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從"買一份保險"到再出走避險,港人移民為何"二次回流" | 溫哥華財稅中心


[保險相關] 從"買一份保險"到再出走避險,港人移民為何"二次回流"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黃麗文在小學五年級那年,隨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多倫多

黃麗文記得,當時年紀小小的她,並不理解家人移民的決定。

“那時候,我是覺得‘六四 ’發生在中國而已,為什麼在香港都要這麼害怕呢? 爸爸那時候就說,因為回歸,遲些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因為不想跟朋友同學分開,故年幼的她並不想離開,“但那時候是沒有決定權的,就是爸爸媽媽說移民,那就移了,那就過來了。”

黃麗文說,那時候同學前來機場送機的畫面,仍然在腦海中,不舍的感受湧現,她與送別的同學一起抱著哭了起來,“真的哭得要死”。在現已拆卸的香港啟德機場送別,是那個年代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她說,當年網絡還未興起,能夠通訊的方式並不多,要維系彼此之間的情感只能靠著書信,“長途電話也很貴……那個時候真的有一個很離別的感覺。”



在啟德機場送別,是80、90年代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然而,隨著90年代愈來愈多香港人移民,她在加拿大也有著愈來愈多與她有著同樣背景、來自香港的同學,“到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的學校就變了,有七、八成學生都是香港人,我們(在校園)是說廣東話的。”


大學畢業之後,黃麗文曾經在當地的中文電台工作數年,後來遇到事業上的瓶頸,聽到別人談及香港的機會較多,“我就覺得為什麼不回去試一下呢?”

萌生這個想法後一個月內她就辭了職。黃麗文2004年獨自一人回到香港。那時候,她身邊也有不少中學同學回去香港發展,“其實那時候大家都覺得香港是一個實驗,他們會覺得應該好像工作假期一樣,你回去一年,也會回來(加拿大)的。”




在加拿大的大學畢業之後,黃麗文曾經在當地工作數年。

任職公關行業的黃麗文說,當時選擇留在香港, 因為那裡一直不斷在變化的環境,讓她感到自己一直在學習新的事物;而如果繼續留在加拿大,她自身也不會有任何轉變與成長,“唯有在香港才有那個很極速的成長。”

黃麗文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公關公司,也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她坦言起初並沒有留意太多香港的政治與時事,直到2011年兒子出生,不久之後政府擬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引起了之後一連串的“反國教”行動。 黃麗文回憶道,那是她第一次出來參與游行示威,“那一刻是真的讓我覺得政治離我們很近了,就是跟我的兒子有關,所以我就出去游行。”

後來,她的公關公司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響應過罷工的號召;也在2020年曾經擔任過香港商人周小龍參選立法會時候的競選公關。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