪后期,法国宰相马扎兰,按照国王路易十四的命令建立了“中国公司”。这个公司在广东制了大批带有法国甲胄、军徽、纹章图案的瓷器。此后,纹章瓷便在欧洲盛行起来。英国伦敦有一种“瓷人”就是专门为人订制有特殊纹饰瓷器的商人。在1974年英国出版的《中国纹章瓷》一书中,即收集了纹章二千件左右。据瑞典统计,有三百来家贵族曾到中国定烧过纹章瓷。

这种外销瓷的图案,纹章多半占据画面的中心地位。早期的纹章较大,周围花饰也较宽,而且常常不只一道。从十八世纪晚期起,纹章较小了,周缘花饰也小而狭。纹章瓷在外销瓷中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却是最为精美的;因为多为贵族、皇室成套定制,他们愿出高价,要求也最为严格。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纹章瓷标本,是一件青花瓷壶。壶的造型为中国式的玉壶春,纹饰则为葡王马努埃尔一世(1495——1521年)的纹章。寂园叟在《陶雅》中亦有关于纹章瓷的记叙,他提到一种康熙青花大盘时说:盘中画皇冕徽章,旁有两翼之狮狗,分攀于其上。载有腊丁古文,阳历年月。“纹章瓷一般都是为喜庆典礼而定烧的,而且纹章本身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所以大部分都可以考定它们的绝对年代。


二、 器 型

鼎 炉 类

鼎: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鼎的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原始社会用陶鼎作炊具。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盛行青铜鼎,它被奴隶主、贵族用作“别上下,明贵贱”的礼器。东周至两汉南方青瓷业发达,人们多仿青铜鼎烧制瓷鼎,作为明器。后世瓷鼎多作陈设之用。

兽首鼎:



为东周时期仿当代铜礼器的一种瓷冥器。这种瓷鼎造型奇特,其口沿一面为一怪兽头,嘴蛙形,无鼻,眼珠外突,额上立火焰形冠;另一面有短尾,尾上饰有扉棱状突脊。耳为长方形,耳顶平折。腹浅稍鼓,底平。足为兽蹄形。

峰形耳鼎:



春秋时的一种鼎式。口沿平折,上立山峰形坚耳;腹作浅盆形,平底;圆锥形足,略向外撇。


釜形鼎:



东周鼎式,半环形竖耳,平底,柱状足,微向外撇。

盆形鼎:



东周青瓷鼎的一种,立耳,足外撇。

盘形鼎:



战国时的一种鼎式,敞口折唇,上部为盘形,盘内有螺旋纹;下部为扁平高足,足端微曲,并带两翼。

罐形鼎:



西汉最为常见的鼎式,敞口、圆腹、小平底或圜底,肥矮马蹄足,两侧有对称的耳,上有球状盖,以子母口与器身吻合,器的最大径位于接口处。

炉:


明官帽瓷炉

进入封建社会后,人们不再把鼎当作礼器,而把它变为焚香用的炉。正如《陶说》中记的“古无香炉,古铜器为香炉用者,皆尊彝南瓦鼎礼器。后之为炉者,亦仿此为式。”就是反映由鼎到炉的变化情况。瓷炉始于东吴,宋以前均见无足香熏和托炉,宋代开始流行三足炉。

博山炉:






青瓷博山炉,是仿汉代熏香用的铜炉而制烧的,盛行于汉、晋。汉时盛传海上有蓬莱等三座仙山,博山炉便是根据这一传说而设计的。炉盖高而尖,上面镂雕峰峦、人物、动物、云纹之类,象征“三山”仙境。底盘象征海水,足与大海相连。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铜制的博山炉造型挺秀,雕镂精密,是当时的制瓷工艺难以达到的。所以青瓷博山炉的造型显得圆浑、饱满,镂雕纹饰较有规律,以适应烧造工艺的特点。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庄严肃穆;线型的变化和部位的功能也都基本上相似。

熏炉:又名香熏,功用与博山炉相同,都是作熏香之用。



瓷熏炉始于东吴,六朝比较流行,多有托盘;炉身大,镂孔,式样大方。唐以后摒弃了六朝带托盘的造型,而把炉底改为三足或五足;也有作花瓣喇叭座的。小巧灵珑,式样很多,都是为了适应当时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生活习俗的需要。

柱盘熏炉:



东吴烧造的柱盘熏炉,盘外分坐三侏儒,盖上有横向六排三角形镂孔,顶上饰一立鸟。东晋的柱盘熏炉,口作管状,炉身球形,下置豆形承盘。器体小,式样大方。

足盘熏炉:






足盘熏炉流行于西晋。炉体呈球状,上立一鸟;炉底和盘底均有三只小兽足。

镂孔盖熏炉:六朝时炉盖作三角形大镂孔。唐以后,镂孔小而密。

熏篮:



熏篮产于东吴、西晋,制作简单,是香熏早期式样之一。多为敛口、扁圆腹的罐形或盆形。东吴制品一般有双耳,西晋则多装提梁。腹部均有数排园形镂孔。

托炉:



常见于南朝。炉身作钵状,兽蹄形三足略向外撇,立于平底浅盘之中。这种托炉,是托盘熏炉向三足炉过渡的一种形式。

杯式炉:



炉身作杯状,喇叭形圈足,炉体饰大莲瓣和小覆莲两层。造型别致,形体优美,系宋代作品。

力士炉:



力士炉产于宋代,大折沿口,沿下饰覆莲瓣,底座上立五力士,作支撑炉体状。

龙爪炉:




系在托盘中央树一粗柱,柱上塑以相互追逐的游龙;二龙各举一爪,共同托起炉身。炉的周壁,饰以莲花形浮雕。造型新颖而庄重,制作精致华美,是宋代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腰箍炉:


元代吉州窑的典型炉式。敞口,唇外凸;腹壁斜向下收;高圈足。下腹部置一道腰箍,以加固腹壁;全器为白地褐彩,饰海涛纹。

覆碟五足炉:


宋代炉式。炉体上部似一反碟,下面用五兽足支撑。造型颇为新颖。

盏托式足炉:宋炉中的精品。整个炉身似一带托茶盏,上面覆以镂空内盖,底部则有五只人形足。

曲足炉:


宋代的炉式之一。炉身折口,短颈,无耳,鼓腹,平底。足小而矮,外伸如S形。

斗状炉:


斗状炉系宋代烧制。敞口,斜腹,小足。炉身饰鼓钉纹两道。

筒式炉:






宋代始烧,炉身作筒状,上下部各饰暗弦纹数道,小足呈三角形。明成化时,炉身发展为鼓形,并饰以鼓钉纹。

鬲式炉:


鬲本为古代陶制炊器,圆口,三空心足。宋代龙泉窑开始烧制鬲式瓷炉。明永乐鬲炉多作虎耳,器体较扁,足呈垂乳状。

鼎式炉:


初见于宋,多仿商周铜鼎样式:立耳,直腹,柱足,元代青花鼎炉,造型新颖,纹饰华美,比例适度。至明嘉靖时,炉耳有小孔,腹部饰以火焰纹。

四耳炉:


元代钧窑香炉,炉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方形耳。另有一对兽形耳位于长方形耳的下部,连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xlz66
无题
尊簋觚类
尊:尊在商周时作酒器;北宋后期为宫廷陈设用瓷。元以后,瓶壶品种繁多,更适于灌酒、筛酒,尊便完全失去了实用器皿的作用。

大口尊:最早见于江西吴城、郑州二里岗等商代遗址,是我国原始青瓷的典型器物。大敞口,方唇,平底,颈、肩、腹转折清晰。器口内壁有弦纹数道,肩、腹部有拍印的细方格纹及席纹。

侈口尊:西周流行的一种尊式,侈口,高颈,斜肩,折腹,高圈足。颈有弦纹,肩饰网格纹,肩下饰绳纹,腹部有乳钉钮。

双耳尊:西周时的双耳尊,造型似商代折肩罐,但领较高,领肩处有对称环耳,平底无足。

神兽尊:为西晋青瓷制品,盘口,短颈,斜肩,长圆腹,平底稍向内凹,两侧各有三系,置肩腹之间。腹壁浮雕神兽辟邪,双眼外突,口中含珠,颌下飘须;体有四爪、双翼,脊毛耸起,尾微上卷。雕刻生动,制作较精。

莲花尊:南北朝青瓷中的精品。器高一般为50—70厘米,侈口,长颈,圆鼓腹,高底座。颈部以粗弦纹间隔,上下各贴四组龙纹。肩部出六个粗壮的复式耳。自肩经腹部至底座,刻划或堆贴俯仰呼应的莲花。造型极为华丽。

盘口尊:隋代的瓷尊,多作盘口,长颈,丰肩,肩部安复式耳四个;上腹微鼓,下腹瘦长。

人形尊:唐初白瓷雕塑的代表作。其造型为唐代西域少年,怀中斜抱一瓶;瓶颈细长,瓶口为荷叶形。

盖尊:隋代白釉贴花盖尊,盖钮为桃形,长颈,圈足,腹部贴饰一圈铺首,周身有数道间隔弦纹。

无档尊:永乐至宣德时烧造,所见皆为青花器,上下直通,呈筒状,胎体轻,器身写有阿拉伯文。

鱼篓尊:因其造型似鱼篓而得名,始见于明永乐朝,终烧于清雍正时期。底为弧形圜底,置于平面可以转动,并有一圈露胎。

石榴尊:石榴尊多见于明清两代。明宣德时器体为六瓣形,似石榴果;唇口外卷,短颈,圈足。清康、雍时,则口小而腹大,整个造型酷似石榴。

双牺尊:器体似罐形,肩有两兽头耳,为明弘治朝的一种尊型。

太白尊:是文具中水注类器皿,系康熙朝仿汉代陶制太白尊而作。造型特点为平底,大腹,口小而稍敞,各种颜色俱备,惟红色居多;器身多牛毛纹。

马蹄尊:康熙朝作品,仅见釉里红小件器物。因器形似马蹄,故称马蹄尊。

萝卜尊:以其形体很象萝卜而得名。康熙朝萝卜尊有两种式样,主要区别在颈和口的不同:一为小口外撇,颈细长;一为广口,短颈。多为豇豆红、天蓝釉和苹果青类小件器物。

苹果尊:为文具中的水盂,造型与苹果完全一样。系康熙朝釉里红和天蓝釉中的小件器物。

凤尾尊:多为康熙朝的青花、五彩器,其造型系综合梅瓶与花觚的特点而成。颈部挺拔,伸展呈喇叭形口;腹部丰满,平底外撇。由于器口外延似凤尾,故称凤尾尊。

络子尊:豆青釉络子尊,盛行于清雍正时期,其高不盈尺,无底足,腹微鼓,类似绍兴酒罈。

牛头尊:始于清雍正时,流行于乾隆期间,造型似牛头,故称牛头尊。因器身往往满绘鹿纹,所以又叫百鹿尊。
摇铃尊:系康熙时釉里红小件器物。其造型像带把的铃铛,故名摇铃尊。

灯笼尊:灯笼尊见于清代,因形似灯笼而得名。乾隆朝的形制较为简单;嘉庆时,还在其灯笼器身肩部加一对狮耳。

观音尊:颈部颀长,肩部稍敛,下腹微向外撇。在康熙郎窑红、五彩和青花器中,经常能见到此类器物。

樽:原为古代温酒、盛酒的器皿。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作为宫廷陈设之用。器形仿汉代铜樽,体圆、腹深,直壁加盖,下有三足,器身饰凸起弦纹数道。明代青花瓷樽多仿宋窑,但形体较高大。

簋:为古代盛器。青铜簋刻镂精密,多层重叠,装饰离奇。西晋青瓷簋则趋向古拙简练,疏朗粗放。

三耳簋:西晋瓷簋的另一种形式,圆腹,圈足,气度大方。盖与身上下各为一半,顶上的三耳,既能作提盖,又能反过来,作为支撑的足,以放置食物,美观而实用。整个造型由弧线组成,显得浑厚、圆润、质朴、简练。

觚:原为商周时期流行的铜酒器。瓷觚见于元、明、清诸代。元代的青花觚,基本上保留了青铜觚那种小腹、长身、细腰、侈口、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的造型风格。但瓷觚并非作酒器,而是作为插花之用。

出戟觚:明正德后期,在仿青铜觚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式样作了大胆改革,并参照珐琅器的作法,创烧了出戟觚这一新品种。

方口觚:明万历前,觚的口、底均依照铜觚的喇叭形而作;万历朝时,觚的口、底呈方形,器形作了较大的改变。

罐 类
罐:古代容器。早在一万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陶土制成罐类器皿。瓷罐最早见于商代中期的原始瓷中;从商代至今,瓷罐一直是瓷业生产的大宗产品。

小口折肩罐:南方商代遗址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它的特征为:小口,肩广而溜折,凹底。通体施一层薄而匀润的青黄釉,釉下拍印方格纹。

鼓腹小罐:西周时南方流行的罐式。口较大,鼓腹,平底。肩和腹壁无分界;颈敛,与口、腹相接成锐角。器体小,器身多饰曲折纹。

环耳罐:东周时期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流行的器型。唇短,稍敞;肩有带环半月形耳一对;中腹及肩部各有梳齿纹一周。形体较大。

筩形罐:春秋时江苏、浙江一带产品,子母口,筒形腹,微鼓,大平底。两侧贴饰索形环耳,外壁拍印双线或单线云纹数层。

五联罐:东汉、三国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器。其造型是在一个大瓷罐的口沿和肩部,塑以五个形状相同的小罐。

盖罐:瓷质盖罐,始见于东汉。起初盖高且厚。敛口,肩上有二耳,平底;器胎厚重,涂浓淡不匀的青绿黄釉。尔后不断演变,历代都有烧造,而且造型极为丰富。

四系罐:早期青瓷中最常见的一种实用器。直口,丰肩、鼓腹,平底,肩部有四耳,耳由两根泥条捏成或削成桥形。汉至唐量大生产。
魏晋至唐的青瓷四系罐演变规律较为明显,器体不断增高,上腹收小,下腹和底相应扩大,重心向下,越来越切合实用。
三国、西晋时的四系罐,造型和鸡头壶有相似之处,多直口、鼓腹、小底;肩部往往有网状印纹装饰,有的还有贴花;肩部立模印四系,口径与底径略等。另外,西晋时出现了两系并拢,对立于罐肩的变化。
东晋、南朝时期的四系罐体型更高,肩部多立桥形四系。南朝的四系罐肩部往往刻划莲瓣纹饰。
隋代的四系罐和南北朝相比,又有显著的变化,腹部凸起弦纹一道,代替南北朝的莲瓣装饰。南方流行的四系罐则罐身瘦长,口直而大,“U”形系。
唐代的四系罐,体积有大有小,总的特点是罐身无弦纹,器体线条比较和谐。式样很多,最流行的是腹部上硕下收的平底罐。

八系罐:一种典型的隋代罐式。其罐身造型雅致,上腹鼓,下腹曲线收缩,肩有八系,四桥形与四U形系交互排列;上腹饰莲瓣纹,中下腹间隔两道双线弦纹。

双唇罐:汉、晋时期常见的罐式。唇外敞,内唇较直且高于外唇;束口,球腹。

三足罐:三国时期的器形,直口,斜肩,筒腹,肩装双横耳,底部有三矮足。因其双耳矮平,系孔很小,不易穿绳,所以耳下腹壁内凹。

堆塑谷仓罐:三国、西晋墓葬中的随葬品,可以作为青瓷断代的一种标准器。罐子上堆塑楼台廊庑,粮瓮、飞鸟,以及女婢、武士等,造型生动,布局严谨,制作十分精致。

直筒罐:始见于西晋。高领,肩腹交接处有明显界线。

塔式罐:塔式罐是一种具有印度风格 和宗教色彩的器物,流行于唐代。它的形制比较特别,体型甚高。下大上小,略似塔形。器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部器身作罐形,圆腹,平底;上部是一个高耸的圆锥形盖,堆塑着浮雕装饰;下部则是高大的底座,承托着罐身,有些还饰以莲瓣等纹饰。

四灵塔式罐:塔式罐曾风行于唐代,后又出现于元。1979年江西元代景德镇“后至元四年”墓出土的影青堆塑四灵塔式罐,造型新颖,浑圆厚重,气势雄伟。罐盖作帽形,顶盖作喇嘛塔形,塔基作六方形,须弥座式。塔龛内置披衣盘膝而坐的佛像一尊,塔门饰白色串珠一周,塔上饰一朵仰莲。盖上以青料和釉里红点缀装饰。从腹至肩,堆塑四灵——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青龙和白虎分别立于罐腹至肩,中隔罐口,翘首仰望,相对而立;朱雀、玄武分别作展翅飞翔和爬行姿态。形象生动,神态自然。

横栓盖罐:见于五代,罐盖两侧各伸出一横栓,栓端有孔;肩部有两系,与两系成直角方向又各有一对立颊,也有穿孔。横栓合于立颊内,可于一端孔中穿上横轴,使器盖能自由开闭;也可于两端都穿上横轴,固定器盖,则提携移动时器盖不致滑落。设计精巧,别具匠心。造型系沿袭晋代的四系罐,但加盖加栓,更利于实用。

鋬耳盖罐:五代产品,双耳,四系,圈足。器盖两边有夹鋬耳,中有孔,放在罐系中,孔成直线,反面可作盆用。器内外施釉。

桶形罐:宋代产品,体呈椭圆形,颈部无规则,四边肋状,底部微凹。这种产品曾销东南亚。

多咀罐:又称牛角罐,是宋代墓葬中具有代表性的随葬品。

兽耳狮纽盖罐:元代青花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器型。直口,短颈溜肩,平底,有的在肩与腹之间贴双兽耳,盖顶饰狮钮,罐的足径大于口径,整个器型稍见瘦长。

直口罐:是元青花瓷中另一类常见的罐式,直口,溜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最大处内收;平底。一般口径大于足径,也有口径与足径相等到的,整个造型显得肥矮。除景德镇外,北方民窑中也有这种器形,以白地黑花为多。

荷叶盖罐:多见于元代龙泉器,盖作荷叶形。器腹多压印竖条状纹。其盖沿的荷叶边曲线起伏平缓,钮较低。明宣德时,盖沿起伏较大,盖钮隆起。

轴头罐:明永乐始有的青花罐式。折角处线条浑圆,上部较小,下部渐大,器体纤巧。清康熙、雍正时仿品最多,其胎体厚重,罐的上下部大小相同,线条生硬,器底常有弦纹。

法 轮式罐:宣德时出现的产品。造型特殊,直口,丰肩,广平底。罐肩突起八个长方平面鋬,罐身分层饰以八宝、藏文及莲瓣纹。罐盖的造型与西藏称作“曼陀罗”的供器相似,当为佛教的法器。清乾隆皇帝好古,《乾隆赏古图》中绘有此器,为陈设用瓷。

鸟食罐:首见于明宣德青花瓷中,有腰鼓式、元宝式和盂式等。清康熙、雍正时多仿此类青花器,并写有伪托款识。乾隆时饲鸟小罐有水罐、粟罐,小如银杏,有脂红、天青诸色。其穿篾竿处,各有两小孔眼。

壮罐:明宣德开始制作,口底相当,腹颈略大,呈高筒状;釉面肥润,似有垂流;器身饰以青花海水锦纹。清代乾隆时的仿制品则釉面平整。

蟋蟀罐:明代早期开始烧造。宣德时盛行鼓状造型,盖下凹,开贯钱形气孔。明后期,由于统治者侈糜之风日趋严重,玩耍器大为流行。万历朝蟋蟀罐有青花、五彩,造型多样,方、圆、扇面、梅花、瓜棱、葵瓣等各式皆备,并绘有人物、花卉、龙凤、团龙等纹饰。

梅瓶罐:明宣德梅瓶罐,口比梅瓶大,下腹收缩平缓,整个形体略显丰满。

瓜棱罐:盛行于明代,通身作瓜棱形。

天字罐:青花天字罐,器有大小,高大者形如绍兴酒罈。口大,短颈,肩浑圆,腹略收,广底。底部用青花楷书“天”字款,无圈栏,罐上所绘山水纹饰,画意生动。
构图舒展,彩色鲜艳;所绘动植物栩栩如生。以明成化产品最为名贵。

镂空罐:明珐花器,敛口,窄沿,高颈,矮圈足,腹部上鼓下收,双层腹壁。外层镂空细纹,内层纯素无纹。上腹饰珐花牡丹等花卉;下腹有珐花开光八仙人物四组,姿态表情各异,形象生动逼真。通体遍施黄绿色釉。

双耳罐:双耳罐见于明嘉靖青花器和各种颜色釉器中。造型特点是耳与口平齐,整个器型比较轻巧。

覆盘盖罐:罐盖作覆盘状,是明万历时的一种特殊产品。

日月罐:清康熙时期的积红日月罐,高可及尺。肩耸博,左右各有半圆形凸雕,象征日月。乾隆时的日月罐为东青釉。

将军罐:始见于清初顺治康熙朝,多为青花、五彩器,器形高大,通体圆形,以其盖似古代将军的头盔而得名。

粥罐:通体为矮圆形,腹部两侧各置两系,可穿上铜环以提取稀粥,故名粥罐。见于康熙朝,多为青花器物。

人头罐:器体为圆形,口大可以容拳,颈短,肩圆,底为卧足,以形似人头而得名。常见于康熙朝青花和五彩器中。

指南针罐:据《陶雅》记载,清雍正年间有种指针小罐,釉质略似芝麻酱。底饰十余道绿螺纹。中部微凹而有光线一道,闪烁活泼,若隐若现,名曰指南针。无论如何摆动,光线所指,方位不移。

福隆罐:清乾隆朝的产品,釉色为天青或东青。罐的肩部一边雕蝠,一边雕龙,故名福隆(蝠、龙)罐。
罈:罈的器身较罐高而瘦长。瓷罈,隋以后流行。

多级盖罈:隋代典型器物,器盖为多级状,口侈,颈束,身似圆桶,下有座。

鸡腿罈:辽瓷中的特殊器型,用以贮水贮粮。小口,长身,平底。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细长罈罐的画面,说明这类高体瓷器可以背带,是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而制作的。

大罈:明代山西磁州窑系产品,器体大,可以容酒百斤。

莲瓣缸:北朝典型造型,施白釉。缸分上、下两段,有盖或无盖,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形系等区别。从肩至腹堆塑成凸起的丰肥莲瓣,八瓣和六瓣不等。莲瓣下露胎,底有圈足。它运用莲瓣这个富于装饰性的题材,与器型巧妙结合,打破了一般缸的单调呆板的造型。

覆梨形缸:北齐产品,可以代表这一时期北方黑釉瓷的特点。器呈倒梨子形,肩部特别宽,最大直径在肩部的四系之间;由此往下作反弧形收缩。腹部较深,阔口无颈,系由口沿接连肩部,平底。

龙缸:是明代杰出的作品,当时设有龙缸窑,专烧大瓷缸。烧制这种大型器皿需要高超的技艺。明代瓷缸有青花双龙宝相花缸、青花云龙缸、青花四环戏潮水大缸和豆青色鱼缸等十余种。

罍:古代盛器。器形高大,因拉坯成型难,系用泥条盘筑法做成,有方形和园形两种。瓷罍出现在西周到汉代,西周时的罍,口略侈,圆唇,斜肩。高圆腹,平底,圈足,肩部有四耳,其中两耳作绳索状。肩部饰三角划纹。东汉罍圆肩,平底,腹上部鼓出,下部向内斜收。

瓿:古代贮水、盛酒的器皿。西周原始瓷瓿多仿青铜瓿的造型、敞口、圆腹、圈足,肩有小圆饼,腹身饰弦纹,像后代的坛子。西汉初的瓿,平唇短直口,斜肩,扁圆浅腹,平底,底下安有三个扁平的矮足,肩部有对称的的铺首双耳,耳面翘起并高出器口。上有扁圆形盖,盖面中心有捉手,便于揭取。盖沿下面作出子口,与器身吻合紧密。到了西汉中期,肩部渐鼓,耳的顶端则逐步降低,与器口接近平齐,底下三足消失。西汉晚期,瓿的形体变得更加高大,敛口,宽平唇,圆球腹,肩部的双耳已大大低于器口,形如大罐。进入东汉以后,原始瓷瓿已不再生产,为罍所类代替。

壶 类
古代盛水器皿。自汉代以来,瓷壶一直是各地窑口生产的大宗产品。唐以前的壶无把,只在肩部安系或在颈部饰双耳。从唐开始,带把壶流行。

蒜头壶:西汉典型的壶式。长颈球腹,颈上安形似蒜头的小口,造型别致。

匏壶:始烧于西汉的壶式。小口束腰,整器象上小下大的两个圆球联接而成,其状颇似葫芦。

圈足壶:西汉时期的产品。西汉初的圈足壶,口部微向外侈,颈部较长,器肩斜鼓,并装有人字形纹的对称双耳,腹下圈足较矮。至西汉中期,口缘趋向喇叭状,颈部缩短而器腹加深,圈足更趋低矮以至变为平底。肩部附耳作半环形,也有在双耳上端贴铺首或堆塑龙头的。西汉晚期,极少发现圈足壶。

喇叭口壶:西汉末至东汉流行的壶式。口作喇叭状,颈较长,圆腹平底,双耳常作铺首衔环。长沙五里牌汉墓出土的喇叭口壶,耳部配装活动的铁环,是非常少见的。壶耳也作成鱼形的或者在竖耳的上端堆贴横S形纹。

盘口壶: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青瓷制品。西汉时,有的喇叭口壶已在口颈交接处做出一条棱线;到东汉前期,棱线更加突出,口颈外斜,初具盘口的样子;中期以后,即变成盘口壶。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通体由矮小发展变为高大,盘口逐渐高起;颈由短到长;腹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到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四系盘口壶:盘口壶以四系居多。三国时盘口和底部较小,上腹特大,重心在上部,倾倒食物相当费力,而且给人不稳定的感觉。东晋以后,盘口加大,颈增高,腹部修长,外口沿一周的领也加高了。各部位的比例协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重心向下,放置平稳,使用时比较省力。南朝时壶身瘦长,至底渐敛;颈长;系多呈桥形。隋代的壶体更加瘦长,盘口高而微撇,颈长且直,腹呈椭圆形,条状系。

六系盘口壶:见于唐代。盘口深,颈长,腹微鼓,平底。肩部立六系。器体略高,有向大瓶发展的趋势。

唾壶:也叫唾器。据晋人贺循《葬经》记载,唾壶是当时的随葬品之一,在六朝墓葬中常有出土。

三国、晋初的唾壶盘口较大,圆球腹,高圈足,形似尊。东晋时的唾壶腹扁而大,口领均高,无底足。南朝时的唾壶身更扁,洗型口,假圈足;有的还配以盖和托盘,更为卫生实用。隋代的唾壶身极扁,漏斗形大口,有的大于壶身。宋时的唾壶上部盘口更大,已显著地大于壶身。明代的唾壶叫渣斗,大撇口,短颈,扁腹,圈足外撇,内底为台阶式,与近代痰相似。

鸡头壶:始见于晋,延续至唐代初期。

鸡头壶,以壶咀作成鸡首状而得名。一般是在小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鸡头多系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

西晋时的鸡头壶,鸡头短小无颈,流可通,也有不通而只作装饰的,壶肩部有系,鼓腹,小底。东晋时的鸡头壶,鸡头有颈,口由尖而改为圆,冠加高,并首次出现壶柄。柄作鸡尾形,上端与外口沿相接,而稍高于外口沿;下部连于肩。壶身较西晋高,肩上为桥形方系,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形式。至南朝时,鸡头又有很大变化,壶身增高,鸡颈细长;壶柄往往高于洗口一寸,柄上端不贴塑龙头;鸡冠高,洗子口也高;肩部仍有系,以双系为多。隋代的鸡头壶更加修长,颈亦细长,洗口领增高,鸡头作昂首曲脖打鸣状。柄上有龙形之类贴饰,与肩部几成垂直。系的制作也趋于复杂。

铺首扁壶:西晋壶式。小口,扁腹,圈足外撇,肩部左右各有一系,在腹下部又各有二系,器上饰有圈带纹和铺首。

鹰形壶:南京西晋墓出土。壶肩部堆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头,两侧划飞翼,腹下前贴双爪,后面塑鹰尾,给人以鹰栖于枝的感觉。

单柄壶:南朝的青瓷水器,是隋代注子的前身。圆唇,球腹,平底,圆饼状实足,管状短流与单柄相对。两侧有复氏系,腹部刻弦纹及仰覆莲瓣和二方连续忍冬纹。

托盘壶:见于南朝至隋代。造型特殊:碗形口,细长颈,单柄,球腹,圆嘴与腹部通,刻有莲瓣纹。高圈足,足下置一托盘。施黄色釉。

杏仁形扁壶: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器。器身扁圆,上窄下宽,立面略呈杏仁状。短颈、直口,颈间有联珠纹一周。肩部凸起两小系,可以穿带。最引人注目的是两面模印乐舞胡人浮雕,中间一人舞于莲座之上,左右各二人,丝管合奏,击掌按拍。五人均穿胡服,窄袖长靴,深目高鼻,神态生动,是一幅富于生活情调的龟兹乐舞图。

凤头壶:凤头壶在初唐时开始流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瓷凤头龙柄壶,是一件有代表性的北方产品。它的造型相当巧妙,在腹身堆贴两组瑰丽的纹饰,上面一组环绕壶堆贴六力士,力士身披轻纱,扬手举足作舞蹈状,力士足旁有壶及禽鸟各一;下面一组堆贴六个宝相花与上面力士上下相对称。颈部及近底部处刻莲瓣纹。壶盖塑造一个高冠,大眼、尖咀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连接着生动活泼的螭龙壶柄。它是唐代以前所未见的样式,既吸收了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特色,又融合了中国的传统风格,极为别致。

短嘴注壶:唐代始烧。这类壶很象近代乡村用的茶壶,其实不是茶壶,而是酒壶。唐人是将茶叶煮沸后倒在碗里饮用的,所以不用茶壶。饮酒在唐代风行,因此生产大量酒器,这种短嘴注壶,是唐代的一种典型器皿。特点是盘口、短颈、鼓腹,短嘴作六角形或圆筒形,与咀相对的一边安置曲柄。

执壶: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习惯上称作执壶;根据唐人记载,它的正式名称应作注子,长沙铜官窑出土的注子上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当是酒注。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酒注上题“酒温”二字,说明饮前需预先在热水中加温。在明代唐寅《陶毂赠词图》中,可见到酒壶浸入炉上水铫内加温的情形。中唐的执壶,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把手宽扁,壶的重心在下部。晚唐执壶的形状有了明显的改变,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四条内凹的直线,美观而实用。五代时流与口平,容量增大;壶底由唐代的平底改成圈足,壶身则以椭圆形为多。宋代执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及柄 等高,柄 较长,更为实用。
五代至宋的执壶和注碗已成为盛酒和温酒的配套酒具,使用时将注子置于注碗中,注碗内盛水以温酒。注子、注碗南方瓷窑普遍烧制,以景德镇影青制品最为精致。

元代执壶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贴于腹上,较宋代为长,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并向外倾斜;在流与颈之间连以S形饰物。柄与流对称,下端贴附腹部,高度与流平行或稍低。这种执壶以景德镇青花器为多,浙江龙泉窑也有烧制。
明永乐朝执壶形制和元代相仿,把高,流长,壶身如瓶,较为清秀。

龙凤壶:北齐器形,施青绿色釉,敞口,折沿,高颈,鼓腹,小底,龙头是壶錾,衔住壶口沿;凤头为嘴,在颈下部有四个立耳,上有孔,为系绳索用。

銎口把壶:中唐时的一种器皿,敞口翻沿,鼓腹、平底。肩腹间有一个挺拔的六角形壶嘴,一侧有带銎口的把可插入木柄。通体施青黄釉。器体很小,温药用。

龙首壶:唐代的黄釉绿彩器。喇叭形口,龙首形流,柄作龙尾状,鼓腹,平底。从口沿经腹部至壶把,盘旋一条长龙。在壶的腹部,前后堆贴团花图案,左右堆贴团龙图案。整个器物在装饰手法上,采用了唐代瓷器堆贴花的方法。

双耳鱼形壶:晚唐至五代流行的一种器形。通体作鱼形,鱼嘴为壶口,鱼脊为双系,鱼尾化作圈足。
葫芦式壶:宋代耀州窑、定窑和景德镇窑的产品,其特点是器身为葫芦形,短直的流贴附在下截圆腹上侧,另一侧有束带形曲柄。

杯口壶:宋代新创的壶式之一。器身上部作圆筒形,腹身扁鼓,把与口平。
狗头壶:宋代黑釉壶式。狗首上仰,竖耳,凝目,捏塑在圆腹壶体的束颈上,张口处既用做灌注口,又做了流。整个器型形象生动,别具匠心。

双系凤头壶:宋代新式产品。壶体为瓜棱形,喇叭口,用昂起的凤头做壶嘴;肩部有对称的双系。
提梁壶:宋耀州窑新创的壶式。小口、球腹、三兽足;肩一侧有龙首流,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明隆庆提梁壶,器型浑圆,提梁式柄。这种提梁式柄是一种新的装饰方法,显得稳重而古雅。万历间提梁壶,造型考究,柄作窗门形,柄一侧内面有一突孔,便于穿系壶上的兽纽盖;壶咀弯曲度大,壶身一作瓜棱形。

瓜棱壶:宋瓷中比较多见,以景德镇窑作品最精。器身作瓜棱形,肩一侧有弯曲的细长流,另一侧贴附扁形曲柄。造型秀丽动人,且形体变化较多。

童子诵经壶:宋代定窑产品。器形为童子诵经状,头上戴莲瓣形冠,中有园孔作壶口;双手捧经卷,以翻卷为壶流;背后有柄。童子神态自如,衣纹清晰,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鼠纽扁壶:五代产品,直颈,平口,扁圆腹,圈足外侈,两肩各有一鼠钮。鼠有翼,短尾,似《山海经》上所说的“飞鼠”。

鸡冠壶:辽代的壶式,系摹仿契丹族各种皮囊容器而烧制。壶的式样很多,大体可分五种,即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其年代早晚,通常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容器特点的多少来区分。

盘口长颈壶:辽瓷器形。大盘口、短流、细长颈,宽肩敛腹,器身圆肥。有两种形式,一为无把注壶,一为有把执壶。

盘口穿带壶:壶作圆体形,上有立壁浅盘式大盘口,长颈略粗,肩宽腹敛,底足外展,两侧各有长方形穿带鼻两个。系我国北方民族在游猎生活中使用的贮藏容器。

小口壶:小口,细流,腹稍直,侧附直鋬)。为辽代产品。

内管壶:辽壶中的一种特殊形制。器上部作塔罈式假盖,圆肩球腹,前有短流,后有执柄,下有圈足,挖足工整。壶体内有一注状管,为向壶内灌水处。肩腹部均饰弦沟纹,体施绿釉。

瓜楞提梁壶:见于辽代。壶身细长,作六楞瓜状。拱式提梁,曲流,圈足;壶身上部有一道弦沟纹。器施白釉。
人首鱼龙注壶:此器为手工制作,采用了贴塑、雕、划等各种装饰技法,造型新颖别致,为前所未见的辽瓷精品。壶前为少女头像,眉目口鼻毕具,发结两髻,垂于耳后;颈、臂间贴饰花朵和飘动的彩带;双手捧一头螭短注。壶身作鱼形,尾鳍上翘,刻细密鳞片;脊背部有花冠状注水口;头下颈与尾鳍间加曲形提梁。腹为圈足,上划竖条纹;并在两侧塑双脚。全器将人、螭、鱼合成一器,在造型上实为创新之举。

雕塑花鸟壶:辽代白瓷中的一种壶式。壶体上面向内凹入,中有一孔,上贴塑一飞鸟,掩信灌水口。周缘雕一圈莲瓣纹。壶身雕缠枝牡丹,花朵及叶面划出筋脉,枝叶间飞舞蝴蝶;肩部贴塑缠枝花叶。绳状提梁,短直流,矮圈子足微向外侈。

长颈注壶:辽代的一种壶式,盘口,短流,竹节状细长颈,浅圈足稍外侈。

龟形壶:西夏产品,豆绿瓷。小口、短颈、扁腹。形似龟,双耳在颈下两侧,腹部两边各有一圈足。造型奇特,置放平稳,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生活用品。

塑贴葫芦壶:金代白釉黑花葫芦壶,采用贴塑手法,以蛟龙为把,壶咀上塑一老人骑流而坐。壶身上部有黑色点线组成的菱形图案,腹下有一周浮雕莲瓣。这是金代别具风格的艺术精品。

凤首扁壶: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青花凤首扁壶,壶身为扁圆形,以凤头作流,凤尾卷起作柄,绘饰展翅飞翔的凤。既保留了宋代的某些风格,又有所创新,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四系扁壶:在元瓷中,以四系小口方扁壶最具时代特征。不仅前所未有,以后各代的瓷窑中也不见烧制。品种以景德镇烧制的青花与釉里红器为多,龙泉窑及磁州窑也曾少量生产。

僧帽壶:系受外来影响的器型,形如僧帽,有的写有阿拉伯文字。明永乐时风格趋于隽秀。所见品种有青花、红釉、白釉等。

多穆壶:元代创新的壶式,具有浓烈的少数民族风格,似为藏族、蒙古族人民贮放奶液之类的盛器。明清两代仍有烧造。清康熙朝的多穆壶,通体为带盖的高圆筒形:上部竖立半圆圈云头状的壶冠,冠下塑一向上曲伸的圆管短流;壶身上下塑有两个兽鼻系,用以穿绳。

梨壶:明洪武始见,壶身为梨形。永乐青花梨壶,圆口、矮颈、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尖顶盖。成化梨壶大喊身略长,盖面为拱顶。

绶带扁壶:明永乐创制,蒜头形口,高足外撇,器心饰心锦纹。仅见青花器。清代康熙、雍正时多有仿制。

扁平大壶:又称卧壶,明永乐产品,壶作圆形,一面鼓腹,一面砂底无釉,中心下陷有脐;两侧或饰以凸起花朵,或以双系活环为饰,一侧有流;小口,加盖。

背壶:明永乐、宣德时均有此器型,见于青花器、白釉器。造型大体相同,但永乐纹饰纤细。清康熙、雍正仿品多不规整,胎体非薄即厚。

兽流喷水壶:明永乐始有,清乾隆时亦多制作,仅见青花品种。壶无柄,流为兽面喷水状。造型秀丽,体轻薄,纹饰纤细。伊斯兰教作净手器;西藏佛教用作供品,所以又叫藏草壶。

竹节柄壶:其造型特点是壶身扁圆,柄作竹节形。《博物要览》说宣德时期的“竹节靶罩盖卤壶、小壶,此等发古未有。”其实青花和白釉的沾壶、小壶,在永乐时期就已经十分精致。

龙柄壶:龙柄壶流青花执壶,明宣德时器形。造型新颖别致,流为凤首,柄 为龙首,腹部一面绘以凤身及尾羽,与凤首相连;另一面则绘以龙身,以连接龙首。

莲瓣壶:明宣德的一种壶式。直口,扁壶,器身以凸起莲瓣为饰。

鹅壶:据“万历瓷器图谱”记的有一种青花壶“可贮酒一升五分,其体制之精,若首翅项翼,咸具轩翥之致,与真 者无殊。”文中所指的就是明宣德时的鹅壶。

卤壶:《历代名瓷图谱》中说宣德祭红卤壶为“全仿柿实,釉色红如猩血;枝叶之上,另傅赭绿,俨若生成。此壶出自宫掖,乃宫嫔所用以盛面泽者也。”

鸡心壶:明代器型,正德、嘉靖的白釉鸡心扁壶,釉质肥厚,器腹凸如鸡心,圈足较高。万历鸡心壶则为矮圈足。

高座壶:明嘉靖产品,兽钮盖,棱角,高座。

亭盖方壶:明嘉靖时的器型。体、柄皆方,盖作亭式,造型典雅。

长咀壶:明肛霁蓝器。壶咀细长,腹部两侧各有一穿带耳。

松竹梅形壶:清康熙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壶体略扁圆,嘴作翠竹节,柄 作苍松枝,盖钮如老梅桩。盖上绘青花松梅。造型古雅,制作精致,是既实用又美观的标准官窑瓷器。

贲把壶:壶形略似塔,有大小两口,均有盖;大口直近颈腹,小口曲折连于腹部。腹圆略扁,腹下承托,仅见康熙青花和斗彩器。

字划壶:康熙朝流行,壶体窄扁方楞,以福、禄、寿三字形组成,字划空间雕镂透空,工艺精巧。

鼻烟壶:清代的一种烟具,壶内盛鼻烟油,使用时,以壶签挑而嗅其味。乾隆时的制品,上画五彩,有“古月轩”红字款。

竹节壶:清乾隆时产品,又叫“招马壶”,器体似一截茅竹。

方壶:清道光器形,利用长方几何形作器体,迁型规整,放置平稳,持用方便。

蛙形壶:清代作品,器作蛙形,腹部有一道弦纹,肩有双系,底有小乳足。

鼎式壶:拱形盖,翘咀,环耳,四圆柱足。整个器形,把青铜器的鼎与盉揉为一体。清道光时产品。

虎子:东汉开始出现,为六朝墓葬中常见的青瓷随葬品之一。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俗称便壶;一说为水器。从东汉画像砖资料证实,应属清洁用洒水器。

东汉虎子,口部饰张牙露齿的虎首,常成90度角折向左侧;背有扁平式提梁,下有四足,腹部划出一条条虎纹,威武风猛。吴赤乌(238——239年)前后的青瓷虎子,虎身仍是圆筒体,口部基本上不见虎头装饰,只是提梁作奔虎状;腹下有四肢,以后逐渐盛行口部堆贴虎头为装饰,并以四十五度上昂出腰部收小,两侧划刻飞翼;腿部鼓出,四足蹲伏。西晋时又出现一种圆球腹、平底、没有虎形装饰的虎子,但数量较少。东晋、南朝时圆形虎子盛行,虎形虎子少见。南朝墓中有的虎子器形很小,系明器,不是实用器皿。

军持:属外销瓷种类。关于军持的来源,有人望文生义,认为是一种军用物品,说是宋代名将韩世忠任浙西制置使期间,为抗金军用而生产的,因而又名韩瓶。一般认为军持原是印度语KNUDIKA的译音,所以译作军持、君持的都有,意思是“瓶、水瓶也”,为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用以饮水或净手。这种器物可能由印度等佛教国家,渐渐传至我国和南洋群岛诸国。

文献记载军持的生产和使用最迟在晋代就已开始;考古发现证明,军持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元代以德化屈斗宫窑的青白釉军持最为有名,造型为喇叭口、折腹,器体较矮胖。明清时期,在肩腹之间安上一个丰肥的乳房状流,壶口和注口都加盖,便于保持卫生;壶的腹部和流的底部均圆广,而瓶口和注口都较小,因而不易倾复,便于携带。已发现的军持产地有唐代北方的白瓷窑场、湖南长沙窑;宋元时期河北的定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的磁灶窑和广东的西村窑;明清时的景德镇窑等。

鹦鹉形水注:五代至宋的一种典型瓷器。直筒形注,流和腹塑成鹦鹉形,是象生瓷中的佳作。

西亚式水注:明代受西亚影响的一种器型,常见于永乐、宣德时的青花器中,造型类似花浇,但流比较明显,阿拉伯人常以此净手或浇花。

花浇:浇花用器。盛行于明清两代。明永乐花浇颈长、腹圆,浇口圆形,纹饰纤细,常绘海水纹、细梗叶缠枝莲纹。宣德时花浇颈较短,腹稍扁,柄为宽带式,纹饰粗放,多为莲瓣纹、缠枝花。清雍正朝出现一种新造型,浇口作窄流,颈细且长,肩腹下饰菊瓣纹。

渣斗:古时用来盛兽骨和鱼骨的专用品,瓷质渣斗,晋代开始制作,明代盛行。器型为敞口、鼓腹、圈足处撇。

瓶 类
瓷瓶是古代用业盛水或插花的器皿,最早的瓷瓶样式可能就是南朝时仿壶状的鸭蛋瓶,唐以后瓷瓶品种繁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

