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扫黄] 上半年GDP增速仅1.5%,“世界工厂”东莞怎么了?
丁力以东莞和合肥为例,两个城市都要发展新能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东莞在招商引资上“花了不少力气”,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生态。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产业工人,而是创新人才,合肥之所以能够抓住某些机会发展新产业,背后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在安徽的研究机构的支撑,而东莞没有这样的基础和支撑。”丁力说。
在他看来,如何利用省内其他城市,比如广州,乃至国内外的科研力量,来帮助自身实现转型升级,是东莞需要研究的课题。
彭澎认为,广州、深圳、东莞是三大电子产业城市,可以一起转型升级。新材料、新能源可以依托深圳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生命医学、生物技术可以更多地承接广州的辐射。
“这些产业也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实验室和央企等的合作。同时,广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合作。”他说。
在前述座谈会上,王伟中还提出,东莞要全力推动外贸稳增长,省市联动再研究出台一批稳外贸措施,探索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等模式,全力稳定加工贸易份额,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打造电子元器件等集散枢纽。
丁力说,东莞某种程度上是广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亮点,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是,现在看来内生动力不强,对外部资源过度依赖,需要对发展格局要进行重新构建、综合调整,要真正构建起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这是东莞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