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人民幣國際支付連降3個月 排名跌至第6 | 溫哥華財稅中心


[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支付連降3個月 排名跌至第6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人民幣在SWIFT系統中的國際支付比重,從2月的4.33%跌至5月的2.89%,排名也被日元和加元超越,退居第6。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人民幣國際支付的比重,從2月的4.33%降至3月的4.13%、4月的3.5%,再降至5月的2.89%,排名也從第4跌到第6。5月份人民幣總支付金額也較4月減少23.07%。

據SWIFT統計,5月份美元的國際支付比重依然高居榜首,比重則從4月的49.68%降到48.46%。


排名第2的仍是歐元,國際支付比重從4月的22.24%增至5月的23.56%;第3名仍是英鎊,比重從4月的6.51%增至5月的7.06%;第4名仍是日元,比重從4月的4.03%降至5月的3.7%;取代人民幣躍升為第5名的是加拿大元,國際支付比重從4月的3.18%降至5月的3.11%。

數據和服務提供商AsianFin表示,即便美國面臨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和持續不斷的貿易爭端,美元依然表現優異,凸顯了其在分裂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的韌性。

雖然歐元一度接近美元:巔峰時期的份額接近40%,但近年來其影響力有所減弱。

一些觀察人士將人民幣SWIFT匯率下跌歸咎於中美貿易放緩。5月份中國對美出口下降了34.4%。但由於中美貿易大多以美元結算,人民幣支付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


中國金融業分析人士說,中國創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也將一部分人民幣支付資金繞開了SWIFT,因此SWIFT的數據不能全面反映人民幣的國際使用情況。

盡管中共一直想借助CIPS系統擴大人民幣國際化,但CIPS系統的前景並不被看好。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助研王國臣曾表示,人民幣只有在流通的層面上有提速,可是沉澱下來的地方反而在減少,這當然不利於人民幣國際化或是改變全球金融體系。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各國外匯存底顯示,中國外匯存底連續3到4季下降。

根據中共央行統計顯示,2023年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日均處理量3萬筆,涉及4,826億人民幣。王國臣表示,相較Swift的日均處理量是4200萬筆,處理金額是5兆(萬億)美元。這樣懸殊的差距,中國的CIPS如何能取代Swift?



人民幣與美元示意圖。(STR/AFP via Getty Images)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