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恒大還多1.14萬億債務的巨頭 倒了!
畢竟其資產大多數都是一些股權和債權。而這些無形資產受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的影響很大。在出售過程中,勢必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會無人接手的情況。
如果運氣好,這些資產打5折能夠全部出售,那投資人就大概能夠拿回20%的投資款。
如果運氣不好,這些資產在變現過程中,要超低價賣出,那能否拿回20%,都是個未知數。
在中植集團出事之後,網上有一些評論直呼,還好中植集團只坑富人,大有一種事不關己之態。
但其實,無論坑的事窮人,還是富人,最終的結果就是,市場上流通的財富,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減少。

圖源:網絡
而投資中植集團300萬以上項目的人就有15萬人,如今中植集團資不抵債,這其中的數千億元,直接從市場上消失了。
千億財富消失的背後,也意味著難以計數的中產家庭的消失。有財力的消費者沒錢了,一下子血本無歸。
這種無形的影響,也許短期內是不顯見的,但是長期來看,勢必會對市場上日常消費產生不好的效果。
3
29年打造3.6萬億集團
植系所有公司的資產規模加起來,一度達到了3.6萬億,比恒大還多1.14萬億。而解直錕也因為中植系而水漲船高,其財富曾經創造了5年增長5倍的財富奇跡。
在2012年,根據當年的福布斯富豪榜顯示,解直錕的財富不過35億元。
而到了5年後的2017年,解直錕的財富就達到了175億元。到了2021年,解直錕的財富更是達到了260億。
作為金融大佬的解直錕,在外界看來,是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人,為人極其低調,如今解直錕已去世,金融市場卻仍然流傳著他的種種傳說。

圖源:網絡
解直錕在大學畢業之後,就進入了當地的一家印刷廠工作,成為了一名印刷工人。慢慢的解直錕憑借著出色的能力,竟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成功當上了廠長。
很快,解直錕就進行了跨行業投資,先後進入了服裝、飲食、木材、水泥等多個行業。
到了1995年,解直錕成立了中植企業集團,彼時注冊登記的時候,雖然寫的還是造紙,但實際上,解直錕的跨行業經營,已經非常成功了。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