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一場豪賭,10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
投資利益,陽光保險與銀隆簽署的增資協議中,包含了嚴苛的“業績對賭”條款——而這正是近日格力鈦18億股權被凍結的導火索。
實際上陽光保險早在2021年就開始啟動了維權程序。格力電器在2021年度報告中對相關債務糾紛進行了披露,公告稱,2015年12月陽光保險與格力鈦新能源及原大股東珠海銀隆集團、實控人魏銀倉簽訂增資協議及補充協議,約定陽光保險向格力鈦新能源增資10億元,並約定了“業績對賭”。後因業績未達標,陽光保險在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格力鈦新能源及銀隆集團、魏銀倉進行業績補償,具體訴求為本金10億元及利息1.5億余元,共計11.5億余元。根據增資協議及補充協議的約定,在業績未達到約定標准的情況下,銀隆集團和魏銀倉承擔業績補償的直接責任,格力鈦新能源承擔債務間接責任。本案經過兩次開庭及多次書面意見交換後,案件目前處於等待仲裁庭調查取證及裁決階段,格力鈦需要承擔的訴訟金額尚無法估計。
格力電器同時披露稱,與陽光保險存在類似“業績對賭”增資協議涉及股東共計7名(不含陽光保險),投資本金11.10億元。
而針對此次陽光保險申請凍結格力鈦18億股權的法律措施,格力鈦在聲明中將責任推卸了出去,稱系原實控人魏銀倉盜用公章違規擔保,協議本身無效。若這一主張成立,陽光保險的維權之路將難上加難。公開消息顯示,魏銀倉早已身處海外,對質追償近乎無望。
對陽光保險而言,10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即使擔保有效,面對總負債近250億、持續巨虧的格力鈦,追償也如大海撈針。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格力電器自身對格力鈦的28.44億出資已全額計提減值准備。
截至發稿前,陽光保險對與格力鈦的糾紛還沒有進行公開說明,而對於外界關注的能否挽回10億元投資損失,陽光保險也沒有進行公開回應。
格力鈦18億股權凍結,猶如一枚投入資本市場的炸彈,引爆了這個長達九年的新能源投資困局。陽光保險凍結格力鈦資產試圖挽回10億投資,卻反被卷入違規擔保的羅生門;董明珠當年力排眾議、壓上全部身家的豪賭,如今深陷250億債務泥潭;而魏銀倉遺留的“公章疑雲”,更讓這場資本殘局撲朔迷離。
技術存在短板、資本盲目追捧、治理混亂失控——珠海銀隆的困境幾乎是新能源狂飆時代的一個病理切片。隨著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統治市場,押注鈦酸鋰的技術豪賭已沒有聲量;而層層累積的“明股實債”資本游戲,最終在巨額負債與法律糾紛中迎來對決與清算。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為了保全自己的實際上陽光保險早在2021年就開始啟動了維權程序。格力電器在2021年度報告中對相關債務糾紛進行了披露,公告稱,2015年12月陽光保險與格力鈦新能源及原大股東珠海銀隆集團、實控人魏銀倉簽訂增資協議及補充協議,約定陽光保險向格力鈦新能源增資10億元,並約定了“業績對賭”。後因業績未達標,陽光保險在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格力鈦新能源及銀隆集團、魏銀倉進行業績補償,具體訴求為本金10億元及利息1.5億余元,共計11.5億余元。根據增資協議及補充協議的約定,在業績未達到約定標准的情況下,銀隆集團和魏銀倉承擔業績補償的直接責任,格力鈦新能源承擔債務間接責任。本案經過兩次開庭及多次書面意見交換後,案件目前處於等待仲裁庭調查取證及裁決階段,格力鈦需要承擔的訴訟金額尚無法估計。
格力電器同時披露稱,與陽光保險存在類似“業績對賭”增資協議涉及股東共計7名(不含陽光保險),投資本金11.10億元。
而針對此次陽光保險申請凍結格力鈦18億股權的法律措施,格力鈦在聲明中將責任推卸了出去,稱系原實控人魏銀倉盜用公章違規擔保,協議本身無效。若這一主張成立,陽光保險的維權之路將難上加難。公開消息顯示,魏銀倉早已身處海外,對質追償近乎無望。
對陽光保險而言,10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即使擔保有效,面對總負債近250億、持續巨虧的格力鈦,追償也如大海撈針。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格力電器自身對格力鈦的28.44億出資已全額計提減值准備。
截至發稿前,陽光保險對與格力鈦的糾紛還沒有進行公開說明,而對於外界關注的能否挽回10億元投資損失,陽光保險也沒有進行公開回應。
格力鈦18億股權凍結,猶如一枚投入資本市場的炸彈,引爆了這個長達九年的新能源投資困局。陽光保險凍結格力鈦資產試圖挽回10億投資,卻反被卷入違規擔保的羅生門;董明珠當年力排眾議、壓上全部身家的豪賭,如今深陷250億債務泥潭;而魏銀倉遺留的“公章疑雲”,更讓這場資本殘局撲朔迷離。
技術存在短板、資本盲目追捧、治理混亂失控——珠海銀隆的困境幾乎是新能源狂飆時代的一個病理切片。隨著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統治市場,押注鈦酸鋰的技術豪賭已沒有聲量;而層層累積的“明股實債”資本游戲,最終在巨額負債與法律糾紛中迎來對決與清算。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