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0 | 來源: RFI 華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據《紐約時報》報導稱,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討論對來自中國的藥品實施嚴格的限制措施,一旦實施,可能會顛覆美國制藥業,並影響從通用名藥物到尖端療法等各種藥物的供應。
這項可能采取的措施的核心是一項行政命令草案,該命令威脅要切斷中國發明的實驗性療法的渠道。大型制藥公司一直在購買中國研發的用於治療癌症、肥胖症、心臓病和克羅恩病的藥物的專利權。該報獲得了這一行政命令草案,該命令的前景引發了兩個截然相反的團體在幕後展開激烈的游說活動——每個團體都牽涉數十億美元的利益。
據四位了解游說情況、要求匿名討論私下談話的人士透露,硅谷億萬富翁蒂爾(Peter Thiel)、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科赫家族(Koch family)以及特朗普總統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旗下投資公司的員工等與白宮關系密切的知名投資者和企業高管,主張對他們認為的中國對美國生物技術構成生存威脅的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這些投資者的資金面臨風險,因為他們持有難以出售的新興美國公司的投資,而這些公司一直在努力跟上中國蓬勃發展的生物科技行業的步伐。另一邊是全球最大的制藥商,包括輝瑞和阿斯利康。過去幾年,這些公司在中國瘋狂采購低價實驗性藥物,而正在研發類似藥物的美國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則遭到拒絕。
民主黨和共和黨人士都表示,美國對中國藥品的依賴構成國家安全漏洞。2020年和今年,特朗普發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呼吁擴大在美藥品生產。此外,作為其政府更廣泛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的一部分,特朗普連月來一直威脅要對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的藥品征收關稅。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周一在一份聲明中稱,特朗普政府並未“積極考慮”該行政命令草案。其續稱,維護我們的國家和經濟安全是政府的首要任務”。但據三位參與討論的人士透露,就在上周,特朗普政府官員還在征求美國生物科技投資者的反饋意見,包括交換行政命令草案的不同版本。
這些人士表示,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的助手們已與投資者進行了數月的反復溝通。此舉將標志著特朗普首次將矛頭指向來自中國的一批關鍵實驗性藥物,制藥公司押注這些藥物未來能在美國市場帶來利潤。
對美國患者而言,上述擬議的打擊措施可能會減少甚至徹底消除中國發明的有前景的療法。但批評北京的人士警告稱,采取行動是必要的,因為如果中國的崛起削弱了美國生物技術產業,美國患者也可能無法獲得新的治療方法。令人擔憂的是,由於中企行動更快、成本更低,投資者會對美國初創企業失去興趣,使它們難以籌集資金並開發藥物。
希望更多藥品生產轉移到美國的人表示,這將有助於保護美國患者免受供應短缺的影響,這種短缺已變得普遍,尤其是在未來的大流行病導致中方限制出口的情況下。發送給億萬富翁支持者和知名制藥公司的行政命令草案稱,中國“和其他敵對行為者利用了我們開放的科學和監管體系中的漏洞”。
該行政命令草案要求提高美國對幾種據信在中國大量生產的藥物的產量,包括抗生素和止痛藥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止痛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周五在接受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提到了這一動態。
報導指,該行政令提議,一旦美國這些藥品的產量增加,美國政府應在采購中優先考慮這些產品。該行政令還提議為將生產轉移到美國的公司提供稅收抵免。
中國為美國生產了相當一部分藥品成分——具體比例尚不清楚。中國也是印度和歐洲等世界其他主要藥品生產國最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國。但中國專門生產的廉價、老舊的通用名藥物利潤微薄。中國蓬勃發展的生物技術領域,藥品的研發和測試都集中在這個領域,而這才是在美政治游說關注的重點。
該草案中的一項政策將對美國制藥公司從中國制藥商手中購買實驗性藥物權利的交易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該政策要求此類交易必須接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強制審查”。迄今為止,此類交易通常都能順利進行。
