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董明珠的一場豪賭,10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 | 溫哥華財稅中心


董明珠的一場豪賭,10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公司關於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暨公司股票復牌公告

但格力電器收購計劃終止,並沒有阻擋住董明珠。

2016年12月15日,在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攜手大連萬達、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在人民大會堂的簽約儀式上,董明珠宣稱:“我今天願意拿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銀隆中去”。

在談到為何入股珠海銀隆時,萬達董事長王健林道出了自己的投資邏輯:“一是萬達與格力緊密合作,二是信任董明珠。”在王健林看來,珠海銀隆前途“不在新能源汽車,更多是在儲能上”。



2016中國制造高峰論壇,圖:澎湃新聞

出席簽約儀式的中集集團高管,則直言看重銀隆在鈦酸鋰和新能源汽車、儲能領域的研發及生產能力。

而董明珠的資本棋局並未停止。2017年她連續兩次增資銀隆,甚至不惜舉債,公開表示:“為了投資銀隆已壓上了全部身家”。


2021年8月31日,格力電器通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拍方式競得格力鈦新能源30.47%的股權;同時,董明珠將其持有的格力鈦新能源股份對應的表決權17.46%委托公司行使,格力電器合計持有格力鈦新能源47.93%的表決權,成為格力鈦新能源第一大股東。



格力電器2023年中報


2021年11月,“格力鈦新能源”公眾號正式宣布,自2021年11月9日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陽光保險深陷10億泥淖

當年陽光保險出手10億元押注珠海銀隆,看中的正是新能源賽道的前景。彼時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尚未明晰,珠海銀隆的鈦酸鋰路徑被包裝成顛覆性創新。

但資本盛宴之下,鈦酸鋰技術路線前景卻日漸黯淡。盡管鈦酸鋰電池具備安全、耐低溫、快充等優勢,但能量密度僅為磷酸鐵鋰電池的一半,成本卻是其2-3倍。隨著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技術的成熟與成本下降,銀隆的核心技術護城河逐漸崩塌。

在一眾大佬入股後,珠海銀隆的業績並沒有出現高速增長,反而掉頭向下。2017年,珠海銀隆的營收87.5億,不及目標的三分之一,淨利潤則從上一年的8.36億元縮水到了2.68億。其新能源客車業務也與第一梯隊相差甚遠。

公開數據顯示,到2022年末,珠海銀隆虧損19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3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9%。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