龙耳双身瓶:隋代的一种新产品,盛行于初唐,从瓶的造型看,显然是在鸡头壶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胡瓶的特点而设计的,瓶身不用鸡头,而是用龙形双耳作装饰,并且成为全器最突出的部分。

盘口瓶:隋代的盘口瓶是由北朝时期的洗口瓶演变而来,盘口,短颈,平底。它的主要变化是在腹,北朝的瓶,腹瘦长,最大腹径在近底处;隋瓶则颈部细长,腹径阔大略呈椭圆形。

胆式瓶:因形如挂着的苦胆而得名。初见于北朝。北朝的瓶口呈小喇叭状,颈部较短。宋代的胆式瓶,颈部细长,口稍广,以下渐收敛,至肩部又渐广,底部丰满。明代胆式瓶有两种造型:一为口和颈呈八字形斜至肩部,腹鼓;另一种器身上部呈圆筒状,腹稍鼓,圈足较高。清康熙朝的这类瓶形为悬胆,器身上部细小垂直,腹微鼓,似今日之大酒瓶。

五管人物瓶:东吴产品。五管一大四小,每管都塑成凹脸、高鼻、圆眼正视的人物。中管人物形体较大,稳身端坐,同幼儿托面贴脸,一同观看瓶中部的乐伎表演。周围四个小管的人物,左手托腮,右手曲举胸前,显然是中间这个主人的家仆。

五管禽戏瓶:宋代龙泉窑产品。胎体轻薄,施淡青色薄釉,光洁如玉。瓶盖分三层:上层作出水荷叶状,荷叶中央为花蕾形盖顶;中层为覆莲,蒂部成池塘形,上塑四只水鸭戏水;下层收作圆筒状,是为盖口。瓶体为直口,深腹,下有稍向外撇的代圈足;上立五管,每管为七枝荷茎形,管端呈四齿。

象首扁瓶:盛唐器型,圆口,扁体,圈足。瓶体两侧各作长鼻象首,正背两面中央饰深目、高鼻的驯狮武士,狮、象之间饰舞球人物。上下部分以联珠纹间隔。口沿下、肩部及足部也饰联珠、莲瓣纹。

直颈六棱瓶:晚唐的一种典型瓷器,六棱形直颈很长,颈肩交接处呈级梯状,圆鼓腹也带六棱,平底,实足。
蟠龙瓶:明器,常见于宋元明各代。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盖顶钮有虎、狗、凤、鹤、鸡、鸟等各种形式,而以虎形钮居多,又称“龙虎瓶”。因此瓶都是成对出的,一只有“日”,一只有“月”,也称“日月瓶”,同时因为在江西贵溪县上清镇张天师墓中出土过,所以又叫“皈依”瓶或“招魂瓶”。

瓶上的堆塑除飞禽走兽之外,尚有十二生肖和龟蛇之类。长江流域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都有发现,多为时影青瓷,以江西地区出土最多。宋代的瓶身瘦长、瓶盖多饰鸟形钮;元代的体形增高,上部堆塑的人物线条比较简练。

多管瓶:多管瓶五代开始流行。早期的管短,后期的管长。北宋时的多客瓶,造型奇特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多棱形管;瓶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级塔式。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区均有发现,以龙泉窑制品较多。这种多管瓶大都出于墓葬中,是陪葬器物。北方磁州窑也烧制多管瓶,但造型与南方不同,瓶体短肥,圆腹,肩部有六管直立,管短,且粗。

琮式瓶:南宋时出现,是龙泉窑仿照周代玉琮并加以变化而烧制的特殊瓶式之一。圆口、方身、圈足,口大小相若。器体四面以凸起的钱纹为饰。明代石湾窑多产此类瓶,清代景德镇也有烧造,但仍以宋龙泉窑制品为佳。
罐式瓶:宋代创烧的瓶式之一。瓶身作罐形,小口、广肩、肩下内收、平底。

葫芦瓶:为南宋后期龙泉窑的创新品种。瓶身由两截粘合而成,形如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造型新颖。这种瓶传世较少。元代的葫芦瓶呈八棱形,明代的变化较多,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等。品种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哥釉、蓝釉、白釉、黄釉等。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的。

洗口瓶:以瓶口似浅洗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都有这种瓶式,以龙泉窑制品为多。大体可分三式:一种为洗口、直颈、垂圆腹,圈足;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为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以数道弦纹装饰。耀州窑的洗口瓶,颈部较短,鼓腹似球状。一般说,南方作品修长,北方作品圆浑。以明万历五彩镂空洗口瓶为精。

瓜棱瓶:宋瓷中常见的瓶式之一,南北瓷窑都有烧制,以景德镇窑制品居多。其特点是整个器体由凸凹的弧线组成瓜棱形撇口、直颈、长圆瓜棱腹,圈足作花瓣式外撇,造型秀丽灵巧。明代瓜棱瓶为小菱口,长颈、扁腹,菱角足。清雍正朝则以蒜头瓶为基础做成瓜棱形。

橄榄瓶:以瓶体似橄榄而得名。撇口、短颈、口底大小相若,腹部微凸。造型匀称秀美,为宋代河南登封窑创烧。

双耳瓶:隋代创制,宋代南北瓷窑大量烧造。瓶的颈部两侧附贴双耳,由于耳的形式多样,因此有贯耳瓶、环耳瓶、兽耳瓶、凤耳瓶、鱼耳瓶、戟耳瓶等各种不同的名称。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明代双耳瓶,撇口、溜肩、扁腹,肩有对称戟耳或双活环。清代双耳瓶多为扁形,有耳孔安在腹部。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的用具。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用途明白无疑。

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至于清代的梅瓶,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凤尾瓶: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略如凤尾始见于元代。

卷口瓶:宋代北方磁州窑系的瓶式之一。侈口卷沿,细长颈微撇,口颈呈开放的喇叭花状;圆腹,腹下内收,喇叭形足。

直颈瓶:直口,口颈相连,扁圆腹,圈足。南宋官窑、龙泉窑、吉州窑皆有制作,北方瓷窑则少见。明万历直颈瓶除颈长外,口与身几与玉壶春瓶相似;清康熙时颈细且长。

蒜头瓶:仿汉铜瓶式样,元代始烧,明代常见。明万历蒜头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兰釉酱釉等品种。明成化蒜头瓶,口作花瓣形,耳为随意堆塑。正德时在瓶腹贴戟:嘉靖时堆塑蟠螭。

花口瓶:宋瓷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有此瓶式。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各窑的制品不同点在于腹与足部的变化:景德镇的特点为腹部长圆,圈足;磁州窑和耀州窑则为圆腹喇叭形足。花口瓶中的海棠瓶,上下都是三瓣海棠式;荷包瓶做成荷包形,是宋定窑产品。明清的花口瓶,多仿宋制。

长颈瓶:宋代已有烧制。明正德为小口,细长颈,形似锥把。清雍正制品颈仿宋筒形,腹部呈棱角座式。

莲座瓶:宋代始见,多影青器。口沿平折,高束颈,鼓腹,喇叭足连接瓶座。颈腹间塑两铺首,铺首下旋制凸弦纹一周。腹上部印制飞凤,下部印制双层蓬瓣。明嘉靖的连座瓶,上身为灯笼小瓶,下部多为方座。

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人们多把这种瓶的创烧时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自它问世后就惹人喜爱,是自宋以后瓷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连座梅瓶:元代梅瓶也有带座式样,小口、短颈、肩宽平,肩以下收敛成小平底。瓶座宽唇平折,边缘为六菱花边形;座颈部亦为六菱形。座身为镂空花窗,座底部为六菱形圈足。瓶身和瓶座可以活动装御。造型古朴,镂雕精细,堪称佳器。

塔盖瓶:盖呈多级塔式,见于元代青花器。

凤首瓶:辽代常见的造型,多作伸颈、敛翼、直立的凤形。花式杯口,凤首张目曲喙,长颈,宽肩,底足外展。有的花式杯口作凤冠形,有的长颈作竹节状,但也有饰弦纹两道的。凤首有的作曲喙张口,有的作曲喙衔珠。器多黄、绿釉,白釉则极少见。凤首瓶在西亚地区很早就已盛行,唐代陶瓷中就有类似制品,辽瓷无疑受到它们的影响。

筩式瓶:瓶作圆形直筩式,有的口缘下起脊,足际微敛;有的侈口圈足,器身上下塑贴人像。系辽代仿造镟制木筩器而制作的。

天球瓶:明代始见。宣德天球瓶胎骨厚重,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后仿的器型多颈长腹圆。

撇口大瓶:明宣德朝制品,撇口,长颈,溜肩,长腹,足部外撇。腹部绘有青花海水,颈部绘莲瓣,腹部绘松竹梅,腹以下至底沿绘莲瓣和缠枝宝相花纹。

竹节小瓶:明宣德是时产品。据《历代名瓷图谱》载:“瓶高一寸七分,款作竹节之式,根鬃节目皆具,填以回鹘大青,灿烂夺目。纯绿以上,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细如蚊脚,且甚端楷,真奇品也。”

壁瓶:明代后期瓶式,系挂于壁上之陈设器。万历时造型多样,有葫芦式、半圆式,莲花口式、瓜棱式等,大小不一。有青花、五彩及蓝釉等品种。青花云龙壁瓶常有荷叶托长方形年款,颇为新颖。清代仍有烧制。

棒槌瓶:一般为民窑产品,以形似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康熙时青花、五彩和洒蓝描金器都有这种造型。

油锤瓶:见于清代,小口,细长颈,肩部斜垂,阔腹,腹下有圈足,极似过去榨油作坊的油锤。

铲形瓶:清代产品,方口,长颈,器体如有柄铁铲。

柳叶瓶:形似柳叶,康熙朝的名贵产品。

方瓶:全器呈规整方形,制作工整,是清道光时期的特殊品种。

大方瓶:清代制作,瓶身上大下小,耳式极古雅,满身牛毛纹。

摇铃瓶:瓶身很像带把的铃铛,见于康熙朝釉里红小件器物。

荸荠扁瓶:以腹部扁如荸荠而得名,康熙五彩、青花、郎窑红中均有这种造型。

筒式瓶:敛口,短颈,肩以下垂直至底。俗称一统瓶,又叫象腿瓶。

烛台瓶:形如蜡烛台,雍正时产品。

两截方瓶:器分两截,若花盆座于觚斗之上。清雍正朝有此造型。

小灯笼瓶:方口、圆身、清雍正官窑烧制。

美人肩大瓶:清雍正时创烧,见于粉彩器。高约二尺,长颈、削肩、丰胸、敛腹,宛如婷婷玉立的美人。上画白桃花一枝,红桃花两枝,画笔生动,娇艳绚丽。

大吉瓶:清乾隆产品,呈葫芦形,瓶耳弯曲,器型似“吉”字

双联瓶:清代制品,形体似今日两酒瓶相联。

转颈瓶:因颈部可以转动,故称转颈瓶。有的在可转动的颈部标写“天干”,在固定的瓶体标写“地支”,随着颈部的转动,可以得出代表日期的“干支”。这是清乾隆时期别具匠心的精巧之作。

转心瓶:明代已开始创烧镂空套瓶,清乾隆时这类瓶的制作又有新的发展。如粉彩镂空转心瓶,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内瓶上绘婴戏图,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空隙,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

宝月瓶:
因瓶腹似圆月而得名。清雍正早期曾一度烧造,雍正本人不喜欢宝月瓶,曾下令“嗣后宝月瓶不必烧造”,故雍正后期少见。乾隆朝又有烧制。

碗 类
瓷碗是古代瓷业生产的大宗产品,汉代始见,魏晋流行,唐以后大量生产。

平底碗:汉至六朝流行,东汉平底碗的造型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弧圆,为半球形;另一种口缘微内敛,上腹微鼓,下腹弧向内收,平底,器形较小。二种形式的碗底都微向内凹。三国时碗内开始出现支钉痕。西晋多大口,浅腹,小平底。东晋碗的造型已由小平底一变为宽大的平底;碗的底足也是这时出现的,多拙重厚实。南朝碗的特点是器体厚重,底足宽平。隋碗基本上有两种式样:一种直口;一种敛口,均为深腹,小平底。

折腹碗:初唐盛行折腹碗,口和上腹几近垂直,下腹向内折收,平底。这种碗因口大腹浅,除当饮食用具外,还可作壶、罐类的器盖。

玉璧底碗:唐代后期的碗多璧形足,圈足极宽大,中有脐,俗称玉璧底。

撇口碗:中晚唐越窑产品,腹向外斜出,璧形底,制作规整。

荷叶形碗:晚唐碗式,边沿作荷叶形,碗面坦张,很像出水的荷叶。

海棠碗:晚唐创制,形如盛开的海棠。

盖碗:南朝始见,盖大于碗。清代为了品茶需要,大量制作盖碗,但一般盖小于碗。

四出碗:唐代产品,器沿分四处作出小缺口花边,缺口下内壁凸起四道线为饰。里外施白釉。

八出碗:唐代邢窑产品,口沿为八瓣形,里外为凸起凹入四直线,圈足作四瓣海棠形。

金扣边碗:越窑产品,碗口较敞,小圈足,以金镶边。通体施橄榄青色釉,晶莹滋润,有如碧玉。

圈足碗:五代创烧的碗式,多为撇口,制作规整精通细。器底由唐代的玉璧底改为圈足。

翻口碗:五代典型碗式,厚唇,口沿外翻,碗壁略呈斜直、矮圈足。

高圈足碗:口撇呈花瓣形,圈足高而直,是北宋典型的碗式。

葵瓣口碗:创烧于宋,明永乐常见。器口为六瓣葵花式,腹略有弧度,浅圈足,半脱胎,均为白釉印花。清代康熙、雍正时常有仿制。

孔明碗:宋、明两代都曾烧制。器体由两只碗贴合而成,中有一孔,故称孔明碗。宋代的胎厚实,外面的一只无底和圈足,而有一个周边凹进去的大圆孔。明成化时的孔明碗,胎薄体轻,纹饰线条柔和。碗腹中空,足底面有一圆孔相通。很可能是供祭器,有青花、彩器蓝釉等品种。

斗笠碗:器形象一个翻转过来的斗笠,五代始烧,以宋代烧制的最为名贵。盛行于元代。

瓜棱碗:宋龙泉窑产品,器身似瓜棱状,高圈足。

扣花式碗:辽

2012-10-10 00:34:34 | 引用
无题
盘 碟 盒 类
分格盘:也称格子盘、果合、多子盒等,名称不一。江西南昌晋墓出土的一件长方形漆槅,底写“吴氏槅”三字,形状与三国两晋时的长方形瓷槅相同。为此,也有人把它定名为“槅”。瓷槅 仿漆槅形式,初期底足是平的;不久足壁下部切割成花座,既美观又便于拿取。

三国至西晋时的格盘多做成矩形,盒子的上半部方框分成九格,一格较大,八格困较小;底部外撇,两腿之间做成抄手线。东晋以后多呈圆形,盘分内圈和外圈;内圈三格,外圈七格,上加一盖。南朝以后仍为圆形,形制明显简化,格数减少,一般内圈三格,外圈四格。

盅盘:南朝至隋代产品,多在浅腹平底的盘内环置五个小盅,是一套轻巧适用的茶具或酒器。盘作子口,似有盖。

盏托:古代盛行的一种置茶盏的小托盘。宋朝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说“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倒,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考古资料证明,“托始于唐”之说不确切。盏托是由托盘发展而来的。东汉的托盘很大,一盘托四至六只耳杯;以后逐渐缩小,至东晋中时常放一、二只耳杯,盘壁也由斜直变成内弧。有的内底下凹,有的有一个凸起的圆形托圈,使盏在盘中不会倾倒。同时出现了直口深腹假圈足盏。盏托兴起之后,托盘被逐渐淘汰。南朝时,托盏已普遍生产,成为当时风行的茶具。可见瓷盏托出现于东晋,南北朝时已较盛行。
唐代盏托托口一般较矮,口沿卷曲作荷叶形;茶碗则作花瓣形。到了宋代,盏托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的附件。托内的托圈增高,有的盏托本身就仿佛是盘子上加了一只小碗。明代盏托呈船形;清代则作圆形。

翻唇盘:南朝的一种盘式,敛口,外翻唇;上腹鼓出,下腹向内收;平底微凹。

坦口盘:见于南朝。器形较大,盘口坦张,有小平底的,也有圜底的。

高足盘:隋瓷中的典型器物。其基本特征是盘浅,口沿微向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圈纹;盘下承以喇叭状高足。盘内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支烧痕迹。

围棋盘:唐代开始生产瓷质围棋盘,呈正方形,面上刻有经纬线各十四根,四边刻弧线装饰。

葵口盘:唐代始创的盘式,口沿四至五处凹进,腹壁配以内凹的直线。有的口缘作波浪式起伏。花瓣丰满,给人以轻巧活泼之感。

模压盘:晚唐盘式。平面呈腰形,浅腹有折角,喇叭形高圈足。器壁略厚,内壁平滑,外壁起伏不平。系用模压制成。

海棠花式长盘:辽代产品,盘作八曲海棠花式,宽边平底。它的造型与唐流行的金属曲边长盘完全相似。

折沿盘:元代开始流行。折沿,圈足,砂底。多为景德镇青花器。吉州窑出土有黑釉彩绘折沿大盘,龙泉窑也有生产。

菱口大盘:元代景德镇青花中的菱花口大盘,造型优美,绘制精细。元代以后,仅在明初尚有生产。

脱胎 盘:元代的一种小型盘,折沿,平底无釉。

枢府盘:元代制品,大敞口,圈足。器形规整,与折腰碗同誉为典型的枢府瓷。

收口盘:明代产品,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口微敛,浅弧形壁,矮圈足,腹部较丰满。品种很多,青花及各种釉色均有。清康熙、雍正、乾隆诸朝曾仿制。

撇口盘:明代常见,分大中小三种。线条优美,比例协调,胎轻体薄。有青花、白釉、红釉等品种纹饰亦很丰富。

大盘:清代盛行大瓷盘,以康熙朝所制最精。康熙时的青花西餐大盘,椭圆形,长可二尺,宽约一尺,色泽绚美
其名曰,笔法工细,是专为清初教士所制。另有大盘直径三尺余,彩画五霸战争事,两军对峙,达二百余人。均为清瓷中的珍品。

併盘:用作放置文具。盘内可放鼎炉、笔筒、印合、水丞、糊斗、墨床、笔架、镇纸小品等九件文具。大抵都是乾隆时民窑作品。

花口碟:晚唐碟式。口作花瓣表,矮圈足,底腹,分界明显。

无边碟:宋明两代的一种碟式。圆形、无边墙,好像一块瓷片。

三角形碟:辽代所制,器呈等边三角形,曲线口,斜立壁,平底。器内印凸起花纹,施白釉,外底刻有“官”字款。

方碟:辽代的一种碟式。方形,侈口,曲边,平底。碟里满印凸起花纹,多施黄、绿、白三色釉,但也有全施白釉的。方碟和三角形碟,应是渊源于木制的同式器皿。契丹代劳曾用木制餐具,据文献记载:“汉食贮以金器,蕃食贮以木器。”

折腰碟:明初碟式,敞口,折腰,圈足小而厚,足内壁呈八字形。底中有明显的鸡心突起。

盒:瓷盒在唐代已出现,主要用途为盛装药品,香料和妇女化妆用品。南宋时各地瓷窑几乎无不烧迁造,这与当时海外贸易发展、香料的大量输入有关。香料的使用遍及朝野,因此香料盒的需要量极大。
五代时见有高足方盒;宋盒的精品大都为影青瓷,有莲瓣盒、菊瓣盒、八方盒、梅斑盒、瓜式盒等式样。还有一种子母盒,大盒之中带三个小盒,可以把粉、黛、石朱(左右结构)等化妆品放在三小盒之内,用起来更为方便。辽代有南瓜状盒。明代盒子种类很多,有长条园盒、银锭式盒、多层盒、方奁盒、长方式盒、棱形盒、方胜盒、瓜棱形盒、曲尺式盒、分格园盒、罐式盒、簠式盒。清代有种馔盒,盒内分几个盘格,以分别放置各种不同的食品。

盆 洗 盂 类

折沿盆:始见于商,西晋时盛行,以后各代均有制作。初时造型为侈口,折沿,浅盘,凹底,颈腹部有简单纹饰。商代一般在颈部饰一道圆圈纹和两道弦纹,腹部饰细方格纹;三国、两晋时仅见弦纹。商代的折沿盆为圆唇,后代则多为尖唇。明代的折沿盆式样很多,以万历为例,就有圆形、八方形、葵瓣口形、梅花口形等。多为青花和五彩器。

撇口盆:最早见于东晋,以后历代均有烧制。

蹄足盆:宋代盆式之一,盆下有三蹄足。

托座盆:盆下加座的造型为明代始创。器型均为侈口,带托座。式样有四方倭角式、海棠花式、菱花式、葵花式、椭圆形等多种。

海棠式盆:北宋钧窑产品。侈口,折沿,圈足;自口沿至腹部呈规律性的海棠式曲线,造型优美。明代亦有此盆式。

厚唇洗:唐代流行,厚唇,平底或玉璧底。

单耳洗:口沿有弦纹,一侧出半月形鋬)耳,鋬)耳下附小环耳,系金代耀州宾产品,多为青花器。

菱口洗:明宣德产品,菱花式口,矮壁,广平底,底心微拱,浅圈足。有青花、红釉、仿汝釉和蓝釉白花等品种。

花座洗:口呈斗形,有如花座。明宣德时产品。

盂:盂古代盛水盛饭的器皿。瓷盂最早见于西周,多仿青铜器造型,侈口、深腹、圈足。所不同的是青铜盂多有附耳,而瓷盂不加附耳。

蛙盂:文具。整个器物为蛙形。以三国到西晋早中期的造型比较优美。蛙的形象栩栩如生,背部装一个圆筒形
口,能以灌水;蛙口有小孔,便于出水。东晋时的蛙盂,下腹向内收敛,假圈足较高,堆贴的蛙头和蛙足僵硬呆板,大不如前。

鸟盖小盂:西晋时的一种盂式,口部有四系,腹部以上遍饰压印斜方格纹,下附矮圈足。盖钮为一对扑翅雏鸟,天真可爱,是一种精巧的艺术品。

四足盂:直口,圆唇,椭圆腹,平底。器腹刻作四瓣弧形,腹至四足贴饰篦齿纹。系盛唐时期的产品。

高足盂:见于唐代,直口,鼓腹,高足,底座呈喇叭形。

平底盂:唐代烧制,敛口,圆腹,平底。口沿外和腹上有弦纹。

龙鱼形水盂:见于辽瓷。通体雕成龙首,鱼身,鸟翅;俯面塑贴两圆点眼,勾形角,近方形孔,尾和翅周边装饰
许多表示水珠的小圆球。圈足,小平底。

钵:瓷钵从商代就已生产,商代的钵作敛口;六朝的钵口微撇,腹较深;唐代以后多见敛口的深腹钵。

水丞:文具。明代制作,八角形,上有多孔眼,便于洗涤毛笔。

匜:古代净手器。唐代始烧瓷窄,至元、明时南北各地窑场仍继续烧制,以景德镇窑的产品为多。匜的基本形制为浅式,一边带流,流下装饰小圆系,平底,传世有青白瓷、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明宣德时有白釉匜,但较元代略大。

砚 类
砚,古代的文房用具。青瓷砚始于三国,盛行于晋唐。一般砚面平坦无釉,以利研磨。早期多乳足,砚面高出水槽。

三熊足砚:园形,内周有水槽,砚心平坦,砚上有盖,砚盘下以三熊足支撑。系三国至晋初产品。

蹄足砚:初制于西晋,有三蹄、四蹄、六蹄等多种。西晋时为三蹄足;东晋时除保留西晋的三蹄足的砚式外,四
蹄足已开始出现。在造型上,砚盘渐趋单薄,蹄足略显高瘦,制作一般较粗糙,但也有精美之作。到了南北朝时期,砚面向上凸起,无盖,砚足较西晋时更高,多为六蹄足,三足极少见。

珠足砚:瓷砚发展到隋代,砚面更加上凸,珠足已取代蹄足而兴起,并且往往在八至十足之上。足多外撇。足上部三分之一处与砚盘相连。后期砚盘增高,形成半圈足形,足上部三分之二处与砚盘相连,明显地由多足向圈足方向发展。

圈足砚:唐初砚式,特点是砚面较任何时期更为凸起,有的甚至超出了口沿。砚足由隋代的半圈足发展成圈足,蹄足纯为装饰。整个砚式显得较为笨重。
镂空圈足砚:唐代中晚期,瓷砚又由圈足演变为镂空圈蹄足。蹄足以此时为最多,一般是二十个排列成密集的一周,砚面突起,四周围以深凹的水槽,式样美观大方。亦即文献所载“多足,心如 ,环水如辟雍”的辟雍砚。 辟雍砚是瓷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后石砚兴起,瓷砚被逐步淘汰。唐以后瓷砚少见。

长方砚:宋以后盛行的砚式。

砚滴:古代文具。《饮流斋说瓷》谈到砚滴时说:“蟾滴,龟滴,由来久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龟。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晋代龟形青瓷砚滴是所见最早的瓷滴,全器为昂首爬行的乌龟,颈部划螺旋纹,腹部刻成莲瓣;中空,背上有口,可以盛水。

豆 类
古代盛粮食的器皿,瓷豆最早见于商代。

假腹豆:见于南方商代遗物,为瓷豆的最早式样。这种豆的盘很浅;盘下的把肥胖,内空; 盘与把不通,把底部真实,形成空腹状。腹中部有“十”字形镂孔。这种内空的把称为假腹。

粗把豆:西周盛行,圆肩,肩壁微向内收。腹周大多有双乳钉对称贴饰。

碗形豆:东周的豆式。口沿稍敛,豆盘似碗,腹微鼓,豆把较高。

细把豆:两晋时的青瓷器。豆的把较前细,系从早期青铜豆演变而来。因重心上移,使器型显得灵巧,反映了这一时代的造型特点。

球腹豆:明代烧制,圆腹,矮把,阶级形足。上身呈圆球状,有盖,盖钮为桃形;把为柱状座式。

簋形豆:东汉产品,敞口作盆状,沿上有镂孔,圈足。施褐色釉。

枕 类
古代喜瓷枕,谓其能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它始创于隋、流行于唐、宋、元各代,而且品种多样,形式纷繁。早在唐代就有出色的绞胎花枕和豹头、白泽、伏熊等兽头枕。景德镇的宋影青各式瓷枕光洁无瑕,被宋代词人称为“玉枕”。

翘边枕:五代瓷枕样式。长方形,枕面凹下,两端翘起。

童子荷叶枕:见于宋景德镇青白瓷中。全器为一童子侧卧榻上,双手持一荷叶,荷叶边沿向上翻卷,便是十分合适的枕面。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堪称精品。

卧女枕:宋代青白瓷制品,造型略似童子枕,一女左手撑面侧卧,右手抱浮雕莲瓣枕面。人物形体媚秀,神态温柔娴静。亦属佳作。

戏台式枕:宋代的一种枕式,全枕为一座长方形戏台模型。枕面为平板瓦形,前低后高,中腰微凹;四角稍内削,使枕面呈“亚”字状。枕身为一玲珑透雕戏台,分前后左右四个台面,彩结画栏。演出场面热烈,布景道具结具,剧中人物生动逼真,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脉枕:脉枕系医生给病人切脉之用。五代制品。枕面呈椭圆形。绞胎,通体施青釉,釉色晶莹。下以伏兽为座,高矮适中,便于切脉。枕面上饰彩绘灵芝草,线刻悬钩子、鸡冠花等中草药图案。不仅是实用的医疗器具,也是雅致精美的艺术品。

模 型 瓷 俑 类
各种古瓷模型和各类瓷俑,都是古人专为死者在“阴间”享用而烧制的明器。它包括死者生前的住室,出行工具,炊具,加工农作物的用具,关养禽兽的栏舍,堆放谷物的场所,以信男仆女婢、侍从武士和五禽六畜等等。用明器殉葬之风,宋代以前特别盛行。

灶:瓷灶始见于东吴。东吴的灶作长方形,前后两端有矮灶墙,灶上有大小釜孔各一,灶面浮雕面团、水瓢、刷帚等物。西晋灶的特点是中空,下无托板;前部高尖,并有出烟小孔;后壁为半圆形;灶门正方,灶台下置釜、

甑,整体平面作三角形。南朝灶和西晋不同处是下有托底,灶作船形,上置釜甑,旁塑一女俑,双手抱釜或扶

灶,作烹饪状。火门上设护火墙,火门内放长短薪柴数根,有的在门旁还塑有女俑,发作双髻双手交叉于胸前,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隋代的灶作船形拱桥形;拱桥形灶侧立一人,双手捧蒸煮器。

井:始见于六朝,井身作圆筒状,平底,肩部呈棱形凸出。隋代的井有仿木结构的栏栅,栏栅作方形,每角用圆钉连接。

仓:瓷仓多见于六朝至宋元时期。六朝的仓体多呈圆筒状;顶为圆角方形,小直口;顶为屋檐形,仓腹中开一方形仓门,门两侧各有一竖耳。隋以后的谷仓,常见大檐尖顶,顶面有瓦槽;仓身圆形,壁有收分,上壁有方形小

门。宋代有屋宇式谷仓,元代有楼阁式谷仓。

狗圈:见于西晋,分狗窝和犬栏两种。狗窝作钵状,内蹲狗,伸舌竖尾;犬栏的特点是直壁上部微外撇,中有直条透空栅栏,口沿上有一弧形缺口。

猪圈:多见于西晋,有两种式样:一作圆形直壁,圈中立一猪;另一种为猪棚,长方形,顶有人字形脊,前墙半边开门,棚内放食槽。

鸡笼:两晋烧制。卷棚式顶,下有平台,两边有进出门。笼上立一母鸡,台上站一雄鸡,呈呼唤进笼状,造型颇为生动。

鸭舍:东吴时见有瓷制鸭舍,舍顶为五脊四柱式。

磨:见于东吴青釉器中,包括磨盘、磨架、磨带三件。磨盘齿为辐射状;磨架形若圆角方鼎,中有十字横梁以承

磨盘;底有园形漏孔,下有四柱足着地。磨带呈“丁”字形,杆端有搭勾。

臼:西晋制品,臼作方形,并有圆形凹窝。

水桶:见于西晋,器圆底平,上有人字形提梁。

案:瓷案见于东吴。案下有曲尺形四足,足侧饰两格纹。

几:几面呈长方形,下有宽扁平足,足上刻印直线条纹。唐代烧制。

榻:初见于唐代。榻作长方形,平面上两边各刻横线十一条,四边各有莲花瓣形镂孔。

钟:古代乐器。晋时曾制青瓷钟,其造型和纹样完按青铜钟仿制。

牛车:东吴时的明器,车厢呈长方形,前后各有一门,门外有矮栏栅,顶为卷栅式。

轿子:宋影青瓷中有此模型。轿盖作荷叶状,轿身圆形,中开一门。

院落:三国时烧制。湖北东吴孙将军墓出土。院落平面呈横长方形,外绕围墙,墙头有重檐顶。前墙正中大门。
设门楼一座,五脊庑殿式门,顶面作瓦纹,檐头有瓦当,四壁均有窗。楼顶内面刻在“孙将军门楼也”六字。后墙正中有一后门。围墙四角各设碉楼一座,顶式与门楼同。前厅左右有厢房;再向里为正房,正房两侧也有厢房。在正房后门两侧,又各有一间厢房。房门都开在前壁,正房朝前,厢房朝里。这所院落是研究南方古代建筑的珍贵史料。

屋宇:见于宋代影青瓷。结构完备,有正厅、偏宇、仓库、厕所等。

厕所:六朝多为陶器,隋代见有瓷制厕所。平面为长方形,正面开方形门,侧有窗户,上有屋顶。厕内尚有两个长方形蹲位。

假山:唐时明器,曾于西安唐墓出土。山峰与水池相连,水池两边凹进作花瓣形。山上有树木、花草、小鸟。山涂以蓝绿、赭黄、草绿釉。鸟施蓝黄釉,池畔为草绿色釉,池中心纯白无釉。

水榭:宋瓷中的建筑模型。前后两进,以小桥相连。后进为歇山顶高台建筑,一开间。屋面坡度较陡,正脊两端不用鸱尾而采用兽头;垂脊下有座狮;岔脊至端部有三个上翘的尖角。檐下有四根圆柱,其上部略微向内倾斜;莲花柱础。榭内有屏风,中设一桌一椅,两旁站有男女侍俑。台基四周有钩阑。桥为拱式,两旁有柱,前进亦为
歇山顶高台形建筑。

凉亭:宋瓷模型。歇山顶,顶的坡度较陡。正脊两端为兽头,垂脊两端置有座狮,岔脊上有三个上翘的尖阑,中置羊,桥旁站男女侍俑。

俑:古代专为随葬而烧制的人物、动物模型。瓷俑始见于汉代,唐宋时品种逐渐增多。

胡俑:面部刻划精细,深目高鼻,满脸胡须,戴幞头,系腰带,安祥端正,多见于唐代。

跪拜俑:六朝至宋代均见,身作跪拜式,头高昂,双目微合。

伏听俑:宋瓷俑,身平伏,两肘支地,作倾听状。

蹲俑:隋代青瓷俑。拱手蹲姿,眼下垂,两目俯视。

炊事俑:隋代制品,长裙,蹲式,作烧火状。

磨坊俑:隋俑,一手执箕,一手作推磨状。

杂技俑:唐代邗窑产品,表演者双手着地,身体倒立,双腿微向后屈以取得平衡,动作惟妙惟肖。

表演俑:具有生动的面部表情和造型动作,以江西饶州出土的宋瓷俑为佳。它不同一般的供奉俑、舞蹈俑、百戏俑和伎乐俑,而是着重在表现人物的感情,除摹拟喜怒哀乐之外,还具有生动的夸张了的定型化动作,很接近表演艺术的要求,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力士俑:宋代瓷俑。披发,狮面,戴项铃,手镯;上身赤 裸,大鼓腹,肌肉横生,右腿支蹲,左腿横屈,双手
撑腿上。

牵马俑:宋代影青瓷制品,骏马昂首嘶鸣,配有鞍,鞯、笼头;马两侧各立一俑,右侧的双手挽缰,左侧的执鞭。

男坐俑:宋俑,头戴方形平顶帽,中饰一“王”字,双手执笏,腰束带。

女坐俑:内着圆领花式条纹裙,外披方领宽袖长襦,肩有披帛,足登尖花鞋,端座于圆座椅上,宋代作品。

孩坐圈椅俑:唐俑。白釉黑斑,孩提坐圈椅中。

文吏俑:宋影青瓷制品,头戴幞头,着圆领长袍,双手执笏。

男侍俑:头戴尖顶帽,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叉手于前。系宋影青制品。

持镜女俑:宋代女俑式,双髻,身穿圆领长袍,双手持镜。

老人俑:隋瓷制品,高大,有须,大袖长袍,峨冠、系带,双手握杖,置于腹前。

女侍俑:南朝制品,头扎扇形布巾,身穿广袖长衣,形象清秀,颇有南方妇女特点。

胖娃俑:唐邗窑产品,赤露体,四肢圆润,匐匍在地上,令人生爱。

成人俑:隋代俑式,高冠,对襟,大袖长服,露长裤,双手置于胸前。

骑马俑:南朝青瓷制品,身穿短袍,腰束带,骑于马上,挽缰俯视。鞍辔俱全,鞍下垫垂至马腹下;马颈和服后
均配革带饰球。

抚盾武士俑:唐初青瓷制品。武士站立在方形座上,面部丰腴,两眼炯炯有神;戴头盔,盔前有菊形小花;身穿铠甲,一手抚盾,一手作持剑状。盾牌成长方形,中心镶嵌大团花,下部为一金龟,两侧有小团花,最下部为网状纹。

甲骑武士俑:唐初盛行。马身披挂铁甲,铁甲由马领开始,至马的膝上。马的后臂部竖一寄生,寄生上有几个镂
孔。武士戴盔,披甲,脚穿软靴,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抚剑。

供养俑:辽金白瓷器,三束卷发,盘腿直座,手持莲花置于胸前。

人首蛇身俑:人首蛇身,身卷曲盘旋,见于宋代。

人首龙身俑:首见于南唐,两人共一龙身,可能是《秘葬经》中所记的自天子至庶人墓中的墓龙。元墓出的人首
龙,身上有鳞,作直蹲状,则属墓龙无疑。

人首鱼身俑:这类俑又叫“仪鱼”《秘葬经》记公侯卿相墓中放置此器。唐墓中多发现鱼形俑,兽首鱼身俑,前有两蹄;或人首鱼身,下有四足。南唐的人首鱼身俑,有的戴道冠状帽,颈有显著的鱼翅。江西彭泽宋墓曾发现
两件,一作鱼形,一作人首鱼身形,分别置于墓室左右的壁龛中。

人首乌(鸟)身俑:又称“观凤乌”。宋墓中的乌形明器,皆作人首乌身状。据《秘葬经》所记,它在天子和亲王的陵墓中是与方相神并排的。

镇墓兽:蹲坐状,脊背有五撮竖鬃毛,长竖尾,尾梢卷成圆圈;前腿上部有一撮卷毛,四蹄向前皆伸四爪。有狮面和人面两种,均头戴圆形小冠,顶有三孔。南北朝多陶制。隋唐有少许青瓷作品。

方相:外形的特点是手持矛戟,竖眉目真(左右结构)目,形象恐怖。

生肖俑:生肖指代表十二时辰的动物形象。生肖俑盛于隋至元代。隋代见有青釉器,宋元多影青产品。它有两种
造型:一套为俑带生肖,俑盘坐,微笑,高冠,着对襟大袖拂服;十二生肖的后足踏在俑的双肩,前足攀在俑的帽沿上。
另一套为人身生肖俑,着方衽大袖长袍,双手置于腹前,盘座。身首分开烧造,颈插入俑身,可以活动。
骆驼俑:昂首屹立,背上负着排状履,上面铺有厚垫,四肢稳健有力,表现出吃苦耐劳,任重道远的神态。仅见
唐代青瓷制品。

马俑:北朝马俑制作最佳,四蹄矫健,肌肉丰隆,身上披宽敞的鞍鞯,胸前饰以璎珞。形象生动,俨然骏马。

捏 塑 类
瓷塑:我国的陶瓷雕塑历史悠久,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陶塑品。瓷雕塑品,首见于晋代青瓷谷仓上堆塑的人物禽兽,但它是作为明器埋葬于地下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便出现了供观赏的瓷玩。宋代江南地区的吉州窑及宋元明时期德化窑瓷塑,造型优美,胎质细腻,施釉均匀,典雅可爱。
瓷塑制作多见于摆设人像,仙佛和动物玩具,如官吏、仕女、武士、仙翁、菩萨、以及牛、羊、马、犬、猫、鹅、鸽等。

羊:六朝开始烧制,多作跪地式,角盘曲,身上刻划肌纹和羽翼状纹饰。隋代见有青瓷公羊和母羊,公羊昂头前视,双角卷曲前伸,母羊回头望着羊羔。

犬:六朝至清代均有烧制,六朝青瓷犬四足挺立,张口作狂吠状,宋吉州窑有精灵神气的小狗,也有摇尾驯犬。清康熙时,有黑红诸色;雍正时出现洋狗,白色。

猫:宋代始制,多见表情严肃的黑猫。

虎:宋代常见,多为雅气十足的小虎。

鸽子:制作精细,羽毛规整清晰,宋吉州窑产品。

云雀:造型俊俏,惹人喜爱。宋吉州窑产品。

鹅:宋吉州窑制品,多为羽毛丰腴的肥鹅。

狮子:辽金制品。狮形雄壮,毛发披散,昂首怒视。

狻猊:清代见此瓷塑,身如狮面而双角如羊,极其威猛。

寿星:明代始见。寿星坐于鹿背上,面带微笑;右手扶一小鹿,左手放在膝盖上,脚边有一仙鹤。

三星:清代多制福禄寿三星,色彩绚烂,为厅堂陈设品。以民窑制品为多。

叠肚罗汉:宋吉州窑烧制,笑容不得可掬,襟怀坦露,这种叠肚罗汉是人们熟知的形象。

寿翁:宋吉州窑产品,丰额束肩,手执如意,施淡青釉。

髯翁:双手捧笏,造型别致,纹饰细而匀称。宋吉州窑烧制。

金刚神像:宋代瓷像,披甲,手执降魔杖。

儿童角抵像:宋代的童戏捏塑组像。它塑造出儿童天真活泼的形态和内心的纯朴,稚气,十分逗人喜爱。中心为两个儿童摔交,一个被摔倒,但他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态;另一个显然是胜利者,昂首而笑。旁观的三个儿童,从各种不同的表情,反映出不同的个性。中间站立和右侧蹲坐的,都在为这个摔跤手鼓气叫好;而站在左侧的,看来是一个喜静不喜动的孩子,他对这样的游戏不以为然。这组捏像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系宋代捏塑高手的作品。

如来座像:德化窑的瓷塑像。如来座于须弥座上,头戴花幔,身披袈裟,衣饰合体,造型端庄。

三宝立像:德化瓷雕品,三宝立于莲座上,造型与如来像基本相同。

达摩立像:达摩是菩提达摩的简称,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都。明清两代都曾烧制。所塑达摩像,衣裙飘拂,立于汹涌波涛之中;秃头长耳,双眉紧锁,两目有神,脸部流露出沉思的表情。

观音像:观音原译作观世音,因唐太宗名叫李世民,为了避世字讳,所以简称观音。关于观音的来历,佛教众说不一。显教说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密教说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古人塑造观音像,有作男的,也有作女相的。
江西高安出土的北宋素白瓷胎男观音像,堪称珍品。这尊男观音,发髻盘曲,脸型丰满,鼻梁挺秀,口角含笑,显得文静潇洒。德化窑的瓷观音像,色象牙白,釉纯均匀,莹润可爱,整个造型极为优美;其女观音形象端正,文静慈祥,人物性格非常突出。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深艺术造诣,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艺术”。

童子观音像:元影青瓷雕,观音趺坐,头戴宝冠,身披袈裟袒胸,体态端正,面容慈祥。椅前左右各立一拜伏童子,因叫“童子拜观音”或“童子观音”。
十八手准提坐像:德化窑作品,分上下段塑造。上段准提趺坐,双手合十,两臂后方有十六只手臂,自背部作扇形展开,掌中各握“杂宝”。下段有一圆柱,上接莲花托盘,下接浪座;座前浮雕两条昂首对峙的游龙,翻腾于浪涛中,龙尾盘绕座背。座的左右各堆塑一人(称海龙王),立于龙背,侍立两旁。乳白釉,釉色明洁。

舍利塔:明代的瓷雕品。宣德的瓷塔大的高三四尺,层层叠叠,又可一一拆卸。小的高可及尺,亦能拆卸。有的可作香炉用,最下一层可以焚香,上数层有孔出烟,制作精巧。不能拆卸的,则作佛龛形,中坐一佛,塔顶则五色缤纷。

象生瓷塑:清乾隆时期,景德镇的工匠们开始用瓷土制造胡桃、莲子、茨菇、长生果、藕、枣、栗、石榴、风菱、蟹、海螺、等各种象生瓷。制作精巧,形象逼真,虽然都是一些小件玩赏品,但富于艺术价值。

杂 类
马鞍马形刀:商代南方的一种收割工具。刀作长方成鞍形,近顶端钻有双孔。通体施黄褐色釉。

纺轮:古代的纺织用具,绝大多数为陶制。瓷质纺轮仅见吴城商代遗址,作扁凸腹状,施酱褐色釉。

勺:古代称瓒,用以从盛酒器中取酒,勺面作半球状,弧把,系晋唐时期仿青铜器的青瓷制品。

器盖:瓷制容器上的配件,有着美观、实用、卫生等功效。瓷盖在商代就已出现,早期多作子母口,形制简单;唐宋以后对盖型颇为讲究,如唐末的鹗首形盖,五代的榫钮盖、曲槽盖,宋代的花瓣式盖,元代的塔形盖、兽耳盖,明代的镂空盖等,都是制作精致,具有时代特征的盖式。

