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白酒抽檢40%不合格甜蜜素成潛規則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潛規則] 白酒抽檢40%不合格甜蜜素成潛規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酒精度不達標

酒精度是白酒的重要理化指標,能較大程度地影響口感和酒類的品質,其含量應符合標簽明示要求。不管是桑葚酒、葡萄酒等果酒,還是白酒,它們的酒精度檢測的國標方法都是一樣的,且酒精度允許有±1%的誤差。


為什麼偏偏白酒,屢次因酒精度不合格上榜?

這是因為,白酒是采用勾兌工藝(勾調工藝)控制酒精含量。如勾兌方法不合理,則會導致酒精度偏高或偏低,最終導致白酒質量不合格。另外,儲存方法不當也會導致酒精揮發,使白酒的酒精度達不到標准要求。而在實際情況中,還有可能是企業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

抽檢結果顯示,標稱由輝縣市寵翔酒廠生產的小雜糧濃香型白酒(250mL/瓶,2018/2/26)酒精度的標示值為42%vol,允許誤差范圍為41~43%vol,然而酒精度實際檢出值為21.9%vol,與標示值相差了將近一半,是近些年白酒抽檢中酒精度偏差最大的一個案例。

2.甜蜜素,白酒抽檢的“主角”之一

甜蜜素,學名環乙基氨基磺酸鈉,在食品中作為甜味劑使用。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無後苦味,風味自然,被廣泛地用於清涼飲料、果汁、冰淇淋糕點食品果脯蜜餞食品當中。

然而,甜蜜素未被批准用於傳統固態釀造的白酒,也就是不能主動添加。幾乎所有固態法白酒國家標准中均明確規定“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如果有添加的行為就是違規,和添加量沒有關系。


但是,甜蜜素纏斗白酒緣何難休止?

說到底還是成本問題。在發酵過程中,白酒會產生苦味,正規酒廠會通過數年陳放,讓酒中物質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進而改善口感,而小酒廠在利益的驅使下,往往鋌而走險,選擇用甜蜜素來遮蓋苦味,賺取巨額利潤。

抽檢結果顯示,標稱由墊江縣天鴿酒水配送中心生產的散裝白酒(散裝52%vol,2018/12/1)違規使用甜蜜素的情況最嚴重,檢出值為0.51g/kg。


除了甜蜜素,《消費者報道》記者還發現,也有部分企業違規添加了其他甜味劑,如三氯蔗糖、糖精鈉。

“軍工高粱王”“寧波大曲”等白酒多次上榜

抽檢結果顯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軍工釀酒廠、余姚市名邦酒業有限公司兩間酒廠上榜次數最多。

其中標稱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軍工釀酒廠生產的軍工高粱王(白酒)等4批次白酒,標稱由余姚市名邦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白酒(寧波大曲)等4批次白酒,其不合格的原因均是酒精度低於標示值。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