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 潛規則造假40年!它是最傲慢老字號
二戰後,日本迎來高速發展,日式經營是終身雇傭制,只要無大事發生,員工就能幹到退休。20 世紀末,三菱幾乎沒有發生過嚴重的勞資糾紛,一路高歌猛進。
三菱集團的雇傭方式變了。1995 年,經團聯提出 " 新日本式經營 ",主要以派遣員工為主,非正式員工人數逼近 40%。
這些員工對企業不再有歸屬感,對產品質量更無興趣可言,更不用說上班摸魚、躺平了。
三菱汽車前任董事曾坦言,經營班子過分注重 " 三菱 " 品牌,這造成了員工 " 報喜不報憂 ",監督機制的缺失,讓三菱 " 專業造假 40 年 "。

說到底,三菱集團造假根本原因是自己作出來的。
日本制造神話破滅,中國企業能學什麼?
日本造假的的不止三菱集團。
日本制造業的驕傲東芝,被爆財務造假,六年間,造假金額高達 116 億元。

曾高不可攀的日本制造神話,跌下了神壇。反觀中國企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1、變態關鍵技術
在很多人眼中,日本制造業不配封神,但絕不能說日本制造日薄西山。
日本高速鐵路 " 新幹線 " 上,有一枚 " 永不松動的螺母 ",這顆螺母來自於日本公司哈德洛克。
這家 45 人的小公司,承包了全球高鐵的螺母,雖然在價格上微乎其微,但沒有它,高鐵只能降速。
即便是公開了制造原理,但業沒有任何國家去制造,關鍵是材料和制作工藝。

日本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力,正朝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