骑兽器:西晋青釉器的典型产品,器下为一兽,类似辟邪,通体有印花圆珠纹,兽背骑一人,头戴背筒式高帽,帽中空,似作插物之用。

烛台:我国很早就用烛照明,烛台制作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室中之观多珍怪,阑膏明烛华容备”(《楚辞》),说明“明烛”的使用,已见于《楚辞》。而实际上在战国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至三国、两晋、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青瓷烛台便已出现,而且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三国时有羊形烛台,两晋则盛行狮形烛台。南朝烛台的造型渐趋复杂,其形制特殊的底座呈倒立的莲蓬状,外刻覆莲花饰,上置横条隔板,板上置四个大小相同的竹节状杯,可同时插入数根烛。隋唐的烛台,底座刻花精美。明正德流行八方烛台,烛台上置蜡烛形插柱。嘉靖烛台用宽把豆托底;万历时烛台采用镂空与雕塑的工艺手法,制作精美。

灯盏:古代除用烛照明外,还使用植物油作燃料来照明,这就是人们常见的油灯。东汉开始用瓷油灯,油灯由承盘及盏两部分组成。两晋以来,常见的青瓷灯多是下设承盘,盘中立一支柱,上座灯盏。也有的设有承盘,灯盏置于柱形座上。另一种就是盘下附三足,以代柱座。六朝时的灯盏,盏壁加深,以多容燃料。唐代灯盏多呈筒状,灯柱多圆管形,宋代有一种造型特殊的灯盏,据陆放翁《斋居纪事》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盎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盏脣穴殷(上下结构)中,可省油之半。“明代灯盏别具一格,在盆式座上立一带盖小壶以代灯盏,灯芯由壶咀插入壶中,具有美观、实用、省油、卫生等优点。

墓鼓:宋代烧制,系垫棺用器。

漏斗:明永、宣两朝的青花制品,为医药用器,口作菊瓣形外撇,边饰花瓣纹,沿上绘线纹;器腹鼓凸,腹下环饰单条菊瓣,与漏管连接处有小圈足;器内底有作梅花状排列的六个圆形漏孔,为过滤之用。漏管上宽下窄。
座墩:座墩系大件,和龙缸放在一起烧制。瓷座墩,宋时已制作。据《陶说》载:“宋学士王珪召对蕊珠殿,设紫花坐墩,命坐。”可为佐证。坐墩本出于熏笼,熏笼必漏空,瓷墩亦然。座墩历来作鼓形。明代座墩,以宣德产品最为精美。《博物要览》说:漏空花纹,填以五彩,体若云锦。又以五彩填实花纹,绚艳悦目。二者皆深青地,子有蓝地,填画五彩,如石青剔花。有青花白地,有冻裂纹者,种种式样,非前代曾有。”至万历时,座墩名色亦多,其中精品有玲珑双龙捧珠、飞龙狮子捧球、飞龙狮子海马等。
座墩风行于明清两代,其显著不同处是:明代墩面普遍隆起,而清代均系平面。
托座:明代始见,正德时的托座呈四足座几形,几面空平,可以承托,过去通称鱼过笼。万历时托座较矮,多为青花和五彩器。
花插:明代始制,有圆球形、梅花筒形、鼓形等多种,顶部开六个圆孔,常见于青花器中。
萧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提到:“明德化瓷箫笛,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这类瓷制乐器,目前尚有实物传世。
拜砖:据《陶说》载:“拜砖者,当拜之地,汉官仪:明光殿省中以丹朱漆地,故曰丹砖,尚书伏其下奏事。此拜地之饰也。王仁裕《入洛记》:含元殿龙尾道,各上六七十步,方达第一级,紫花砖,此饰地之砖也。今移殿省之制于庙,故用瓷砖。”
权:古代衡器,即称砣。瓷权多发现于东周至两汉时期。东周的权顶部有环形钮,钮中有园孔;顶部及近底处印~纹饰。
笔架:明清两代制作,多作五峰山形。器身多以青花绘灵芝缠枝或花草间以回文等纹饰。
笔插:明代如始制,万历笔插见有象生瓷。
镇纸:明清两代盛行的文具,用于压纸。器底平整,四面多作矮山状。
插屏:乾隆时烧制。一面刻山水,一面刻菊,施以金釉。配以檀框座,制作极为精致,是清代雕瓷中的精品。
浮雕笔筒:清代瓷雕品,一般施象牙白釉。画面多为竹林七贤、东坡赤壁、垂柳条马之类。
册页:小幅书画,一般称之为“页”,裱成对摺破片,加以封面成为书册的形式,便称之为“册页”,清代瓷器作品。
三、瓷 釉
釉,古代作“砷”或“油”。清未黄矛冏(上下结构)《瓷史》说:“古无砷辽,或谓之沫。《檀弓》:明器,瓦不成味。郑读味为沫,云沫面贵也。疏云:沫,黑光也,面贵者,言以法泽其面也。沫即今之釉。”照郑玄的说法,在东汉以前,也有人把沫或味当作“釉”字使用,作用是涂在器物表面,使其发生光泽。
釉是一种硅酸盐,施釉在素地上,经过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在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附着于瓷器坯体表面。这对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介电强度以及其他许多性质,都有着强烈的影响。釉还有增加瓷器的美观和便于洗拭、不被尘土或腥秽所侵蚀的特点。
釉常用较纯的原料制成,它的主要成份与坏料机同,不同的只是釉料中含有大量的熔剂,以降代釉的熔融温度。例如低温颜色釉的配制,大体上就是用铅粉、石英粉和少量的着色剂加水磨细、调和而成。这里的铅粉就是作为熔剂而引入的。又如现代瓷器的釉,一般是石灰加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掺加一定量的粘土配合而成。
釉种类很多。按釉料的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食盐釉;按配制方法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近按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釉、低温釉;按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有色釉、无色釉、裂纹釉、有光釉、无光釉、结晶釉、窑变釉等。
我国古代瓷器所用的釉主要是石灰釉。
艺 术 釉 类
颜色釉:在釉药里加上了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随着色剂的不同,颜色釉所呈现的颜色也就不同。我国传统的颜色釉,依着色剂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二、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颜色釉是一种装饰釉,被广泛地应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在我国历史上,差不多每一个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釉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品种。
影响颜色釉呈色的,除了着色剂的不同外,还与釉料的组成,磨细的程度、烧成的温度以及烧成的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历代的制瓷工匠正是利用这些因素,烧出了颜色、风格各异的颜色釉器。
高温色釉:也叫高温釉或高温颜色釉。
颜色釉有两种:一种在窑中烧成,一种在炉内烧成。前者叫高温色釉,后者叫低温色釉。高温色釉为石灰质或石灰碱质,它是在石灰釉中利用氧化钙作助熔剂,在1200度以上的温度中烧成,故名高温色釉。高温色釉的釉料一般是上在生坯上,入窑一次烧成,所以《南窑笔记》中将它说成“窑内所出釉之正色”。
我国最先发明的高温颜色釉,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钙为主要熔剂的青釉。它的出现可以追潮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殷周时代。到了明清时期,高温色釉种类繁多,除了上述传统的青釉外,尚有名贵的红釉、蓝釉、酱色釉和乌金釉等。
低温色釉:是用氧化铅作助熔剂,在700——900度的温度中烧成的颜色釉。由于它是上在已烧成的瓷器上,再入炉二次烧成,〈南窑笔记〉中称为“炉内颜色”。景德镇地工匠甚至不以为它是颜色釉,而叫它作“炉彩”。
我国低温颜色釉的发明,比青釉要晚得多,但在汉代已相当普遍。这种釉的化学组成都属于PBO——SIO2二元系统,故也称铅釉,铅质低温色釉的特点是釉面光泽强,表面平整光滑,釉层清澈透明,犹如玻璃一样;但硬度比较低,很容易出现划痕,化学稳定性也较差。
我国传统低温色釉的主要品种有绿、黄、蓝、红、缘、紫等多种。
石灰釉:三国、两晋、南朝时期,南方各地的青瓷窑场使用的青釉,就是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的石灰釉:五代、北宋的龙泉青釉,也是这种石灰釉。景德镇使用的石灰釉,历来就是用一种类似瓷石的天然矿物质的原料——釉果,与用凤尾草烧制的釉灰配制而成。釉灰的主要成份为氧化钙,在焙烧过程中,氧化钙与二氧化硅一起生成玻璃质,增加坯与釉的粘合作用,并可提高釉的弹性、强度和光泽度。
石灰釉的特点是高温粘度比较小,易于流动,所以釉层都较薄。由于釉中气泡和未熔石英颗粒很少,釉层通常显得透明,釉面光泽度亦比较强。石灰釉的适应性能较好,硬底较高;烧成温度一般在1250度左右。
石灰碱釉:南宋、元、明时代的龙泉青釉为石灰碱釉。该地区的紫金土系由石英、长石、含铁支母以及其他含铁矿所组成。紫金土含量为3—5%,高的可达15%左右。它主要用来配制釉色或胎色料深的制品,如梅子青,豆青釉等。这种石灰碱釉,是用石灰(或石灰石)与砻糠制成“乌釉”,再将“乌釉”掺入传统釉料内配制而成。石灰碱釉中,石灰或石灰石是釉的主要助熔剂。
石灰碱釉的特点是高温粘度比较大,即或高温下不易流釉。这样,釉层可以施得厚一些,使器物的外观显得比较饱满。烧成之后,还可使这类釉的表层获得一种柔和淡雅,有如美玉般的艺术效果。著名的龙泉窑粉青釉就是突出的一个品种。南宋时期发明的石灰碱釉对青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长石釉:长石釉是陶瓷生产中常用的难熔釉料,也是透明釉的一种,适用于日用瓷器和一部分陶器。
长石釉含二氧化硅较多,而含金属及碱土金属氧化物较少。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高岭土、粘土等组成,也有些在配料中加入废瓷粉以取代部分长石的。长石釉的特点是硬度较大,光泽度较强,带乳白色,有柔和感。
流动釉:所谓流动釉,就是由于釉的熔点降低,在烧成过程中,釉汁沿着制品的倾斜表面自然流动,形成美丽自然、十分流畅的具有动态美的图样,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制造流动釉产品时,可用浇釉法、浸釉法、涂釉法等,将釉直接施在陶瓷坯体上;也可以先在坯体上施一层普遍白釉,然后再施一层流动釉。
无光釉:无光釉并非绝对没有光泽,而是没有普通釉那样一种类似玻璃的光泽。施无光釉于艺术陶瓷上,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哥窑的釉,就是属于无光釉。它们具有各种美丽的颜色:米白、蛋白、奶白、粉青、灰白、灰绿、奶酪黄,有时甚至米白而映红。
裂纹釉:釉面龟裂,本是瓷器烧成中的一种缺陷。原因是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在加热过程中,釉面因产生了较大的张力而形成许多裂纹。人们由此而受到启发,创造出了裂纹釉。在我国陶瓷史上,裂纹釉最早出现于宋代的哥窑。
裂纹釉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填充型,即在已烧成的釉的裂纹 中填充煤烟等物质,使纹路呈黑色;也可以在裂纹中填充硫酸铜等着色溶液,使之呈现棕绿等色调。另一类为覆盖型,先将制品施一层底色釉;焙烧后,再在底釉上覆盖一层颜色釉,再次熔烧。使覆盖釉呈现裂纹,从而露出底釉的颜色。
因釉面裂纹的形态不同,裂纹釉制品的名称也随之而异,如鱼子纹、百圾碎、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以及鳝血纹等等。
结晶釉:所谓结晶釉,就是釉熔融后,经过缓慢的冷却,使釉中的结晶质物质处于饱和状态,从而折出呈美丽花纹的结晶。这是一种别有风味的艺术釉,它可以施在已经烧过的成品上,也可以施在素烧坯或生坯上一次烧成。宋代的建阳窑、吉州窑等烧造出的兔毫、玳瑁、油滴、鹧鸪斑都是有名的结晶釉。
窑变釉:窑变釉也是一种艺术釉,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了最复杂。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某些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有的象夕阳晚霞,有的象秋云春花,有的象大海怒涛,有的象万马奔腾……人们对此现象无法解释,就称这为“窑变”。
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窑变釉。《博物要览》说:官、哥二窑烧出器皿,有时窑变……于本色釉外变色,或黄或紫红,肖形可爱。后来钧红更是一种闻名中外的窑变釉。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的工匠已经基本掌握了窑变釉的规律,可以烧造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产品。
单色釉:凡瓷器表面施以单一颜色釉的都属单色釉,如青釉、黑釉、红釉、白釉、黄釉等等。单色釉也叫一色釉或一道釉。由于釉料中含有不同化学成分,烧成后会呈现不同的色泽;又由于我国古代在配料、选料和烧窑等方面都依靠经验,往往以同样的方法烧制同样的品种,但规格不一,所以文献记载中的釉色名称极多。如青釉的色调,有时在同一窑址中就发现数十种,这些大多不是有意识烧成的。
窑灰釉:在烧窑过程中产生的草木灰自然降落在胎体上,并在高温下与胎土化合而形成釉,这种釉就叫窑灰釉。据说我国自汉至六朝乃至于隋,有些瓷器上的釉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草木灰与坯土的调合物中,即使仅含1—3%的氧化铁,就能呈现出美丽的青色。
护胎釉:护胎釉又叫化妆土,它由白净细腻、含铁分特别少或根本不含铁的瓷土配制而成。在瓷器入窑焙烧以前,先用浸渍、或注浇法喷涂,将其施于胎体的表面,然后再上釉入窑可以提高瓷器的质量。
瓷器施护胎釉,既可以掩盖胎料因杂质示除净而泛出来的杂色或黑点,又可以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的毛病。将能使青釉明亮而淡雅,使白釉的白度更加稳定,釉色更加光泽。对玻璃质的釉层,有白色护胎釉衬底,还能提高釉色的莹润度和玻璃质感。
如果赋予护胎釉一定的颜色,还可以对瓷器起装饰作用。有护胎釉装饰比色坯装饰经济,又可以避免采用色釉时容易在制品棱角处产生“露白”的弊病。从江西洪州窑发掘资料看,我国瓷器在南朝初或东晋末期就已开始使用护胎釉。
施 釉 工 艺
浸釉:浸釉又叫蘸釉,是最基本的施釉方法。浸釉就是将瓷器的坯体浸入釉浆中,然后取出,使坯体表层挂釉。这种方法适用于厚胎坯体及杯、碗类制品施外釉。釉层的厚度决定于坯体的吸水率、釉浆的比重与浸入时间等。
明清以前施釉多为蘸釉,器物上的釉汁往往不到底足;烧成后的器物上部有釉,下部直到底足均为露胎,即常说的“外施半釉”。
荡釉:就是把釉浆留入坯体内部,然后将坯体上下左右旋荡,使内部均匀地吸到釉浆,再将多余的釉浆倾出。这种方法适用于重心较高,口径较小的中空制品,如壶、瓶等琢器的内部上釉。
刷釉:又叫涂釉,《陶冶图说》说它是明清以前的上釉旧法,“将琢器之方长棱角者,用单毛蘸釉上器,失之不匀。”刷釉法不用于大批量的生产,而多用于在同一坯体上施几种不同的釉料。在艺术陶瓷生产上也常用刷釉法,以增加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刷釉法还经常用于补釉。
吹釉:吹釉又叫喷釉。吹釉多使用于琢器和大型圆器的上釉。方法是“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以吹。吹之遍数,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至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陶冶图说》)。吹釉的发明,使器物的里外釉都得以均匀,凡大型坯体、薄胎坯体、色釉制品以及需要上几种釉的坯体,均可采用此法上釉。
浇釉:浇釉系对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其作法是:在盆或钵上架木板,将坯体放在木板上,工匠两手各执一碗或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互浇泼。如果坏件过大,则由两人操作,但两人手法必须一致,方可使釉层均匀。
轮釉:轮釉是将坯体放在旋转的机轮上,再舀一勺釉倾入坯体中央;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釉浆均匀地散开,多余的釉浆则飞溅至坯外,这样坯体便附上一层厚薄均匀的釉汁。这种方法适用于盘碟等扁平的器物。
釉果:将釉石(即用来配制釉料的瓷石)舂细淘净,制成土砖状,俗称“釉果”。釉果在使用前不须再经淘洗,只要掺入釉灰即可以作釉料。
釉灰:釉灰是用石灰石一狼鸡草或凤尾草层叠烧炼数次之后,再经陈腐而成。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并含有上些石英、钾、钠等化合物,主要起助熔作用。釉灰在使用时分为头灰和二灰:只经过粉碎、过筛、淘洗的名为头灰;用人溲浸渍陈腐一至二个月后,再加以炼制的名为二灰。
景德镇窑制瓷的原料,历来是以高岭土和瓷石作胎,以釉石掺入釉灰作釉的。
釉浆:瓷器的釉料,为了便于施挂,一般制成釉浆的形式。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景德镇配制釉浆的过程是:先将釉灰用水淘细,后配以白不泥(即釉果)调和成浆状。泥灰的比例,视所施器物的种类而定。“泥十盆,灰一盆为上釉。泥七八,灰二三为中釉。若原对或灰多为下。”一般的规律是:釉灰用得太少,烧成后釉面会出现水波纹等釉病;釉灰用得太多,釉的熔度低,烧成后釉面光滑,但釉色易泛青或泛灰。
白度:白度是以硫酸钡为百发之百作为标准的。测定白度的仪器“白度仪”,是利用瓷片试样对白光反身的强弱来进行测定的。
影响瓷器白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是三氧化二铁与二氧化钛等着色氧化物含量影响。随着这些着色氧化物的增加,瓷器的白度就不断下降。一般来说,再增加百分之零点一的此类物质,白度就相应降低二至三度。
瓷器的白度,包括坯体白度与釉面白度。由于釉用原料比坯用原料少得多,又覆盖在器物的表面,所以提高产品的白度,多从釉用原料入手。
透明度:透明度也叫透光度。釉层的透明度是指透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之比的百分数。这个百分数越大,釉层的透明度就越好。
影响釉层透明度的因素很多,着色氧化物含量,胎体与釉层的厚薄、纯净,都与透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泽度:光泽是瓷器釉层表面的一种特征。在受到光线照射时,由于釉表面平滑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瓷器的釉表面朝一定方向的反光能力(镜面反射)有所不同,因此感觉到的光泽程度也不同。釉表面的光泽,还与其折射率有关,折射率越高,光泽度也越高。
青 釉 类
青釉: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是出现于南方的青釉。
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睛,钧窑、元瓷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
我国历代的青釉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加了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焰里烧成黄色,经过还原焰才成为青色。另一方面,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对釉的呈色有很大关系。如古代的越窑、婺州窑青瓷釉料中铁的含量在2——3%,釉色较深,呈豆青色或艾色;唐代瓯窑青瓷釉的氧化铁含量为1.54%,釉作淡青色;德清窑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来配制黑釉,使釉内含铁量高达6—8%,因此色黑如漆。
缥色:缥原为一种淡青色的帛。所谓“骠色”,就是指青瓷的如缥的釉色。瓯瓷的釉色就是缥色。其色淡青,在淡灰绿色中,青的成分较多。但由于为候不一,釉色也不太一致,有深灰绿,青绿,黄绿,甚至还有灰色和带烟焖暗斑色。釉质分两种:一种透明玻璃釉,釉质较肥厚,多开片;一为不甚透明玻璃釉,经还原焰烧成。
秘色
据《高斋漫录》记载,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造。为供奉物,臣庶不得用,故曰秘色。“后来的文献都附和此说。实际上,秘色是青釉色调的一种,色泛灰兰,釉面无光。
秘色也并非始于钱氏,唐代已有,盛于五代,衰于南宋,元明时中断。宋时的余姚上林湖烧造秘色色瓷器,这时的釉色不再是那种青中微微闪黄的不成熟的还原色调,而是一泓清水般的湖绿色。因此国外也有将秘色称为翡色。
蟹壳青:所谓蟹壳青,是指一种带黄色的青釉,也是我国早期的结晶釉。它以铁为呈色剂,釉面颜色像刚出海的蟹壳一样。从烧制工艺上来分析,它是用还原焰焙烧而成。
另外,清乾隆时的茶叶末釉,釉色偏绿,习惯上也称之为蟹壳青。
东青:东青为一种淡青色的青釉,据说

2012-10-10 00:35:30 | 引用
xlz66
xlz66
无题
东青:东青为一种淡青色的青釉,据说北宋的东窑产品质釉呈淡青色,称作东青,又称冬青或冻青。

在明代,景德镇曾仿制东青釉,并有专仿东青户,其中以官古户兼造的最好。清乾隆以后,仿东青又有所创新。据《陶录》记载:“近闻仿东青,新试得一法:釉果作质,陶成则釉色益衬出,而美过于前仿东青器。”另外,清雍正时的豆青釉也称东青。

粉青:粉青为石灰碱釉的一种。它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或钛。粉青的作法是生坯挂釉,釉厚1—2.5厘米。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淡雅,有如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

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首创。宋代的官窑和以后的景德镇都有成功的粉青产品。

梅子青:梅子青是龙泉窑在南宋时期创造的又一种杰出的青釉品种,其色调可以同翡翠媲美。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要高,釉的玻璃化程度也比粉青釉高。釉层略带透明,釉面光泽亦较强。梅子青釉的形成除了烧成温度较高以外,还需要较强的还原气氛和比粉青釉更厚的釉层。

豆青:豆青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本来东青、豆青都属于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黄色。到清代就纯近绿色。明正德年间的豆青,色浅淡而闪黄。康熙时则色深,釉面润泽,釉质坚硬。这是各式器皿上的豆青釉,均施于表面,器里及底部仍为白釉。

天青:据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朝廷官史请示烧造成御用瓷器的造型和设色,柴世宗答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根据这一颜色创造出来的釉色叫“雨过天青色”即是天青釉。有关文献中提到汝窑的釉色也叫天青。就藏品来看。呈现的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虽有深浅的不同,但基本色调比较稳定,变化较少,多数釉面无光泽。

天青釉发展到清初,已达到顶点。康熙时期的官窑产品,天青釉略带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元开片;民窑的青色较深,釉层较厚。到雍正时,釉色幽淡隽永,更是引人入胜,但到乾隆以后,由于青料质劣,釉色阴沉,被称为“鬼脸蓝”。

冬青:冬青釉为明永乐时新创的品种。色泽较生,具有摹仿宋元龙泉的效果,故也叫“仿龙泉釉”,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质肥厚,多小气泡及垂流现象;釉层均匀,釉面玻璃质强。宣德时冬青,釉色有深有浅,深者青翠,浅者犹如新鲜的青豆色;釉面无桔皮纹,釉质莹润无气泡。嘉靖时,其色调介于豆青和粉青釉之间,釉面肥厚,光亮洁净。

清代的冬青釉以康熙朝为佳,釉色比豆青浅,釉薄而坚,肥润元开片,器里外均为一色冬青釉。

毡泡青:又称“茄皮蓝“,以清康熙时所制最佳,这是一种玻璃质釉,呈色青蓝,釉面晶莹光亮,釉质坚致,釉内无纹片。

翠青:翠青釉为永乐新创,因釉色青嫩如翠竹,故名翠青。釉面色泽光润,垂釉处特别突出,玻璃质感强,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永乐时的翠青釉器物,胎体和器足处理得很规整,器面多光素。因釉汁的垂流,器物的肩部色泽淡雅,下部浓重。

雍正青釉:雍正青釉为元、明、清三朝中的青釉成功之作。南宋的龙泉釉,是我国古代青釉发展的高峰,但到元、明时一度衰落。入清以后,康熙朝渐有所起色,苹果青是这时的代表。雍正时才真正掌握了青釉的烧造成技术,在铁的含量及对还原气氛的控制上完全可以得心应手。这种以东青为主要色调的成功的青釉,常被施于造型规整的大件器物上。天青、冬青、仿汝、仿龙泉、仿官等品种,这时都不乏佳作。

仿汝釉:仿汝釉是一种显鱼子纹小开片的天蓝色釉。釉质极其细腻,色泽淡雅柔和,较之宋代汝窑有过之而无不及。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宋汝釉为失透状,釉面厚重稳定;仿汝釉则釉面透亮,清澈晶莹。

景德镇在明宣德时首创仿汝釉。由内府民生汝器作余,御器厂照此仿制。烧出来的仿汝器釉色呈淡青或天蓝,釉汁肥厚、匀净,开细小片纹。但烧制时间不长,成化以后即不复见。

清雍正开始,这种颜色即不出现,而且胜于明代。据文献记载,不仅御器厂,就是民窑也能仿烧。《陶录》说,“镇陶官古大器等户,多仿汝窑釉色,其佳者,亦以雨过天青呼之“。这种釉“色青而带蓝光,非青碧之粉青…汝瓷所谓淡青色,实今之好月蓝色”。

仿龙泉釉:明清以来,景德镇一直在仿烧龙泉釉,包括仿著名的粉青、梅子青之类。明永乐时的翠青釉色泽近于粉青,而比梅子青略淡,可以与龙泉最好的作品相媲美,实际上,当时的龙泉窑已无法达到这个水平。

清代景德镇有专仿龙泉器户,他们的作品也超过了原来的龙泉。正如《陶雅》所说:雍正仿龙泉,皆无纹,制作而款精。后起者胜,岂不然欤。”

仿官釉:所谓“仿官釉”,是指清代景德镇仿烧宋官窑器物的那种青釉。

两宋官窑的青瓷制作,都属汝窑一系。《留青日札》说北宋官窑“文色上白而薄如纸者,正如汝”;《格古要论》说南宋修仙司窑“好者与汝窑相类。官青瓷,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最不。”

清雍正、乾隆两代所制仿官釉极为成功:釉色灰蓝,釉层失透,釉面点缀着本色纹片,与宋官窑器比较,有时竞能达到真伪难辩的程度。据《景德镇陶录》记载:“官窑器,自来有专仿户,今惟兼仿,碎器户亦造。若厂仿者尤佳。”

黑 釉 类

黑釉:黑釉与青釉一样,主要呈色剂也是氧化铁,当釉料中的氧化铁达到8%左右时,烧成后就呈赤褐乃至暗褐色;如果再把釉层加厚,则颜色变浓;厚度积累到1。5毫米左右,釉色就纯黑了。除氧化铁以外,黑釉釉料还含有微量到少量的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铬等其他着色剂,虽然含量很低,但是有时对色调也有一定的影响。

据现有资料,至迟我国在东汉时就能烧黑釉。东晋到南朝初的德清窑,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来配制黑釉,使釉内含铁量高达6—8%,釉面光泽,色黑如漆。

我国古代黑釉也分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东汉、东晋等早期黑釉都属石灰釉,唐以后,基本上都改用石灰碱釉。就黑釉的品种而论,可以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油滴、兔毫、玳瑁、麻酱釉等,即属花色黑釉。

黑定:定窑以生产白瓷著称,但它烧造的黑釉瓷质量也很秘。《格古要论》说定窑:“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可见黑定与紫定胎质与白瓷一样,同样都是白胎。黑定又有“兔毛花”之称。许次纾《茶蔬》说:“茶瓯,古取定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之用耳。”

墨地:所谓“墨地”是清康熙时出现的一个新品种。作法是在白釉上先吹一层绿色玻璃釉,然后再吹一层黑色玻璃釉罩在上面。烧成后釉面呈滋润而发亮的墨黑色。墨地多用作黄、绿、紫三彩地釉,烧制极为名贵的“墨地三彩”。

乌金釉:乌金釉是一种名贵釉色。它以三氧化二铁为呈色剂,配合一定量的锰和钴的氧化物;生坯挂釉,以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质细腻,乌黑、净亮如镜面,为黑釉中最莹亮者。

乌金釉创烧于明代成化朝,盛行于清康熙年间。乌金釉的制法是在白釉上吹以黑色玻璃釉,烧成后呈黄黑色。纯粹的乌金釉器极少,大多数在上面用金彩描绘各种锦地或开光纹饰,但金色都不能持久。

吹古铜:又称古铜,属低温黑釉。乌金釉发展到清乾隆时,达到很高水平;以后又衍为古铜、墨褐、铁棕等等。古铜釉常被作为料地,有纯黑与黑地彩两种。黑地彩即在黑地上再施彩绘,以黄绿紫三色为多。

油滴釉:油滴釉是黑釉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在釉面上散布着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大的直径达数毫米,小的只有针尖大小,形似油滴,故名“油滴釉”。油滴釉属于结晶釉,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在该处富集,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过饱各状态,并以赤铁矿和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从而形成“油滴”斑。

油滴釉创于宋代。从传世品看,这类黑釉器带有典型的建窑特色,便窑址中尚未见出土。北方地区的定窑、鹤壁窑、临汾窑倒有出土,以临汾窑为多。定窑、鹤壁窑油滴结晶斑点很小,但有很强的银质光泽。

兔毫:在黑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谓之兔毫斑。兔毫是黑釉的名贵品种。它的形成原因是:在1300度高温下,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便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斑。

兔毫在宋初即已出现。历代诗文中常提到的玉毫、异毫、兔毫斑、兔褐金丝等等,都是兔毫的不同名称。福建省很多瓷窑都烧制带兔毫纹的黑盏,名曰兔毫盏,以建阳窑的产品最著名。江西、四川、山西等地的瓷窑也烧造兔毫盏,便数量比福建少。

鹧鸪斑:鹧鸪斑也是一种结晶釉。用含铁量不同的两种黑釉,在生坯上挂釉两次,以稍低于烧制其他结晶釉的温度焙烧,因较多的铁元素在釉里结晶,黑色釉面便呈现鹧鸪羽毛一样的花纹,故名鹧鸪斑。

玳瑁釉: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产品,釉面黑、黄等色交织混合,色调滋润。

玳瑁釉器的坯体,系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焙烧后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并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龟裂、流动、密集、填缝,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故称玳瑁釉。除吉州窑外,广西地区有仿吉州窑玳瑁釉标本的发现。

白 釉 类

白釉: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铁,器物烧出后必然呈现深浅不同的青色来。如果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低于0.75%,烧出的釉就会是白釉。古代白瓷的制作,并不是在釉料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使含铁量降到最少的程度。这样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白度很高的白瓷。据目前的资料,白釉出现于北朝。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国至今所见的最早的白瓷。

粉定:所谓粉定,本来是南定、北定、新定的通称。定瓷的白釉为玻璃质白釉,其色泽类粉,所以叫粉定。但后来,粉定这个名词却为景德镇所专用。《陶录》引《唐氏肆考》时加其语:“古定器,以政和宣和间窑为最好,色有竹纹刷纹。其出南渡后者为南定。北贵于南,划花最佳,光素亦好。昌南窑仿定器,用青田石粉为骨,质粗理松,亦曰粉定。”元代的景德镇窑,由仿定而创烧了这种粉定,特点是釉色白而滋润。

卵白釉:元代景德镇湖田窑所产的白燠印花瓷器(即通常所说的“枢府瓷”),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卵色泽,帮称“卵白”。卵白釉含钙量低,但钾、钠的成份增多,故粘度大,烧成范围较宽。早期器物由于釉中含铁量稍高,色微闪青;晚期随着釉中含铁量的减少,色趋纯正。洁白润泽的枢府卵白釉实际上是明初甜白釉的前身。

青白釉:青白釉又叫影青。它是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的独创。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加上烧质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现出一点淡青色,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称青白釉。也有人将它叫做映青、隐青或罩青的。南宋时,采用覆烧方法,青白釉瓷器产量激增,以景德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入元以后,青白釉略显青色,也不象宋代那样清澈透亮。

永乐影青:在明初,影青瓷器并不多见;直到永乐时,景德镇御器厂的影青瓷才崭露头角。

永乐影青与宋元影青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时的釉质肥润,并有较大的气泡布于釉中。另外,永乐影青器物的胎体玲珑,透影性强;其装饰方法则多在碗的外壁双勾缠枝莲花纹图案。由于釉面玻璃质强,因而在已刻划的纹饰轮廓线内外形成积釉现象,把纹饰衬托得格外秀美清晰。

甜白: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宣德时,甜白釉又有新的发展。《博物要览》说宣德白茶盏“光莹如玉,内有绝细龙凤暗花,底有大明宣德年制暗款。隐隐桔皮纹起,虽定瓷何能比方?真一代绝品。“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代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它的鲜艳色彩来。

甜白釉在清代还有烧造。康熙甜白釉有奶粉般的色泽,白而莹润,无纹片,也称奶白。

永乐白釉:永乐白釉的奇特之处是迎光透视时,胎釉呈现肉红色;在器物足边和折角积釉处,常闪耀灰青,釉面还偶尔闪现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织在一起的极淡的是虾青色。其厚者釉面肥腴而不平,表面微显灰暗之色,侧视如阴云密布的云层向下垂堆。薄者釉面平整晶莹,施釉不淌。

明代白釉:明代前期白釉除永乐窑外,自宣德至嘉靖,各代也均有特色。

宣德白釉呈色乳白,釉层较厚;特别是釉面有密集的小桔皮棕眼,为历代白釉所未有。成化白釉肥厚莹润,平净油光,不见桔皮纹。个别的盘碗之类器物,由于串烟而使釉面显现黄色,如同烟雾迷漫一样。弘治时的釉质肥厚,釉色洁白细润;部分釉面白中闪灰,而多数却纯净光洁;器物底部釉面则呈亮青色或灰青色。嘉靖白釉的釉面泛乳白色,称“乳白釉”。除一些粗糙器物施釉不匀外,大部分白釉制品可与永乐白釉媲美。嘉靖以后,民间尚纯白器。

象牙白:即明代德化窑的纯白釉。因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特别低,而氧化钾的含量不特别高;再加上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釉色特别纯净。从外观上看色泽光润是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欧洲人又称这种釉色为鹅绒白、中国白。

康熙白釉:白釉到了清代,将原来的粉定加以精制,又衍为牙白和鱼肚白。康熙窑的白釉种类更多,均坚而薄,无纹片;一般多闪青色。因釉薄而透明,隔釉能见胎上的旋轮纹痕。这时的甜白有奶粉般色泽,白而莹润;粉白似宋代粉定,釉内掺有粉质物;牙白白中闪黄;月白又称月下白和鱼肚白,一般微闪青色。

红 釉 类

红釉: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当时有一种呈色不太稳定的铜红釉。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了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

红釉的种类很多,除鲜红外,又以浓淡而衍变为各种不同的品种。深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又叫珊瑚釉,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作美人醉。

铜红:用铜作着色剂来装饰陶瓷制品,始于汉代。当时的铜绿釉,釉是铜在低温铅釉釉和氧化气氛中呈现的绿色。铜还能使高温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变成美丽的红色。宋代制瓷工人掌握了这一科学规律,制成了钧红;元代又制成了了釉里红。

铜红釉在烧造技术上难度很大,铜的正常显色不仅与铜的含量和基础釉的成份有关,而且对窑内温度和气氛的变化都十分敏感。配方和烧成条件方面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色调不正常。有时甚至同一配方在同样的烧成条件下,了也会出现不同的色调。所以,直至明永乐时期,才正式烧成呈色鲜红的瓷器。

钧红:宋代钧窑利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釉,称为钧红。

钧红是最早的红釉,当时的釉料配制不够精细、准确,除了铜以外,还混杂着其他的金属氧化物。因此钧红釉具有红里泛紫的色调,近乎玫瑰花、海棠花的紫红色,所以,又称为“玫瑰紫”和“海棠红”。钧红制品中,还常出现红、兰、紫三色互相交错、如火如霞的绚丽画面。

钧红釉的创制,为陶瓷的装饰工艺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明代的宝石红、霁红,清代的郎窑红、桃花片及一些窑变釉的出现,都与钧红有关。

永乐鲜红:明代永乐时期,纯正的铜红正式烧制成功。由于这种红釉具有鲜艳的红色,人们称之为“鲜红”。

《景德镇陶录》说:“永器鲜红最贵”,并非过誉之词。从传世品看,永乐鲜红的红色鲜明而匀润,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红中泛黑的色调;釉层莹润透亮,说明火候恰到好处。个别釉质稍有不纯的,伴有黑色小点或血丝状纹。厚胎器物的红釉发色微浅,薄胎的则往往通体开片。

永乐鲜红的烧制成功,是明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一项重大贡献。在这以前,陶瓷领域还没有一种纯正的红釉瓷器。

宣德红釉:宣德时期,红釉制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较之永乐鲜红更胜筹,出现了宝石红、祭红、积红、霁红、醉红、大红、鸡血红、牛血红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种。

以色泽而论,宣德红釉有深、略深、浅、淡四种。深者色为黑红,犹如初凝的牛血,釉质肥厚,釉内气泡较多。略深者色艳丽,釉层略薄,亦有小气泡,并伴有隐约显露的细小血丝状与小斑点。浅者釉色分外匀净,可与红宝石的晶莹相媲美。淡者呈现桃花般粉红色,俗称“桃花面”;而且釉面不滑,无桔皮纹。

宣德的红釉器在口沿部位都有自然形成的一线白釉,俗称“灯草口”;红釉的积釉处显现青灰色,最厚处气泡密集,这是宣德红釉的时代特征。

成化红釉:宣德以后,红釉制品极少烧造,所以成化红釉器较为难得,从故宫藏有的一件红釉盘来看,成化红釉釉质肥润,色泽浓艳。气泡大而且多,釉厚处有波皱似的桔皮纹。器物口沿处釉呈黑褐色,足边垂积釉更是红里透黑,口边白釉莹白,与红釉对比强烈。正德时,虽力图重振红釉的烧造,但少有成功;清康熙时只得改烧釉上矾红以资代替。在中断二百年后,到清康熙时又再度出现。

祭红:所谓“祭红”,是鲜红釉中的一个品种,因这种釉色常作祭祀用器而得名。它创于宣德年间,又名宣烧。据文献记载,祭红“釉色以西红宝石为末,烧成之后,殷红灼烁,宝光耀目”,《陶录》也说:“宣德造祭红红鱼靶杯,以西宝石为末入釉。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汁水莹厚”。所以祭红又称宝石红。文献中往往还把它称作鸡红。解释为鸡血之红;或称霁红,解释为雨过天睛之霞霁;还有称作积红、醉红、极红的,不一而足。

嘉靖间已不能烧造鲜红釉,祭罈的红瓷只好改用矾红;因而这时祭祀器物中的矾红也称作“祭红”。

宝石红:明代永乐,宣德期间的红釉,呈色鲜艳,釉色中闪耀出宝石一样的光泽,所以叫“宝石红”。康熙时的郎窑红,也是仿制明宣德宝石红极为成功的品种。以前传说宝石红是采用宝石(如三佛齐之紫石非(左右结构),勃泥的紫矿胭脂石等)研末入釉而烧成的。实际上是铜元素经过加热处理,成为胶体金属状态,在釉里呈现红色。它生坯挂釉,入窑经高温还原焰烧成;呈色安定深沉,无流釉、脱釉现象。

郎红:郎红亦称郎窑红,系以清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的姓氏而命名。郎红仍仿宣德祭红釉;但较祭红为鲜,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色泽绚丽、光彩夺目,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

郎红釉的特点是釉汁厚,釉面除大片裂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器物底边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而近于黑红;器物口部露骨多呈粉白、淡青或浅红色。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度以上的高火度还原焰烧成。传统的郎红釉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

牛血红:郎红的一个特点是色泽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所以又称“牛血红”。但牛血红通常是指郎红中釉层较厚、色泽昏暗、泡沫又大又多、釉面有棕眼的那一类产品。其器里侧白釉,白中多闪青。

鸡血红:郎红中的薄釉器,色如鸡血一般鲜红,故又称为“鸡血红”。其特点是釉泡小而闪闪发亮,釉色极润,釉中常有小白点。

美人醉:粉彩中最艳丽的叫做美人醉,又作美人霁或美人祭。始于明嘉靖时,盛于清康熙、雍正间。

康熙美人醉最具特色,釉色种类也最多。当时美人醉正色通体红润,色彩明快鲜艳,洁净无瑕,元斑点、苔点及苔片。稍次者,一部分釉色发生变化,呈深浅红斑点,状如老豇豆皮,叫做“豇豆红”;如釉色全部发生变化,形成绿而带深浅苔片的,叫做“苹果绿”;釉色润泽,浅而带灰的,称“娃娃面”;更浅的称“乳鼠皮”;带暗花的则叫“梅皮”。

桃花片:俗称“美人醉”或“豇豆红”,创烧于清康熙时。这种红釉呈色千变万化,有的在蒙蒙粉红中密集着深红色斑点;有的一部分为深红色,而周围却逐渐晕散为淡红色;有的在深红之外的较浅部分,呈现黄色或绿色的色晕或斑点;还有的是在深浅绿色中,泛现不同的红晕。因此,这种釉色的别名很多。

豇豆红:豇豆红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是清康熙时的铜红釉中名贵品种之一。釉色浅红,釉面多绿苔点。这种颜色苔点本是烧成技术上的缺陷,但地浑然一体的淡红中,掺杂点点绿斑,反而显得幽雅清淡,柔和悦目,给人美感,引人遐思。由于铜在各部分的密度不同,烧成后呈色各异:有的在匀净的粉红色中泛而深红斑点,或者红点密集成片;有的则在浅红色中映而疏露的绿斑或色晕。因此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之美誉。

霁红:霁红创烧于康熙后期。它是一种纯粹的深红釉,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度左右高温的还原气氛中烧成。霁红的特点是釉汁凝厚;釉面密布细小的棕眼,如同桔皮,色调深红,似暴风雨后晴空中的红霞,所以得到了“霁红”这一得意的名称。

霁红釉盛于康、雍、乾三代。康熙霁红用料较粗;色泽厚重,釉色不甚均匀,红色作渗透状;釉边不齐。到雍、乾时,呈色稳定,红中带黑,釉面有桔皮纹和棕眼;边釉整齐,红色无显著渗透状。

吹红:写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有“吹青、吹红。二种本朝所出”的记载,说明采用吹釉法施釉的青、红两种色釉,是清初新创的品种。现在景德镇烧制豇豆红釉,仍采用吹釉法。根据传世的实物推测,所谓的“吹红釉”,很可能就是指豇豆红这一品种。

低温红釉:低温红釉,一般以铁为呈剂。明末以矾红代替鲜红,首先创烧了低温红釉。以后,又发展为吹、拍两种。吹者为“吹矾红”,始于明;拍者为“拍珊瑚”,创于清。还有“吹洋红”等。

矾红:矾红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它的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没有铜红纯正鲜艳;但呈色比较稳定,在烧造工艺上也比高温铜红容易得多。因此,御器厂便以矾红取代了铜红。

矾红创烧于明嘉靖年间。据文献记载:“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作深矾红。”到清康熙时,矾红有了很大的进步,色泽鲜艳,华丽凝重。一般用于五彩、斗彩绘制纹饰,无一色釉器。嘉庆以后,矾红色泽均不甚佳,仅光绪时稍有起色。

珊瑚红:珊瑚红也是一种低温铁红釉,始于康熙,盛于雍、乾两朝,它是将红釉吹在白釉之上,烧成后釉色均匀、光润,能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珊瑚红”。雍正时釉色闪黄,乾隆时则颜色深而釉层厚。

在康、雍两朝,珊瑚红曾用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器物的造型、制作、彩绘都极为精细。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它来装饰器耳。但仍以珊瑚红器物为贵。

胭脂水:胭脂水也称“金红”,清康熙年间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红粉低温釉。它是在烧成的薄胎白瓷上,施以含金万分之一、二的釉料,于彩炉中烘烤而成。釉汁细腻,光润匀净,色如胭脂,故名“胭脂水”。胭脂水釉的器物,都为官窑产品。它始于康熙,精于雍正、乾隆之间。

