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淪落到派系的頭目 美國已不是世界老大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觀點 在冷戰後的幾十年裡,美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不像一個世界領袖,更像是一個派系的頭目——淪落到扞衛自己偏愛的一方,對抗日益團結起來的對手,而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觀望,不明白為什麼美國人還認為自己是老大。https://t.co/YC7kcgZ8bP—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June 13, 2024


特朗普執政四年後,拜登理應恢復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按照華盛頓的許多傳統標准來看,他的確做到了。他預料到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巧妙地召集北約抗俄。在亞洲,他鞏固了舊聯盟,建立了新聯盟,並削弱了中國的經濟勢頭。在以色列遭受攻擊後,他設法在支持它的同時避免了全面的地區戰爭。

然而,全球領導力不僅僅在於支持朋友和擊退敵人。真正的領導者不僅能保持領先地位,還能解決問題、激發信心。向世界展示這樣的領導力,特朗普連裝都懶得裝。然而恰恰因為大多數美國官員也是這樣做的,美國今日的國力處境才格外令人震驚。在冷戰後的幾十年裡,美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不像一個世界領袖,更像是一個派系的頭目——淪落到扞衛自己偏愛的一方,對抗日益團結起來的對手,而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觀望,不明白為什麼美國人還認為自己是老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一種熟悉的興奮感傳遍了華盛頓。經過幾十年可疑的戰爭攛掇行為,美國將再次成為全球好人,聯合世界抵制克裡姆林宮對法律和秩序的公然侮辱。在最初的幾個月裡,白宮在戰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促成了烏克蘭的防御,組織盟國的援助,並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鋪平了道路。然而,如果說俄羅斯為其入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那麼這場沖突也給美國帶來了戰略方面的挫折。

美國現在必須與莫斯科這個憤憤不平、不可預測的核對手抗衡。更糟糕的是,中國伊朗和朝鮮已經開始抱團,為俄羅斯的戰爭努力提供補給,抵制它們所謂的美國全球霸權。事實證明,這種反美同盟已經強大到足以減緩西方對烏克蘭援助的效力,而且也正在增加美國維持軍事主導地位的成本。俄羅斯直接與六個美國有條約保衛義務的國家接壤。與此同時,五角大樓正在為中國入侵台灣做准備。說美國處於劣勢倒還不至於。但的確是捉襟見肘了。

而其他國家也沒有紛紛湧向美國一邊。大多數國家對俄羅斯的侵略和西方的反應都提出了批評,各打五十大板。對此拜登也沒起到什麼好作用。他將這場沖突形容為“民主與專制之間的戰爭”,幾乎看不到他有努力通過外交手段尋求和平,他似乎是在要求其他國家加入一場沒完沒了的斗爭。除了美國的盟友之外,幾乎沒有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如果中國攻擊台灣,孤立中國將是一項更加艱巨的任務。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自2022年以來,對俄羅斯中國的看法實際上有所改善。


加沙戰爭來得非常不是時候,拜登對這場災難的回應是全力投入。他迅即承諾支持以色列無情的軍事行動,而不是把以色列找到一個保護平民的戰略作為美國提供援助的條件。拜登選擇跟隨而不是引領,只能在自我設定的旁觀者位置上對以色列的行為表達不滿。在一場決定性的沖突中,美國居然做到了既軟弱又專橫。美國在聲譽和安全方面付出的代價才剛剛開始顯現。

不久前,美國還曾試圖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進行斡旋,提出雙方都可能接受的條件。它利用外交手段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並鼓勵沙特人與伊朗對手“比鄰而居”(奧巴馬語)。現在,拜登政府顯然只想鞏固一個反伊朗集團。作為沙特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回報,拜登政府試圖通過條約承諾用美國的軍事力量保衛沙特王國。如果這項協議得以實現,給中東帶來和平與穩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使美國進一步卷入地區暴力的可能性卻大增。


問題的一部分在於總統傾向於過度認同美國的合作伙伴。在是否尋求和平談判的問題上,他聽從了烏克蘭的意見,並避免與烏克蘭不可妥協的戰爭目標相抵觸。他在公開懷疑以色列的戰爭計劃的同時,又加快對以色列的援助。拜登還四次放話要保衛台灣,超過了美國官方為該島提供武器支持但不一定為其而戰的承諾。他的前任們並非總是如此一邊倒,在美國是否會為台灣而戰問題上一直奉行“戰略模糊”。

然而,拜登的直覺反映出一個更深層次的、已經醞釀了幾十年的錯誤。冷戰結束後,美國決策者將全球領導地位與軍事優勢混為一談。美國當時確實牢牢掌握這兩個方面的優勢。它可以放心地擴大軍事影響力,而不會遭到主要國家的致命反擊。“世界不再分為兩個敵對的陣營,”克林頓在1997年宣稱,那一年他在大張旗鼓地支持北約東擴。“相反,現在我們正在與曾經的對手國家建立聯系。”

但建立關系從未消除對彼此的懷疑,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國繼續高度重視自己的全球主導地位。歷屆政府擴大了美國的聯盟,頻繁發動戰爭,旨在傳播自由民主,希望潛在的競爭對手能夠接受他們在美國秩序中的命運。如今,這種天真的期待已經不復存在,但主導地位的條件反射依然存在。美國繼續擴張到更遠的地方,卻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這反過來又引誘華盛頓加倍努力,而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後退。這是一場失敗的游戲,美國人將不得不冒更大的風險,花更多的錢來繼續玩下去。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次.昔.取.載] 2024-06-13 06:24
    清醒的人發的好文章。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