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最適合家庭通勤的13款車 Prius...
川馬爭執升級 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
蘋果AI發展緩慢 被批恐會步Nok...
"最安全"的波音787夢幻客機,為...
特斯拉上市15年:從一款車到萬...
買了就後悔!最不可靠的6大汽車...
8年燒光927億,市值為零 蔚來真...
十年磨一劍的Robotaxi 能拯救...
越南機場跑道驚險一幕:波音撞...
以法之名:蘭景茗做禹天成靠山...
福特CEO談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比...
越南河內機場事故 波音787機翼...
油車真要涼了?固態電池續航飆...
消息:北京將幹邑白蘭地協議與...
蕭美琴訪捷克遭中方跟隨險釀車...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波音] 印度波音787墜機原因是"機長座椅滑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網傳原文報告在時間、數據上有多處明顯錯誤,毫無依據。該說法聲稱報告依據是駕駛艙的對話記錄,然而彼時裝有語音記錄器的黑匣子尚未被找到。此外,網傳說法中的語音時長與實際監控可見的撞擊前後時長明顯不符。

網傳說法描述的事故主因“機長座椅滑動”則可能源自2024年3月智利南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9發生的航空事故,該事件中,飛機航行過程中突然嚴重俯沖,導致大約50人受傷,隨後機組人員恢復控制並安全著陸,調查報告將重點放在機長座椅的“非自主滑動”。

目前,印度(专题)當局正在對空難原因進行調查,尚未有定論。按照聯合國規定的標准事故調查手冊“DOC 9756”,完整調查程序將花費一定時間。


事件背景

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6月12日下午,一架從印度飛往英國印度航空公司波音787-8型客機在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據印度媒體14日報道,墜機事故遇難人數已升至279人,其中有33名地面人員。

近日,社交平台有說法稱,已經有媒體報道證實,印度空難原因是波音787抬輪(起飛離地)過程中,機長座椅向後滑動引發非預期推力減少。“座椅的後向鎖定機構失效,導致座椅突然後移,機長身體重量將推力杆強行拉至怠速狀態。”

從圖中看,該結論似乎出自一份最新的“空難調查報告”。



網傳說法截圖。

明查

網傳說法有何依據?

通過關鍵詞反搜可知,這份據稱出自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的英文“空難調查報告”主要在社交平台流傳,並無主流媒體報道和官方出處。









網傳“調查報告”部分內容截圖,“澎湃明查”標注了其中明顯錯誤的部分。

有中文帖將其主要內容翻譯如下:



網傳中文翻譯後版本截圖,該版本將英文報告中的時間6月25日修改為6月15日。

然而,原英文報告漏洞多且明顯。

首先是事實性錯誤:該報告發布時間為6月25日,與實際日期不符;報告中的傷亡人數與目前印度方面報告人數不符,截至14日,實際遇難人數已升至274人;報告中稱事故幸存者為一名24歲女性,亦有言論稱幸存者座位號為24F,不過這兩種說法都與實際不符,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事故唯一一位幸存者是現年40歲的維什瓦斯庫馬爾·拉梅什,一名印裔英籍男性公民,當時坐在飛機11A座位。

還需要指出的是,原文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已發布緊急適航令AD 2025-16-51”這部分內容也為杜撰,二者文件庫中並沒有該適航令的存在。FAA僅於6月12日事故發生當天發布了一則文字聲明表示將為空難調查提供技術支持。








FAA和EASA指令庫查詢無果。

除此之外,原文中兩個關鍵部分(已獲取語音記錄器內容,事故原因為機長座位滑動)也都經不起推敲。

一方面,印度空難客機存有駕駛艙語音記錄的黑匣子於15日晚才找到,而網傳說法於15日前就已經出現於英文航空論壇avcom.co.za中。原文稱事故飛機從12秒處抬輪(離地起飛)到38秒發生撞擊共經歷了26秒,然而,根據已披露的機場監控,客機明顯地起飛到撞擊至少用時30秒。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事故客機(AI171)於當地時間下午1時39分起飛,36秒後墜毀。



機場監控截圖,該視頻中飛機從4秒處已可見明顯抬頭,34秒處可見發生撞擊。



印度《經濟時報》報道截圖。

另外,網傳報告認為飛機失事主因是“機長座位向後滑動引發非預期推力減少”,且“副機長嘗試向前推油門,仍然無法抵消機長對操縱裝置的壓力”,這一說法缺乏依據,可能源自波音787客機發生的另一起航空事故。

2024年3月11日,智利南美航空LATAM的波音787-9客機在從悉尼飛向奧克蘭途中發生意外,飛機航行過程中突然嚴重俯沖,導致大約50人受傷,隨後機組人員恢復控制並安全著陸。


根據初步調查報告,調查人員重點關注機長座椅發生了非自主移動的情況,駕駛艙圖片顯示,機長的彈簧式座椅背後控制開關為松動狀態,與副駕駛座椅形成明顯對比。《衛報》2024年3月15日引用了波音公司一份備忘錄稱,這種狀態可能“卡住搖杆開關,造成座位意外移動”。



LATAM事故飛機調查報告截圖。

印度空難最新調查進展如何?



空難客機第一個黑匣子內裝有飛行數據記錄器,是在事故發生後28小時內找到的,15日晚,印度當局表示已找到裝有語音記錄器的第二個黑匣子,正在展開調查。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6月17日報道,事故調查將需要時間,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前局長Aurobindo Handa表示,世界各地的調查人員都遵循聯合國規定的標准事故調查手冊,也稱為“DOC 9756”,其中概述了找出墜機最可能原因的詳細程序。Handa表示,由於飛機嚴重燒焦,對本次墜機事件的調查可能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還補充說,確定從墜機現場找到的黑匣子的狀況至關重要,因為墜機產生的熱量可能高於該設備的可承受閾值。



PBS報道截圖。

事故發生後,印度當局還已開始對印度航空所有波音787夢想客機進行檢查,並進行額外的維護,以防止未來再次發生事故。印度航空機隊共有33架夢想客機。

6月17日,印度航空監管機構印度民航總局(DGCA)表示已完成對印度航空波音787夢想飛機隊的重點審查,聲明表示:“共有24架波音787飛機接受了必要的安全檢查。所有飛機均符合現有的航空安全標准。”也指出了與維護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備件供應以及工程、地勤和運營團隊之間的內部協調問題。該監管機構建議印度航空加強這些方面的工作,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航班延誤並提高可靠性。



DGCA聲明截圖。

目前,印度政府已成立一個單獨的高級別委員會,負責調查墜機原因,並制定未來預防和處理飛機緊急情況的程序。預計該委員會將在三個月內提交初步報告。

綜上所述,網傳原文報告在時間、數據上有多處明顯錯誤,毫無依據。該說法聲稱報告依據是駕駛艙的對話記錄,然而彼時裝有語音記錄器的黑匣子尚未被找到。此外,網傳說法中的語音時長與實際監控可見的撞擊前後時長明顯不符。

網傳說法描述的事故主因“機長座椅滑動”則可能源自2024年3月智利南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9發生的航空事故,該事件中,飛機航行過程中突然嚴重俯沖,導致大約50人受傷,隨後機組人員恢復控制並安全著陸,調查報告將重點放在機長座椅的“非自主滑動”。

目前,印度當局正在對空難原因進行調查,尚未有定論。按照聯合國規定的標准事故調查手冊“DOC 9756”,完整調查程序將花費一定時間。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5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
    Powered by http://vancouverren.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