盖雪红:盖雪红为清康熙时的一种低温红釉,颜色比矾红稍深,且有光泽。这种红釉多用于在白釉地上绘制图案,故称“盖雪红”。也有在盖雪红上再加描金线条或纹饰。

抹红:抹红亦属低温红釉,为珊瑚红的一种。它不是采用吹釉法上釉,而是刷抹釉,故称“抹红”。抹红釉层不均匀,并有刷痕,并色泽显得清丽温润。抹红出现于明代,而以清康熙时的成就最为突出。

绿 釉 类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果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

松黄绿:松黄绿绿中带黄,如初生的松叶,它主要用于一色釉的盘碗上,也用于彩器图案的着色。松黄绿釉在明清两代都有烧造,成化窑的松黄绿釉薄而色浓,康熙窑的釉厚而色淡,都是成功之作。

孔雀绿: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浅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宋、元时期的民窑创烧,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开始在瓷器上摹烧单一的孔雀绿釉。其烧造方法有两种:一是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釉面易开片剥落;一是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釉面剥落者少。

正德孔雀绿:《南窑笔记》说:“法蓝、法翠二色,旧惟成窑有,翡翠最佳。”可见孔雀绿在明代的烧制始自成化年间。但实际上还是以明正德时为多,以清康熙朝为极盛。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突破了宋代色彩深暗的原始状态,使色调如孔雀羽毛般鲜艳青翠,是正德时期彩釉佳作的典型。

瓜皮绿:瓜皮绿为玻璃质的低温铜釉,因色泽绿如西瓜皮,故称“瓜皮绿”。它是在涩胎上施釉,于低温中二次烧成。

瓜皮绿于明代中期已出现,到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时有较大的发展。康熙时有深浅二色:深色者浓绿,无纹片,多用在一色釉的瓶、罐、盘、碗、洗上;浅色者如嫩黄瓜色,常用来装饰高约六、七寸式样精巧的细颈瓶。瓜皮绿釉又为彩瓷图案中必备之色,如山石、树木、枝叶,常以此涂染。

鱼子绿:鱼子绿为绿釉的一种,色泽近似瓜皮绿,但较为暗淡,常有碎小纹片。康熙时,鱼子绿釉器物均为小件的瓶、罐、碗、洗耳恭听等。

湖水绿:湖水绿为康熙时杰出的彩釉,因呈色淡绿如湖水,故名“湖水绿”。湖水绿为玻璃釉,釉面光润莹澈,主要用作彩绘。

松石绿:又叫秋葵绿,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

郎窑绿:所谓郎窑绿,是指清康熙年间郎窑烧制的绿色釉。郎窑绿的釉色有的呈色浅翠,有玻璃光泽,称“瓜皮绿”;有的微绿而泛五色光,满身布极细纹片,色泽莹澈,叫做“苍蝇翅”。据说,当时郎窑绿比郎窑红贵重十倍。。

油绿:油绿是清代根据窑变而创造的一种绿釉,色如碧玉,古朴典雅。

龟绿:先在器物的釉上绘黑彩图案,然后全部吹上绿釉,呈色黑绿如龟背,故名。在康熙年间的龟绿器,一般为瓶、罐、碗、洗、盂等。

黄 釉 类

黄釉: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

我国传统的黄釉有两种:一是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这是一种高温黄釉; 一是低温黄釉,也是用含铁的天然矿物作着色剂,但基础釉是铅釉。明清两代的黄釉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铁黄,用氧化焰低温浇成,呈色黄润光滑,釉面晶莹透澈。至于清代康熙时发明的锑黄,是作为黄色釉上彩使用的。

黄釉器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在低温下烧成;另一种是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

宣德黄釉:低温黄釉创烧于明宣德年间,宣红、宣黄曾名重一时。明代名贵的黄釉——浇黄,也始于宣德。宣德黄釉釉面肥厚,釉色娇嫩,但不及以后弘治黄釉细润。这时的黄釉器为二次烧成。由于原白釉器上有桔皮纹,挂黄釉烧制后,桔皮纹更明显,呈凹凸不平状。

弘治黄釉:弘治黄釉釉色娇嫩,有如鸡油;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达到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从大量传世品来看,釉色几乎是一致的,这说明当时的工匠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烧成技术。弘治黄釉采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所以称为“浇黄”,又因为它的色彩淡而妖艳,又称“娇黄”。

浇黄:低温黄釉是以浇釉的方法浇在瓷胎上的,所以称为“浇黄”。创于明宣德朝,盛于弘治、正德时期。

浇黄虽是一种低温铅釉,但是由于它的烧成温度稍高,在850——900度之间,所以它的的稳定性比其他低温釉要高。浇黄的另一特点是它的透明度较好,瓷胎上雕刻的图案花纹能透过釉层而显现出来,因而有较好的艺术效果。同时,又因其色柔淡而得“娇黄”之名。

茶叶末:茶叶末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江苏省扬州市曾出土多件唐代茶叶末釉器,宋、明的产品亦屡有发现。清代前期的官窑,有意仿造明以前的茶叶末釉。从传世的实物看,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品为多,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

茶叶末釉中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时是有茶无末,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鳝鱼黄:鳝鱼黄为结晶釉的一种。配釉时用长石少许,并加少量的镁,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氧化焰煤烧成。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象鳝鱼的皮色,故名“鳝鱼黄”。明代就有鳝鱼黄的名称,《陶雅》说“鳝鱼皮以成化仿宋者为上”,说明宋已有之。清代前期的官窑也有意仿造,康熙时藏窑有蛇皮绿、鳝鱼黄等品种。

密蜡黄:密蜡黄为清代的低温黄釉之一。因釉色和密蜡相似,故称“密蜡黄”,康熙时密蜡黄釉层透明,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色釉厚,浅色釉薄,有细小开片。密蜡黄大都用来绘制案。

蛋黄:蛋黄釉出现于清康熙年间,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与密蜡色、浇黄的釉色相比,显得淡而薄,滋润而无纹片。康熙时釉黄微重,釉层透明。至乾隆时,因釉中掺有玻璃白,使釉汁混而不透,呈色嫩淡。多用于一色釉器。

蓝 釉 类

蓝釉:蓝釉是钴的呈无双,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量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时,更出现洒蓝、天蓝等多种新品种。

我国传统的蓝釉,都用天然的钴土矿作为着色剂。这种钴土矿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用这种混合着色剂制成的的蓝釉跟用纯氧化钴作着色剂所制成的蓝釉相比,前者深沉古朴,而后者则显得有些妖艳。

钴蓝:元代景德镇烧成了高温蓝釉,从而为瓷器的颜色釉增添了新品种。从着色剂来说,高温蓝釉与唐三彩上的低温蓝釉一样,都是氧化钴,因此,也可称钴蓝。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了回青、洒蓝、天蓝、霁蓝等钴蓝颜色釉。钴蓝在陶瓷上创造性的应用,对我国元代以后,特别是明、清风靡一时的青花彩瓷和霁蓝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霁蓝:霁蓝又叫积蓝、祭蓝,属高温石灰碱釉。生坯施釉,在1280——1300度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亦比较稳定。霁蓝釉盛于明代宣德朝,《南窑笔记》中把它和霁红、甜白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霁蓝器物除了单色釉外,往往用金彩来装饰,还有刻、印暗花的。宣德时的产品以暗花为多。清康熙时的霁蓝亦颇有成就,其薄釉者无开片,釉层如玻璃闪光;厚釉者,上有棕眼或开片,釉色较昏暗。

宝石蓝:宣德蓝釉十分名贵,因其色如蓝宝石,有“宝石蓝”之称。深色者多泛黑,浅色者多泛白,均明亮如宝石。在器物口沿处,都有一线醒目的“灯草口”(白边);边沿积釉处微泛黑褐色,釉质肥腴,显桔皮纹;器里有蓝白两种釉。白里者,器壁上常印行龙纹饰,里心浅刻三朵如意云纹。器足底皆为白釉,并有青花或暗刻两种款识。

祭蓝:在明代,蓝釉与白釉、黄釉、红釉一样可以作祭祀之用,因而宣德蓝釉也叫作“祭蓝”。详见霁蓝、宝石蓝条。

法蓝:法蓝釉源于翡翠釉。据文献记载,为清初陶司马在景德镇创烧。制法是将石末、铜花、牙硝配备在一起,再加入青料即为法蓝釉料;将这些配制好的釉料施于瓷器涩胎上,复入窑焙烧即成。以后法蓝还衍为法紫,法青等品种。法青为唐英所制,特点是没有桔皮棕眼。

青金蓝:青金蓝釉又称“雪花蓝”或“洒蓝”,为明宣德时景德镇新创的蓝釉品种。其方法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薄厚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的白釉地仿佛是飘落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加以釉下暗花龙纹的衬托,秀美异常。弘治产品稍逊,近于藕荷色或雪青色,釉面亦欠匀净,色调深浅不一。但所制暗龙纹盘,里为白釉,外以青金蓝釉为地,龙身施淡孔雀绿彩,则颇为精致。

洒蓝: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因其浅蓝地上有水迹般的深蓝色斑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一样,故称“洒蓝”。

洒蓝明宣德时就已出现,但清康熙时才完全成熟。这时的施釉式艺也有所不同:先在胎坯上吹青料,形成青色小点;然后再吹白釉。烧成后于青蓝中飘洒点点雪片,颇为可爱。还有在洒蓝上描绘各式金花或青花图案的,均属珍品。

吹青:据《南窑笔记》所载,有“吹青”的品种,可能就是洒蓝。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在写给教会的一封信中提到“吹青”时写道:“要以喷吹法在瓷坯上施以称之为吹青的青料,就必须用……精制的优质青料。当吹青变干时,施以普通釉。”洒蓝的做法正与此相同。(参见洒蓝条)

天蓝:天蓝是高温颜色釉。它是从天青演变而来的,创烧于康熙时。釉色浅而发蓝,莹洁菁雅,象蔚蓝的天空,故名“天蓝”。其含钴量在2%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无素均起呈色剂的作用;呈色稳定,幽倩美观,可与豇豆红媲美。

天蓝釉器物的种类,康熙时均属小件文房用具,至雍正、乾隆两朝才见瓶、罐等器型,大部分是官窑产品。雍正时的天蓝十方六大碗颇具特色,每方绘紫色葡萄一串,还有绘蝙蝠的,绘法装饰仿洋瓷,均为一火烧成。

孔雀蓝:孔雀蓝虽同样是钴的呈色,但与众不同。一般蓝釉是高温烧成,所以釉面不易脱落。孔雀蓝釉则常于制好的素坯上直接挂釉,或于白釉器上二次挂釉烧制,为低温釉。在素坏上直接挂釉的,釉层极易开片剥落。

孔雀蓝釉器物中,多为不同规格的大盘类,小件器较少。另有类似弘治牺尊的双耳罐,为嘉靖官窑的祭器。器型较弘治时略矮,满施孔雀蓝釉,色呈艳丽,但欠匀净。

紫 酱 釉 类

紫类:紫釉是明代新创的一种颜色釉。它的主要着色剂为锰,釉料中的铁和钴则起调色作用。我国明代“法华‘瓷器上的紫釉,以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的茄皮紫釉,也都是用锰着色的。《南窑笔记》中有”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的记载。根据现代景德镇的配方,作为着色剂的锰,是用一种称为“叫珠”的矿物引入的。

紫釉亦叫“茄皮紫”,根据其呈色的深浅,又有淡茄、深茄之别。淡茄介于豇豆色、云豆色之间,与红的区别微乎其微。此外还有葡萄紫和玫瑰紫等名称。在低温紫釉中,还有清代创作的吹紫。

葡萄紫:葡萄紫釉为高温紫釉的一种,因为色泽好象长熟了的葡萄,故名。葡萄紫釉色莹润美丽,以清康熙朝制品为佳。色调有深浅两种:深色主要作地色,或用于素三彩及一色釉器上,浅色多用于彩器。

茄皮紫:茄皮紫为高温颜色釉。以锰作呈色剂,系将锰原料加入含碱量较高的釉中而烧成。因釉色像成熟的茄子皮一样光润,故名。

茄皮紫创于明代。在弘治时其色紫中泛蓝,釉质肥厚光润。所见器型有牺尊和绶带式双耳尊之类。嘉靖、万历时虽然都有茄皮紫釉品种,但造型不及弘治时规整。釉色在嘉靖时有深浅两色,深者呈黑紫色,常施于大盘、大碗等大型供器这上;浅者似未熟的茄皮,露淡紫色,多施于较精细的盘碗类器物上。清康熙时,茄皮紫釉的烧造又有所发展。釉色均匀无开片者为上等;色纯正、釉坚硬,虽有开片而片纹紧密者为次。釉色可分浅、深、老三色:浅者色鲜艳,主要为配合 彩器使用;深色者比一般茄皮色深,釉内发亮,多用于一色釉器;老色者亦作配合三彩等器之用。

酱釉:酱釉又名“紫金釉”,为宣德时新创品种之一。釉面肥厚,光洁莹润滑油,并有桔皮纹。嘉靖时的酱紫色泽较浅。釉面有的光亮,有的晦暗。酱釉多用于仿古器,有宋代“紫定”的效果。常见器型有撇口碗、收口盘及撇口盘三种。详见“紫金釉”条。

紫金釉:紫金釉又叫酱色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高达5%以上。

紫金釉始创于宋代的北方窑口。明初景德镇窑已有烧制,宣、成以下俱有创作,清顺治、康熙朝最为流行。康熙时釉色黄褐,多用于器物口部边沿。乾隆时在酱色地上抹金并加以描金的仿古铜彩器,是当时制瓷工艺中的特殊品种。紫金釉在这时也衍为红黄两种。

金酱釉:呈色似芝麻酱,故称“金酱釉”。康熙时色浅,雍、乾时釉厚色重;多施于小件器物上。

铁锈花:铁锈花为瓷器结晶釉色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在黑釉层里呈现灿烂闪光的褐色花纹。在宋代,铁锈花是山西黑瓷的特有装饰。清代雍正、乾隆时又有铁锈花的烧造,釉呈赤褐色。现在景德镇生产的铁锈花,除了含有大量的铁分外,还加入适量的锰。

紫定:所谓紫定并非紫色,其釉色实际上与今天芝麻酱色很相近。着色剂为氧化铁。宋代各地瓷窑都生产酱釉器,有人认为黑釉烧得过火便成酱色釉。这虽有工艺上的根据,但酱色釉的出现与当时社会风尚有关,是有意仿酱色漆器而烧制的。从定窑、耀州窑、吉州窑、修武等窑的酱色釉来看,釉面都很匀净,应当说不是偶尔造成的。

裂 纹 釉 类

开片: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列现象。开裂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便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

冰裂纹:冰裂纹即为开片,是裂纹釉的特点。冰裂纹以哥窑产品最为著名,汝、官、钧等窑的瓷器也常带冰裂纹。

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百圾碎:为冰裂纹的一种,即裂纹釉中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者。

景德镇对于尊、罍、盆、缸之类的瓷器,其大小以“圾”称,圾数愈增则愈难烧成,而以百圾为适中。这个名称起于宋代之哥窑,景德镇窑仿哥窑之后,即一直沿用。

鱼子纹:鱼子纹系指裂纹釉中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细眼者。因其状如鱼子,故称“鱼子纹”。

金丝铁线:哥窑的裂纹釉器。其裂纹颇为奇特,紫黑色裂纹包围着金黄色的细丝状裂纹,所以叫做“金丝铁线”,也叫“鳝血”。明清的仿哥釉器物,也通体由大而深和小而浅的两种纹片交织组成,亦称金丝铁线。现代的仿哥釉器物上的这种深浅不同的纹片,是在出窑扣染色而成;推测当时也可能有人为着色的产品。

宣德仿哥釉:景德镇官窑仿制哥窑器物始于明朝宣德年间。这时的釉面光洁度不高,有油腻感,并有桔皮纹,基本接近宋代哥窑产品。釉色淡青或灰白,都有开片,但纹路微微闪黑闪红,没有宋代哥窑那种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的效果。

成化仿哥釉:明成化年间的仿哥釉器物以小件居多,如碗、盘、洗之类,其特点是:釉质肥润,釉面平整光亮,开片比较规整;器口多施酱黄釉或酱黑釉,用以摹仿紫口铁足的效果。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

雍正仿哥釉:清代仿哥,胜过明代。唐代《陶成纪事碑》有“仿铁骨哥釉”条;《景德镇陶录》也有“哥窑,镇无专仿者,惟碎器户兼造,遂充称哥窑户”的记载 。成就最大的雍正时的仿哥釉,釉色、纹片皆佳。釉中气泡较小,足釉整齐,支钉痕小而排列规整,在支痕的外釉上多隐有一圈蓝色。与真品比较,色泽无温润肥厚感,亦无酥光。

窑 变 花 釉 类

钧釉:是窑变釉的杰出代表,创烧于宋代的钧窑。其特点是在通体天蓝色中,闪烁着红色或紫色的斑块。据分析,这是由于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能散射短波光,使釉面呈现美丽的蓝色乳光;又由于釉料中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现出红紫色,与天兰色互相掩映,好似一片彩霞。诗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词句来赞美它的变化万千,绚丽多姿的色彩。此外,钧釉的釉汁很厚,釉泡较大,釉中有所谓“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经测定,钧釉是在1250——1270度的高温下用还原气氛烧成。

蚯蚓走泥纹:是钧釉的特征之一,其釉层中,常有一条条曲折线,状如蚯蚓走泥。这种纹的是釉层在干燥时或者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部分流入而填补裂缝所形成的。钧釉的釉层特别厚,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因而出现裂纹和缩釉等现象。

仿钧釉:入明以后,窑变已成为人工所能掌握的烧造工艺。《陶录》说:“窑变三器,其由人巧者,则故以釉色作物态,直名曰窑变,殊数不见鲜耳。”

关于仿钧釉的烧制过程,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中有如下记载:“其钧窑及法蓝、法翠乃先于窑中烧成无釉涩胎,然后上釉,再入窑复烧乃成,惟蓝、翠一火即就,钧釉则数火乃得流淌各种天然颜色。”

明代仿钧釉的有石湾窑和宜兴窑,其产品分别称为“广钧”和“宜钧”。宜钧为陶胎。景德镇官窑在清代兼仿“广钧”和“宜钧”,称为“炉钧”。颜色以有红点者为佳,青点者次之。这时民窑的仿钧 釉也有一定成就。《景德镇陶录》说:“今镇陶所仿钧器,土质既佳,瓶炉尤多美者。”

清代景德镇仿钧,数雍正时的成就最为突出,唐英《陶成纪事碑》中就有“钧釉仿内发旧器”条。雍正时仿钧与真钧的不同处在于:真钧为呆釉,雍正仿钧釉为亮釉,并有玻璃质光泽;真钧釉泡大而多,雍正仿钧釉泡较少;真钧釉层较厚,雍正仿钧釉较薄。此外还有一种仿钧釉,并不是利用高温下二色釉的自然流淌,而是采用在不同部位施以不同成分的釉料而制成。作法是先在胎上涂以含铁的底釉,然后在器物下部洒滴含铜釉料,经高温烧成。这种釉色虽然没有千变万化的交融色泽,但也别具风格,是雍正时期仿钧而又不似钧的新釉色。

雍正窑变釉:这里的所谓“窑变釉”,是指雍正时仿钧窑玫瑰红而繁衍出的一个新品种,它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施釉。因釉料中除铜以外,还含有微量的钛或钴、锰、铁等呈色元素,在1280——1320度的高温下,各种金属粒子自由结合,形成丝状花纹和斑点,有的如垂柳,有的如火焰。同时,在还原气氛下,釉料中的铜、铁等变价金属氧化物也发生变化,呈现不同的色调。在火红色中间闪现青、蓝、紫色丝纹。釉面有强烈的玻璃质光。

火焰红: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烧出的一种仿钧釉。仿钧釉中的窑变花釉,是用多种不同色釉施于一器之上,经高温焙烧后,呈现出火焰状的色彩和图案。较红的称为火焰红,偏蓝的谓之火焰青。火焰红的出现,说明花釉的颜色发展到了十分丰富的程度。在故宫博物院陶瓷展出的一件雍正窑变耳瓶。就是一件杰出的成功之作。釉里散布着闪红的紫斑。瓶颈至圈足,都是以火红颜色为基本釉色,其间闪青、闪黄、青白、青蓝等颜色呈针状由上向下放射。整个瓶子就像燃烧得极为旺盛的火焰一样瑰丽。

广钧:广钧也有称为“泥钧”的,为明代广东石湾窑的仿钧釉产品。

广钧釉厚,釉色变化丰富,有月白、天蓝、灰黑、青黄,也有青釉带蓝斑纹、灰釉带深蓝斑纹、青釉带红斑纹的,种类很多;尤以蓝色、玫瑰紫、墨彩、翠毛釉等色为最佳。釉中蚯蚓走泥纹少,兔丝纹较多。在工艺上,为了增大釉的垂流,使用了将熔块釉吹挂在釉面上的方法;并利用器物造型的转折变化,把釉和造型结合起来,显示出不同的效果。广窑还把这种装饰釉成功地用于雕塑人像上,为以后逐渐形成的石湾窑美术陶瓷的独特风格打下了基础。

石湾窑的仿钧是仿中有创。如钧窑的窑变釉是一层釉色,而石湾窑变釉却有底釉与面釉之分。底釉一般为铁锈色,其作用是填充坯胎表面的小气孔,减少面釉的吸釉率。燃烧时,底釉和面釉互相渗透。加深了釉面颜色,使釉面晶莹润泽,产生更好的效果。还有一种名叫“雨淋墙”的品种,更有特色。

雨淋墙:雨淋墙是指广钧的品种之一。其特点是在蓝釉中有葱白色雨点状流淌,犹如在夏天蔚蓝的晴空下,突然降下一阵骤雨似的,故名“雨淋墙”。

石湾窑在仿制钧窑的窑变釉中,有创造性的发展。《陶雅》对石湾的窑变釉倍加称赞:“广窑谓之泥钧,其蓝色甚似灰也……于

2012-10-10 00:37:40 | 引用
无题
石湾窑在仿制钧窑的窑变釉中,有创造性的发展。《陶雅》对石湾的窑变釉倍加称赞:“广窑谓之泥钧,其蓝色甚似灰也……于灰釉之中漩涡周遭,颇露民彩,较之雨过天青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炉钧:炉钧为景德镇在清雍正年间仿钧窑而烧出的一种低温釉。烧制的方法是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在低温炉中第二次烧成,故乐“炉钧”。《南窑笔记》说:“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景德镇陶录》亦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沙变化过之。”

炉钧色调丰富,几乎月白、葱翠、钧红、朱砂红等诸色皆备。由于使用了熔块釉,所以光泽性强,外表华美、艳丽。但缺少高温釉那种厚重、奔放感。雍正年间炉钧的特点是:釉流动很快,流动处呈现紫红;釉面常有桔皮纹,似片状,反光显五色。乾隆时的窑变流动状不如雍正时流利,釉中窑变纹颜色泛兰。到嘉庆时流得更不畅,色兰。道光后不再是自然窑变,而是用紫笔画上去的一个个比小米粒略大的圈圈。

在文献资料中,炉钧又作“炉钧”或“芦均”。

花釉:花釉是我国古代陶瓷器上的一种绚丽多彩的装饰釉。它出现于唐,盛行于宋,以后各代了都有烧制。

色釉包括纯色釉(亦名一道釉或单色釉)和花釉两大类。一色釉施于一器的属纯色釉,多色施于一器的称花釉。花釉是属于厚釉系统的装饰釉,在施釉时,需要分几次挂釉。有的是同一种色釉分几次挂到一定厚度;有的是先施一层底釉之后,再在上面挂其它的色剂或色釉。焙烧时,在一定温度下釉面自然自然流淌,熔融交织,变成美丽多姿的色泽。

用花釉装饰的瓷器,釉层凝厚,釉中呈现出相互交错的青、红、紫、褐黄、青白、青蓝等多种颜色,并有针状、放射状的光点、块斑或结晶;加之釉面有光亮的玻璃质感,所以光彩夺目,灿烂异常。

釉 病 类

炸釉:瓷器釉面上产生崩裂或出现龟纹现象,都叫作炸釉,或叫釉惊。

产生炸釉的主要原因,是在停火冷却的过程中,釉内石英转化时发生体积变化所致。当窑温在600度左右时,A——石英转为B——石英,同时釉层固化应力也随之而生。如果这时窑内温度冷却太快,或有冷风侵入,制品就会发生炸釉。另外,施釉过厚也容易造成这种毛病。

惊釉:通常把釉面产生头发丝粗细的裂纹,称为“惊釉”;坯、釉都裂的称为“惊裂”。造成“惊釉”和“惊裂”的主要原因是坯釉膨胀系数相差太大,特别是釉的膨胀系数过大,釉层太厚,而在冷却阶段的750——550度范围内窑温骤降,冷却太快。

釉面开裂:釉面开裂是瓷器上常见的釉病,尤其是早期青瓷,几乎都有此通病。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釉料的膨胀系数大于坯体的膨胀系数。如果釉内熔剂过多,尤其是锌、钠、钙等氧化物过多,釉的热膨胀系数就较大,容易裂纹。其次,除坯釉膨胀系数特别接近的外,施釉过厚过急也会使釉面开裂。另外,釉料的开裂与坯料的成份也有关系,往往釉的开裂是连带着坯的。如果坯料中长石过量,就必须改变釉的配方,否则也容易开裂。

滚釉:在瓷器制品上,有的地方缺釉,或者局部无釉,釉料滚成一块,这种釉病叫作“滚釉”。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一是施釉时坯胎太湿,釉的粘稠度大,或者坯面有油,手上有汗;二是烧成时窑中水汽太多,坯面潮湿,加热后局部的釉料卷起、脱落。

水印迹:釉面呈现水滴印的痕迹,也是一种釉病。究其原因,一是匣钵潮湿,装窑受热后,蒸发的水份滴落于坯上;二是匣钵外底无吸水能力,坯中水份受热蒸发,在匣钵底部凝结成水滴落下;三是茶壶、茶杯接嘴,接把泥料不良或操作不当。

脱釉:瓷器脱釉有两种:一种是烧前脱釉,一种是烧成中脱釉。

脱釉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一、如果釉料从预先素烧过的坯体上脱落,可能是釉料中塑性原料含量过高,釉的收缩性太大所致。二、釉层较厚或烧成时升温太快,也可能促使釉面脱落。三、釉料施于未素烧的坯体时,坯体收缩过大,也会脱釉。四、坯体在上釉时沾有泥污、尘土、油汁等。釉料因不能紧密粘附坯体而脱落。五、烧成中的脱釉,则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相适应而产生的。

桔皮纹:这是因釉面不平而呈桔皮状的一种毛病。它主要出现于盘、碟等类器物上。产生桔皮纹的主要原因是坯体表面修整不善,而釉层又过薄,不足以弥补坯体表面的不平;或者釉料不细,釉浆太稠,施釉厚薄不匀。另外,在高温釉中,由于釉的高温粘度大,流动性小,气泡不易外逸,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气泡的猛烈收缩,使釉面发生下陷。所泡的数量愈多、位置愈近釉面,下陷就愈明显,这就使釉面的外观显得和桔子皮一样。

麻刺:瓷器的口部或边缘呈现麻点现象,叫做麻刺。“病”因是刷水过多,坯的边缘和口部被浸透,受风吹便收缩不均。另外,坯体过薄,一次施釉后棱角边缘也被水浸透,同样会产生麻刺。

猪毛孔:瓷器制品的釉面出现凹痕或小孔,称为“猪毛孔”,也叫“针孔”。其主要原因,一是原料中有机物、碳素、氧化铁、硫酸盐等杂质含量高,而在预热带和烧成带升温过急,温差大,使这些杂质在氧化阶段未能得到充分的氧化分解,而到还原和高温阶段继续氧化分解,这种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釉面而造成“猪毛孔”现象。二是还原气氛过强,碳粒沉积在表面上;待高温时碳粒被烧掉,釉面便留下凹痕。三是坯体的表面质量不好,而釉的高温粘度大,流动性差,不能弥补坯体表面的缺陷。

干釉:器物烧成后,釉面发干,叫做“干釉”。它主要产生在二次烧成的器物上。因为施釉前坯体过于致密,不能吸足釉料;或者是坯体过干,强烈吸收釉料,都会导致表面釉料的不足。另外,釉料烧成过火,某些易熔成份被挥发,也会造成干釉。

粘釉:粘釉是坯与坯或者坯体与匣钵相粘连的一种缺陷。这是由于烧成温度过高,制品变形塌底所致。装坯时坯体靠住了匣钵,或者坯与坯之间没有留出空隙,也会产生粘釉现象。

落渣:制品烧成以后,器表有凸起的小颗粒,谓之“落渣”。凡是坯体表面不清洁,匣钵及盖片上的灰尘下落,使碎屑掉在坯体表面,都会产生落渣的毛病。在未使用匣钵装烧之前的裸烧瓷器上,更易出现落渣。

起泡:瓷器制品上出现突起而内空的疙瘩,通常叫作“起泡”。专在器物边缘起泡的叫水泡边,也有全身起泡的。还有坯泡、釉泡、大泡、芝麻泡之别。釉泡一般易于磨破,然后因沾污而成黑色小点。

起泡的原因非常复杂,最主要的是因为瓷土捏练和陈腐时间短,瓷土中的碳酸盐、硫酸盐等有机物杂质没有得到排除;烧窑火候又掌握得不够好,胎体内气泡没有充分逸出,熔融的釉液又过早地封闭了排气孔,原料里的气体受热膨胀,于是出现气泡。另外,坯体中的结晶水排不充分,釉料熔点低于结晶水排除的最高温度;烧成温度过高,引起釉料沸腾;坯釉中带入石膏;釉料过稠或因存放过久而带入杂质等等,都会产生起泡现象。

水泡边:在水分扩散蒸发过程中,釉内的可溶性钾钠盐类聚集在制品的边缘;焙烧时,这个部位因受热面积过大而较早地瓷化致密,气体不易逸出,从而造成一串小釉。这就是所谓“水泡边”。

犯花:“犯花”在北方叫做“花脸”,南方则称为“阴花”,都是指瓷器制品烧成后呈现阴黑色、褐灰色与灰白色等病态。产生犯花的原因有:一、注浆成形的坯体电解质加入过多;二、施釉时釉浆搅拌不匀;三、烧成时温度忽升、忽降、忽氧化、忽还原,火焰介质不稳定;四、坯体致密度大;五、坯釉料中的的杂质如氧化铁等太多。

过火:窑炉温度超过瓷坯所需的烧成温度,叫做过火。过火的制品不仅会变形,并且气孔率增加,釉内产生气泡,甚至会出现老黄现象。产生过火的原因,大多是釉料或胎料配方不适当,窑内通风不良,温度高低相差过大等。

无光:瓷器釉面的光泽度,是衡量瓷器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的制品经焙烧后却失去光泽,这种毛病就叫“无光”。施釉太薄,或施釉时釉料未经搅拌均匀;釉料熔剂少、熔点高,烧成温度不够;已施釉的坯体接近无釉或多孔性的吸水性强的坯体时,釉面受到影响;焙烧中因硫磺过多等原因,提高了釉子的熔点,等等,都是促使釉面无光的原因。

火刺:所谓“火刺”,是指瓷器制品的釉面粗糙,边缘局部呈现黄色或褐色的一种缺陷。这是由于匣钵重迭处密封不严实,或者有裂缝,使火焰直接侵蚀制品,以及处于温度太高的部位等原因而造成析。

犯黄:瓷器表面发黄谓之“犯黄”。釉的熔触过早,三氧化二铁在烧成中未能充分还原,高价铁没有变成亚铁,以及原料中含二氧化钛较高,是犯黄的主要原因。此外,冷却过慢,止火时过度氧化;烧成温度过高; 施釉太薄(即欠釉,欠釉产生的犯黄叫欠釉黄);窑室某部分火焰流动太缓,或因匣钵不严产生射火;还原焰结束过早或开始过迟,等等,都可能引起产品犯黄。

烟薰:瓷器制品局部或全部呈现黑灰色,叫做“烟薰”,又叫吸烟、串烟。即《陶雅》所说的:“良釉经火,变为它色,浓烟薰翳,乃如泼墨,则谓之串烟。”产生的原因有:一、烧成过程操作不当,特别是釉熔化后,加煤过急,火焰形成涡流;二、匣钵射火,烟气直接喷射到制品上;三、烧窑时火焰升温不好,产生烟气,烟气中的色素沉积在坯釉之间,等等。

垂釉:瓷器入窑焙烧时,釉汁因流动性过大而下流,在器物下部凝聚成蜡泪状或玻璃珠状,这种现象称为垂釉。古代瓷器,特别是唐代以前的制品上,往往可见垂釉。垂流下来的釉滴,通常称为泪痕。

其 他 类

出筋:南宋龙泉青瓷,制胎时故意设计成某些地方作条状突起,使该处的釉特别薄,颜色因而浅淡,即所谓出筋。

紫口铁足:宋代龙泉窑、哥窑、和(南宋)官窑的器物,往往在口部边缘的最薄处隐约露出灰黑泛紫的胎色,同时足部无釉处呈现出铁红色,即所谓“紫口铁足”。这是因为其胎骨含铁质特高,在还原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呈黑色(铁足),胎骨还原作用较弱而有一层薄釉的口缘部分便呈现灰黑泛紫的“紫口”。

棕眼:明朝宣德时的红釉瓷,釉面有密密麻麻的、似桔子皮表面一样的小孔,叫做“棕眼”。这是宣德红釉的物色,后来的仿品多半烧不出来。此时器物的釉层较厚,里面含有较多的水分子,晾坯时干得不够透。在焙烧过程中,坯体的水份子大量逸出,使处于熔融状态的釉层出现象毛细管一样的小孔;烧成后,温度逐渐降低,表面液态的釉汁还来不及将这些小孔填平补齐,釉面就凝固了,于是留下许多“棕眼”。

莹光:许多古瓷的釉面,由于年深日久地受自然界空气流动的磨损,以及气温变化的影响,使釉面分子散失,从而自然形成一种如玉似脂的光泽,这就是所谓“莹光”或“酥光”。

灯草边:郎窑红的红釉,釉汁凝厚,在焙烧中,器物上部釉汁向下流动,口沿部分釉层减薄;釉层里的铜红胶体粒子亦因沉重而下坠,使露出的胎体和淡色薄釉,宛如一圈灯草围于口部,故称“灯草边”,也叫“脱口”。

米汤底:郎窑真品的三大特征之一,世称郎窑器物是“灯草边,米汤底,郎不流”因器物釉层很厚,釉汁垂流,但流釉不过足边,足部底心呈苹果青色或米汤色,故称“米汤底”。

玛瑙釉:据传汝窑烧制供御瓷器时,有以玛瑙作釉料的。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州的确也产玛瑙石,《云林石谱》中“汝州石”条就说:“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澈少有,纹理如刷丝。”可见,供御的汝窑釉中有玛瑙石是可能的。

玛瑙的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与一般的石英砂作釉料并无区别,但由于玛瑙往往含有铁等着色元素,以玛瑙作釉料对于增加汝窑瓷器的特殊光泽,是有一定作用的。

黑釉酱斑:黑釉上饰以酱色斑点,是北方地区宋瓷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装饰方法。所见遗物以河南省最多,河北的磁州窑次之。它主要施于瓶、罐、碗、壶等类器皿。有的饰以斑点,有的饰以条纹。这种装饰为任意点画、不拘形式,没有什么排列规则,烧成后反而显得自然。黑酱两色相配,亦很谐调。

蓝釉白花:蓝釉白花为元代蓝釉器物的装饰方法之一,即在通体蓝釉地色上,衬以白色花纹,蓝白相映,对比强烈。如元代的蓝釉白龙梅瓶,通体色调沉着的蓝釉,配上神态生动的白龙,确是一件极为引人注目的艺术珍品。

元代以后,明宣德、成化、万历及清代雍正时尚有少量的烧造。器型有蓝釉刻白花龙纹碗,蓝釉凸白花鱼藻纹盘等。宣德时的装饰方法类似于元代。用宝石蓝釉作地,留出空白作纹饰图案,用刻、堆、镶嵌等方法,使白花纹饰有立体感。特别是蓝地较之青花更加鲜艳,且深厚平净。常见纹饰有龙纹、鱼藻、葡萄牡丹等。至成化时,工艺更精,多在宝石蓝般的釉地上,用浓厚的、加有粉质的白釉堆成纹饰。蓝釉鲜艳而微泛紫色,凸起的白色花纹非常清晰,具有珐华器的效果。万历时的产品基本上继承了宣德的风格,但釉面色泽却逊于宣德的宝石蓝,且泛深灰色。

青花地白花:出现于元代,明代各朝均有烧造。正德时,图案线条纤细、柔和,水平最高。嘉靖时则显得生硬简单,万历时更觉画意草率,线条生硬。是明晚期产品的通病。

还有一个类似的品种,以回青釉作地,留出白釉花纹图案。回青色调蓝中透黑,并有深浅不一的旋转刷痕。有的器物底部亦施回青釉,复盖款识于釉下。

红釉白花:红釉白花,是以红釉为地,留有白色龙纹的一个釉饰品种。红釉为霁红,红中闪黑。宣德时有红釉白龙高足碗,器外遍施红釉,器壁留出白色龙纹;龙的双目以蓝色点缀,足边还留出白色卷枝花。正德时,见有红釉白花鱼纹盘、碗。

酱釉白花:酱釉白花由白釉酱花品种演变而来。它以色调浅淡光亮的酱釉为地,上面堆起白色的纹饰,如松竹梅、云龙、麒麟等,极有立体感受。多见于嘉靖时的民窑产品。器型有蒜头瓶、炉、罐等。万历时的产品釉面肥厚光亮,白花纹饰有龙纹、凤纹、麒麟纹等。

白釉酱花:白釉酱花为宣德时新创的品种。釉下酱花如未经搅拌的芝麻酱色,晶莹光澈,也叫“紫鑫釉”,常见的器型为白釉酱花三果大盘,自宣德至正德一直沿续烧制。成化时釉面平净光润,酱色花纹光泽强烈。弘治时的特点是酱色凝厚,光泽较之成化时更强。正德时的酱色则呈色浅淡,并出现了以酱色绘出花鸟等纹饰的其他器物。

四、瓷 彩

瓷器装饰用彩,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最早是在西晋晚期。在当时南方的一些青瓷上,就出出了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简单图案。进入隋代,便已使用黑彩点画人物的发冠、眉毛、眼睛、衣纹和剑鞘、剑柄。到唐代,又出现了长沙窑的釉下褐彩,耀州窑的白胎黑花。釉上彩始于宋,许多宋代古窑址都曾出土白釉加红绿彩的盘、碗类器物。青花、釉里红和金彩则在金元时期崭露头角。

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到明代宣德、成化时期,各种彩瓷相继出现。如宣德年间出现的青花瓷器上加红彩,成化时期出现釉下青花、釉上加彩的斗彩。特别是景德镇独创的釉上五彩的出现,改变了以单色釉和青花为主的装饰方法,丰富了瓷器装饰。

入清以后,景德镇又创造了蓝彩和翠色。康熙年间具有我国陶瓷的独特装饰风格的粉彩逐渐形成,并在雍、乾时达到鼎盛阶段。康、雍、乾三代可说是彩瓷制造的百花争艳阶段。到了清代中期,一些西方的装饰艺术传传到中国,洋彩开始使用,绘画也吸收了西方油画的特点。这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瓷器的装饰内容,同时也使部分瓷器的装饰失去了固有的发展民族风格。

艺 术 彩 类

彩绘:用特制的彩料,在瓷器上绘制图案、纹饰、和画面,以增加器物的美感,提高其艺术价值,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彩绘”。彩绘瓷器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明清两代,为我国彩绘瓷器的大发展时期。

釉下彩:所谓“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亦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1300度左右的高温与瓷器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由于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但由于釉上彩的色料要经过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调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那么丰富。

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它开始是釉下褐彩,纹饰也比较简单;然后发展为褐、绿两彩。宋元以后,便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

釉上彩:系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锦窑中经600——900度的温度烘烤而成。由于烤烧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为丰富。但由于画面在釉上,因而在长久的使用磨擦和同酸碱接触之后,便易于褪损变色。

釉上彩创制于宋磁州窑,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宋红绿彩”。后景德镇又对其配方作了重要的改革,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了。入清后,釉上彩更多创新,有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三彩等,品种极为丰富。

青花:青花为釉下彩的一种,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作原料,在瓷器胎体上直接描绘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青花的特点是: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高温烧成,工序较为简单,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

青花以明宣德所制为佳。其青料来源系从国外输入的一种含钴矿石,叫做“苏泥勃青”。成化以后,也开始使用本国青料如“平等青”、“珠明料”等。关于青料的选取和青花的画染过程,《陶雅图说》有如下记载:“青料拣选项,有料户专司其事,黑绿润泽,光色全者为上选。青料中有”韭菜边“一种,独为清精,入火不散,细器必用之”;“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若非画款相同,必致参差难以识别。故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不学画。画者染者,分类聚一室,以成一画之功。”

现在发现的成熟的青花制品,为元代后期景德镇所烧造。亦有资料说:浙江有两处塔基出土过宋代青花瓷片。青花的烧造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从此,彩绘便成为主流,其他装饰技法如刻花、划花、印花等都退居次要地位。

釉里红:我国古代的釉下彩有青、红两大类,青花是青色的釉下彩,釉里红则是红色的釉下彩,这种色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青花同时使用。因为它是描绘在釉下的,故称“釉里红”。釉里红系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1200度左右的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由于铜对窑室中的气氛要求严格,所以烧成难度大,产量低。加为铜在高温下易挥发,所以元代釉里红只有一个较浓的色阶,纹饰线条也常见晕散;而且往往因发色不好而偏黑,呈纯正红色的很少。

釉里红色彩华丽,纹饰工整,具有热烈的气氛,符合我国的传统习惯,所以从元代创烧以业,一直受到广泛的欢迎。明清两代继续生产,红色也渐趋稳定。宣德的产品多呈淡红色,成化的呈色则浓艳鲜亮,明中期以后一度衰退,直到清康熙才得以恢复。雍正时的产品更趋精进,不仅色泽鲜红,而且成品率极高。

斗彩: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复又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有的图案,基本上都是用青花表现,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釉下,争美斗艳,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填彩:《南窑笔记》记载:“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后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所以,有人主张称斗彩为填彩比较合理,因为它确是按照釉下青花双勾纹饰来填入彩色的。至于《南窑笔记》中所说的斗彩,是指把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两者共同凑成花鸟纹饰的一种。这种斗彩瓷器在成、正、嘉、万时期都可以看到。其实,从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角度看,填彩也属于斗彩的范畴之内。有人更认为斗彩可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和青花加彩五个类型。

古彩:古彩也叫“硬彩”,它是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即用各种简练而刚劲的线条勾成纹饰轮廓,然后在线框内不分阴阳地平涂颜色。因而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古彩所用的色料,一般以铜、铁、锡、锰、钴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以铅粉与石英粉合成的硅酸铅玻璃为主要熔剂。烘烧后具有透明感,而且坚硬耐磨,色彩经久不变;特别是矾红彩料,使用年代愈长,则愈红亮可爱。但古彩色料种类少,故色调变化不够多,在艺术表现上有一定局限性。古彩最初只有黄、绿、紫三种色料,称为三彩;后来色彩扩大为黄、绿、蓝、红、紫五种,称为五彩。

明代瓷器的彩绘,一般都称为古彩,以别于清代的粉彩。

三彩:三彩为古彩的品种之一。它以黄、绿、紫为主,但并不一定限于这三种颜色。因色彩中没有红色,所以又叫“素三彩”。烧制三彩瓷需先以高温烧成没有釉的素瓷,再浇以作底色的釉,并以彩料绘制纹饰图案。然后再一次低温烧成。也有先在胎上刻绘图案,烧成素瓷,再施底釉,并刮去应施彩部分的釉,然后按需要将色彩着于素胎上,送入彩炉烘烧。三彩是明正德年间民窑创烧的,清康熙时有新的发展,并大量烧造。

五彩: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再在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由于它红绿分明,层次较少,又被称作“硬彩”。带玻璃质的彩料使用时不能薄,薄了就会透出瓷器的地色。