草案中提出的另一項政策將阻止制藥商依賴中國患者的臨床試驗數據,方法是將這些數據接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更嚴格的審查,並征收更高的監管費用。FDA已普遍要求制藥商主要在美國患者身上進行後期臨床試驗數據,盡管制藥公司經常提交在中國進行的早期安全性研究的結果。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還在考慮采取行政命令以外的舉措,例如加快FDA的審查程序,允許制藥商盡早啟動安全性研究。幾位知名投資者表示,擔心中國制藥公司抄襲美國專利申請中描述的早期生物技術研發成果,然後搶在美國同行能夠合法采取行動前,爭相啟動並招募自己的人體安全性研究。
據兩位了解談話內容但未獲授權公開發言的人士透露,特朗普的支持者蒂爾和朗斯代爾(Joe Lonsdale)一直在游說包括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在內的政府官員,要求他們放寬FDA的審批流程。保守派風投家朗斯代爾曾公開指責稱,中國正在“摧毀”美國生物科技產業。
報導指,目前,中國由企業資助的新藥臨床試驗數量已超過美國。美國生物科技行業正陷入長期低迷,今年美國藥品開發商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幾乎凍結。所有這些都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上海即將取代長期以來生物科技領域的中心——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和舊金山灣區——這兩個地方的藥物開發成本更高。
歷史上,許多美國生物科技初創企業通過將前景看好的實驗性藥物的權利出售給大型制藥公司來獲取收入。但在過去幾年中,尋找潛在藥物的大型制藥公司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追蹤制藥行業交易的DealForma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38%的此類重大交易涉及中國藥物,而過去十年幾乎沒有此類交易。
默克、再生元和艾伯維等美國制藥巨頭,以及阿斯利康、羅氏和賽諾菲等跨國制藥公司,最近都從中國收購了實驗性藥物。
很少有公司比輝瑞對此的立場更鮮明。輝瑞首席執行官布爾拉(Albert Bourla)與特朗普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布爾拉甚至在上周宣稱,特朗普因其對新冠疫苗的支持而應獲得諾貝爾獎。
據一位被美國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主任奧茲(Dr. Mehmet Oz)轉述了相關討論的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布爾拉告訴奧茲,在中國達成的交易不僅惠及輝瑞,也惠及美國患者。輝瑞拒絕置評。奧茲一直是特朗普政府內部就該問題辯論的核心人物。
在今年春天的一次采訪中,布爾拉警告不要采取阻礙中國的政策,並稱“你不希望他們在治療癌症方面停止前進”。今年3月,布爾拉前往北京,與一群美國企業高管一起會見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
兩個月後,輝瑞從中國制藥商三生制藥手中收購了一種實驗性抗癌藥物的專利權,這筆交易價值高達60億美元,是同類交易中規模最大的一筆。
上月,布爾拉在與美國國會議員和特朗普政府官員的談話中,曾對金融分析師表示,這筆交易是從中國獲得寶貴東西的典型例子。布爾拉稱,“你所能做的放緩中國的措施終究有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柯克如何贏川普贊賞?錯失入白宮關鍵曝
- FBI公布槍手照片 特朗普誓言緝凶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24歲北電校花酒後昏迷 醒來後容貌大變
- 卡尼周四官宣 看這些工程率先開建
-
- 在香港轉機可參加三種免費觀光游
- 章子怡落淚坦言:若他當初娶我 絕不會嫁給汪峰
- 網友請願救下狼犬 加男子認罪認罰
- 咋了?尹大衛的支持率跌至歷史最低
- 你吃的食物 可能正在傷害你的大腦
- BC省10個最佳宜居城鎮 一個在大溫
-
- 唐國強因九三閱兵後的動態口碑逆襲?
- 麻煩!BC另一批公務員可能也要罷工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非升即走"!海歸博士最悲慘的結局
- 大陸熱帖:不得不說,這是韓國的奇恥大辱
- 55歲陳建斌眼睛受傷,包裹紗布戴著墨鏡,疑...
-
- 最親中首相下台!日股大漲 兩人成焦點
- 兩萬三跌到兩千六,中國樓市最狠"膝蓋斬"誕生
- 大溫汽油價格飆升至平均每升1.80
- 中國嚴峻現實:一場崩盤危機要來了
- 差點被騙!加國CRA+中國公安局電話詐騙全過程
- 美中談判前 中國黑客冒充美議員刺探消息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