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95后,上班辛苦写材料,下班还要送外卖

每天下班后送三小时外卖,“像打游戏做任务”,一天能赚100多元。上个月,四川遂宁一位公职人员公开表述了这个体验,社交平台上也随之出现类似声音,提到最多的感受是“自由”。
他们多数是体制内的95后,认为送外卖有系统设计好的路线,无需思考目的地。在接单、取货、送单这样的轻体力活中,账户数额慢慢变多,他们得到了工作上难得的及时反馈,也暂时放下了焦虑和迷茫。与此同时,稳定的生活被切开一个口子,得以看见体制外更具体的世界。

我想通过送外卖来提高执行力。平时工作主要在写材料和新闻稿件,能发表的话会有成就感,但有些周期要一周两周,写到一半进行不下去,我就会拖延。我感觉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引我。
面对一份上万字的工作汇报,刚开始很迷茫,不知道词句怎么堆叠到一起,怎么分出不同层次。后来领导说,要从“战略”和“战术”去写,现在意会了,但实操还是有困难。送外卖不太需要动脑,接单后页面出现地图,指示了前进的方向,我就跟着到达目的地。我不会像一些单王,为了提高效率思考路线。
写材料也是这样,我实在想不出来,就拿大框架和领导交流。她是个跟我妈年纪差不多的人,挺照顾我们的,一般直接上手改。我也会帮领导写讲稿,如果里面某句话最后被读出来,挺有成就感的,但就仅此而已,意义是抽象的。而送完一单外卖,钱立刻到账了——我一个月送了快250单,挣了764.4块。

●送外卖时的自拍。
读书时,我的成就感好像就来自外界的肯定。初二的时候,我在广州的私立学校读书,在30人的班里排第一。其实本来是第五、第六的,但有同学陆续转回老家,我前面就没人了。全班第一的称号落在我头上,我更想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个荣誉。后来回老家读书,我也还是第一名。中考我拿了全县第一,去了全省最好的学校。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