五彩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钴、锰等金属盐类。即文献资料中所说的“铅粉、焰硝、青矾、黛赭石、黑铅、松香、白炭、金箔、古铜……黄色用石末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用铅粉石末入铜花为绿色。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翠色则以京翠为上,广翠次之。”

据文献上记载,五彩始创于明宣德年间,但至今尚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实物。成化时期用青花作衬托的五彩器还很少见到。传世的弘治彩瓷中,有五彩松竹梅盘等器物;正德时也有釉上五彩器,但亦不多见;嘉、万时期有以红、绿、黄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和以青花作为一种色彩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的制作,而且有进一步的发展。粉彩兴起之后,五彩就渐渐少了,但雍正初期还在流行。

粉彩:粉彩亦称为软彩,其特点是改变了古彩那种单线平涂的生硬色调,而可以分别明暗、宣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显得柔和而俊雅。它还吸取了国画中构图、设色等技法,加以灵活运用,表现力极强。

粉彩的制作,一般是在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的色料用乳香油或水调匀,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锦炉烘烤。粉彩使用的颜料种类很多,它除了用粉彩颜料 外,还袭用古彩与新彩的颜料,并增加了一些洋色,如胭脂红、洋绿、翡翠、水墨等。

粉彩是五彩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新的成就,它始创于康熙,盛于雍正。康熙时的产品较粗糙;雍正时期则能绘制极精美的画面,而且这时的民窑也普遍地烧制粉彩瓷器。

新彩:新彩又称为“新花”。它的特点是舍弃了古彩、粉彩的勾线、填色办法,而直接用笔蘸取色料在瓷面上作画。表现技法与风格接近于水墨画,用笔、设色又类似中国画中的没骨画画法。所用颜料系人工合成。用油调者称“油彩”,用水调者称“水彩”,由于新彩的烧成温度较宽,配色的可能性大,故色彩极为丰富;同时成本又低,为各瓷窑广泛采用。

2012-10-10 00:38:54 | 引用
xlz66
xlz66
无题
工 艺 原 料 类

打料:以画笔在料碟中蘸,使之饱含色料,俗称“打料”。瓷用画笔能含色料甚多,故打好一笔料色能画一段时间。使用时手指拍打笔杆,产生震动,使笔肚上的料慢慢流到笔尖上,便于描绘。

填色:填色如国画中的敷色,就是按设计要求填上各种不同的水色颜料。填色时,先将填笔在碟在调成浓度合适的颜色,过浓不易填平; 过稀则不易操作,水和色易于分离并产生一道道的水流痕迹。

接色:接色是粉彩中常用于山水画的填色技法。它是将两种以上不同的颜色,填在画面的同一部位,使之相互衔接,过渡均匀。其作法是:先填上一种颜色,后用另一种颜色在需要接色的地方轻轻地来回涂土(上下结构)染,将颜色接匀、填平,使两种颜色的中间有一种过渡色;如再接第二种色,则按用同法操作。接色要求两色的衔接处均匀平整,色相过渡自然。

罩色:在一种色面上,再罩以另一种颜色,谓之“罩色”。其方法是在底色上用平填方法罩上各种透明水色。如在嫩枝干上填以洋红,然后罩上淡苦绿,使嫩绿枝干中透出红色,增加其嫩的感觉;又如在叶子上敷薄薄的广翠底,然后罩上大绿颜色,以丰富绿色的层次,加强其浑厚感。

染色:粉彩的染色分两种:

一、用油染色:染色一般都在玻璃白上进行。首先用嫩油在玻璃白上涂一遍,使其饱吸一层油;以后用洗染笔蘸色料,敷于画面深色部分;再用洗染笔蘸油,由深到淡逐渐洗染,分出明暗转折关系。

二、用水洗染:用水染色一般采用国画的点染法,即用羊毫笔先蘸水,然后以笔尖蘸色,在玻璃白上点染。此种方法多用于花朵染色,有时也用于人物衣服的点染,常常是在玻璃白上薄薄的平涂一层颜色。普通粉彩则有用色笔和水笔相互交替洗耳恭听染的。

彩染:在瓷器上进行彩绘后,再置于彩炉中进行低温烘烤,谓之彩烧。瓷器颜料特别是粉彩颜料对彩烧工艺要求甚严,彩烧是否得当对彩瓷的呈色和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彩烧时必须选择最佳的温度范围,如粉彩的彩烧一般应在780——800度之间;其次要选择适当的窑炉,采用适当的装炉方法;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升温速度并准确地控制烘烧时间。

苏麻离青:“苏麻离青”又叫“苏泥勃青”,是一种进口的青花彩料。元代与明初的青花,大多是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幽艳,光彩焕发,色性安定。由于料中含铁质和其它杂质,所以常出现深浅不同的色泽:浓处色如靛,并有似铁锈的瘢点;浅处为天蓝色。有靛色和铁锈瘢的地方都凹凸不平。锈瘢浓处深入胎骨并有浅淡的锡光色。用它来绘制线条或人物的眉目脸形是不适宜的,但用来绘大小花朵,梗叶之类,则具特色,烧成后深浅相映,枝叶纷披,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但由于是舶来品,价格昂贵,供应亦不稳定,所以从明成化开始,就逐渐被回青和国产青料所代替。

平等青:平等青又叫“陂塘青”。据《江西大志•陶书》载,“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平等青的发色以淡雅著称。成化青花用平等青料,呈色蓝中泛灰青,清澈而明晰;衬以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显得清新悦目,幽雅脱俗。

回青:作为嘉靖青花标志的“回青”,在正德时即已出现。据《窥天外乘》的记载:“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 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伪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

回青多与石子青配合使用。配制时二者比例不同,则呈色各异,“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黑。”(《江西大志》)典型的嘉靖青花那种浓重鲜艳的蓝色,正是成功地掌握了恰当的配料比例的结果。

《明实录》说:“万历二十四年……,回青出吐鲁番异域,去京师万余里,去嘉峪关数千里,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置之甚难。因命甘肃巡抚田乐设法召买解进,以应烧造急用,不许迟误。”说明万历二十四年以前,官窑青花还在使用进口的回青料。

石子青:石子青为产于江西的国产青料。《瑞州府志》有“上高县天则岗有无名子,景德镇用以绘画瓷器”的记载。《江西大志•陶书》也说:“石子青产于瑞州”。可见石子青又叫无名子。正德时烧制的浓中带灰的青花器,使用的就是石子青。石子青的产地并非上高一处,《正字通》就提到:“卢陵新建产黑赭石,磨水画瓷坯,初无色,烧之成天蓝。景德镇取诸婺源,名画烧青,一曰无名子。”

浙料:万历时期,景德镇所用的青料改用浙料,即浙江所产的青料。因此万历青花一般没有正德青花那种带灰黑的缺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期。

关于浙料,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说:“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锻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皆以上料画成……,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

珠明料:明嘉靖以后,青花开始使用云南的青料,即“珠明料”。它发色鲜明,是青花的标准色彩,也是以后青花所用的主要青料。

珠明料在矿物学上叫钴土矿,云南、福建、江西等省均有生产,含氧化钴量都较低,一般在2%以下。清朝最好的珠明料,氧化钴含量最高可达8——9%,色调鲜艳葱翠,令人生爱。上品钴土矿不需加工处理,可直接用在陶瓷工艺上,并可绘出最细的线条,烧成后纹饰保持原状。

粉彩颜料:粉彩颜料是以钾——铅——硅为主,与不同的单一发色金属氧化物配制而成。用它绘制瓷器,经过780——830度的温度彩烧后,颜色凸于瓷面,呈色晶莹光泽,粉嫩玉润。粉彩的色彩非常丰富,其基色有胭脂红、青灰色、雪白、老黄等十余种。它们相互之间还可以配成许多中间色彩。

粉彩红料:胭脂红:俗称洋红,为粉彩料的基本色之一。呈淡玫瑰色,光亮透明,主要用于花头或人物服装的洗染。它的彩烧温度范围很窄,所以对彩烧温度的要求,基本上是以它作为标准。

宫粉,又称粉红,由50%的胭脂红和50%的玻璃白配成,呈不透明的淡红色。多用来填图案的地皮。

矾红,以10%的矾红铁和90%的铅粉配成,呈不透明的大红色,用来画各种大红线条、花纹。色画得太厚易变黑,沾了其他透明色会影响发色。

粉彩绿料

大绿:呈透明的老绿色。为粉彩颜料的基本色之一,多用于配色。

翡翠:亦为粉彩颜料的基本色之一,呈不透明的绿色。多用于配色。

苦绿:以大绿26%和老黄74%配成,呈不透明的草绿色。用途与大绿相同。

粉大绿:有两种配方;或用35%的大绿、27%的雪白、13%的老黄加7%的翡翠;或用65%的大绿、5%的老黄加30%的雪白。呈透明的绿色,用来填花叶正面、深绿色树叶和近景的石头。

粉苦绿:也有两种配方:一以82%的苦绿和18%的雪白配成;一以70%的苦绿、14。5%的大绿、0。5的铁红和15%的雪白配成。呈透明的深苦绿色,多用来填花叶背面和树叶。

石头绿:以大绿77%和雪白23%配成,也可以雪白45%、大绿50%和老黄5%配成。呈透明的浅绿色,多用来填石头、草地、山头接石和浅色花叶。

淡苦绿:以20%的苦绿和80%的雪白配成,呈透明的嫩草绿色。多用来填草地,嫩枝浅叶及灰绿色乌羽和草虫等。

浅水绿:以大绿15%和雪白85%配成,呈透明的浅绿色。多用来填盖淡浅部分,如远山头,树丛、草地,也用来接填近石的消失部分。

墨绿:用大绿37%,珠明料3%和雪白60%配成,呈半透明的灰绿色。多用来填老树干。

本地绿:为粉彩颜料的基本色之一,其呈色和用法与大绿相同。

松绿:以翡翠44%,锡黄34%、玻璃白9%和雪白13%配成,呈不透明的黄绿色。多用来平填边脚图案。

粉彩翠蓝料

淡翡翠:由80%的翡翠和20%的玻璃白配成,呈不透明的淡翠色。多用来填人物的服装,亦可用来填较长的树叶。

粉翡翠:以88%的翡翠、6%的玻璃白和6%的雪白配成,呈不透明的深翠色,多用来山中的某些果树叶。

广翠:呈透明的蓝色。为粉彩颜料的基本色之一。常用于配色,很少单独使用。

淡翠:以广翠50%,玻璃白30%加雪白20%配成,呈不透明的淡蓝色。多用于填图案中的地皮。

淡古紫:以广翠33%加雪白67%配成,呈透明的浅蓝色。

粉彩黄料

老黄:为粉彩的基本色之一,呈深黄色,透明,多用于配色。

锡黄:亦为粉彩的基本色之一,呈中黄色,不透明,多用于洗花或配色。

粉黄:以锡黄50%、玻璃白10%和雪白30%配成,呈不透明的黄色。用来填图案花纹和人物装饰。

淡黄:以老黄90%加玻璃白10%配成,呈不透明的老黄色。多用于人物服装洗染。

粉彩白料

雪白:粉彩的基本颜料之一,为无色透明的玻璃体。用来覆盖珠明料,或作冲淡色彩用。

玻璃白:为不透明的白色,是粉彩颜料的重要基本色。玻璃白在彩绘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对各种彩进出境行“粉化”。通过粉化,红彩右变成粉红色,绿彩可以变成淡绿色,蓝彩可以变成淡蓝色。同时,借助于调剂玻璃白加入量的多少,可以把同一种彩色化成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二是自从玻璃白出现后,才可将国画中的渲染手法用于瓷绘。在绘画花朵、衣服皱褶、浪花等一类对象时,先施一层玻璃白,然后再进行渲染。于是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浅和阴阳背向之分。

雪景玻璃白:以玻璃白80%、雪白16%和镕剂4%配成,呈不透明的白色。性质与玻璃白基本相同,但比玻璃白光亮,而且不能洗染,主要用于填雪景。

粉彩其他色料

茄色:以65%的胭脂红和35%的广翠配成,色透明。用于填图案的地皮。

麻色:麻色可分深浅二种,深的以矾红89%和 黑11%配成;浅者以矾红97% 黑3%配成。麻色多用业画鸟羽树干、人物肤色。它只能直接用于瓷面,不能覆盖其他颜色。

青灰色:为粉彩的基本颜料之一,它以36%的 黑、62%的胭脂红和2%的大绿配成。不透明,多用于人物服装洗染。

深赭色:以3%的氧化铁、3%的老黄、1%的胭脂红加入93%的雪白配成,呈透明的赭石色。用来填老虎、树干、花草树叶、山石、坡崖等。

珠明料:原为用于青花的青料,在粉彩中亦可用作描画线条。画后必须用雪白或其他透明料复盖,否则烧成后易受擦落色。

黑:为新彩颜料,直接绘于瓷面。多用来写字画边脚,也可用来画鸟类羽毛和人物头发等。不能用其他颜料覆盖。

镕剂:即晶料,无色透明,熔点较一般颜色低。多用来增加颜料光泽,或用来调节颜色的软硬,克服彩病“惊剥落”。

后加彩:“后加彩”为最常见的一种作伪手法,自清康熙至民 国初年,均有在旧器上后加彩的伪作。有的于旧器脱釉刻暗花,施釉后再上彩;有的用后加彩的手法将旧器改选成新品种;更常用的是在清代各朝素器上后加彩,使其改头换面,成为粉彩、斗彩、珐琅彩、三彩、墨彩、金彩等较为名贵的品种。

红 绿 彩 类

红彩:釉上红彩有矾红和金红两大类。矾红创于宋,它的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故又称铁红。历代古瓷上的釉上红彩多属矾红。金红则是从外国传入的,始见于清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

矾红:矾红为我国制瓷工业中的传统红彩。由于它是以青矾为原料,经煅烧、漂洗而制成。故名“矾红”;又因为这种彩料的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所以又叫“铁红”。

矾红在使用时需配入适量的铅粉和胶。其色调则与精细度有关,越细越鲜艳;同时也与烘烧的温度和时间有关,如能适当 地掌握温度和时间,就可得到鲜艳的红色。否则即闪黄。矾红除用作红彩外,有时还作为调节器色之用,如在五彩的古苦绿和古黄中,就要加入1%左右的矾料。

金红:清康熙二十年,一种用金作主要着色剂的红彩,从西洋传入景德镇,这就是“金红”。由于它是从国外输入的,故又名“洋彩”。金红主要使用于珐琅彩。从外观上,它与铜红、铁红迥然不同,而与胭脂的红色相近。所以,也叫“胭脂红”。

洪武红彩:1964年南京出土的白釉红彩云龙纹盘,是目前仅见的洪武时期的釉上彩器。盘表里对应地各画五爪红龙两条及云彩两朵,如用光线透映,可见两面花纹叠合为一。这件明初釉上彩的杰作,可谓稀世之珍。这一重要发现,实破了文献所谓“彩器始自宣德”的定论。其实,用红彩装饰瓷器的技术,在宋代山西、河南地区的瓷窑,特别是扒村窑,已经十分成熟,只是那时瓷器的胎、釉都不如明代那么细腻洁白,因而在感觉上迥然不同而已。当然,宣德时烧制的红彩,无疑较洪武时更加鲜艳、更加精致。

青花红彩:所谓“青花红彩”,就是在青花纹饰中,留出兽形、龙形等白釉色地,地再在釉上填以矾红。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收藏的青花红彩器。都用釉下青花作为海水波涛,而以釉上红彩描绘游龙或海兽。这种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的结合,在广义上可称为斗彩。明宣德以前,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的工艺虽然均已成熟,但它们都是单独存在的。到了宣德时期,才出现二者相结合的新品种——青花红彩,从而为明清斗彩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花红彩在成化、嘉靖、隆庆、万历各朝都有烧造,并有相反的品种,即用戏彩作地,来衬托青花兽形纹饰,亦有较好的艺术效果。这一类的红彩色调节,较之单一矾红略显轻淡,又比浅珊瑚为重,介于二者之间。

白釉红彩:白釉红彩是以白釉为地,用红彩作画,为明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常见的一个彩瓷品种。较多见的是红彩四鱼盘。弘治、正德时的釉面细白匀净,嘉靖、万历时的红彩则色泽鲜艳。清代有仿制品,多以弘治、正德带年款的白釉素器为之。

明代红彩:明代的红彩都是矾红,自洪武而至明末,都有烧造。早期的色泽偏于凝厚,红中闪黑,少有光泽。至成化时期,施彩较薄,呈色略淡,并泛出油亮光泽,较宣德时更为鲜艳,故又称作“油红”或“朱红”。嘉、隆、万三朝的红彩基本一致,既与宣德的黑红浓艳不同,又与成化的浅淡色调相异,而呈枣皮红色;色泽鲜艳且有深浅,浓者发黑紫色,浅淡者如珊瑚红。

黄釉红彩:黄釉红彩俗名“黄上红”,是嘉靖彩器中的特殊品种。它以黄釉为地,红彩涂绘,并特意留出黄地图案构成主题纹饰。有的黄釉红彩器刻有花纹,有的用红彩或黑彩勾描主题花纹轮廓线。与此同时,还有相板的品种:红釉黄彩,其纹饰、色彩及工艺均同于黄釉红彩。

白釉火石红:白釉火石红是明弘治、正德时一个别具特色的品种。其制作方法是:先在胎体上刻出海水龙纹,施釉时留出龙纹图案;烧成之后,露胎的龙纹即泛出火石红色。也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彩瓷品种,而应视为彩瓷的半成品;或者是当时官窑停烧时遗留下来。

回青釉火石红:回青釉火石红与白釉火石红类似,据推测它们的制作工艺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一施回青一施白釉。在明嘉靖时,其纹饰有火石红的麒麟、火云、蟠螭、鱼等。常见器型有瓶、罐、炉之类。

绿彩:绿是铜在氧化气氛中的呈色。我国传统绿彩品种甚多,色调不一,除了彩料中含有不同量析铜之外,有时还添加少量其它着色元素,如铁、铬、钴、锡等。如在康熙珐琅彩和雍正粉彩中,有些绿彩略带黄色,就是加了一些锑的缘故。

酱绿:酱绿为绿彩的一种,由于它的颜色像稍稍枯萎的树叶,所以又叫“枯绿”。据文献记载,它是由绿料和黄料配合而成的,如将二份的深绿料和一份黄料混合,就可以获得“酱绿”。

釉下绿彩:釉下绿彩为唐末长沙窑首创,也是湖南长沙窑和四川邛崃宾所共有的装饰特征。长沙窑的工匠们,常常用绿彩在瓶、罐或壶一类器物的坏体上任意勾画;烧成后,在极淡的青釉下面出现云霞,水波或小圆点组成几何图案,笔意流畅,纹样自然,色调柔和淡雅。也有用漫画或写生手法,极为生动地绘出小鹿、小兽奔驰在草地树林之间;或在树林深处绘七层宝塔。亦有用绿彩在器物上题诗的。

绿彩还常与褐彩结合使用,如有的花卉就用褐色作茎,绿色作叶;有的在胎面先刻划花鸟轮廓,再在轮廓线内填以褐、绿彩,然后施釉烧成。

白瓷绿彩:在白瓷上用绿彩绘制纹饰,是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一大新发明。这说明当时不仅能在原料中排除铁元素,还能加进适量的铜元素作出绚丽的绿彩。白瓷绿彩的出现,为唐三彩和釉下彩的诞生,准备了有利重要条件。

白釉绿斑:是磁州窑的主要装饰品种一,首创于晚唐北方窑场,如当时烧制的短流平底壶的流及柄部,花口钵口沿以及小长方枕的四角部位,都有以绿斑为饰的。宋代北方地区瓷窑继承了这一装饰方法。据目前所知,白釉绿斑器除磁州窑出产外,河南的郏县,登封、宝丰窑,山东省淄博窑和陕丁铜川耀州窑都有烧制。主要用于装饰盘、碗、壶、花口钵、小罐、六孔瓶等器物。

红地绿彩:是在白地上复以红釉,然后加绘绿彩纹饰的一种新品种,为成化年间景德镇御器厂所创烧。见有三足炉残器,为红地上饰以浅淡纤细的绿彩缠枝灵芝纹,底部有青花款。到嘉靖时,又出现了相反的品种:绿釉红彩。

黄釉绿彩:始见于明弘治时期,以后各代都有烧造;而且每个朝代都有自己明显的特征。弘治时的黄釉绿彩器物多为盘、碗,器外以黄釉作地,刻暗龙纹,所填绿彩色淡而闪黄,器里多为灰白釉(后仿者器内白釉闪青,欠润泽,造型呆滞,釉面色泽不及真品娇嫩),正德进,纹饰大都为暗刻龙纹,所填绿彩色泽浅淡;器里的白釉闪青。嘉靖时,黄色不及以前匀净,且多杂质。刻填的绿彩纹饰,有凤穿花,龙凤,缠枝花等。到万历时,纹饰多不精细,线条粗犷,彩色涂染不匀。嘉靖、万历时还有相反的品种:绿釉黄彩。两者器型纹饰大体相同,但绿色色调深浅不一。

白釉绿彩:始于明成化时期。绿彩色泽浅淡,微闪黄色,透明感受强。所绘龙纹线条纤细,舒展自然。有些器物还暗刻海水纹或龙纹。所发现的器物,多为绿彩龙纹盘、碗之类。弘治、正德、嘉靖三代均有烧造,而以弘治正德两代产量为多。弘治时的造型、纹饰都沿袭成化旧制,常见有盘、碗之类。釉泛青白色,龙纹或海水上所填的绿彩色泽闪黄,色调较软。嘉靖时,绿彩纯正无闪黄现象,在装饰上,有的还以黑彩勾画纹饰轮廓线。

白釉青绿花:系用色似苹果的青绿色彩料,在白釉下描绘图案纹饰,为釉下绿彩的一个品种。它创烧于明宣德时期,造型、纹饰等均同于当时的白釉酱花三果盘。到弘治时,青绿花发色淡青,犹如尚未成熟的青苹果,与以后清雍正时釉里红三果碗的绿叶颜色相似。白釉青绿花器物是明代稀有的珍品;清代康熙、雍正时多有仿作。

孔雀蓝地绿花:系以孔雀蓝为地,饰以孔雀绿彩缠枝莲纹的一个彩瓷品种。其色彩雅洁艳丽,无与伦比。在明成化时,器型有圆盒之类,器上带官窑款识。

青花绿彩:即以青花勾描纹饰的轮廓,或绘出部份图案,然后填以绿彩,效果和斗彩相似。成化时,见有青花绿彩龙纹碗、盘,青绿二色,淡雅和谐;绿彩泛黄,玻璃质感强,万历时,官窑尚在烧制。

黄 褐 紫 彩 类

黄彩:我国瓷器上的黄彩有铁黄和锑黄两种。铁黄彩系由创烧于汉代的铁黄铅釉发展而来。在清康熙以前,我国瓷器上的黄釉和黄彩,只有铁黄一种,至康熙、雍正时,才采用以氧化锑为主要着色剂的锑黄作为珐琅和粉彩中的黄彩,但当时斗彩一五彩中的黄彩,仍为铁黄。

铁黄:铁黄彩从铁黄釉发展而来。早在殷周时代,我国人民就已发现含有少量铁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下能够得到黄色。铁黄铅釉创于汉,盛于唐,至明清时则发展成为釉上黄彩。

锑黄:据文献记载,锑黄是在清康熙年间创烧的,但化验说明,康熙珐琅彩中的锑黄并非本国所生,系舶来品。我国自己制造的锑黄,直到雍正时才见于粉彩器上。锑黄除含锑外,还含有锡;氧化锡是作为锑黄的稳定剂而加入的。

白釉黄彩:白釉黄彩创于明嘉靖年间,系专用黄彩描绘纹饰。黄彩浅淡,绘以龙纹,再以其他色彩来勾轮廓线。常见器型为碗类。

黄釉黄彩:黄釉黄彩又称“黄上黄”。它是在淡黄釉上以赫彩勾描纹饰轮廓线,再填以黄彩。所见有嘉靖官窑盘类器皿。

褐彩:褐彩是一种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始见于西晋后期,普遍使用于东晋至南朝早期。有两种装饰形式:一种是在器物的口沿及肩部用点彩组成各种图案。另一种形式是绘成长条形,线条的长短和粗细视器面的大小而定。一般是盖上的细而短,腹部的长而粗。

釉下褐斑:釉下褐斑为唐晚期长沙窑所创。其作法是先在素坯上点成褐斑图案,然后施以青釉。常见的花纹有树叶状褐斑,串珠式斑点组成的菱形、方形、斜十字形图案。还有一种褐绿色斑点,系在素坯上点绘褐绿相间的菱形、方形、六方形或环状等图案花纹,也有用大片树叶状斑点搭在器物的肩上;施釉烧成后色彩艳丽和谐。

紫彩:紫彩创于明,它的呈色元素比较复杂。以康熙珐琅彩上的紫彩来看,其主要着色元素为钴、锰、金,是用金红和钴蓝配制而成的。现代景德镇的紫彩,则是用金红和一种含氧化锰较高的钴土矿“叫珠”所配制。使用紫彩装饰瓷器,品种很多,如明万历时的主要品种就有:绿釉紫彩,以绿釉为地,刻填紫色纹饰,见有万历官窑绿地紫龙纹碗;黄釉紫彩,在黄釉器上以紫彩描绘花卉人物,见有黄釉紫彩人物出戟花觚;青花紫彩,以青花勾描部分轮廓,再填以紫彩,或用紫彩描绘纹饰,见有官窑青花紫彩龙纹碗等。

差紫:所谓“差紫”,原是烧造时出现的非正常的紫彩,其色浓而无光,为成化年间所特有。以后各代仿制成化彩瓷几可乱真,唯有差紫的成化彩瓷,即可肯定是真品。

2012-10-10 00:39:26 | 引用
无题
黑 蓝 金 彩 类

黑彩:釉上黑彩多用于勾勒枝叶的轮廓和叶脉。我国传统釉上黑彩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锰、钴和铜,系用钴土矿和铜花片配制而成的。其化学组成有两个特点:一、在配制黑彩料时不加入硝,所以钾、钠含量特别低;二、以牛皮胶作为粘合剂,使黑彩料的烧失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

白地黑花:白地黑花又称“白釉黑花”,也叫“白釉釉下黑彩”,它是磁州窑装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其工艺过程是在成型的坯上,先敷一层洁白的护胎釉,然后用细黑料绘制纹样;再用尖状工具在黑色纹样上勾划轮廓线和花瓣叶筋。露出白色护胎釉,再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烧成后,器面上黑白两色对比强烈。其纹饰多为花蝶、飞凤、卷枝叶、卷枝忍冬、人物、花卉、鹭鸶、芦雁、波浪等。此外,也有的题写诗句,或以龙为装饰主题。

墨彩:流行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它不同于黑彩,黑彩是在窑中烧成的高温彩,而墨彩为炉中烧成的低温彩。用墨彩在白釉上描饰人物、山水,具有水墨画的效果。

蓝彩:我国传统的釉上蓝彩是由钴蓝铅釉发展而来的。早在唐代,钴兰铅釉就被用于三彩器上。蓝釉和蓝彩的着色剂,都是天然的钴土矿。钴土矿中,还含有不同量的铁、锰等元素。它们也是传统釉上蓝彩的着色剂。有的蓝彩还含有少量的铜,这是为了略为调整蓝彩的色调,而特地加入的。

白釉孔雀蓝:白釉孔雀蓝,始见于明嘉靖时期,它的特点是用孔雀蓝直接在白釉瓷上描绘花纹,而且不用其他色彩来勾描轮廓线。其缺点为施彩不匀,但色泽却艳丽而凝厚。

金彩:瓷器上饰以金彩,能增添纹饰的美感,使器物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我国以金装饰瓷器,始于唐。现已发现贴金和描金的唐墓俑。宋代定窑和建窑的金彩器,以及元、明瓷器的金彩,仍然以金箔贴金为主。到了清代,金粉便代替了金箔;从工艺上说,描金取代了贴金。清后期,德国人居恩发明的液态金(即金水)传入我国,金箔和金粉均被淘汰。液态金以其耗金量少和使用简单的绝对优势,成为金彩的主要彩料。

戗金:戗金即金箔贴金,它流行于元代和明代。江西高安元代瓷器窖藏即有戗金瓷的出土。《辍耕录》卷第三十“枪金银法”载:“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为地,以针刻画或山水树石,或花竹翎毛,或亭台屋宇,或人物故事,一一定整,然后用新罗漆。若枪金则用雌黄;若枪银则用韶粉。日晒后,角挑挑嵌所刻缝罅,以金薄或银薄,依银匠所用纸糊笼罩,置金银薄在内遂旋细切取,铺已施漆上,新绵揩拭牢实。但着漆者自然粘住,其余金银都在绵上,于烫斗中烧灰,甘锅内熔锻,浑不走火。”戗金原用于漆器,后来才移植到瓷器上。《格古要论》说那时的戗金器“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

描金:描金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亦常见,《格古要论》就有“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变脱”的记载。景德镇宋湖田窑有素瓷描金的品种,但实物少见。

描金使用的材料为金粉其工艺过程是:先将金子磨碎,倒入瓷钵内与水混合,直到水底出现一层金为止。平时将其保持干燥,使用时取出一部分,溶于适量的橡胶水内,然后掺入铅粉,金子与铅粉的配比为十比一。在瓷胎上描绘金彩的方法同上其他色彩一样。

亮金:用金水为着色材料,在瓷器釉面上进行描绘,经过彩烧之后便获得闪烁金光的金属层。这种装饰方法,谓之亮金。

亮金使用的是液态金(金水)。金水制作方法极其复杂。其基本原理是氯化金溶液与含硫的挥发性油(硫香膏)结合成金树脂,这种树脂通过附加铑铋与铬化合物溶剂即可牢固地附在瓷面上。使用金水装饰瓷器则非常简便,像使用其它彩料一样,可直接用毛笔蘸以金水涂绘。金水在三十分钟内就干燥成褐色亮膜,经700——800度的温度彩烧后,褐色亮膜便还原为发亮的金层。

亮金主要用于装饰金边,有时亦用于描绘画面。它是一种美观而节约的装饰方法,但金膜容易磨损,通常使用一、二个月后即出现多划痕。而且金水的含金量必须控制在10——12%之内。含金量不足的金水,金层容易脱落,耐热性也低。

磨光金:磨光金又名无光金,是出现较晚的一种瓷器装饰方法。它的特点是彩烧后出现的薄金层并无光泽,需用玛瑙笔或细砂、红铁石进行抛光。才能闪发金色的光彩。磨光金所用的彩料是先将纯金溶于王水中,得氯化金溶液后,再加以一系列技术处理,使成为磨光金彩料。若加入氧化 汞,则可使金层变薄;加入一定量的银,则可以得到淡黄色;加入一些铂,则可得到带红色色调的金黄色。磨光金金层中含金量高达52——72%,因此不易磨损,经久耐用。

液态磨金:亦出现较晚。它与磨光金不同处是:使用的彩料系以含金量16——22%的液态金水,和一定比例的银、铋、树脂以及溶剂混合而成;同时,其彩烧温度要求在850——900度之间,高于磨光金所需的彩烧温度。此外,它还可以涂饰二次,包括在彩烧后的金层上再加涂饰。其它如可以直接在瓷面描绘,彩烧后进行抛光,以及耐磨性能、装饰效果等等,均同于磨光金。

黑釉金彩:黑釉金彩始于宋代。目前所见的宋代传世器只有三件,都是碗。纹饰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用金彩在碗里画花蝶;一种是除以金彩绘纹饰外,还同时书写文字,如碗里画花蝶,四面书“寿山福海”。在吉州窑曾采集到一件类似的残片,上剩一“山”字。另外,建窑碗亦见有以金彩书四句七言诗的。上述黑釉金彩碗除吉州窑的残片外,均流散于国外。

蓝釉金彩:蓝釉金彩为元代彩瓷品种之一。其方法是在烧成的蓝釉器物上,用金粉描绘花纹,再经彩炉烧烤。保定出土的三件窖藏蓝釉器,即属此类。

青花金彩: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彩瓷新品种。故宫博物院与曲阜孔庙收藏的永乐青花金彩碗,里心绘荷莲,内外壁绘缠枝苜蓿花,并填有金彩。底足有青花或金彩图案款。其涂金则大部分脱落。宣德时的青花金彩高足碗,于青花卷叶梗上加绘金彩叶纹,并在内壁上方青花格纹中加绘金彩“十字”,器心写年款,青花色淡。清末民初有仿品,但呈色浅黄或黄绿,亮度不足,这是由于在金彩中掺铜的缘故。

三 彩 类

正德三彩:三彩创烧于明正德年间。这时的三彩器虽不多见,但制作精细,特色显著。器上的黄、绿、紫彩,可分光亮与不光亮的两种。施彩不光亮者,常见有暗刻缠枝莲纹高足碗,无款识;其施彩方法是以紫色为地,再填黄绿彩。彩色光亮鲜艳者,一般以绿色为地,且多书年款。如故宫博物院藏的三彩海水蟾蜍洗,纹饰及四字年款均为暗刻,口足处饰以紫彩;在绿色为地的器身上刻出蟾蜍纹,并填以黄彩;留有白釉,使海水浪花与踊跃的蟾蜍色彩对比鲜明,清爽悦目。

嘉靖三彩:嘉靖三彩的特点是色调浓重而沉闷,不够鲜艳,不甚匀净,给人以古旧感。此外,胎体上多有粗线条的暗刻花纹。其装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色地上绘以红、绿、紫彩纹饰,或留出白地作局部图案;另一种是在色地上绘以黄、绿、紫彩图案。常见器物有梅瓶、大罐及绣墩等。

万历三彩:万历三彩色地多种多样,且各具特色。如以黄釉为地的黄、绿、紫三彩,黄釉色重,色调较为沉闷;透过黄釉层,可见粗糙胎体上密布的黑色小斑点;同时,黄釉中也多因釉质不纯而见有小红点或血丝痕;其绿彩浅淡鲜艳;而以紫色所勾描的纹饰轮廓线,加黄釉后色显黑赭。也有在黄地紫、绿彩上留以白釉龙纹的。其款识中有青花款和黑款,黑款系青花上罩黄釉所致。常见器型有大小不等的盘、碗、炉等。

康熙三彩:康熙朝是三彩发展的繁荣时期。仅就品种而论,就有墨地三彩、白釉画三彩、浆白釉画三彩、釉里三彩、抹三彩、刻花三彩、三彩加红、法花三彩等十来种。

康熙三彩的主要特点是:一、彩色除了黄、绿、紫外,增加了当时特有的蓝彩。同时,加彩方法也更为多样:有的在素瓷的瓷胎上直接加彩,然后罩上一层雪白,低温烧成,传世常见的三彩花果盘即属此种制作方法;也有的在白釉瓷器上涂以色地,再绘素彩的。二、用粉分出深浅阴阳。如绿套绿、黄套黄、紫套紫等深浅色。彩中的娥黄色深且匀润,茄皮紫色浅,绿色深的为瓜皮绿,浅的为湖水绿。三、纹饰层次清晰,画意生动,花卉轮廓线条色黑发亮。

墨地三彩:先吹绿釉,并罩以黑色作地,加黄、绿、紫三彩,称墨地三彩。它创烧于清康熙时,均为民窑产品。纹饰以花卉禽鸟居多。画法均先用深紫色勾出图案轮廓,然后填以各种色彩。绘画笔力刚健,神态自然。墨地三彩在当时仅供孝家之用,产品很少,属极其名贵的品种。

白釉画三彩:白釉画三彩为康熙时著名的三彩品种之一。它先以胶墨笔道在白釉上勾出图案轮廓,然后四周填以色釉为地。白地者,花卉填以黄、绿、紫三色;绿地者(有深绿、浅绿、孔雀绿等),花卉填以黄、紫二色,间露白地;紫地者,花卉填以黄、绿二色;黄地者(分深黄、浅黄),花卉填以绿、紫二色,间露白地。以上各种,多画玉兰、梅花,花朵白色,叶绿,树干为黄或紫色。常见器物有官窑三彩碗,系在白釉上画三彩,碗里外满釉;底足内白釉,书六字款。因画在白釉上,色面微凸起。

浆白釉三彩:浆白釉与白釉的不同,在于它无光润色泽。浆白釉画三彩多用于雕塑的薰炉、灯罩、佛像及一般人物造像。薰炉和灯罩上均用三彩作色。佛像和人物造像神态画真,帽、靴等处涂以黑料。

釉里三彩:釉里三彩系在瓷胎上以青料、红料和豆青料三种颜色绘成图案,然后吹上白釉,入窑焙烧而成。豆青地的则以青、红、白三色合成图案。这种器皿的纹饰轮廓,多数以刀刻成。

抹三彩:抹三彩又称虎皮三彩,多使用于各种佛像、人像、兽、禽鸟和小件水丞等。其制作方法是在白釉或浆白釉地上抹以黄、绿、紫三色,涂染人物衣衫或禽兽皮毛。

刻花三彩:刻花三彩是先在瓷胎上刻图案轮廓,然后在轮廓内填以黄、绿、紫三彩或白釉。纹饰多玉兰之类。器型以碗、盘居多。

三彩加红:在三彩器的主要部位加绘少许红色,或在人物衣帽,器皿显著部分绘少许红色,或在花朵轮廓、人物衣袖等处用矾红勾以红笔道。再填以三彩,称作“三彩加红”。这类品种多使用上等釉料,瓷质细腻,绘制精通细,极为名贵。

法花三彩:明代法花三彩的主要产地为山西泽州、潞州,清康熙时传到景德镇。其施彩方法有二:一为填梗,即用瓷粉在器面堆成图案轮廓,然后在其中填以三彩。一为刻道,即用刀刻出图案轮廓,再以三彩填绘。法花三彩有半沙胎及瓷胎两种。瓷胎的法花三彩多为紫地,包括深茄皮紫、老茄紫和浅葡萄紫;也有以孔雀绿为地的。有的则由瓜皮绿、黄、白配为三色,或仅有二色。

茄皮紫釉三彩:为明万历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三彩品种。它以茄皮紫色为地,刻暗花后填以白、绿、黄色,组成龙纹、折枝花等图案。也有仅填单一绿彩为饰的。这类器物的茄皮紫釉面多不鲜亮,且底部刻款也施茄皮紫釉。此外,北京定陵出土的一件万历三足鼎炉,却是以黄釉为地,塑有施茄皮紫釉的蟠螭龙,龙首盘绕成双耳,甚为奇特。

五 彩 类

硬彩:《陶雅》说:“康熙彩硬,雍正彩软”。《饮流斋说瓷》中的解释是:“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由此可知,硬彩即五彩。

釉下五彩:釉下五彩系在釉下以多种色料进行装饰的品种。这种彩瓷造型优美,色彩丰富,具有特殊的艺术风格;而且而酸耐碱,永不褪色。釉下五彩的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泥坯彩绘,即在制成的泥坯上,以多种釉下彩料进行装饰。纹样绘成后,低温素烧一次;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称为“两烧制”。二、素烧坯彩绘,即将制成的泥坯,先以低温素烧一次;在素坯上彩绘后,再用低温焙烧;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称为“三烧制”。三、釉坯彩绘,为现代制作方法。

釉上五彩:釉上五彩,系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色料在烧好的白瓷胎上作画,再经低温烧烤而成。釉上五彩的特点是色彩缤纷,活泼艳丽,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由于它所用的颜色红则红,绿则绿,浅红、浅绿等却无法表现,所以虽然它色彩艳丽,却不能给人真切的形象,亦无立体效果。釉上五彩的出现,约在明宣德年间,至成化时已普遍流行了。

成化五彩:五彩虽创烧于宣德时期,但那时的传世作品极其罕见。现在能见到的早期五彩瓷,主要是成化年间的产品。《陶说》提到“成窑以五彩为最”。说明五彩至成化年间已渐趋成熟。从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五彩缠枝芙蓉罐和五彩双螭耳瓶来看,无论彩色或彩绘技巧,都臻上乘。

所谓五彩,并非全部五色齐备。明代早期作品,有时只用两、三种彩色,处理得非常精美。五彩的画法均用单线平涂,色彩多用红绿对比,所以显得雄健豪放,强烈鲜明,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成化五彩亦有淡雅的一种,其色中以红、绿、姹紫为主,同时开始用孔雀绿彩;纹饰线条柔和,配以温润如玉的白釉地,显得格外优雅。

正德五彩:正德时五彩多用白地,并常以红、黄、绿彩绘制纹饰。红、黄虽不浓重,便釉面厚润;绿色多为翠绿和孔雀绿,绿色浅而闪黄。常见的纹饰有八仙、仕女人物、龙纹、荷花、花鸟葡萄等。画风介于弘治时的柔和及嘉靖时的奔放之间,色彩也与弘治和嘉靖时有相似之处。同时已出现青花五彩,质地亦佳。

嘉庆五彩:嘉庆五彩曾盛行一时。其色调纯正,绚烂陆离,并以红浓绿艳取胜。所用的彩料有红、黄、绿、紫、孔雀绿等色,有的还加饰青花。红彩为枣皮红,凝厚光熠;紫彩皆为赭紫,呈无艳丽;而多用孔雀绿则是嘉靖五彩的突出特点。这时的图案纹饰用笔尚称细致,效果却不够理想。如所绘的巨龙,貌似凶猛,但线条很细,显得色厉内荏。

此时五彩器物胎体均不如以前规整,釉面亦不够细润,但色彩却很有特点。红彩极为艳丽;其用黄彩托红者,红黄二色重迭,呈现凝厚、柔美的橙红色调。黄彩似同密蜡,而绿彩则为大绿、淡绿或浅孔雀绿。对比强烈,非常醒目。

嘉、万五彩:所谓“嘉、万五彩”系指当时的青花五彩而言。严格地说,青花五彩也应属于斗彩,是成化斗彩的发展,但又与后者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嘉、万五彩中的青花,并不像在成化斗彩中那样居于主要地位,而只是作为构成整个画面中的一种颜色(在清康熙釉上蓝彩发明以前,瓷器上的蓝色只能由釉下青花来表现)。其次,成化斗彩的色彩鲜艳,但整个风格却趋于疏雅。而嘉、万五彩的图案花纹几乎满全器,姹紫嫣红,浓艳热烈。特别是万历时期,五彩器更具盛名。它主要的特点是:一、釉面乳白莹润,但与嘉、隆时对比,略显逊色;后期釉则稀薄而显青白。二、色调对比强烈,大红大绿,浓艳华丽。多用釉下青花作局部图案或勾描轮廓;早期青花色艳,中期色调晦暗,末期则显轻淡。三、较多地彩用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使作品更显瑰丽。万历五彩的缺点是绘画技法幼稚,图案多不规整,线条细而繁密,缺乏气魄。

康熙五彩:《饮流斋说瓷》认为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是不过分的,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蓝彩呈紫灰色,彩层特别厚,彩的四周有一层光晕。这种现象,是别的蓝彩或其他色调的彩色中所没有的,因此在古瓷鉴定上常作为康熙五彩的特征。黑彩有黑漆的光泽,衬托在五彩的一连几天面中,加强了绘画的效果。而且康熙时五彩所用的色彩比明代大大增加,特别是金彩的应用,突破了明嘉靖在矾红、霁红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在五光十色的画面中显得富丽娇艳、光彩夺目。这就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

康熙民窑五彩:《陶雅》说:“康熙彩画手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最佳其余龙凤番蓬这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货这奇诡者。盖客货所画多系怪兽老树,用笔必于恣肆。”这里所说的“客货”,即指民窑产品。由于民窑产品在装饰上受的束缚较少,所以图案题材丰富多样,除了花卉、梅鹊、古装仕女等以外,还大量采用以戏曲、小说为题材的人物故事为主题,其中以描绘武士的所谓“刀马人”最为名贵。这些人物的画风深受明末著名画家陈老莲的影响,线条简练有力,以蓝、红或黑色勾勒人物轮廓和衣褶,然后用平涂的方法敷以各种鲜艳的彩色。人物形象生动,画面色调明快,深得时人喜爱。而且不褪色不剥落,恒久如新。

雍正五彩:雍正五彩设色浓郁,彩色闪青,具有明代风格,因此又叫“大明彩”。其特点是作品多仿成化,致使釉层厚重,有的色彩还略带粉质。其黑彩与康熙时不同,康熙时在黑彩上加罩亮釉,而雍正时则以黑彩和亮釉混合使用。

黄釉五彩:黄釉五彩系由黄釉青花衍生的,为万历时所独有,它以青花纹饰为主,通体罩以黄釉;釉上再加绘红、绿彩。黄釉五彩色调浓重艳丽,但釉面不及前朝细润。款识有青花和刻款两种。

蓝釉五彩:蓝釉五彩为明代嘉靖、万历时所创制。其蓝釉色泽不浓,釉厚处显黑,薄外显灰白。不能衬托出五彩的艳阳天丽效果。但以其釉面肥厚光亮、完全不同于清代的蓝釉器物,而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青花五彩:以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组成纹饰的彩瓷,叫做青花五彩。它以釉上彩为主,青花只是起蓝色作用,与其他色彩处于同样的地位。既不用青花勾画图案的轮廓线,也不用它画图案的主要部分。

青 花、斗 彩 类

元青花:元代的青花,时代特点很明确。这是使用的钴料有进口与国产料两种。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所谓“至正型”的一类大件青花器,多采用进口料;国产料的青花色调与进口料的浓艳显然不同,没有黑色斑疵,纹饰比较简单草率,多用于小件器物。

成熟作品,根据出土材料看都在元代后期。纹饰布局非常严谨,重视主次谐调,色彩也很艳丽,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主题纹饰有游鱼、水草、云龙、飞凤、双鸭、双鹅等。由于进口青料的色调不稳定,不适于画人物,所以元末明初的青花装饰上人物形象比较少。所谓“元代人少,永乐元人,宣德女多男少”是不无道理的。

永乐青花:永乐青花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工艺并有所创新。其纹饰线条有粗有细或粗细兼用,藉以表现浓淡层次;纹饰效果绚丽鲜艳,清晰明快。在线条的纹理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点,呈星状点滴晕散。浅淡处结晶斑点较少,浓重处则凝聚成黑青色、藏青色或呈现金属锡光。甚至下凹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之状。这是永乐、宣德青花色料的特殊现象。永乐青花釉面的青白色,已较元代有所减弱,有的已开始呈现洁白色。釉面大都平滑光润,肥厚晶亮,不象以后宣德时的桔皮釉面那样多皱。

宣德青花:宣德时期是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宣德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著称,被认为是明代瓷器之冠。

宣德青花所用青料为“苏泥勃青”,烧成后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仿的特色。但在传世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绘人物画面的青花器,不带铁锈黑斑,而青花色泽又极为幽雅。其使用的青料是国产钴土矿,还是经过精制的进口料,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宣德青花的图案装饰,继承、融合了宋代磁州窑、扒村窑及元青花的笔绘画风,并向秀丽、典雅的方向发展。纹饰以动物纹和人物画为主。

成化青花:成化青花的特点是因青料提炼纯净,在色调上一改过去的厚衙浓艳,变得清新淡雅,而且色泽稳定。虽也有呈色灰黑的,有的甚至带褐色铁锈斑,但为数不多。在绘画上则完全采用中国画的工笔画画法,画工精细,一丝不苟。

正德青花:正德青花在其色调、釉色、器型、纹饰等方面,大致与成化,弘治青花相同,多呈浅淡灰蓝色,而且稳定匀净。但成化、弘治时的那种呈色灰黑和带褐色铁锈斑的现象却有增无减。此外,因釉面肥厚,气泡密集,青花晕散,故而纹饰模糊,貌似元代或明初青花,但呈色滞重,飘浮流散。也还另有一种色调深沉稳定而不减鲜艳的青花器,如高士人物梅瓶和罐等。至正德中晚期,因改用回青料,又与嘉靖青花相似。

嘉靖青花:以使用回青料为标志的嘉靖青花,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一个突出的阶段。嘉靖青花并非全部使用回青着色,而是以回青和瑞州石子青配合使用,因而呈现一种蓝中微泛红紫的浓重、鲜艳的色调。这是由于其中铁的比值极低,锰和钴的比值也偏低的缘故。嘉靖青花在图案装饰方面,突出的特点是带有道教色彩的题材很多,“寿”、“福”等字也出现了,这是以前少见的。

隆庆青花:隆庆青花使用的也是回青料,但由于选料的精细和技术的纯熟,因而呈色纯正,蓝中泛紫,十分绚美。此外,还有一种纹饰以青花为主,辅之以红绿彩的品种,叫做“青花红绿彩”。其一连几天意虽然简单,布局却零乱密集。此种画风,至万历时更甚,几乎到了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程度。

万历青花:万历青花的色泽,与嘉靖、隆庆时基本一致。但每个阶段产差别也很明显:早期的凝重艳丽,蓝中泛紫;中期的蓝中闪灰,发色渐浅;晚期更加浅淡,并延续到天启时期。

康熙青花:康熙青花使用的是极为纯净的云南珠明料。呈纯蓝色,能分出浓淡层次。人称康熙青花能分五层,即言其层次之多,其绘画特点是采用层层涂染的方法。所绘人物、山水,多仿宋、元、明及当代画家笔意。早期山水多用披麻皴法,线条细而有力,形如钢笔画,生动自然。还有淡描青花,全部用青料勾勒,犹如白描图画。这时青花的纹饰渐趋复杂,流行的题材有山水、人物、花卉、禽兽、博古图、锦地碎花、锦地开框、月景图画、书法等十余种之多。官窑纹饰的绘制用笔工整,民窑作品则和明代风格相似。

黄釉青花:黄釉青花为宣德时所创的低温黄釉品种,即将黄釉施于青花器上,呈凝重鲜亮的深蛋黄色。从宣德到隆庆均有烧制。弘治时的黄釉厚润光亮,青花色调黑蓝。嘉靖时,于黄釉青花缠枝莲纹上加饰红彩花朵,形成独特的品种——黄釉青花加红。也有与之相反的,以青花为地,在黄彩纹饰上,再以红彩描绘云龙灵芝之类。隆庆时黄釉莹润,色调浓深;青花亦很鲜艳。历代制品的主要器型有:三果盘、葫芦瓶、莲子罐、方盒等。

青花加彩:青花加彩始见于明成化时期。它是先在胎上用青料绘成不完整的花纹,施釉烧成后,再用其他色彩组合成完整的画面。如缠枝莲三秋杯,杯上绘蝴蝶六只,娇黄、差紫各三只,蜜蜂用青红合绘,花梗点浓赭点,山子、花草及双边则为青花。这种画法是青、彩各半。还有一种是用青料绘成完整的图案,只在适当的地方,如花卉的梗叶等处上彩,而且只点不画。其制造过程与斗彩相同,亦称“青花点彩”。

红地青花:红地青花也称“青花加红”,盛行于明万历期间。其装饰方法是以繁密的青花纹饰为主,然后在空白地上填涂红彩。纹饰有云龙、狮、牡丹等,都很草率。晚期青花色调为青灰色,涂施的红彩的区别是:红地青花系以青花纹作饰主题。常见器型有葫芦瓶、壶、罐等,多无款识。

哥釉青花:哥釉青花的特点是:青花器物的釉面闪黄,开片纹路并不是常见的黑色,而是粉红色。青花色调为蓝中发黑或发灰。一般多见以白花、赭花等彩料堆出松鼠、花蝶、蟠螭等图案。

成化斗彩:明代宣德时期,即有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工艺,但当时釉上仅用单一的红彩。成化时则创制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崭新品种——斗彩。

成化斗彩的釉上彩,一般都有三、四种,有的多达六种以上,而且所施色彩又极鲜明。如鲜红色艳如血,油红色浓艳而有光;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色皆透明而闪微黄,松绿色深浓而闪青,孔雀绿浅翠透明;孔雀蓝色沉;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赭紫色暗,姹紫色浓而无光。这些丰富多样的彩料,为嘉、万时期的五彩、清康熙五彩和雍正粉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施彩方法上为了改变釉下青花勾轮廓线而形成的花朵彩色单调的状况,采用了在花朵上用其他色彩填心的手法,如红花绿心,黄花红心,紫花黄心和红花青心,青花红心等等。

成化斗彩使用的瓷胎,是体现了当时最高工艺水平的精细的薄胎。其釉层较厚,釉色往往在白中微闪牙黄,能很好地烘托出各种色彩的艳丽。这时的斗彩瓷都是官窑产品,除了少数大件器和大碗外,大多为小型的酒杯和高足杯,其中以鸡缸杯最为著名。《豫章陶志》说:“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以至“每对至博银百金”(《野获编》)。

康熙斗彩:康熙斗彩不如明代斗彩朴实、凝重,但绘制精致,色彩艳丽,因为以金为着色剂的“洋红”(即胭脂红)在康熙时开始使用并迅速盛行,取代了矾红,从而使斗彩显得更加娇艳。在图案设计上,明代成化斗彩以疏朗秀丽为特色,而嘉靖、万历以后则以繁密、艳丽取胜。康熙斗彩仍带有明后期的遗风,纹饰图案往往布满全器。

雍正斗彩:斗彩发展到雍正时期,纹饰布局、色彩配合以及填彩工艺,都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其突出成就有二:一是仿制成化斗彩的成功。传世的雍正仿成化斗彩罐、鸡缸杯、马蹄杯等。有的几乎可以乱真。二是由于雍正时期盛行粉彩,突破了过去单纯的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传统工艺,将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结合,使斗彩显得更加秀丽清逸。

雍正斗彩的花鸟人物纹饰,釉下以青花勾线,釉上各种色彩大都准确地填在框线内,不出范围,非常规整。由于十分讲究釉上彩的多样,即使常见的罐碗类器物,也往往在图饰的一朵花内填以紫、红、黄、绿、青等多种色彩。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当时斗彩制作工艺的精湛。在图案设计上,与粉彩相似,基本上以花鸟为主,风格则趋于清逸淡雅。

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即在青花纹饰间用铜红加绘果实、花蕊等。这一品种最早见于元代,明初一度中止,宣德时再度出现,至清代仍延续不断。但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同时,还以其色彩绚美而著称。如云龙纹盉碗、青花云纹和釉里红龙纹色泽都很鲜艳,融汇一体,十分绮丽。

粉 彩、珐 琅 彩 类

软彩:软彩即粉彩,它是与硬彩相对而言的。由于粉彩能分别明暗,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层次不同的变化,较之五彩更为柔和俊雅,故称“软彩”。对此,《饮流斋说瓷》曾评论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

乾隆粉彩:乾隆时期是粉彩瓷器的盛行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精致之作。在彩绘工艺上,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茎,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独的渲染。锦地、蓝地、黄地开光粉彩的制作,已逐渐增多。至于像胭脂红地粉彩、金地粉彩、黑漆嵌金银丝开光粉彩和上些茶叶末地粉彩、霁红地粉彩以及粉彩描金器,都是比较珍贵的品种。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在一器之上兼用粉彩和珐琅彩的装饰工艺。

从图案花纹看,乾隆时的粉彩有渐趋繁缛华丽的倾向,特别是乾隆末年至嘉庆初期盛行的红地、绿地凤尾纹的粉彩器为甚。在作画方法上,不仅掌握了以铅粉调和颜料的技术,而且能根据描绘的对象随时加彩,显得自由活泼,意趣盎然。

珐琅彩:珐琅彩创烧于康熙中期,系从铜胎珐琅移植而来。其彩色、绘画、款式皆同于“康熙御制”款的铜胎珐琅彩器。雍、乾时期,绘制愈加精巧,工艺也更趋精湛。

所谓“珐琅彩”,是用珐琅质调制的一种彩料。据说这种彩料是从欧洲进口的,其化学组成与我国传统的彩料有明显的不同:一、珐琅彩中含有大量的硼,而在国产彩料中,无论五彩或粉彩,都不含硼,明清至今皆如此。二、珐琅彩中含有砷,我国只有粉彩含砷。三、珐琅彩中的黄彩采用氧化锡作着色剂,粉彩中的黄彩亦然;但在康熙以前,不论五彩还是低温色釉中的黄色,一向采用氧化铁为着色剂。四、珐琅彩中的胭脂红用金红,这种彩在康熙以前没有见过。珐琅彩的突出特点是:绘画的是什么颜色,烧出来仍是什么颜色;施彩较薄,但看起来有凸起感,用手触摸却又是平的。由于颜色稳定便于绘制精细的纹饰。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精美异常。

珐琅彩瓷是被宫廷所垄断的高级艺术品。制作时,先由如意画馆画工绘制画稿,再由瓷工照稿画瓷;无论在施彩和烧制方面都非常精细,曾被人们誉为“世界奇迹”。它创于康熙,盛于雍、乾。

康熙珐琅彩:珐琅彩瓷器是清康熙时期创烧的,为了尽量摹拟铜胎珐琅的效果,一般仅在器物的里面和圈足内部施白釉,而器物的外部则涩胎无釉,即俗称的“反瓷”。另外,器物口边白釉略厚宽,待外部施彩后,稍突出于釉面的宽度,从而使其效果恰如铜胎珐琅彩。

康熙珐琅彩的基本色彩有:胭脂红、矾红(非珐琅彩)、黄、绿、紫、蓝、白等色。所有画面皆傅两色地,有胭脂红地的,有黄、蓝、白等色地的,还有在开光内外傅两色地的,所有画面都绘在器物外壁,内壁空白不画。规矩图案画面皆采用互相对称的方法,其写生花卉也属于半规矩阵的图案式。 一般都花大叶大,内容简单,工整之中失于呆板;但经过彩色的衬托却显得十分华丽。地色也非常匀净,毫无涂抹痕迹,可见康熙时吹釉技术已很成熟。

康熙珐琅彩瓷与铜珐琅器相比,色彩更为鲜艳,工艺亦甚精湛,是康熙彩瓷的一项重要成就。

雍正珐琅彩:珐琅彩发展到雍正时,技术更加成熟,作品更为精致,可谓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中一项重要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在涩胎上傅彩作画的方法,而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即使以胭脂红为地的,地色也傅在白釉上。雍正珐琅彩绘画的主要特点,是采取了当时宫廷画院“如意馆”之类工笔纸娟画画法,其花卉、禽鸟、山水、人物的勾、画、皴、染完全同于纸娟;其中许多就是如意馆画家的手笔。绘画设色都极精巧,虽系工笔,仍然俏丽生动。画面多有题诗,诗有四句、二句及单句,一般为行书,少见隶书,并有胭脂红或矾红引首及句后联珠印。

雍正珐琅彩彩种除康熙朝已有的外,又增加了赭、黑等色;而且各色又有浓淡之分,如紫色之浓者称茄皮,胭脂红之淡者称胭脂水。同时,由于色与色之间互相掺兑,还出现了许多混合色调:红胜于黄则呈倭瓜红色,黄胜于红则呈杏黄色;黄胜于绿则呈蛋黄色,绿胜于黄则呈葵绿色;蓝胜于绿则呈孔雀蓝色,绿胜于蓝则呈孔雀绿色;红紫相间则呈芸豆色,彩料炮制特别精纯,彩层很薄,彩质细腻如涂脂,艳丽而鲜嫩。

乾隆珐琅彩:乾隆初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传统,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绘画题材有所增减。其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锦灰堆”画法,即在彩地上用各种色彩绘画各式各样的织锦纹、丝绸纹和其他花纹;花纹中又添绘各工缠枝花或其他图案画,所以也称为“锦上添花”。有的在锦地开光中绘制主题画面,也有围绕主题画面的大开光,另开若干小开光经画边花。其绘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新出现了中法和西法相结合的人物画。

乾隆珐琅彩的色彩特点,是杏黄色细腻而泛红,蓝色鲜艳似青金,胭脂水色浓而透明,花卉线条用黑色处浓如墨;色彩渲染而不厚,款识用蓝料或胭脂水料,均较薄。

古月轩:关于“古月轩”,现在一般看法是:凡彩绘精细入微、画面多配以诗、印,并有料书康、雍、乾等帝号年款的珐琅彩瓷,都称为“古月轩”瓷。也有人认为古月轩就是那种精致瑰丽的御制粉彩瓷。

清王朝统治时期,珐琅彩瓷器始终秘藏宫苑,是一种专供皇帝和后妃们玩赏的所谓“御用”品,“庶民弗得一窥也”。由于外人知之甚少,就是清朝当代人也众说纷纷,莫衷一是。如成书于清末的《饮流斋说瓷》就写道:“古月轩凡三说:一谓古月轩属于乾隆之轩名,画工为金成字旭映者也;一谓古月轩系胡姓人,精画料器,而乾隆御制器仿之也;一谓古月轩为清帝轩名,不专属乾隆,历代精制之品,均藏于是轩也。三说者,所闻异词,所传闻又异词”。目前所见实物,有乾隆时制的珐琅彩鼻烟壶,书“古月轩”三红字款。但有人认为,此为假古董,并非乾隆时所制。因此,究竟何谓“古月轩”,尚待进一步研究。

其 他 类

宋加彩:在宋代,我国北方磁州窑就曾采用一种新的工艺来装饰瓷器,即用毛笔蘸彩料,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绘简单花纹,然后置于800度左右的炉子中加以彩烧,使彩料烧结在釉面上。这种彩绘就叫“宋加彩”。从出土实物看,多在白釉碗、碟上加绘红绿等彩的花卉、画鸟之类,所以又叫“宋红绿彩”。宋加彩开创的用毛笔在瓷面上彩绘的方法,为瓷器的装饰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从此以后,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一类装饰方法逐渐被淘汰,而为彩绘所取代。

五色花:五色花是指用含铅的红、绿、黄、蓝、紫等彩料绘画的早期釉上五彩。景德镇元代窑址中曾出土三彩折枝菊花纹高足杯残片,传世品中也有元代的五色花瓷。这些都是和磁州窑出土的红、绿、黄三彩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其纹样、画法和元青花更为接近。显然,它是在磁州窑三彩的基础上,于元青花盛烧时产生的。此类制品极少,说明它还处在初烧阶段。

大明彩:所谓“大明彩”,是对明代彩瓷的一种泛称。《南窑笔记》将明代彩绘划分为斗彩、填彩、五彩等类,后人便将这些统称为大明彩。另外,习惯上也常将雍正五彩称作“大明彩”。

洋彩:《陶冶图说》谓:“圆琢器五彩绘画,仿西洋曰洋彩。选画作高手,调合各种颜色……,所用颜色与佛郎色同调。”十八世纪后,我国的外销瓷为了适应国外顾客的需要爱好,在装饰上所画、所雕的有许多是外国人物、动物或风景,其中有的就是以外国画册作为蓝本的。这种风格的彩绘,称为“洋彩”。《饮流斋说瓷》还提到,洋彩中“尤以开光中绘泰西妇孺为至精之品,至于花鸟亦喜开光。又有不开光者,所用颜色,纯为洋瓷。细辨之,则显然有别且底内往往有华字款也。”习惯上,亦有将粉彩称为洋彩的。

广彩:广彩并非一般所说的“广窑”。它只是瓷器装饰的一种,盛于清雍正、乾隆埋藏。当时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将景德镇所烧的白瓷运到广东,在珠江以南的作坊中用所谓的仿西洋画法加以彩绘并烘烧,然后售给外商。这种彩瓷即称广彩。广彩颜色以红为主,也用嫩绿和金彩;内容多绘人物故事,也有的画西洋图案。

法花:法花,本作法华,景德镇高明称法花,原系砂胎,始盛行于山西蒲州、泽州一样,以后各地仿作,并衍进到瓷器上。

法花的制作,是在器面饰以素面凸起的或堆贴的纹饰,施以蓝、绿、紫彩。景德镇所制的法花器为瓷胎,器型以瓶、罐较多,上有凸起的人物花鸟纹饰,亦有作螺纹装饰的。另外,也有大量烧制佛前供器,如布袋僧及香筒器皿等。法花制品胎质纯洁,造型秀丽,尤以菊花耳瓶最为精致。法花器始于元而盛于明,清乾隆以后很少烧制。

料彩:料彩却珐琅彩。珐琅彩与粉彩貌似而质异,粉彩是以粉调彩料;而珐琅彩则是用珐琅质加樟脑油调合的一种彩料。

彩病:瓷器最主要的彩病是“惊剥落”,特别是粉彩,最易发生。由于粉彩颜料在彩烧时的热膨胀同一般瓷釉的热膨胀差异较大,稍一掌握不好,便出现颜色轻者龟裂,重者剥落的现象,即所谓“惊剥落”。其他彩病还有:在生产中造成的“漏彩”,如斗彩只勾了青花轮廓,釉上忘了加其他色彩;在使用中造成的“磨彩”,即色因受摩擦而损伤;“划彩”,即彩被其他器物划伤;“剥彩”,即瓷器使用日久彩色剥落,等等。

补彩:补彩为挽救彩病的一种方法,即在瓷彩剥落的部分,补加色彩。如古瓷上的金彩最易剥落,其中许多就是由后人重新补上的。

2012-10-10 00:39:53 | 引用
xlz66
xlz66
无题
五、 纹 饰

装 饰 手 法

印花:用刻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这种技法称为印花。

贴花:先以胎泥为原料,采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制成各种单纯的花纹图案,而后用泥浆粘贴在已做好的瓷坯外表上,谓之贴花。

剔花:所谓剔花,就是在已绘好纹饰的瓷胎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用刀剔除,露出素胎,使花纹凸起,有如浮雕。此种装饰手法,最早见于磁州窑。

划花:用工具在胎面划出线条纹饰,叫做划花。用篦状工具划出的花纹更为细致纤巧。

绘花:绘花就是运用绘画的方法绘制程式化的纹饰。由于所用笔法和技巧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也各不相同。

镂雕:按设计好的花纹,将瓷胎镂空雕透,这种装饰技法称为镂雕。

刻花:刻花就是用刀具在瓷胎上刻出装饰花纹,其特点是着力较大,线条较划花深。

绣花:有针刺的方法制成的花纹,叫绣花。

珍珠地划花:宋元时期,在瓷胎上刻划盛开的莲花或牡丹时,往往于空隙处填刻又细又密的珍珠纹,即所谓珍珠地划花。

绘画:用绘画装饰瓷器,开始于唐代的长沙窑,宋元时期的磁州窑、吉州窑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所用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虫鱼等等。

从元代起,盛行用山水装饰陶瓷。到了明清两代,彩瓷盛行,大量采用国画画法,以粉彩和珐琅彩的山水画最为精美,并出现仿西洋画法。花卉人物、神话传说、仙山楼阁、历史故事、以及外国人物如圣母、耶稣等,莫不具备。题材之新颖多样,为历代所未见。

刻划浮雕:晋代青瓷琢器的肩部,多由刻划的网格纹、贯珠纹和弦纹组成装饰带,装饰带还往往附着“兽耳衔环”(即铺首),或贴以狮面、龙面、狐首及佛象等浮雕。这种装饰手法常见于青铜器中。青瓷在承袭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及创新。

堆贴花饰:所谓堆贴花饰,就是把各种图案做成浮雕状,然后堆贴在器皿上。唐代

是我国陶瓷艺术高度发展时期,这时的青瓷精美大方,盛行堆贴花装饰。如乾封二年段伯墓出土的青釉堆花高足钵,用方圆相间的堆贴花装饰。壶、罐之类多贴鱼、鸟、人物、狮子、舞乐胡人等等,均极有特色。

剪纸贴花: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把它成功地移植到黑釉茶盏上,是宋代吉州窑的独创。用两种含铁量不同的釉料,先后两次施于同一坯体,烧成后底色浅淡,花纹深褐,剪纸效果显著,颇具地方特色。题材有花卉鸾凤、蛱蝶等等,形象生动质朴。

暗花边饰:在坯体的口部、肩部或足部,用较细的工具刻划一周花纹,上釉烧制后即形成清晰的暗花饰。这种刻划法流行于唐、宋时期,明以后则成为一种辅助装饰方法。

塑贴皮花:辽代仿皮囊壶瓷器,多在鸡冠壶上塑贴皮条、皮扣、皮穗、皮绳、皮雕之类装饰,谓之塑贴皮花。

锦地开光:宋代吉州窑彩绘瓷多采用锦地开光绘画手法,把图案画与写意画结合得恰到好处。明代称为“锦地盒子心”,清康熙古彩中普遍使用。在锦地中有规则地空出数量不等(二、三、五、六、八等处)、形状各异(有长、方、菱花、扇面、桃叶等形)的白地,称为开光。开光用作绘制主要纹饰。锦地与开光形成的主次、疏密、虚实等多种变化,可克服大片锦纹带来的刻板与闭塞,并产生特殊的美感。

过枝法:所谓过枝,即“自此面以达彼面,枝干相连,花叶相属之谓”。据《饮流斋说瓷》记载过枝法是“成化开其先”。实际上最早所见实物是康熙时产品。其后,雍正、乾隆期间常用此种画法;道光、光绪时期的过枝瓜实及过枝葡萄碗则更为常见。

相应图纹:各种器物形体都需装饰相应的图案纹样。如:园的器型,图案纹样要有回旋、连续的效果;方的器型,应保持着每个平面的独立性;高的器型,纹样则需挺秀;矮扁的器型,纹样重在加强横向展开的动势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陶瓷图案纹样,不论是那一种构成形式,都不追求纹样本身的立体感和构图中的深度空间;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与器型溶为一体的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形象。

多层次装饰:在同一器物上,于不同的部位绘制不同的花纹图案,从而形成多层次装饰方法。如元青花琢器,上下多饰莲瓣纹,器肩画垂云纹(俗称云肩),中间主题部分填以各种花卉,纹饰繁密,往往在一件器物上画八、九层花纹,有的甚至达十层之多。元代青花瓷特别盛行多层次装饰。明代一般三至五层,最多七层。

这种疏密有致、主客呼应的多层次装饰,使得器物结构清晰,特征鲜明,而且在不同角度的视线中,不易产生很大的视觉变化。

打图:为使装饰纹样适合器物的造型,自古以来,陶工就有直接在胎体上构图、起稿的习惯,俗称“打图”。

人 物 类

胡人舞乐图:始见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扁壶上的浮雕装饰。明永乐时期青花扁壶上的胡人舞乐图,婆娑起舞的胡人和吹箫、拍鼓的东队,构成了一幅载歌载舞的生动画面。

婴戏纹:所谓婴戏纹,即以婴儿为画面的主角,描写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放鹌鹑、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种种活动,着墨不多而情趣盎然。

唐代长沙窑始见此类纹饰。宋代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系烧制的瓶、罐、盘碗、枕等器物中最为常见。婴孩个个肌体丰满,体态活泼,惹人喜爱。

婴戏三果:仅见于宋定窑印花器中。三婴三果(桃、石榴、枇杷)间隔排列。三婴手拽树枝,一骑于枝上,一坐于枝上,一立于枝上,赤身露体,活泼天真。

小说戏曲故事画:明代以来,带有插图的小说、唱本和戏曲剧本大量流行,丰富了瓷器装饰画的题材。元代青花瓷中就有《周亚夫细柳营》、《三顾茅庐》、《萧何月上追韩信》等;清康熙时又有《西厢记》、《水浒》、《三国演义》、《岳传》、《封神演义》、《钱塘梦》等。

竹林七贤:魏晋间“嵇良、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魏晋春秋》)。竹林七贤图始见于五代长沙窑瓷绘,至清代亦常见。

蒙恬将军图:见于元青花玉壶春瓶腹部画面。全图由五人组成:秦将军蒙恬高冠、甲胄,满脸髭须,目视前方,抚椅踏案出坐。后有一武士,双手高举一面大旗,上书“蒙恬将军”四字。前有一武士,深目高鼻,持弓佩矢,向蒙恬将军报告军情。持弓武士之后,一人短衣右衽,正抓信一个跪着的汉人官吏,面向蒙恬。画面背景有怪石、苍松;人物之间有篱笆、坡石、芭蕉、竹叶、花草等点缀衬托。整个画面繁而不乱,是一幅难得的元代瓷绘珍品。

茂叔爱莲图: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在所著名篇《爱莲说》中说“余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极称莲花品格之清高。元、明、清瓷碟上的《茂叔爱莲图》,即源于此。

羲之爱鹅图:明清瓷器上均见此图。明成化高士杯上的《羲之爱鹅图》王羲之头部、手部及下身衣着俱系青花,上身衣服轮廓填以樊(大字底换成石字底)红。僮儿头部手捧图书均青花,衣服填浅水绿色。鹅的全身用青花勾画后再加赭彩。水系青花加绿色。垂柳一株,树干青花轮廓,复加赭色,苔点用青花,柳枝青花后再敷绿彩。坡石均青花,石边草竹俱加染绿彩。

八仙图:“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八仙的名字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彩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如八仙持物:汉一扇子,张一鱼鼓,韩一花笼,铁一葫芦,曹一阴阳板,吕一宝剑,蓝一横笛,何一笊篱称为“暗八仙”。明嘉靖后的瓷器画面上盛行八仙图,主要见“八仙过海”、“八仙捧寿”等图案。

悟空战天将图:首见于明嘉靖罐,取材于西游记。罐上下两周画缠枝花卉,中段画孙悟空用分身术,大战天将。场面紧张热烈,生动有趣。

呒箫引凤图:见于明宣德瓷绘,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秦穆公之女名叫弄玉,姿容绝世,善于吹笙,其音有如凤鸣。穆公欲为女儿求佳婿,弄玉发誓说:“必须有通晓音律、能与我和者,才配做我丈夫。”一夜弄玉在凤楼吹笙,似有和音从远处传来;当晚弄玉即梦见一吹笙伟丈夫。次日,穆公使者在太华山找到女儿梦中人萧史。萧史取出玉箫吹奏,随之清风徐业,仙鹤翱翔,孔雀起舞,百鸟各鸣。弄玉大喜道:“此真吾夫也!”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日,月圆于天,人圆于下,箫史、弄玉遂成佳偶,后又双双仙去。明宣德瓷器上的《吹箫引凤图》,即据此描绘。

饮中八仙图:唐代文学家贺知章、王进、李适之、李白、崔定之、苏晋、张旭、焦遂等被时人称为“饮中八仙”,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明清瓷器装饰画《饮中八仙图》,即据杜诗诗意而作。

西王母祝寿图:清代瓷器上绘有西王母祝寿图。据《开帝内传》说,西王母年约三十,容貌绝世,曾把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汉武帝。《神异经》为她编造了一个配偶东王公,并与其一年一相会的神话故事。《太平广记》说每当桃熟时,西王母就要大开寿宴,诸仙为她上寿;所以西王母又成为长寿的象征。

钟馗图:清康熙二十七年筒式瓶绘有钟馗图。钟馗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人物;有人说钟馗即终葵,系古代逐鬼辟邪人物;也有说钟馗本是终南山进士,因殿试被黜,触阶而死。后成为专事捉妖吃鬼的神。钟馗瓶瓶身一面绘钟馗和两个妖怪,一妖双手捧古琴,一妖肩找宝剑,背景为飘荡的云气和层叠的山峦;另一面绘挺拔的蕉叶。钟馗的形象凶猛威严,双目炯炯有神;二妖则凝视钟馗,人物神态与自然景致都极生动。

须贾赠袍图:取材于战国时期须贾向张禄赠绨袍的故事。见于康熙三十六年的青花山水人物笔筒。画面为一衣衫褴褛的男子站于庭院山石前,有男女二人手捧衣料,二仕女执扇,一童子拿衣箱;另一面两人正在交谈议论;辅以山石、劲松及栏杆,绘制颇为精致。

仕女图:明代以前专攻仕女画者很少,清代逐渐增多,有专以画美人著称的,成了绘画中独立的一科。在这种画风的影响下,瓷器上也大量出现仕女形象。特别是在五彩瓷器上更为常见,有“十美图”、“四美十六子”、“大乔二乔”、“麻姑献寿”、“红娘”等,还有游园的,执扇的,乘凉的,戏婴的。也有的器物上突出贡献画一个仕女。形象秀美,画笔传神。顺治时淡描美人,飘飘然有凌云之气;康熙时更是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绘瓷匠师的高超绘瓷技术。

二十四孝图:清康熙时瓷器上出现的二十四孝图,是根据虞舜(夏人)、汉文帝、曾参(周人)、闵损(周人)、仲由(周人)、董永(汉人)、郯子(周人)、姜诗(汉人)、丁兰(汉人)、郭巨(汉人)、蔡顺(汉人)、陆绩(汉人)、江革(汉人)、黄香(汉人)、孟宗(吴人)、王裒(魏人)、杨香(晋人)、王祥(晋人)、崔南山(唐人)、唐黔娄(南齐人)、黄庭坚(宋人)、吴猛(晋人)、朱寿昌(宋人)、老莱子(周人)等二十四人的“孝行故事”编绘的,曾一度流行。

陶渊明爱菊图:晋代诗人陶渊明,以爱菊出名,他有许多咏菊的诗篇,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秋有菊有佳色”等。后人把陶渊明爱菊列入“四爱”之一,即右军爱鹅、陶潜爱菊、浩然爱杨、茂叔爱莲。均为瓷器装饰画题材。

五子夺魁图:清代瓷器所绘的五子夺魁图,取材于后周故事。传说后周窦禹钧,才学出众,教子有方,五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三字经》亦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之语。

五老图:《渑水燕谈录》载:“庆历末年(公元1041——1049),杜祁公告老退居南京,与太子宾客致仕王涣、光禄卿致仕毕世长,兵部郎中分司朱贯、尚书郎致仕冯平,为五老会。吟咏欢晏,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余,康宁爽健,相得甚欢。”清康熙瓷器上所绘五老图,即本于此。

十八学士图:唐太宗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日助(上下结构)十八人并为学士。(后薛收死,召刘孝孙补之)并命闫立本图相,褚亮作赞,题十八人名号、籍贯,称“十八学士”。

唐玄宗开元时(公元713——741),以张说、方坚、贺知章、赵东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云默、母 (音憬)、吕向、咸庚业、李子剑、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相,御制赞,亦为翰苑盛事。

清代瓷器上的《十八学士图》即以此为题材。

刀马人物:清康熙朝瓷器彩绘大量采用历史人物故事,其中以描绘战争题材的所谓“刀马人”为最名贵,如五霸战争年代,火烧赤壁,大闹长坂桥等等。这些瓷绘的风格,深受明末著名画家陈老莲的影响,构图复杂巧妙,线条简练有力。人物面部和衣褶轮廓以蓝、红或黑色勾勒,然后用平涂的方法敷以各种鲜艳的彩色。

太白醉酒图:清康熙时期的瓷器上见有此图。画面描写唐代最著名诗人李白的豪饮与醉态。

鱼家乐图:“鱼家乐”图案在康熙瓷器上大量出现。有渔夫们边捕鱼边交谈的画面,有渔舟唱晚、渔滃举杯共庆丰收的画面等等,均为表现鱼家劳动欢快的场景。

耕织图:瓷绘中开始出现《耕织图》,始于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五十一年以后,广为流行。

康熙时任钦天监的焦秉贞,善绘山水人物,奉旨绘“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描写耕与织的全部生产过程。其中耕图有“浸种”、“布秧”、“收刈”|“登场”以至“入仓”;织图描写从“浴蚕”、“上簇”、“窖茧”、“练丝”、“染色”一直到“成衣”。每幅均有康熙皇帝的御制诗一首。《耕织图》的出现并不说明当时统治阶级尊重劳动者,它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尚农之意,体现朝廷对农业经济的重视。

女娲补天: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创造人类的女帝王,传说她曾经练五色石补天。晚清瓷器上饰有女娲补天图。

功武牧羊图:苏武辽子卿,西汉杜陵人。武帝时为郎,是个威武不屈,困苦不移的人。

清代瓷器上绘的苏武牧羊图,是讲当年苏武作为汉使成员坚贞不屈,被匈奴王单独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尔加湖)去放羊,说公羊产了羔才能放他回国。后来匈奴与汉和亲,苏武释放回朝,离汉十九年。汉昭帝即位,封苏武为“典属国”叫他管理汉朝外交事务。后宣帝命画其像于麒麟阁,以表彰其坚贞不屈的节操。

无双镨:清代民间艺人为了怀念历史上的十分有名的人物,把举世无双的名人一个个地搬上了瓷器画面。这些名人有张良、项羽、苏武、严子陵、曹游女、司马迁、董贤、诸葛亮、焦孝然、赵娥、孙策、班超、班惠姬、郭子仪、周处、绿珠、刘谌、羊祜、李白、陶渊明、李泌、陈博、钱缪、张承业、陈东、岳飞、文天祥、王猛、冼夫人、武则天、花木兰、苏若兰、谢安、伏生、东方朔、狄仁杰、安金藏、冯道、安民。

行乐图:即今日俗说的“生活照片”。不过它是画园林庭院的全身像。清代瓷瓶、罐类器皿上装饰此类图案。有画一人独坐品茶或酌饮赏景,旁衬婢女僮仆烹茶或侍立者。有画三五名流雅聚,或合家欢庆者。不拘人物多少,坐次面向方位也要有宾主之分。

牧童遥指杏花村图:清代瓷板画上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题材来自唐人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

伯牙携琴访友图:明成化高士杯绘有《伯牙携琴访友图》。伯牙头部青花;衣服用青花勾轮廓,后加水绿彩,但袖部、领部、丝绦及足部均露青花。琴僮头部、足部、两手及所携之琴都是青花、衣服樊(大字换成石字)红,结带加黄彩。松树、野菊全用青花绘就,然后加于绿色,花着黄彩。

动 物 类

龙纹:“龙”是封建权威的象征,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皇帝使用的器物上充满着龙纹。

古代瓷器上以龙为装饰。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战国至唐彩用堆贴、捏塑、合模等方法制作立体形象的龙。它往往装饰在器物的流、把、提梁、颈、肩等部位。唐以后开始作龙的平面纹样,也称龙纹;采用刻划、印模、绘画等手法,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

五代龙纹采用刻花方法,龙体基本上呈兽形,龙首有角,无双鬓,上颚唇部微微突起,龙爪一般为三趾。并出现了宝珠,珠小而四周有火焰包围。这一时期的龙纹,往往饰有云朵或波涛,个别也有饰以缠枝蔓草的,回首龙的形象也见于此时。

宋元阶段龙的装饰方法有刻划,印花、剪纸、绘画、贴花等等。龙体作蛇形,S尾渐细,龙首双鬓可有可无,爪有三、四、五趾不等,以三趾、四趾多见。宝珠的光焰由一端往外喷时,呈火焰燃烧状或带状。晚期出现了无角、花尾的螭龙。磁州窑龙纹梅瓶上所绘黑龙张牙舞爪,雄猛威武最为精湛。

宋元阶段的龙纹装饰,大致应用于宫廷及佛教用器方面。

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遣官督烧,瓷器多以龙纹为饰,装饰方法主要有刻划、印花、绘画等,以绘画为大宗。龙呈蛇形,双鬓、双角、鬃发齐全,爪有三、四、五趾,以五趾为主。除继续采用云龙纹和龙涛纹题材外,并出现了花间龙,莲池龙、有翼龙、,正面披发龙、立龙等形式。

明初,因明代崇尚火德,故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火焰纹。曾三令五申禁止民窑烧官器,违者处死。因而龙纹仅用于宫廷及祭祀,民间不得滥用。明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一些封建限制受到冲击,民窑瓷器上也出现了龙纹装饰。

芦雁纹:芦雁纹早在宋代即曾流行。元瓷芦雁纹的特点为一飞雁口啣芦苇,与以往、经后这类纹饰都不相同。据专家考证,元瓷上的芦雁纹应中“雁衔芦”,系元代军官服装上胸背花纹的摹拟,江西高安出土的元代釉里红 和景德镇出土的高足杯内上的芦雁纹,均属此类。

鹤纹:瓷器上的鹤纹初见于唐代,但为数甚少。宋耀州窑青釉碗有双鹤展翅、群鹤飞舞以及飞鹤与古图案相间的画面。明清瓷器上多画丹顶鹤。因其体形优美,潇洒秀丽,常为文人墨客诗画题材。又因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60年,所以绘有鹤纹的瓷器,多用作祝寿的礼品。

花鸟纹:花鸟纹为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如磁州窑残荷秋叶纹枕,枕面画野塘芦鸭、残荷败草,大雁南飞,呈现一派深秋景色。格调与此相反的竹雀图,只是草草几笔,便描绘了白头鸟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摇颤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机。其余,小鸟啄果,鹊噪枝头,以及双系瓶上的草花飞燕等等,都各具特色。画师们抓住了瞬间的动态,意到笔随,情景交融,颇为佳作。

鹿纹: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符瑞志》“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汉以前铜器上即有鹿纹。唐代金银器上的鹿纹更加丰富精致,而且瓷器上也出现了鹿纹。宋代缂丝中的天鹿纹直接影响到宋瓷装饰,定瓷双鹿盘,盘面两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丛,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磁州窑瓷枕产鹿纹更多,描绘了小鹿的种种形态,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均极秀美生动。吉州窑小鹿啣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

鸳鸯纹:鸳鸯雌雄双栖,终身成对,比翼而飞,交颈而眠。我国人民视鸳鸯为“爱情”的象征;并在两千年前就开始驯养。所以鸳鸯纹自隋唐以来便在瓷绘中大量出现,宋以后鸳鸯戏莲纹普遍流行。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的鸳鸯纺最为丰富,也最为精致。吉州窑彩绘瓶也常见引纹饰。

鱼藻纹:“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从陶瓷发展史来看,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宋代则更为普遍。宋瓷中定窑、景德镇窑、吉州窑、龙泉窑、磁州窑的制品中都有不同风格的鱼纹装饰,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有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这些纹样均彩用印花、划花的手法。元代磁州窑已有鱼藻纹。到明清两朝,彩瓷中的鱼纹更为繁多,由原来的单画一条鲫鱼演变到画鲭、鳇(皇换成白字)、鲤、鲫四种鱼,在瓶、缸或盘、碗的四面各画一鱼,空间衬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鱼形亦较肥大。

画鱼必然要画水,瓷器上表达水纹往往采用刻划或画曲线、水草的方法。也有用釉色来表示的,如宋龙泉双鱼洗,即运用翠青釉代替水纹。清康熙釉里红四鱼纹瓷水丞,以通体施白釉表示澈澄的水,釉下用写意法画尾不同姿态的鱼,颇似鱼翔浅底。

龙鱼纹: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辽瓷纹饰。它与宣化墓出土的黄道十二宫图形中的摩羯宫龙首鱼身带翅兽相似。

鸭纹:鸭纹以宋代最为丰富。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的画面多对称,富有装饰趣味。定窑多为三组鸭莲纹,器心一组荷叶莲花纹,两层纹饰组成完整的画面。其划花月夜游鸭最为生动,皓月当空,水波微起,芦苇摇曳,双鸭并游,很有诗意。莲池游鸭、竹林双鸭、鹰逐鸭、珍珠地莲鸭等纹饰,构图简洁,笔意生动,是磁州窑瓷枕的精彩之作。其鹰鸭图堪称佳作:在白色枕面上黑鹰从天空扑下,一鸭仓皇而逃,一鸭入水,鸭尾犹露水面;水花四起,芦苇颤动,场面惊险紧张,真切动人,极富生活情趣。元代青花碗心也见有鸭禽纹。

凤纹:凤凰的形象在甲骨文中就曾出现。唐宋时期,定窑、景德镇窑的盘、碗、盖、盆上,已有凤穿牡丹的纹饰。如单凤口衔牡丹飞舞,双凤在牡丹花中追戏,双凤比翼穿云、双凤口衔彩带等。吉州窑的剪纸贴花中双飞凤纹饰,更为新颖别致。

凤纹流行于宋,元明清三代更加盛行。陶瓷艺术家们彩笔下的凤凰,集中了一切飞禽的美:鹦鹉的咀、锦鸡的头、鸳鸯的身、仙鹤的足、大鹏的翅膀和孔雀的羽毛,显得绚丽空前。

海马纹:这类纹饰多画在元代瓶罐上部的云肩纹内。马纹用线条勾出,前膊饰以火焰,周围衬以细密的海水纹。由于马纹不加渲染,看来似乎是一匹匹带着火焰的白马。据专家考证,这种纹饰系从帝王仪仗中的玉马旗直接临摹而来。《元史、舆服二》记天子仪仗时谓:“玉马旗,赤质,青火焰脚,绘白马,两膊有火焰。”

海龙纹:盛行于明清两代。游龙出没于惊涛骇浪之间,鳞爪生动,有捕捉攫拏之势。其空隙部分,衬以朵朵行云。斗彩海龙纹龙身加黄彩,云同海水为绿彩,浪不施彩,显出白浪滔天的气势。

麒麟纹:麒麟为古人心目中的瑞兽、吉祥的象征。元青花瓷器上见有麒麟奔跑在花果山的图案。

子母鸡图:成化斗彩子母鸡杯,又称鸡缸杯,系明成化间名贵产品。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万历时期“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其彩绘系仿汉代绢素织制图案。器外绘纹饰四组:一组兰花柱石;一组芍药柱石;一组子母鸡五只,雄鸡回首顾盼,母鸡低头寻食,三只小鸡分别奔向母鸡;另一组亦为子母鸡五只,雄鸡啼昼,母鸡啄虫,小鸡环绕母鸡。分别填以红、黄、绿、墨诸彩,上下画青花边线。瓷质莹洁,画面绚美,大鸡小鸡跃跃欲动,堪称瓷苑奇葩。

鱼跃龙门图:见于明清瓷绘。据《辛氏三秦》记载,河津县(今山西省河沣县)又叫龙门,因水险浪高,鱼鳖难以上游。凡是能跳过去的鱼,就称“龙”,故有鱼跳龙门的说法。

饕餮纹:饕餮是一种贪食的恶兽。明清瓷鼎、瓷炉上见有仿商周的饕餮纹。这种纹饰狰狞恐怖,象征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力与威严。

八骏图:传说周穆王以赤骥、飞黄、白减、骅骝、禾彖(左右结构)耳、马呙(左右结构)马俞(左右结构),渠黄、盗骊等八匹骏马驾车,周游天下。清康熙瓷器上的八骏图,即取材于此。

狮子绣球图:狮子滚绣球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于中国广大地区,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清康熙时,瓷绘匠师们将它移植于瓷器装饰上,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画。

苍鹰纹:唐代瓷枕上所绘鹰纹十分精致,两翅展开,栩栩如生;明代嘉靖青花碗内心绘的鹰两翅并合,兀立木桩上。人们常把这姿态的苍鹰称作“英雄独立”。

2012-10-10 00:40:24 | 引用
无题
植 物 类

塔式花瓣纹:隋瓷纹样,花纹呈塔状,中腰挂着两支七瓣花朵,它多与五瓣朵花穿插,组成一个单独纹样,隋代常用它作为碗、高足盘的装饰。

朵花纹:隋代瓷器纹饰之一。花蕊圆形,花瓣分五瓣、六瓣、七瓣不等。多装饰在器物的颈部和腹部;有时也插入条纹之间,或以草叶纹间隔,组成新的纹饰。

团菊纹:团菊纹始见于隋代临汝窑,大体分两种:一种团菊中心无花蕊;一种团菊中心为一圆圈,内印作坊主或工匠的姓氏。

蕉叶纹:宋代定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常用的纹饰题材。定窑刻花梅瓶的颈部饰单层蕉叶纹,青白釉碗外壁刻划双线蕉叶纹;龙泉窑刻花碗内壁则饰短而粗的蕉叶纹。元代釉里红青花瓷瓶、明代五彩罈、清代瓷瓶上多用来装饰肩部。

莲花纹:莲花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从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莲花在佛教以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

南朝至唐的青瓷多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划重线仰莲,为盛开的荷花。隋代莲瓣作圆状或尖状,常划在器物的肩部和腹部;有时在一件器物上同时饰以覆莲和仰莲;用莲瓣组成的图案常见用作装饰碗和高足盘。元明清三代的莲花纹多和缠枝结合,莲心突出,莲瓣由元以前的肥大变为窄细,瓣心下凹呈鸡心状。元青花有荷莲和编者枝莲两种。荷莲有莲池水禽、莲池鱼藻花,花瓣尖俏饱满,上绿下淡。缠枝莲属边脚纹,多装饰在罈、瓶肩部和大盘之内外壁,其花心呈石榴形,叶似葫芦形,为元青花所独有。

把莲纹:所谓“把莲纹”,即一把或一束莲花的意思。北宋晚期的印花把莲纹多出现在小碗的碗里,以莲花、蓬莲、荷叶或茨菇叶四五枝系一把;饰两把莲纹,用交错对称布局;饰三把莲的,还印有“三把莲”三字。

木叶纹:瓷器上的木叶纹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树叶作纹样直接贴在瓷胎上敷釉烧制而成。生动如真,别具一格,系吉州窑的独创。有半叶、一叶的,也有二、三叶相叠成纹的,随作者的匠心而安排,莫不自然质朴,恰到好处。

卷草纹:卷草纹在唐代就很流行,日本人称之为“唐草”。它以柔和的半波断线与切圆组合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装饰带,适用于各种器物。不论卷草、卷枝、卷叶,它的茎干部长短适度,圆浑有力,为宋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窑县窑和扒村窑广泛采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

牡丹纹:牡丹,自唐以来,被人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并把它作为装饰题材广泛应用在各种工艺品上。宋瓷中的瓶、罐、盘、碗、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构图多样的牡丹纹。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明清两代的牡丹花纹更加丰富多彩。

桃花纹:见于明清瓷绘。桃花常用以衬托少女之美。也有配以水波者,是“落花流水”纹。

缠枝纹:明代或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

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枝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广。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岁寒三友图:松、竹、梅称“岁寒三友”,是国画中常见的题材,宋以后则常用作瓷器的装饰画。

万花堆:清乾隆时期,瓷器常见在中央绘牡丹,周围绘菊花、喇叭花、牵牛花等各种花果的“万花图”。它和“锦上添花”图案一样,多用于乾隆粉彩瓷。

锦灰堆:锦灰堆兴于明成化期间,系一种繁密的规矩图案画,即所谓“折枝花果堆四面。”后在锦地上画折枝花,叫“锦上添花”。锦纹与折枝花果交相辉映,显得富丽堂皇。

折枝花纹:以折枝花鸟题材,构成不受外轮廓的限制,只是在器物的装饰面上作适应性的布局,与周围纹样无连接关系,能独立构成的单独纹样。多均衡形式,有活泼、生动、自由的特点。自元代以来,应用很广,多在瓶、缸类的腹部或碗钵类的四壁单独作主体纹样,也有置于盘、碗、钵的底心或各种“开花”内;有的也作连续或满花图案的单独纹样。

皮球花纹:皮球花,清代叫绣球花。它的构成骨式不明显,只是以大小不等的花头或龙凤等主体形象作圆形或椭圆形的适合构成,三三两两相聚,疏密均匀地适合在器物的装饰带中,一般纹样以外的空间大于纹样的比例,应用起来变化无穷,对器型适应性强。类似皮球花构成的还有散点式折枝花、“反蝶”(又叫百蝶)等。

满花纹:俗称“万花”,兴于乾隆。无明显骨式,在装饰面上满画花朵,种种色色,形状不一,大小偏反,繁密堆叠,有如万花汇集。有富丽之感,但失之繁琐。

十二月花图

清代瓷杯等器皿上常用每个月有代表性的花种,来指代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并作为这种花的花神。如:

正月,梅花花神寿公主。

二月,杏花花神杨玉环。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

四月,牡丹花神丽娟。

五月,石榴花神卫氏。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

七月,葵花花神李夫人。

八月,桂花花神徐贤妃。

九月,菊花花神左贵嫔。

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

十一月,茶花花神王昭君。

十二月,水仙花花神洛神。

山 水 类

山水画:在元青花、釉里红中,山水画开始显露头角。明代民窑青花,山水装饰已矗立于陶瓷艺术之林。山川乡气,楼台亭阁、田园风光、庭园小景均饶有情趣,且笔势洒脱,意境深远。清雍正、乾隆以来,多仿宋、元、明、清诸名家绘画笔意。御窑制作大多工整精细,而民窑产品则有明显的装饰性和质朴的民间风格。

在画风上,康熙青花、五彩山水画中的山石,习惯于用“斧劈皴”的画法,山石呈劈开的片状,系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而雍正时期,则逐渐改用“披麻皴”,这是绘画界追随元代四王画派对制瓷工艺的影响。乾隆时期山水画的题材大量减少,而常以西湖十景及私人园林之类,用写实的手法画在瓷器上。

海水纹:宋代流行海水纹,各窑均有,而风格独具。海水布局为圆圈形式,多为八到十圈,中心为一花朵,或饰以海螺纹。

山河九鼎图: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为传国之宝。明清瓷器上画有《山河九鼎》图。

岳阳楼图:湖南岳阳楼,因范仲淹名作《岳阳楼记》而驰名天下,为历代书画家常用的题材。至清代,岳阳楼图和《岳阳楼记》均用于瓷器装饰。

滕王阁图: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唐滕王元婴为洪州刺史时所建,因王勃作《滕王阁序》而蜚声千古。康熙青花瓷器上绘有此图。

海屋添筹图:清代瓷器的装饰图之一。关于此图取材有两种说法,一据《东坡吉林》载:有三个老人互问年龄,其中有人说:“每逢海水变成桑田时,我就置一筹于屋中,现在记数的筹已满了十间屋子。”另一个传说是:海中有一楼,内贮世间每人寿数,用筹插在瓶中;如令仙鹤啣一筹入瓶,可多活百年。故后人祝寿多用“海屋添筹”为颂词;瓷器上的《海屋添筹图》亦本此意而作。

西湖十景:清乾隆时瓷器画曾一度风行,“西湖十景”,即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雪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荷风、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等。

仙山琼阁:仙山楼阁为“仙人”所居,明清瓷器上多见此类图景。明宣德至正德一段时期,仙山琼阁一般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背景出现。画面大多以云头衬托,内容有元曲故事,神仙高士的和仙女之类画风景受元代以来木刻版画的影响。这类瓷画大多作为民窑大缸的装饰。

梧桐图:所谓“梧桐”,是指一种青花传统画面的名称。它起源于清朝,当时的餐具常饰以此类画面。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陶瓷艺人根据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诗意,从“江西八景”中的章江门和滕王阁组合为景逐渐演变而来,又以“梧桐引得凤凰来”的佳句,取名为“梧桐”。艺人运用中国画的一点透视法,把繁杂的景、物、人铺叙在一个画面上,恰似一幅江南渔、樵、耕、读山水风俗画。画面边缘饰织锦图案,辅以吊珠装饰,中间衬以民间象征吉祥物的“八宝”纹样。整个画面构思深遂,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边 饰 类

边脚纹样:装饰在器物的口边和脚部作辅纹的二方连续纹样,俗称“边脚纹样”。有直立或斜行的莲瓣、蕉叶、葵瓣,有涡式的回纹,有折线式的桂花边,有接圆式的如意(又称云头),还有各种散点、波线等多种式样。

几何形纹:早在商周时期,就开始流行以抽象的几何纹图案装饰原始瓷器,如云雷纹、叶脉纹、人字纹、弦纹、方格纹、曲折纹、布纹、席纹、菱形纹、波纹、S形纹、网纹、圈点纹、锯齿纹、划纹、栉状纹等。这些几何形纹饰,大都被历代作边饰采用,延续了几千年。在单色釉盛行时期,仍广泛应用。明、清的锦地及锦灰堆(即规矩化)几何纹饰,就发展衍变得繁缛精巧了。

弦纹: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用弦纹来美化陶器。瓷器出现之后,弦纹仍为常用的纹饰,它除作为一种美化手段而存在之外,还是工艺上的需要;因为可以用它来为罐、壶的系、耳、铺首和波浪等花纹定位,使之高低一致,起伏均衡。

联珠纹:宋元边饰纹样之一。它的特点是大圆珠里划小圆珠,或粗大的珠纹里面套划三至五个小圆珠。唐洪州窑青瓷器也发现联珠纹印花装饰。

钱纹:随着宋代商品生产的发展,钱纹成为宋瓷常用的装饰题材,它多做盘、碗的边饰;作为主题纹饰时,则多绘于器物的腹部。

曲带纹:作∽或反∽形连续的曲带纹,用于器物的边饰或花纹之的间饰,磁州窑、吉州窑烧制的瓶、罐、碗、盖、盒、扁壶、枕等器物上,常见这种纹饰。

回纹:回字纹最早用作原始瓷器的主体纹饰、宋以后,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则用于瓶、罐、盘、碗、洗、炉、枕等器物的边饰。回纹有个体独立的,有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也有连续不断的。

鼓钉纹:宋代开始流行。赣州七里镇的鼓形瓷杯,上下黑釉带上均饰有一圈白色釉,如鼓钉,全器遂呈鼓形。

缀珠纹:瓷器上的缀珠纹,如串缀的珍珠,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它是用一细泥条在瓷坯上按规定的轮廓线盘旋粘贴,再在泥条上刻划横向线段而成。

缀珠纹盛行于元代。用成串缀珠纹组成图案的轮廓线,是元代青白瓷的特殊装饰,因而也是元瓷断代的重要标志。

云肩纹:元代瓷器上就饰有云肩纹,一般用在琢器的肩部。它以两根细线夹一根粗线绘成,粗细线之间距离十分狭窄,给人以缘以两道银边的感觉。图案多填以海水、花卉等。一般认为瓷器上的云肩纹是服饰上“云肩”的移植。

锦纹:这是直接受织锦和建筑彩绘图案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瓷器装饰方法。它以各种几何图形连续构成,有菱形锦纹、龟背纹、八迭锦、十字锦、万字锦、桂花锦、古钱锦等。其结构严谨,华缛富丽,多装饰在瓶、罐的肩部或碗、盘的口沿。由于装饰部位成带状,多呈二方连续面貌出现。另外也多转变为锦地开光等构成形式。

吉 祥 寓 意 类

吉祥纹样:在古瓷纹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表表示祝福和象征吉祥的;明清以来,特别流行以寓意谐音的方式来体现这一主题。如:牡丹——富贵,桃子——寿,石榴——多子,松鹤——长寿,鸳鸯——成双,喜鹊——喜庆,鹿——禄,蝙蝠——福,鱼——富足有余,鹌鹑——平安,戟、磬、瓶——喜庆平安等等。同时,某一种花卉与其它花鸟虫鱼相配都能构成多种吉祥图饰。如:梅花、喜鹊——喜上眉梢,梅花、竹子、喜鹊——梅竹双喜,梅花、竹子、绶带鸟——夫妻“齐眉祝寿”,牡丹、海棠——宝贵满堂,牡丹、月季——宝贵长春,牡丹、松树——富贵不老,牡丹、瓶——富贵平安,牡丹、柏树——富贵高龄,牡丹、玉兰|——玉堂富贵,牡丹、白头翁——富贵白头等等。

八卦图:元明清瓷器中,鼎炉类器物常以八卦为主题装饰。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和“——”符号组成,以“—”为阳,以“——”为阴。名称是《易经》认为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

八吉祥:法 轮、法螺、宝伞、莲花、宝瓶、金鱼、盘肠为八吉祥(或称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也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元代瓷器以八宝为纹饰的,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有很多“杂宝”。

杂宝:杂宝是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品,杂宝图始见于元瓷,明代后期在瓷器纹饰中普遍出现。如: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画书、鼎、灵芝、元宝、锭、珊瑚等。

祝寿图:清康熙时期,祝寿图最为常见,象“西王母祝寿”、“福禄寿三星”、“八仙庆寿”、“万寿无疆”等在瓷绘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最早出现有纪年款的,为康熙十一年青花釉里红福寿莲盘。全器呈十二瓣莲花状,里心为一寿字,每片花瓣上分别有福寿二字,每两字间绘以折枝花。此外还有“寿桃”、“双螭捧寿”、“莲花八宝托寿”等图案。还有全器为一寿字的寿字壶,通体书写各种体字的寿字瓶,以及用一百个寿字组成的“百寿纹”装饰的碗盘等等。

五蝠捧寿图:封建时代以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为五福。清康熙瓷器上始有《五蝠捧寿图》,以四只蝙蝠环寿字,寿字中间又一蝙蝠;或以五只蝙蝠以寿桃。

福禄寿图:清代瓷器图案中,常以蝙蝠、鹿和松鹤蟠桃为《福禄寿图》。因蝠与福同音,寿则以蟠桃、松鹤代表。

独占鳌头图:见于明清瓷绘。科举时代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中,故入翰林院亦称为上鳌头。清康熙瓷器上之所以出现这种画面,是康熙皇帝宠络汉族知识分子政策的反映。

三阳开泰图:“三阳开泰图”取材于《易经》,“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取其科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故多用作岁首称颂之辞。明清瓷画往往画三只羊,题“三羊开泰”,画九只羊题“九羊启泰”。“九阳”也是《易经》上说的九个阳数。

喜相逢图:清代瓷器上常有喜相逢画面。如画梧桐、喜鹊,称“同喜”;画喜笑颜开的四个童子,称“四喜人”;画一豹、一喜鹊,称“报喜图”,画二喜鹊一铜钱,称“喜在眼前”;画二童子笑颜相对称“喜相逢”;画梅花梢上落一喜鹊称“喜上眉梢”;画一罐、一喜鹊称“欢天喜地”。

白头偕老图:白头鸟大如画眉,老则白头,又名白头翁,一般用作长寿的象征。人们又往往把它比作夫妻恩爱终生,白头偕老。明清瓷绘上饰有白头翁一对者,即寓有“白头偕老”之意,常作为礼品祝贺新婚夫妇。

九世同堂图:唐高宗封泰山时,曾问张公艺:“你为何能使九世同堂而又和睦共处?“张公艺写了一百多外忍字作为回答。高宗认为很有道理,并给予赏赐。清代瓷瓶、笔筒绘九鸟同栖即于池塘,寓九世同堂之意。

一路连科图:一路连科是对科举时代应试考生的祝颂语,祝人此行每试必中,连中三元。清代瓷器的瓶缸上往往以一只鹭鸶和莲花、荷叶组成画面,题为“一路连科”图。此外,画鹭鸶芙蓉题“一路荣化”,画“鹭鸶牡丹”题“一路富贵”,画鹭鸶花瓶题“一路平安”等等。

安居乐业图:《汉书•货殖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清代瓷器上画鹌鹑栖落叶之上,即寓安居乐业之意。

麒麟送子图:古时称麒麟为祥瑞之物。清人祝贺亲友得子,往往在瓷绘上画麒麟送子图。

金玉满堂图:金玉满堂是形容财富之极多。因鱼与玉同间,故清代瓷绘上多画金鱼以喻金玉满堂之意。

纳福迎祥:清代瓷器上绘有两小孩将蝙蝠放入瓷罍中,题为“纳福迎祥”图。

榴开百子图:《北史•魏牧传》载:“齐安德王廷宗,纳赵郡李祖牧之女为妃。帝到李宅赴宴,妃母宋氏献二石榴于帝前,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牧曰:‘石榴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其子孙丛多’。帝大喜。“石榴多粒,葫芦爬蔓(蔓与万同音),故明清瓷器上画石榴,称“榴开百子”,画葫芦称“子孙万代。”

三多九如图:《随园随笔•庄子天地篇》载,华封人祝尧曰:“使圣人富,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尧应之曰:“多富则多事,多寿多辱,多男多累。”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萌,如南山之寿,也是祝颂之词,清代瓷盘上用佛手、桃、石榴和九个如意组成图案,以寓“三多如九”。

宜男多子图:古人认为孕妇佩带萱花,可以生男,清代瓷器上绘萱花和石榴表示宜男多子。

寿山福海图:明清瓷器画面上的寿山福海图由生有灵芝(寿)的山石(山),蝙蝠(福)和海水组成。

和合如意图:清代瓷器上往往用荷花(和),盒子、灵芝(如意)来表示和合如意这意。

兰桂齐芳:为古时祝人子孙昌盛的贺词。清代瓷器上以兰花、桂花组成画面,即取此意。

三纲五常图: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清代瓷器上用三只缸和五个人物嚐酒以寓此意。

平升三级图:平升三级为封建社会祝颂亲友,官运亨通这祝辞。清代瓷器上画瓶(平)、笙(升)、三戟(三级)以取其谐音。

竹爆平安图:竹爆平安是古时在节日里或喜庆的日子里,用火点爆竹,发出爆裂之声,以驱鬼神,保佑平安。清代瓷绘上用爆竹和瓶表示此意。

博古图:宋徽宗曾著《宣和博古图》三十卷。清代常彩用其中一些图案组成画面,以装饰瓶尊等器皿。

如意图:如意,原为僧具,讲经时用。后所作如意,其端作灵芝形或云形,以供观赏,取其吉祥如意的意思。清代瓷绘上用两柿和如意板表示事事如意;用松柏、柿子、灵芝青示百事如意。

五伦图:“五伦”即封建伦理道德中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等五常。清康熙瓷器上的《五伦图》,则为凤凰、仙鹤、鸳鸯、脊鸟(左右结构)鸰、莺五种飞禽。以“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飞则群鸟从,出则王 政平,国有道。喻君臣之义;以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蜀经》喻父子之亲;以“鸳鸯匹鸟也;朝倚而暮偶,爱其类也。”《张华禽经》喻夫妇之情;以“脊鸟(左右结构)鸰在原,兄弟急难。”《诗经》喻长幼之序;以“莺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喻朋友之信。故将这五种鸟称为“五伦”。

八音图:钟、磬、铃、箫、笙、埙(音勋)、鼓、柷(音祝)、圉(音语)八种乐器叫八音。八音也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总称,批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钏、铃等属金属类,磬等属石类,埙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属丝类, 柷、圉等属竹类。清代瓷器上绘有八音图。

诗 句 文 字 类

民谚:在瓷器上题民谚作装饰,始于唐代的长沙窑;宋磁州窑釉下褐彩器继承了这个传统,而盛行于元明清三代。宋代瓷枕上多有黑书的民谚,其内容多为反映商人、市井小民的生活与意识。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过桥须下马球,有路莫至船”之类。清代瓷碟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和“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等五言诗句谚语。

名人颂:明龙泉瓷器上常有歌颂历史名人的词句。如“孔子泣谚回,韩信武志才,李白功书卷,真子破慕开”之类。

阿拉伯文:瓷器上书写阿拉伯文,在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中已有发现,至正德时期则更为流行。

梵文:自明宣德开始,梵文就作为装饰性图案附加在瓷器的画面上;嘉靖、万历以后,发展到用花朵环绕梵文构成一种特殊的“捧字”图案。

御题诗:清乾隆朝盛行,凡是刻有乾隆诗文的瓷器,都评价甚高,因为乾隆本人只对他最喜爱的宋代名窑和其它陶瓷精品才肯题诗。他一生所作有关瓷器的诗文一百九十九首,这些瓷器和向都视为内廷秘藏。外国人千方百计地想购买此种瓷器,于是刻“御题”的瓷器突然出现,但真品为数极少。下面是乾隆为宋钧窑瓷器产题诗:

青器欣存北宋传,阅年八百尚完全。

圜匡底用以铜锁,口足原看似铁坚。

摩抚天成岂茅蔑,禹规月样镇团圆。

紫瓷罕见兹称古,望古因之意睾然。

卐字:读如万,常见于明清瓷器,原为古代一种符咒、护符和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和水的象征。在梵文中,卐字意为吉祥所集。用作瓷器的纹饰图案,取此意。

短文:清康熙朝曾一度流行以短篇古文瓷器装饰。如《出师表》、《滕王阁序》、《归去来辞》、《兰亭序集》、《赤壁赋》、《主得贤臣颂》等。《赤壁赋》图文并茂,更为名贵。字体多仿虞(世南)、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且有古今不同风格的篆、隶、行、楷等字体。

这类短文,书法精工,多用于文具或陈设器上以供玩赏。

四季风景诗:见于清乾隆粉彩山水转颈瓶。瓶器面开光,绘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可按季节陈设。每季分别用隶、楷、行、篆四种书法题写诗句“春到人间饶富丽,柳烟花雨总宜人。”(隶)“澹月梧桐影,软轻风萝薜香。”(行)“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篆)诗下有“乾隆宸翰”及“惟一精进”小方章,底为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山水诗句:清雍正珐琅彩常以山水诗为饰,如一种通体用蓝料画山水的瓷碗,配诗为“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有“山高” 、“水长”等印章,底为蓝料楷书“雍正年制”款。

花卉诗句:多见于清乾隆珐琅彩花瓶,瓶上画月季、天竹、腊梅或兰花;另一面题诗如“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及“佳丽”、“金成”、“旭映”等胭脂彩图章款。

对联:康熙五彩加金锦地瓷器中,有以对联为饰的,如在菱形开光里,书:“聪明当此发”(上联),“步步是莲花”(下联),横批为“锦地永常”。

春字词:宋代墨书“春”字瓷枕,乳白色釉面虽无花卉图案,却以“春”字映出浓郁的春意。如



微风 媚日

和扇 景迟

仕女诗:清乾隆采用古诗为纹饰内容,并配以仕女图,如“惜花春起早,爱日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高烧银烛照红妆”,“轻罗小扇扑流萤”等等。

六、 款 识

在瓷器底部或其他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方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

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时在东汉时,便被移植到瓷器上。入明以后,它随着彩瓷的发展而愈加讲究,种类也愈来愈复杂。仅就款识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分:纪年款、堂名款、陶人款、吉言款、赞颂款、花样款等六大类。按书写部位分,主要有底里铭和额铭。将款字写于器物底部的称底里铭,款字周围常围以方、圆边饰; 边饰有单线、双线之分,亦有围以花纹图案的。横书于器物口缘的称额铭,多单行、无边饰;因类似匾额,故名。还有两种特殊形制的款识,一为图章款,即在双线方栏内用小篆书写两行款识,很象一颗打印出来的印章;一为金钱款,即按制钱形式排列的四字款。

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定窑口和辨别真伪都有重要的作用。

款 识 类 别

2012-10-10 00:41:05 | 引用
xlz66
xlz66
无题
款 识 类 别
纪年款:纪年款是在器物上用写、刻、印等不同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一种款识。我国古代瓷器款识,大部分属于纪年款。
纪年款可分两大类:书以当时的帝王年号者称年款;用六十年周而复始的甲子表明年号者称干支款。明清两代的年款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六字款常书二行,首二字为朝代名,中二字为年号名,末二字则为“年制”或“年造”二字。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四字款则缺朝代名,首二字即为年号,如“成化年制”、“雍正御制”等。干支款大都在干支前加上当时帝王年号,如“大明成化元年乙酉”款。单纯使用干支的并不多。另外,也有只书朝代,而缺年号者,如“大明年造”、“大明年制”款,属于特殊现象。
纪年款的款字,多用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朱书等。款外多加边饰,常见有双圈、双线方框或单圈,个别也有无圈框或用双长方框的。无论何种形式,款字均为竖写,极少横排书写的。
纪年款以官窑瓷器运用最多,但部分民窑尤其是景德镇民窑,亦有书写年款的。民窑纪年款字体略为草率真,不及官窑规整。
堂名款:以典雅的堂名、斋名和“清赏珍玩”之类的文字烧在瓷器上,作为私家烧藏的标志,这种铭款就是堂名款,或称私家藏款、室名款、斋名款。
堂名款内容包括堂名、居名、斋名、轩名、室名、殿名、楼名、阁名等等,制品之人有封建帝王、皇帝显贵、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少数良工名匠。
堂名款在明代以前极其罕见,明代的亦多见于后期。入清以后则各朝皆有,尤以康熙、乾隆时盛行,且形式多种多样。同纪年款一样,堂名款也多见于官窑制品。
吉言款:在瓷器上烧上具吉祥意义的词句或短语,以表示祝愿的款识,称作吉言款。早在三国西晋时的青瓷上,就可以见到“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等字样。宋元时期则有“金玉满堂”、“寿山福海”、“佛光普渡”、“家国永安”等吉言款。
明代的吉言款多出现于晚明,且以民窑器上最为流行。如正德时的“天下太平”;嘉靖、万历时的“万福攸同”、“长命富贵”、“福寿康宁”、“食禄万锺”、“三元及第”、“德化长春”等等。还有只题一、二个字的如“双利”、“吉兴”、“福”、“寿”“万”、“贵”、“善”等字。
清代吉言款,一般沿袭明代,也常见于官窑器,如康熙六旬庆典七寸碟,四周围以淡赭饰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有的礼器,则题“喜”字款,亦有署一“庆”字或以蒙古文作吉言款识的。
吉言款款式亦多种多样。象“福”字即有单、双线方框或双圈内草书“福”字的,有无圈框而用粗笔道在碗内底大书一“福”字的。“长命富贵”款写法也有两种,一是双圈内竖写两行;一为钱形,四字对书于穿孔四周。“万寿无疆”、“永庆长春”款则往往采取以花捧字的形式。
赞颂款:赞颂款即赞颂、欣赏瓷器的款识。虽然早在唐代的长沙窑就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赞颂款铭,但它的流行却是在明清两代。明代的瓷器上有“玉堂佳器”、“上品佳器”、“食禄佳器”、“长春佳器”、“昆山美玉”、“昌江美玉”、“口玉珍玩”、“口口雅玩”等四字款;也有“美玉”、“雅珍”等二字款;一般都在款识之外环以单圈或双圈,圆圈大小各异,个别也有无圈者。晚明赞颂款,多带“佳器”二字。
清代有赞颂款的瓷器,多属私人,故又称私家款,如“美玉雅玩”、“美玉雅珍”、“奇珍如玉”、“珍藏”、“珍玩”、“雅制”、“雅玩”、“玩玉”、“珍玉”及“玉”“古”、“文”、“珍”等;字数比较多者,则有“奇玉宝鼎之珍”、“奇石宝鼎之珍”等等。
花样款:用含有寓意的纹样图案作为款识,称“花样款”,亦称“记号款”。花样款多为民窑所用。明代已流行,到清代则形式更为繁多:一、博古图案。如八卦、太极图、八宝、琴棋书画、八音器及礼服上所绣的十二章等。二、佛教符号。如八吉祥及转轮王的七珍。三、道家符号。最著名的为八仙所特物,汉锺离的还魂扇,吕洞宾的宝剑,李铁拐的葫芦,曹国舅的绰板,蓝彩和的花篮,张果老的渔鼓,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笊篱)。四、“豆腐干”款。在双圆圈中心绘双线方框,框内再绘横竖相间的线条。六、“四朵花”款。在双圈内绘不太规整的“四朵花”,简单的仅绘四个“ⅹ”或四个有如眼睛的“花”。七、其他花样。动物类的如龙、凤、鹿、鹤、龟、螭、兔、海螺、双鱼,植物类如松、竹、梅、蟠桃、瑞草、灵芝、树叶等。
陶人款:在瓷器上署以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或陶店名号的款识,称“陶人款”。陶人款在早期青瓷上即已出现。但常常与纪年、赞颂、吉言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铭文。单独的陶人款,直到明清时才可见到,而且比较少,特别是官窑器上更为少见。清初官窑器可偶见督陶官的款识;乾隆以后,督陶官形同虚设,陶人姓名才见于款识。
陶人款的格式,一般是在匠人姓名后加一“造”字。也有光书姓名、姓氏或店号的。
仿款:仿款,就是在当代所制的瓷器上,仿写前代的款识。有些仿款并不一定是存心作假,而是因羡慕前代著名瓷器或其他原因。如清初的康熙、雍正两朝都曾有过仿写前代款识的旨意。
仿款由明正德年间开其先河,以后无论官窑民窑,仿者越来越多。入清以后,制瓷技术迅速提高,为仿古瓷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当时统治者嗜古成癖,使仿古之风更加盛行。
要分辨仿款和真款,必须仔细观察款识的风格、笔法、字体、位置、款色和字数、结构,并结合器物的造型、胎质、釉色、装饰等方面互相印证,认真推敲。
辨伪,首先可以从研究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入手,将真假款识相互对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款字的书写笔法、字体结构、排列形式、落款的部位。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其次注意款识的用料和颜色。以青花写款为例:元代和明初的颜色深厚下沉,有黑色结晶斑点和凝而不舒的现象;尤其是宣德时,蓝色中有黑、灰等色杂夹其中。成化款则舒展清晰,蓝色优美;嘉靖时青中泛紫,十分浓艳;万历以后色调匀净,但发色不深,清初作品也大抵如此。康熙款色调明快,幽倩艳丽;道光以后则蓝色涣散,浅淡上浮。
再者,从款识的字体也可看出真假。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无论是书写还是刻划,一般草书为多。唐宋时草书楷书皆有。明代多用楷书,永乐、宣德、弘治等朝有少数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两朝也是楷书盛行,雍正时楷书多于篆书,乾隆时篆书流行,嘉庆以后楷书款又成为主流。明清写款都是专人,如正德晚期和嘉靖早期的官款就是一个人写的,“大明”、“年制”四字字体相同;康、雍之际也是如此。
早 期 纪 年 款 类
三国纪年款:带有纪年款铭的瓷器,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比较完整的资料有三条:一是南京赵士岗四号墓出土的一件越窑青瓷虎子,其腹部刻划“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十三字款。二是绍兴古墓出土的一件谷仓,腹上部的龟碑正面有“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未见英(殃)”的款铭,也是一件越窑的产品。三是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的一件油灯,承柱作成熊形,故亦称“熊形灯”。在灯的承盘底部,刻有“甘露元年五月造”的款铭。当为吴末帝孙皓在位时的制品。
这三件器物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其款铭的共同特点是:釉下刻划,字体近草书。款铭位置各异,文字内容不一,为宋元以前款铭的共同特点。
晋代纪年款:到晋代,瓷器款铭的风格仍与三国时一样,并无多大改变。在浙江吴县狮子山的西晋傅氏家族墓内,曾出土二件谷仓,其龟碑上分别刻有“元康二年润月十九日超(造)会稽”和“元康出始宁(今上虞县南部),用此酃(右耳旁换成缶字底),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等款铭。
另外,南朝瓷器上亦见有“大宋癸丑”和“永初年制”等纪年款。
唐代纪年款:唐代款铭仍以刻划为主,但已有印字和在釉下用褐彩书写的铭款出现。所见纪年款主要为唐宣宗大中年间的,亦有宪宗元和年间的。从瓷器的窑口来看,刻划者多为越窑,彩书者只见于长沙窑。款铭字体多草书,楷书少见。刻、写部位皆不固定。
款铭的文字比较复杂。如一件长沙窑器物上褐彩书写“大中拾年拾月,叁,造鼓贾(价)”,浙江嵊县出土的一件盘口壶,上刻“元和拾肆年四月一日造此罂,价直一千文”。三十年代在上海发现一件残壶,腹部刻有三行文字:“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之耳”。更为独特的是在余姚县上林湖东岙南山脚掘得的一件盘口壶,上刻“维唐故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午朔,胡珍妻朱氏四娘于此租地,自立墓在此,以恐于后代无志,故记此罂”。既是租地券,又是墓志铭。
此外,宁波市和义路唐城遗址出土的直口印花碗,碗内底印“大中二年”字样,则为内容单纯的纪年款。
宋代纪年款:瓷器上所见的纪年款基本上都是北宋的,年号有“太平戊寅”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端拱二年”(988年)、“淳化二年”(991年)、“神道元年”(1032年)、“熙宁四年”(1071年)、“大观”(1107年——1110年)、“政和元年”(1111年)等,较之以前各代数量大增。
宋代纪年款较之前代的不同之处是:一款识内容单纯。五花八门的大段文字极少见到,这种四字纪年款与后代的同类款识已无多大差别。有的虽然在一器之上有纪年、吉言、匠人姓氏等,但都分开刻、写。如多年前流往英国的一件瓷枕,枕面刻“家国永安”四字,右书“赵家枕永记”等字,左书“熙宁四年”。内容较为复杂的要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一件瓷枕,枕为长方形,枕面绘一虎,右上侧题“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十六字。但这是传世磁州窑瓷枕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在以后就罕见了。二是写款越来越多,刻款日渐减少,印款亦较前期增加。特别是磁州窑系的瓷枕纪年款,大多是彩书。但越窑器物的款识,还是以刻划为主。
据有关文献记载,景德镇在北宋景德年间烧造的精制瓷器,带有“景德年制”的纪年款,景德镇即因此而得名。但尚未见到确切的实物资料。
辽瓷纪年款:辽瓷的款识,主要见于契丹族独有的器物鸡腿瓶上,均为赤峰缸瓦窑的产品。其纪年款有“轧二年田”、“轧三艾廿一”等。这儿的“轧”和“艾”都是契丹文,分别为汉文的“乾统”和“月”。乾统为辽帝耶律延禧的第一个年号,乾统二年即公元1102年。款识中也有“孙”、“徐”等汉人姓氏,同纪年款一样,文字都是刻划在器物上的。
金瓷纪年款:金瓷纪年款以墨书为多,也有刻划的;款识位置多在器物的底足部。代表性的款铭有:在萧窑采集的白瓷瓶瓶足上,横刻“时皇统元年(1141年)三月二日造”;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白釉黑花鸟纹虎形瓷枕,枕底墨书“大定二年(1162年)六月六日口家造”;山西发现一件白釉砂圈瓷碗,砂圈上墨书“明昌三年(1192年)十二月四日买了一十个”;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白釉黑花罐的罐腹墨书“佛光普渡大安二年(1210年)张泰造”。带“大安二年”的款识的瓷片,在黄堡镇窑址中也有发现。另外,还发现书有“泰和”、“正大”等年款的磁州窑宋加彩器物,山西侯马等地的金墓中亦有出土。
元代纪年款:元代瓷器具有典型意义的纪年款,是一件“至正十一年”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其颈部题字为:“信州路玉山县顺成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捨香炉、花瓶一付,祈得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拱。”美国波普博士以此瓶为标准器,把与之相似的成熟青花器称为“至正型产品”,并在世界陶瓷学术界得到承认。江西也发现一件青花釉里红盖罐,颈及肩部有“大元至元戊寅(1338年)六月壬寅吉置刘大宅凌氏用”款铭。此外,一些器物上还有干支纪年款。
元代的款识,刻划者少见,多用波斯进口青料书写。青花颜色深厚下沉,有黑色结晶斑点和凝而不舒的现象。此风格为明初所继承。
明 代 年 款 类
明永乐以后,瓷器书款之风盛行,仅景德镇官窑器物上就有本朝年号款、干支款、图记款、吉言款、私家人名款等等。款字多以青花书写,兼用暗刻、凸印和朱书。书写位置一般在器底,也有的在器里心、口沿、足边或器身。
纪年款字体,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朝有篆书外,其余多为楷书。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为主,极少数为单行横款、环形款、十字款和竖款。个别的也有在长方线框内书写年款,而以花叶等装饰上下或四周,格式多为“大明XX年制”。“大明XX年造”。单写“大明年造”而不书年号的,多为民窑产品。民窑款识大抵随意书写,草率不规;有的在款字外加双栏圈或双方框。
在明代款识中,洪武、建文、永乐、正统、景泰、天顺、泰昌、崇祯时的纪年款极少;宣德、成化、弘治、正德的也不多。最常见的是万历、嘉靖、天启三朝的;其中天启朝的独多见于日本,国内反而少见。
有人曾将明代纪年款的特点归结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这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
洪武年款:以前曾有“洪武无瓷器”之说。因为一直未发现带有洪武年款的瓷器,而明太祖朱元璋却在位三十一年。这一悬案,直到江西省博物馆于玉山收集到一件青白釉罐之后,才有了初步答案。在这件青白釉罐的腹部衔接处,有用竹刀划刻的一周行楷:“洪武七年(1374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从笔迹看,为窑工随手刻划。但迄今昔对比为止,在江西地区烧制的瓷器中,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尚仅此一件。
建文年款:建文为明惠帝朱允文的年号。此朝为时仅四年,加之政权不稳,南北对峙,瓷器生产甚受影响,官窑烧造也未恢复旧规。1981年,在英国伦敦市场上曾拍卖一件署建文年款的浮雕山水人物五峰笔架,款识是“吴氏均茂志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三月 日横峰”。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曾有过横峰窑。但有的专家认为款识字体甚为可疑,很有可能是膺品。此外,既未发现署有建文年款的传世遗物,也未见到有建文纪年的墓葬出土物。
永乐年款: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明永乐时期。款式均为“永乐年制”四字篆书,示见有楷书。文献记载中虽有“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款之说,但迄今未见实物。
此时的官窑署款并不普遍,传世品中仅见有花釉、白釉及红釉等几个品种。青花器物中只见压手杯署款。单色釉器,有印款与刻款两种体式。款字书写的特点是:“无论印、刻、写,笔道皆浑厚圆润;起落笔处尖细,笔画折角处浑圆;字体结构严谨紧凑,刚劲挺拔。款的外围常饰花瓣形图案,线条硬直,欠流畅;亦有围以单圈者。
永乐年款多见于碗、盘、杯一类器物,瓶罐类几乎均无署款。款署于器里或底足、口边,为四字楷书、六字楷书者,则系后代的仿品。仿款笔道多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所见伪款有青花写款、阴文刻款、阳文印款三种,字形写法不一。以明代嘉万朝、清代康熙朝和晚清及民 国初年所仿最多。
压手杯青花年款:永乐时期的青花书写年款,仅见于压手杯,并均为“永乐年制”四字篆款。其格式有三:一为绘双狮滚球,中央书四字篆款,字如米粒大小,不甚清楚。系上品。二为外饰青花单线圈,内绘团花,花心内书四字篆款,字亦如米粒大,不清楚。三、外绘鸳鸯,中书四字篆款。
永乐刻印款识:永乐时的一色釉器物上不见写款,仅有印款与刻款。同青花写款一样,均为四字篆款,字小,肯不甚清晰。
印款的有白釉盘、高足碗、葵瓣口碗、小碗与盏托。除围以单圈子外,还环以一圈葵花状火云纹。因釉汁肥厚,款字若隐若现,需借助光线透视方能看清。刻款的有红、白、青釉高足碗、白釉小碗和脱胎葵口小碗,款字外划有单圈或双圈。因施厚釉,加之器心积釉,即使刻纹很深,也不易看清。但白釉脱胎小碗,由于胎壁极薄,款识较为清晰。
宣德年款:宣德年款多为楷书,也有与永乐格式一样的篆书款。大多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很少见。青花器多六字横写、竖写成一行,或者分两行竖写。其中大器及高足碗类多四字一行横写或分两行横写;一色釉器上,则多用阳文印制或阴文暗刻,字体较工整。款识外常围以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器物的造型不同,署款部位也不同。一般器物多在器物的底心,碗、盘、杯类器物多在器物里壁中心和口部边缘,瓶、罐类器物则在口缘、肩部、腰部和足部。有的还有双款,如合欢盖盒、文具盒等,在盖的里壁和器物底足均有铭刻。
宣德年款的字斟句酌体遒劲有力,但个别亦有草率不拘整而呈歪斜状的。楷书所写“德”字,“心”上无一横,并且左右两边靠得很紧,两半互不协调;篆书所写“德”字,“心”上都有一横,字型圆润,起落笔处呈尖状。“宣”的“宀”左边一点多不过横,右边一勾下垂。“制”字下部的“衣”,其横多不越过上部“制”字的“刂”。对于宣德年款的特征,陶瓷学家孙瀛洲先生曾作歌曰:“宣德年款通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竖花四双单圆,晋唐小楷最出群”。是颇切实际的。自明正德始,迄至民 国,都有仿写宣德年款的伪作。
宣德青花款识:宣德年款以青花写款居多。写款装置和体式,可分十种:
1、外口沿款:有缸、瓶、盘、盂、鸟食罐、弦纹炉、撇口盘、高足碗等,均为一行横列六字楷书。
2、外折沿下款:有菱花口折沿大果盘,亦为一行横列六字楷书。
3、颈部款:常见于胆瓶,为一行横列六字楷书。
4、耳部款:香炉上常见,为一行竖列六字楷书,并围以长方框。
5、肩部款:有梅瓶、天球瓶、花浇、罐等,为一行横列四字或六字楷书。
6、柄、流部款:主要见于壶上,为一行竖列六字楷书,并围以长方框。
7、里口沿款:如大缸,为一横列六字楷书。
8、里心款:见于碗上,为一行竖列六字楷书,并围以长方框;高足碗、骰盔子,则为双行竖列六字楷书,围以双圈。
9、器心与盖心对铭款:见有盉碗,为双行竖列六字楷书,围以双圈。
10、器底部款:有瓶、罐、碗、盘、杯、碟等,为双行竖列六字楷书,围以双圈。有的罐底,写款处以釉覆盖。
宣德印刻款识:宣德时期的印刻款识,有楷书亦有篆书,但以楷书为主。常见器物有白釉、红釉和蓝釉的盘、碗、高足碗等。盘、碗刻款于底面,高足碗刻印楷、篆款于里心或内壁上;一般多围以双线圆圈,或外围火云,线条圆滑流畅。鱼缸则多刻款于外口沿下。刻印款字,阴文和阳文均有。
正统、天顺年款: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虽历时近三十年,但留下带年款的瓷器特少。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捌年”款一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的亦仅见三件:两件青花回文三足筒炉,一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书“天顺年”三字;字体苍劲有力,敦厚古朴,和以后成化官窑款识用笔十分相似。还有一件青花小碗,上书“大明天顺年制”。实物藏故宫博物院。
成化年款:成化年款,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竖排为主要体式,亦有六字横排者。多写在器底,亦见有书于器口边或器足里沿。有些小件器物由于覆釉厚,款识呈色轻淡,不易看清;但所书款字不论浓淡,色泽都很深沉,无飘浮感。款识外有的加双圆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的无线框。格式有匾额款和直款。其外围圆圈或框线都紧束款字,但多欠规整,线条粗细不匀,色泽深浅不一。除此之外,还有以蓝釉为地,凸起白釉的款识。
成化款识的笔法苍劲有力,藏锋,起落处无虚尖;中锋用笔,笔道;圆润。这种独具特色的款识,似一人所写,为历代仿写所不及。有人编歌道: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这基本上概括了成化六字款的特征。
除写款外,成化年款尚有刻款。景德镇御器厂旧址曾出土有“大明成化年制“阳文刻款的霁蓝地白花碗残片。
成化款识历代多有仿写,唯明代嘉靖、万历所仿近似,余者皆差之千里。
弘治年款:弘治年款以“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为多,款字以楷书为主。书写整齐,字体清秀,笔划纤细柔和,笔力瘦劲,顿捺明显,一反成化时的深厚刚健风格。另有 “弘治年制”四篆字款,为器里刻款,但这种款识仅见于黄地绿彩高足碗。
写款以青花为主,色调淡雅而稳定;分两行竖写,并带有双圈。红彩写款为“弘治年制”或“上用”,系御用器物。
正德年款:正德年款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书和“正德年制”四字楷书;或书写或刻划。书写除用青料外,还创用红彩。红彩深者黑红,浅者艳丽。由于正德时期各种圆、琢器的造型很多,在器身上书写年款之风又盛行起来。花盆、炉、洗等三彩器物多用刻款,四字横列于器口沿下。款字排列除四字、六字双排外,还见有六字横列一行的青花笔架、四字一行横写于颈部的带座瓶和双环耳瓶,以及四字款横写于托座正中的插屏。
正德年款的字体一般较弘治款略大,结构也较要松散;但书写规整、仔细,笔用藏锋,顿捺不显。其特点是:“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是月平微腰,正字底丰三横厚,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青花款字色调分浓深、浅淡两种,浅淡者色呈灰暗,与器上青花纹饰色调一致。款字除汉文外,尚有回文、八思巴文和梵文。
正德时已出现伪造或仿写前朝洪武、宣德款识。明代的仿古膺作之风,由此开其先河。
嘉靖年款:嘉靖年款,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外框除双线圆圈外,也有双线方框。款字的排列形式,有单行横款、双行直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的。字体笔划较粗,劲中藏秀,刚柔相济。但也有字较柔和的一种。嘉靖初年,款字的书体与正德时基本一致。至于那种笔用藏锋,字体瘦健者,则为晚期年款。清康熙时有嘉靖仿款,用笔做作,字体不一。
嘉靖青花款识:嘉靖青花楷书款,色泽多偏浓艳,也有的较灰暗。一般多于底足书写六字双行,带有双圈。双圈的圈栏多开阔,几靠足边。砂底器足者,常仅于写款处盖釉,余为露胎。而斗彩盘及小杯之类,则为方框六字双行竖写,有的框外围以花朵形,颇有成化时的特点。还见有书于器底部的十字形款和环行六字款。在大件器物中,大盘于口边扁框内横书六字款;大瓦缸于口沿处横书年款而无框;梅瓶年款则常于肩部写成环形。
隆庆年款:隆庆时瓷器实物较少,所见年款多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亦有个别四字双行,以“制”字代“造”,常围以双圈或方框。
隆庆年款有青花和红彩两种。青花色泽重鲜艳,美如青金石。笔划粗重挺拔,顿挫有力;结构严谨。笔用藏锋,因青花色深且不匀,字中笔划常有断笔处。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亦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楷书,笔画也同样苍劲有力。一般瓶、罐、壶、洗、盘之际类,书款于底足;大瓷缸,则书款于器里口沿之下。
万历年款:万历款式甚多,有六字双圈款,也有环行款;有青花款、刻划款,也有紫色款。多为楷书,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笔力较硬,转折处多顿,捺多偏长。字型早期较瘦,晚期较肥。“大”字撇捺顿挫有力。“万”字头有“艹”和“丬(顺时针旋转90度)” 两种写法,后者为晚期;“禺”字“厶”的笔划,自上而下一笔贯通;下右侧一勾,极为有力。“曆”字形体较长,“禾禾”字常作“ ”。“年”字一直 。下部着力。“制”字中“衣”的下部,勾与撇相连为一笔。
万历青花款识:万历年款以青花写款为主,早期与隆庆时相似,色调浓艳,字体挺拔有力。中晚期浓重者少,大部分出现浅淡或灰暗的色调,且有败笔现象。
一般器物的款识多写在足底,也有写于口边或肩部的,底足款识多为六字双行,或带圈或不带圈。或六字呈旋转环形。有的款识,写于底面中心凹脐外。写于口沿的有五彩瓶,六字横写,无框圈。写于肩部的有定陵出土的青花梅瓶,亦为六字横写。还有一种书于青花盘上的罕见的格式:中心署四字篆书“德化长春”,围以方框;框外再以钱纹形式,环以“万历年造”四字篆书。
天启年款:天启朝历时不长,留下的瓷器较少。年款以四字居多,字扁而宽,笔力刚硬,似颜体而潦草。绝大多数为青花写款,未见彩书。但有刻款,如龙钮青花十八罗汉纹瓷钟上的“天启元年孟夏月造”即为刻款。
天启年款一般为“天启年造”或“天启年制”,还有书“大明天启年制”、“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大明天启年米石隐制”等等,周围多带有浅蓝双圈。款识青色色调不一,或明快,或浅淡,或浓深,还有的显黑褐色或灰暗色。笔道粗重浓深者,大都写得很有功力;浅淡的则清晰雅致。一般写于器底,个别写在底面中心凹脐处。
崇祯年款:署崇祯年款的瓷器,国内仅见两件,即南京博物院收集的有“大明崇祯年制”款的器物残片,以及带“崇祯丁丑”(即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款的青花云龙纹筒炉。此外,香港出版的《明末清初瓷器》图录和《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图录》每一辑,各录一件。一为书“大明崇祯元年”款的青花龙纹盘,一为书“大明崇祯年制”款青花地白缠枝莲花纹圆盒。款识的字体,兼具明清两代的特点。
南明年款:香港出版的《明末清初瓷展》图录中,有一件“弘光元年旷府佳器”款的青花地白花碗,字体工整,已具清初特点。弘光元年即1644年,这年明朝灭亡。明福王朱由菘于当年五月在南京称帝,建立“南明”政权,年号“弘光”。
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署“永历”年款的黄釉香炉,系南明桂王时的遗物。福王 政权倾覆后,明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在广东肇庆即位,年号“永历”,至1662年方被吴三桂灭亡。“弘光”、“永历”和唐王建立的“隆武”政权,称为“南明”三王朝,变称“前三藩”。“后三藩”中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亦曾于1678年建立过“洪化”政权,1681年灭亡。所见“洪化年制”款青花碗,系此时遗物。
民窑纪年款:成化时民窑纪年款,多为“大明成化年制”或“大明成化年造”,款字结构较为紧凑。款外画双圈者,制品的精细与官窑不相上下。大件器物款字浓郁有力,小件则淡雅清秀。
弘治以后,民窑器物有青花书写的干支款或纪年款,有“壬子年制”(弘治五年)“弘治九年”等。正德有“正德年制”款;或六字双行楷款。嘉靖年间有在釉下雕刻“嘉靖年制”款;隆庆民窑与官窑一样书写“隆庆年造”,字体结构严谨,密集靠拢,不见笔锋,似用秃笔或竹笔写成。“大明年造”四字楷书款,是比较常见的年款。
除景德镇外,其它窑口亦使用纪年款,但极少。磁州窑的壶上有“正统”年号,为一例;龙泉窑盘的底里雕刻二行“大明宣德龙泉”,亦为一例。德化窑观音、佛像的背后,亦见有印压篆体“宣德”的角印,但是否能上溯至宣德,尚有疑问。此外,上海博物馆所藏白釉铺首瓶,有“明朝天启肆年岁次甲子秋吉赛谢”的青花题字,是明德化窑稀有的纪年款。

2012-10-10 00:41:37 | 引用
无题
清 代 年 款 类

清代纪年款:清代纪年款极为讲究,形式也最多。字体有楷书、篆书、半行书,各家体、宋体等。基本规律是顺治、康熙二朝盛行楷书,雍正时楷书多于篆书,乾隆时篆书流行,而嘉庆以后楷书又成为款识的主流。就格式而论,有单圈、双圈、无圈栏、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堆料款凹雕、地挂白釉、字挂黑釉、白地写蓝字、白地写红字、绿地写红字等等;但占主流的还是青花书款。清初青花款色调匀净,但发色不深,往往蓝中泛灰;康熙以后,色调照快,幽倩艳丽;道光以后则蓝色涣散,浅淡上浮。

顺治年款:顺治朝纪年款常见于青花器上。如北京雍和宫的官窑青花云龙香炉,即有“顺治八年江西监 奉勒敬造”题识。“大清顺治年制”的六字款亦偶有所见,为青花双圈楷书。款字不甚规整,布局亦不甚整齐。便用笔有力;起笔见锋,住笔见顿,划多下拉,勾捺上剔。

传世的顺治朝民窑青花器上也常署年款,如上海博物馆藏青花人物净水碗,有“顺治十四年”款;青花云龙瓶,有“顺治十七年”款。

康熙年款:康熙朝官窑瓷器的纪年款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款;一是“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多写于珐琅器上。康熙朝历时六十一年,瓷器款识种类繁多。按书体分有:楷书、篆书、行书、满文、回文、喇嘛文。按边饰分有:单圈、双圈、无圈、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按颜色分有:地挂白釉而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蓝字、绿地红字、红地紫色款、天青色款、湖水色款。此外还有凸雕、凹雕等等。

釉上正楷书款,始于半楷书。字体笔力健硬,起笔见锋,住笔见顿。“大”、“康”、“制”字的捺拖得较长;“年”字三划较扁,直拉得长;“制”字下部“衣”的勾与撇合成一笔。

这时还有一些特殊的纪年款。如:书“开元年制”四字款著,为仿古铜器作品;收“景德康熙年制”六字款者,为康熙时之客货,非供宫廷所用。康熙初年,还出现过许多仿其他皇帝年款和用标记代替年款的情况,这是因为当是曾一度禁写本朝年款,以免瓷器损坏后,连同帝王年号同时弃于烘土。

康熙珐琅彩款识:康熙珐琅彩款,只有一种写法,即在双线方栏内,用胭脂水或蓝彩分两行书写“康熙御制”四字。笔划横竖肥瘦均等,字体介于宋体和楷体之间。有一种特别精细的矾红地五彩绘画的九秋花卉碗,也带有这种款识。据说这是康熙五十二年,景德镇御器厂为康熙六十寿辰专烧的“贡品”。

雍正年款:雍正朝的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在茶叶末、炉钧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钱形款,则主要用于花盆底部。

雍正朝款识种类亦多。以格式边饰区分,有六字双圈、四字无边、四字方边、六字凹雕、六字单圈、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就款识颜色而论,有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红字、白地蓝字、依书体分,则有楷书、篆书、满文、回文、喇嘛文。还有方栏内写不可识的文字,画各种花形、物形等款识。但最多的还是楷书和篆书款。款字书写极规矩。凡“大清”的“清”字写作“ ”的,都是康熙末至雍正初的书写体。

雍正朝的官窑器也有不书年款的,有些是皇帝指定不准书款。如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持来黄地暗龙茶圆一件,传旨着照此样交年希尧将填白釉的烧些来,底下不必落款”。也有的官窑仿明宣德器而指定落雍正年款的。如雍正四年八月初八日,“高足宣窑碗一件,奉旨交与年希尧照样式烧,其碗内款落大清雍正年制。”

雍正珐琅彩款识: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款识,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一是双栏内书写“雍正御制”

四字两行青花楷书款。制品有珐琅彩器,也有粉彩器,皆系盅盏小品。绘画风格,接近康熙珐琅彩半规矩图案的写生花卉传统,为雍正初期款识。二是在双线圆圈内书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青花楷书款。绘画有纸娟工笔的“画院”风格,为雍正中期一般官窑器中流行的款识。三是在双线方栏内用胭脂水或蓝料书写“雍正年制”四字两行款。胭脂水书写的为雍正最早的一种款识,字体介于宋体和楷书之间;蓝料彩写款为雍正中期和中期以后的一种款识,款字属标准宋体。带这种款识的小件器物,也有不加双线方栏的。

乾隆年款:乾隆朝的官窑年款,多见“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青花印章款;在茶叶末、炉钧及仿钧器上,用六字款篆书刻款;乾隆末析至嘉庆初年,又多用红字款。

乾隆年款的种类繁杂,有六字双圈、六字单圈、六字无边栏、四字方边、双线正方形;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蓝字、白地红字、绿地黑字;楷书、篆书、图书款、沙底不挂釉凹雕满文、回文、西洋文字等等。最多者为篆书款。款字的笔画初看很规矩,但越看越自然,为后仿者所不及。青花款识的特点是青花沉入釉下。另有一些特殊的年款,如:从右到左横排的篆书款;用于器边或足内的长款;款中仅一“乾”字者,叫做“大田字款”;晚期还出现料款。在嘉庆初接位时,由于乾隆“太上皇”还健在,仍多用“大清乾隆年制”的红字篆款。

乾隆珐琅彩款:乾隆朝珐琅彩年款,大多用蓝料彩书写“乾隆年制”,青花写款少见。写法可分三种:一为标准宋体字款,在整个乾隆时期都非常流行,必须联系绘画的发展特点来推断时间的早晚。二为“金钱款”,即按照“乾隆通宝”制钱的排列形式(上乾下隆左年右制)书写在足内边沿。三为在双线方栏内用铁线篆(小篆)分两行书写,因为很象一颗打印出来的方印章,所以称为“图章款”。这种年款绝大多数用于“锦灰堆”开光绘画的瓶类底部,为珐琅彩的最后一种款识。另外,乾隆珐琅彩鼻烟壶上,还见有红字“古月轩”或蓝字“乾隆年制”写款。

清代中、后期年款:清嘉庆以后的瓷器纪年款,格式、种类都较前期规矩、单纯,且后代的仿制品很少。嘉庆初年仍使用乾隆的红彩写款,直至乾隆“太上皇”晏驾。典型的嘉庆官窑年款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从右向左排列。

道光官窑年款多为篆书,字外无框;以红彩和青花写款,字体相同。

咸丰年款为“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字体规矩是这时的特点。

同治年款有六字和四字两种。六字者为“大清同治年制”。皆青花写款,字体有正楷和篆书之分。四字者为“同治年制”,用矾红彩正楷书写。

光绪官窑款有青花双圈、青花六字、矾红四字、矾红六字等数种,字体均为正楷。书写规矩,笔力挺劲,特别是“光”字的最后一勾,极为刚健,为他处所少见。

民窑年款:清代民窑纪年款,主要用于青花器。

康、雍、乾三朝的民窑器物上很少见到年款,这与当时的官方禁令有关。康熙、雍正时都有过禁止在官窑瓷器上书写本朝年款的旨意和命令。康熙六十年,浮梁县令张齐仲也曾下令,“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当时制品的底款,多仿明代宣德、成化、嘉靖和万历年号,特别以仿宣德和成成化款为多。清中晚期以后,民窑瓷器书当朝年款的又多起来。道光时的民窑用矾红图章款,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字体不甚规矩。晚清还有一种书“大清年制”四字款者系官窑款识,为同治、光绪间肃顺当国是的制品。

堂 名 款 类

宋代堂名款:宋代瓷器带堂名款的,主要只见于定瓷、汝瓷和钧瓷。

定瓷题款达十五种之多,大都与宫廷有关。能确定为堂名款的仅“奉华”、“风华”、“聚秀”、“禁宛”、“慈福”、“德寿”六种,均在碗底,为宫廷玉工所刻。“奉华”为宋高宗刘妃所居堂名,“德寿”、“慈福”为德寿宫、慈福宫简称,“禁宛”即禁苑,“宛”系“苑”字之误。南宋偏安杭州后,重新搜刮瓷器,并在这些器物上刻以宫殿名称。

钧瓷除有“奉华”款外,还有“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锺粹宫”等款,而且所见甚多。

汝瓷的堂名款仅见“奉华”一种,为宫廷玉作工匠所后刻。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藏有带“奉华”的汝窑青瓷出戟尊、瓶、瓜棱注碗及碟各一件。

“奉华”款:“奉华”堂名款,见于宋代的定、汝、钧瓷之上,均为刻写。南宋时宫中奉华殿,系德寿宫的配殿,为高宗宠妃刘妃所居。刘妃掌内翰文字,常用“奉华堂”印。

带“奉华”款的钧窑瓷器,系于钧窑窑址所采集,应是北宋晚期所烧制的宫廷用器。

明代堂名款:明代堂名款以嘉、万时期为盛,且多为民窑产品。款字内容,既不见宋代堂名款中的宫廷建筑名称,亦少见后来清代大量使用的堂名、斋名,只要一些私人、商家的家常款。常见者为“X府佳器”或XX“记”“用”之类。如:“郝府佳器”,“沈府佳器”、“长府佳器”、“青萝馆用”、“京兆郡寿房记”、“赵府造用”等等。带斋名、堂名的仅见“白玉斋”、“博古斋”、“博物斋藏”和“东书堂”、“慎德堂博古制”数例。另外还见有“桐溪冯宅”和“廊西”等款。上述堂名款,除“赵府造用”款外,都被认为是嘉、万时期的器物。

“赵府造用”款:明代堂名款中,曾见“赵府造用”及‘甲戍春孟赵府造用“款。洪武二下七年、景泰五年、正德九年、万历二年及崇祯七年均为甲戍年。赵,为明王室子孙土封于山西的藩号,而正德九年明武宗朱厚照又曾以山西为出巡的行在,所以署上述款的有可能是山西赵王府的器物,为正德九年的产品。但也有人认为是崇祯时期烧造的。

清代堂名款:清代官窑和民窑中“官古户”所烧高级产品,所署款名极多,凡堂、斋、殿、轩、屋、楼、房、阁之名,几乎无所不有。其中许多堂名、斋名系属帝王之家。如康熙理的“乾惕斋”、“中和堂”,乾隆时的“静镜”、“敬慎”、“养和”、“彩华”诸堂,皆为内府堂名。不仅皇宫,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的许多堂名、斋名,都可在款识中见到。此外,属于皇显贵、达官名士乃至雅匠良工的堂名款也为数不少。

康熙堂名款:按款字内容区分,康熙年间的堂名款有以下五类:

1、款识带“堂”字或“堂制”、“堂仿古制”等字的。如:“中和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为康熙御用款;“绍闻堂”、亦作“绍闻斋”,为当时的王府款名;还有“荣锦堂”、“希范堂”、“佩玉堂”、“彩玉堂”、“朗润堂”、“绿阴堂”、“慎德堂”、“世锦堂”等等。

2、款识中带“斋”或“斋制”的。如:“乾惕斋”为康熙御用款,“拙存斋”为王府款。此外还有“芝兰斋”、“绍闻斋”等。

3、款字中带“轩”字或“居”字的。如“木石居”为康、雍间彩瓷上画人物最著名的印章款,后世多仿,或用作钤记,属雅匠良工题款。还有“应德轩博古制”、“青去居”、“觉是轩”等,都是此时常见的堂名款。

4、款识中带“玩”、“珍”或“珍藏”等字的。如“若深珍藏”、“楼香珍藏”等,为当时的名士堂名款。常见款还有“奇石宝鼎之珍”、“庆兴荣玩”、“精雅古玩”、“球琳琅王干(左右结构)之玩”、“雅玩”、“清玩”等等。

5、其他类型,如“琅玡”款常用于青花、豆青、暗花等较粗瓷器上;“储秀宫”为康熙御用款。还有“木石水”、“片石”、“卉庵”、“柄庵”、 “上峰博制”、“仿古”、“商山仿古”、“文章山斗”、“世代文章”、“安吉居制”、“熙朝博古”、“蕙噗(口字旁换成山字旁)”等等,其中不少是文人、名士、富绅、达官们的题款。

雍正堂名款:雍正朝的堂名款远少于康熙时期,也不像康熙朝那么庞杂。在雍正御用款中,最出名的要数“尘定轩”款,相传这是雍和宫的一个轩名,为雍正未登极以前所住。雍正读书处望吟阁,亦见于瓷款识中。

王府所用的堂名款较声名狼藉,如“敬畏堂”、“巨德堂”、“东园文石山房”、“红荔山房”、“百一山房”、“正谊书屋”等均是,有的到乾隆道光时还在使用。

其它常见的堂款还有:“精雅古玩”、“香溪闲玩”、“浩然堂”、“澹宁堂藏”、“觉生常住”等。

乾隆堂名款:乾隆一朝,瓷器上堂名款之多,较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乾隆皇帝能诗,好风雅,常命人在瓷器上书写自己的诗句。他使用的堂名款也远较前代为多。“静镜堂”、“养和堂”、“敬慎堂”、“彩华堂”、“彩秀堂”等内府的堂名和“避暑山庄”等,均作为瓷器上的御用款。“宁晋斋”、“宁远斋”、“宁静斋”为皇子斋名,也是常用的堂名款。“瑶华道人”、“紫琼道人”则是乾隆两个王子使用的款名。

王府也多各自有其堂名款。“湛静斋”为王府斋名,多用于蛋黄地的盂、杯等小件器物之上。“敬远堂”、“退思堂”为睿王府私家堂名款;“德诚斋”、“浴砚书屋”、“一善堂“等也都是当时的王府款。

达官名士所用的堂名款更多。“雅雨堂”是康熙时进士卢见曾的堂名款;卢字雅雨,著有《雅雨堂丛书》。“澄怀园“为张廷玉的别墅名,张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加太保,并被配享太庙。“惜阴书屋”,相传为赵之濂家款。“友堂俗砚书屋”为当时名士之收藏款。“听云山主人馆珍赏”、“略园制”、“荔园”、“明远堂”、“百一斋”、“求谦堂”、“明远堂”、“彩润堂”、“咏梅阁”、“澄怀书屋”等,多属此类。

雅匠良工的堂名款也较前为多。“宝啬斋”即为当时名匠斋名;“玉木否(左右结构)书屋”款瓷器为董庶林所制,“听松庐”为张南山的堂名款,他们都是乾隆年间名匠。“榷陶”、“陶铸”则为乾隆时唐英所烧瓷器上的用款。还有些名匠以自己的姓氏作为款识。(详见陶人款识)

道光堂名款:道光朝的堂名款,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御用款和王公贵族的私家藏款。道光帝在款登极以前就用过“竹解(上下结构)竹主人”的款名,登极后又使用过“慎德堂”、“颐寿堂”等御用款,二者都为圆明园中的堂名。睿王府多署“睿邸退思堂”、“养园仿古”、“友堂雅制”、“竹韵山房”等堂名款。定王府则书“行有恒堂”、“道光XX定府行有恒堂珍藏”等款。“植木堂”、“听雨堂”、“惜阴堂”都是当时王府堂名。“十砚斋”款瓷器亦为道光时的贵族所定制。常见堂名款还有“敬修堂”、“种德堂”的红字款和“文甫雅玩”四字款。

晚清堂名款:堂名款主要盛行于清初的康、雍、乾三代,晚清则不多见。同治时曾见“晓岚雅制”款,光绪时曾见“慎馀堂”款。慈禧太后当政时,曾用过“储秀宫”、“大雅斋”、“体和殿”等款名,还有“永庆升平”、“天地家春”等图章款。

民 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居仁堂”款,其制品俗称“洪宪瓷”。

钧瓷堂名款:宋代生产的钧瓷,藏于内府者常刻有宫殿名称,如“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锺粹宫”等等。笔划纤细,为清代玉作匠所后刻。这批瓷器分别陈设于各殿,如刻“养心殿遂安用”者,陈设于养心殿的配殿遂安室;刻“养心殿明窗用”者陈设于养心殿靠窗的条案上。东西六宫的主要宫名多横刻,东西配殿名多竖刻。这类器物见于著录的有二十多件;还有两件,一刻中海瀛台的“虚舟用”及“静憩轩用”,一刻“永安寺悦生殿用。”

“古月轩”款:“古月轩”款的珐琅彩鼻烟壶,曾有人认为是乾隆年的产品,因此认为“古月轩”亦为乾隆朝的堂名款。但是,遍查北京的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和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均无此轩名。而且底书矾红“古月轩”三字楷书款的鼻烟壶,都是一种不透明的白料胎画珐琅彩制品,质量比较粗糙,显然系私人烧制,据推断为清末器物。故宫收藏的珐琅彩鼻烟壶,壶底都用蓝色珐琅彩写“乾隆年制”宋体款识,质地十分精细,远非“古月轩”款器物所能及。

陶 人 款 类

早期陶人款:历代在瓷器上署匠人姓氏的很少,但出现却很早。现在所见最早的实物,是一件三国时期的青瓷虎子,背刻“赤乌十四年上虞师袁宜作”一组文字。年代、产地、匠人姓氏依次刻出,似乎是早期青瓷款铭的一种通行格式。在江苏省金罈县白塔公社的西晋墓中,出土一件青瓷扁壶,腹侧刻有“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左右结构)者也”十三字,但前面未刻年代。

唐代陶人款:唐代瓷器带陶人款者不多,一般款铭除陶人姓氏外,还包括器物自铭或赞颂的内容。如绞胎枕的款铭即是。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枕面为三组团花,枕底刻“杜家花枕”四字;国内还有一件,底刻“裴家花枕”四字。说明唐代这类瓷枕叫“花枕”,而且有了专门从事生产绞胎瓷枕的作坊,和“杜”、“裴”等名家。

唐代的长沙窑制品,常书有赞颂内容的陶人款识,如“卞家小口,天下第下”“丁道刚作瓶大好”之类。至于在器底刻陶人的姓氏,也是当时较通行的作法。

景德镇盒子款:宋代的景德镇,已有制造盒子的专门作坊。因此,这时出产的青白瓷盒子,大都在底部印作坊主的姓氏。其款式是“□家盒子记”。这种形式的陶人款,已发现有:许、段、蔡、吴、汪、蓝、朱、徐、程、张、陈等十余家。这类盒子款,在国外也大量发现,仅朝鲜古遗址中出土的就有六种。此外,长沙宋墓还出土一件盒子,底印“段家子大”四字款。有人认为,这属于段家大房的作坊。同样的情况,在磁州窑瓷枕的陶人款也出现过,如‘张大家枕“即是。

德化窑盒子款:宋代盒子的主要产地,除景德镇针还有福建德化的屈斗宫窑和盖德碗坪仑窑。与景德镇风格迥异的是器物极少有款识,仅见一件带反书印文的陶人款“颐草堂先生雕造功夫“。无独有偶,早年流散到新西兰的一件宋代瓷盒,上面亦有“后山颐草堂先生雕造功夫”款。两件盒子 不仅造型特征完全相同,而且款字中的“雕“字,都是刻制印模时漏掉后又补刻在下方的。说明它们是同一个时期,在同一作坊,使用同一印模印制的。

“功夫”又作“工夫”、“公夫”,是宋代手工业中的习惯用语。在宋代文物中,带“功夫”字样的款铭还见有石砚、铜版、和铜镜等。所以“□□功夫”,为当时陶人款的通用格式之一。如浙江江山窑出土的青白瓷印纹方瓶,瓶底阳文反书“周家公夫”四字;武义县出土的一件印纹盒子,底部亦印“练八郎功夫”五字。

宋代瓷枕款:宋代瓷枕带陶人款,以磁州窑最为流行,其款式通常为“□家造”、“□家枕”。从已发现的磁州窑枕中,“张家造”、“张家枕”、“张大家枕”、“古相张家造”、“王家枕”、“赵家枕”、“刘家造”、“滏阳陈家造”、“李家造”、“王氏寿明”、“王氏天明”等款的为多。可能在这里同时有许多规模不大的制瓷作坊,或者它们 专事生产瓷枕;因为在窑区的东艾口村就发现了专烧枕的作坊,在冶子村又发现了“张家枕”戳记的枕片标本。另外,国外还见有“赵家枕永记”款瓷枕,吉州窑瓷枕也有带陶人款的。

“张家造”枕款:磁州窑专做瓷枕的作坊中,以张家作坊延续时间最长。从署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款的实物,到晚期标本,其间约三百年。

张家作坊的陶人款,比较多见的是“张家造”三字,还有“张大家造”、“张家枕”、“张家记”、“张家窑”和“古相张家造”几种。仅就“张家造”款而言,有阴文阳文之分,有直写横写的区别;字外有带边框和不带边框的,框又有一层方框或双层方框;还有上覆一荷叶下托一荷花的。款式形式达十几种,说明烧造时期早晚不一,也可能是同时期不同作坊的作品。至于“张大家枕”的款识,似乎是张氏家族大房作坊的产品。这类情况在王家作坊中也有,如“王氏天明”、“王氏寿明”就可能是王氏兄弟俩各立作坊烧造瓷枕,并各署其款。

“张家造”陶人款数量虽相当多,但带纪年款识的仅一件,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枕为长方形,枕面绘一虎,右上侧题“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十六字,这是传世品中年代最早的。

“赵家枕永记”款:这是多年前流往英国的一件瓷枕,枕面刻“家国永安”四字,右书“赵家枕永记”,左书“熙宁四年”,边饰为剔花。其装饰具有磁州窑系风格,但不是磁州窑产品,具体产地目前尚不能肯定。

吉州窑陶人款:吉州窑陶人款主要见于瓷枕上。尹家山窑址曾发现署“舒家记”款的枕底,说明文献中记载的“舒翁窑”就在尹家山一带。“舒家记”三字为阳文楷书,框长方形,上下饰花叶图案。肖家岭窑址出土一件有“元祖郭家大枕记号”款的枕片,南京市还出土一件“元祖肖家大枕记号”的瓷枕。对于“元祖”,目前有两种看法:有的人认为前者中的“元祖”应是宋吉州窑“五窑”之一的郭家后裔对其祖先而言,当晚于宋代;有的认为“元祖”系泛指元太祖(公元1206年)至元宪宗(公元1260年)这一段未立年号的时期。此外,还有“张家造”、“陈家制”款。

辽金陶人款:辽金瓷器上的陶人款极少见。在赤峰缸瓦窑鸡腿瓶肩部,常刻划汉人姓氏,如“孙”、“徐”等,是陶人款识,抑或物主姓氏,尚不得而知。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金瓷中,有一件磁州窑系的白釉黑花罐,罐腹墨书:“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张泰无疑是陶人姓名。另有一件瓷器,底部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家造”,惜陶人姓氏不清。

明代陶人款:明代官窑器无陶人款,民窑也只德化窑、龙泉窑和石湾窑等少数几个窑有陶人款识。

德化窑的陶人款多为篆字印章款,有“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等,皆印于瓷雕的背部,其中以署“何朝宗”款者最著名,此外还有在瓷像衣褶下用九雕“林”字者,但不多见。

龙泉民窑以有“顾氏”款的器物为最佳,顾氏二字印在一种外刻菊瓣纹碗的里面,系明正统时名匠顾化成作坊的产品。这种碗在日本山梨县也出土过一件。另外,印有“石林”、“三槐”、“李氏”、“清河制造”、“张明工夫”等款的器物也不少,都是一些带有商标性质的陶人款识。

石湾窑的陶人款,出现于明代晚期,均为印章款。计有“祖唐居” 、“陈粤彩”、“杨日升(上下结构)”、“可松”等,有的是陶瓷店号,有的是匠人姓名。其中“祖唐居”款的器物,目前所见者大多是晚清的仿制品。

其他带陶人款的民窑器物还有:弘治年间带“程式存工造”款的青花白瓷串枝番莲兽耳瓶,成化、弘治间带“陈守贵造”或“陈文显造”款的彩绘串枝莲碗,正德、嘉靖年间带有“何文白造”款的彩绘莲鹭盘以及嘉靖时带“陈守钊造”、“陈捨自造”款的红绿彩瓷等。

清代陶人款:清代官窑产品署陶人款,始自乾隆时期。当时的著名瓷雕家王炳荣,以制反瓷出名的良工陈国治,名匠李裕元,多用自已的姓名署于所制器物上。名匠张南山、董庶林使用过“玉木否(左右结构,同杯)书屋”、“听松庐”款。督陶官唐英,也使用过“榷陶”“陶铸”等私人款。

民窑产品使用陶人款较前代为多。如石湾窑,在清初康熙年间有“两来正记”、“文如璧”等款,乾隆前后有“源益店”、“大昌”、“宝玉”、“如璋”、“来禽”等款,道光前后又有“黄炳”、“霍来”、“冯铁来”、“瑞号”等款。象明代一样,仍用印章款。

其 他 款 类

“显德年制”款:“显德年制”款,属于伪造的款识。“显德”是后周世宗些荣的年号,由于世称“片柴值千金”,于是就有人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要求烧造出瓷器,署以伪款,冒充柴窑以牟利。其制品追求胎质轻薄,釉色白中泛青,没有五代时期瓷器的特点,给人以轻飘飘的感觉。其造型也不伦不类。特别是款识的字体,用后世妄作的怪字,无唐五代时期俊秀挺拔的风骨。

仿永乐款:仿永乐款始自正德,尤以明嘉靖、万历,清康熙、雍正,晚清及民 国所仿最多。历代仿款有:青花写款、阴文刻款、阳文刻款三种,字体和写法不一。款的外围常饰花瓣形图案,线条硬直欠流畅;也有的围以单圈。永乐年号款均为四字篆书,故凡以四字楷书或六字款写于器里或底足、口边者,多系后仿。

除仿永乐款,还有于永无法白釉圆器上后加阳文篆书的伪作款识;其破绽是:在凸起的字迹釉面上,可隐约看见作旧的磨擦旋痕。

仿成化款:明代嘉、隆、万三朝和清代康、雍、乾三朝,都有成化款之仿作。仿品的色彩和款识与真品虽有相近之处,但只要仔细分析其笔画就可以看出破绽。嘉、隆、万时仿款显得笔划粗重,排列稀疏,圈栏过大,与成化的笔法貌似而笔力不同,色彩也浓而不鲜,只有云朦、气泡与成化窑相似,甚至可以乱真。

清代的仿品较明代为优,特别是在调配颜色和年款的写法上,与真品甚似。但成化真款上都显有一层云朦,有气泡如珠,字的青花包晦。而清代仿品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出云朦很淡、气泡不匀,字的青色亦显涣散。

仿嘉、万款:明末清初皆喜仿嘉靖年款,其间唯康熙年间所仿者青花色调灰蓝,字体颇象。但结合器型、胎釉等风格仔细观察,仍易区分。

仿万历款者,唯日本仿品可以乱真,书体、色调及釉面等,与万历器几乎一样。清康熙时的仿万历款水平亦高,但所仿万历三彩盘,款字皆用紫色,亦易分辨。

仿珐琅彩款识:珐琅彩瓷器秘藏内府,因此无法模仿;至到清政权灭亡,公开在故宫展出后,仿品才开始出现。仿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胎新彩,款识只有双线方栏“康熙御制”、“雍正年制”“乾隆年制”四字两行仿宋体料款;与真款颇似,只是色彩过于浓艳。后来还出现过以半似不似的蓝料彩写宋体“乾隆年制”款。另一种是旧胎新彩,其宋体料款难以看出破绽。

“洪宪年制”款:“洪宪年制”款纯属伪款。袁世凯窃国称帝,立年号“洪宪”,但所烧瓷器尚未完工,其帝制便已覆灭。流传较广的,是仿乾隆珐琅彩细瓷效果而署‘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或“居仁堂”款的器物。实际上,真正的“居仁堂”款的瓷器极少,“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款的器物更属子虚乌有。

“仁和馆”款: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仁和馆”款四系罐一件,款字由肩部向下斜书,“馆”字稍显倾斜。字为行书体,笔法苍劲有力。明代陈眉公《妮古录》中也曾记述:“余秀州买得白定瓶,口有四纽,斜烧成“仁和馆”三字,字如米氏父子所书”。

仁和馆似为宋代馆驿的名称。据宋人周淙《乾道临安志》馆驿条载:“仁和馆在清湖闸闸南,绍兴十九年郡守汤鹏举重建。”临安府辖九县,仁和县为九县之一。带“仁和馆”款的四系瓶,应是宋仁和县馆驿使用的酒瓶或水瓶。

另外,山东省博物馆藏品中也有一件与此类似的四系瓶,肩下斜书“太平馆”三字,字体与书写部位同“仁和馆”款如出一辙,应属于同一瓷窑的产品。在河北省磁县彭城镇的宋代窑址中,发现有斜书“馆”字的系瓶残片,解决了窑口问题。《妮古录》中称“白定瓶”,似有误。

“蔡”字款:汝窑瓷器款识除“奉华”外,还有两件刻有“蔡”字者,一为盘、一为碟,分别 收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及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刻“蔡”字款的无疑是物主的姓氏。宋代蔡家可能收藏汝窑瓷器的,一为蔡京,他是宋徽宗时的宰相;一为蔡京之子、驸马蔡 ,徽宗曾七次至其府第,赐予珍宝无数,其中可能有珍贵的汝瓷在内。

“尚食局”款:出土及传世品的定瓷中,有刻“尚食局”、“尚药局”款的,以“尚食局”为多。“尚食局”款的器物均为大形盘类,所刻字体有粗细两种。曲阳涧磁村窑址出土的印花云龙纹盘及碎片标本中,也发现过这种款识。刻“尚药局”的传世品,仅见一件直口平底碗,碗外由右向左横刻“尚药局”三字,已流散到英国。

宋代宫廷设六个局,尚食局是管宫廷伙食的机构,尚药局是宫廷的医疗机构,两局除设有官员外,下面分别设有膳工及医师。带有“尚食局”款的器物当是放食品的,带有“尚药局”款的当为放置药物所用。

流散国外的定瓷中,还有刻“食官局正七字”款的白釉碗,但仅见这一个。“食官局”一名不见于宋、辽、金三史职官志,有待进一步考证。有人认为:食官局与尚食局有一定联系。

“定州公用”款:“定州公用”款,见于流散到英国的一件定瓷盘。盘光素无纹,盘心印阴文“定州公用”四字楷书款,当为定州官衙所使用。由于国内在宋瓷尚未见到过这类款识,有人曾分析此器可能是仿品。但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出的元代瓷器中,又有一件署“定州公用”瓷盘。与此类似的,还打捞出一件刻有“使司帅府公用”的瓷盘。“使司帅府”是“使司都元帅府”的简称。由此又否定了“定州公用”款为“仿品”之说。

“五王府”款:故宫博物院在复查涧磁村窑址时,曾采集到一件刻有“五王府”三字款的碗底。“五王府”款为过去所不见,当是某王府定烧的器物。

会稽款:早年出土而流散到国外的定窑白瓷盘中,有的底刻“会稽“二字款。据分析,系吴越钱氏定烧之器。钱氏统治区域属会稽郡,定烧瓷器刻“会稽”字样是可能的。

“官”字款:在辽宁省、河北省、浙江省及湖南省的一些唐末至北宋前期墓葬、塔基中,常出土带“官”字款的白瓷碗、盘、瓶、壶、罐等器物。国内外传世品中这类器物达八十件之多。还有一种刻“新官”二字款,常与“官字款器伴出。目前,尚不知“官”、“新官”款识的具体含义,但它们都是唐末到宋初的流行款识,主要窑口为定窑和辽官窑。南方的一些瓷窑,可能也有出产。

钧窑数目字款:数目字款主要见于传世的钧窑器上,自一至十各种数目均有。对于数目字的含义和作用,过去有种种解释和推测。比较早的《南窑笔记》说:“有一二数目字样于底足之间,盖配合一副之记号也……”;《陶雅》、《饮流斋说瓷》则认为:器物一、三、五、七、九单数的,是红朱色器物,青蓝色器物有二、四、六、八、十双数。

从对钧窑窑址的发掘和研究中,找到了数目字的确切用意,即数目字越小,器物越大。“一”是同类器物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十”是最低或口径最小的。《南窑笔记》的看法,只适合于花盆及盆托。其刻两字者,刻于底部的是按口径大小的编号,刻于足内的是配对编号。

“枢府”款:元代湖田窑所产的卵白釉印花瓷,花卉间往往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款。枢府即枢密院,是当时掌管国家军机大事的机构。还有相对印“太禧”、“福禄”等款的。1984年江西乐安元代瓷器窖藏有大批上述“福寿”、“禄寿”款识卵白瓷出土。“太禧”是元代专掌祭祀的“太禧宗湮院”的简称。据《元史•百官志》载,天历元年(132icon_cool.gif年罢会福、殊祥两院,置太禧院以总之,次年改为“太禧宗禋院”。

八思巴文款:元大都遗址曾出土过两件青白瓷碗,碗底部有墨书的八思巴文已已(上下结构)字,译成汉字是“章”可“张”,无疑是物主的姓氏。从龙泉窑系的大窑,巡仁口窑,丽水窑及南海窑窑址中,亦曾采集过带八思巴文款的瓷片。其种类有:印于花卉纹饰中的阴文小字,印于碗心的阴文大字,方形、长方形或银锭形的图章款。所见文字有:

。八思巴文颁行于元至元六年(1269年),元亡后即废。

“天”字款:成化官窑中的一些罐类,多在底足用青花书一“天”,四周无边饰,俗称“天字罐”,所见天字罐,有画海马的,也有画缠枝莲、缠枝瓜图案的,制作都非常精细。这种一个字的官窑款识为成化时期所独有。

“天”字款同其他的成化款一样,用放大镜在强光下照视,款上都显有一层云濛,有气泡如珠,字的青花色泽沉而艳。孙瀛洲“天”字歌诀云:天字无栏确为官,字沉云添浅褐边。康雍仿造虽技巧,一长一短里俱干。

天字罐后代属有仿造,但器型非大即小,且所书款字也不相同;青花涣散而上浮,气泡不匀。

后加款:后加款是一种伪作的款识。一般有三种情况:

1、将旧款加于新器上。如将弘治小碗底足款识旋切下来,再撞加在其他新器上;或是施切下同一时代的青花碗底款,嵌于瓶的底部。此种方法,民 国时最为流行,撞底技术也较高。但在圈足衔接处,胎釉常露出异常痕迹。

2、在明代白釉器上,后刻其他朝代年款,再真釉,经打磨平整,隐露阳文款字。

3、在旧器或新仿器上加刻加写稀有年号。

2012-10-10 00:42:12 | 引用
xlz66
上一页12下一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