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我們去了一場大學生招聘會,發現沒幾個應屆畢業生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小雨找工作的方向主要是傳媒類,此前她除了通過求職APP或政府人才服務網站、公號嘗試線上求職,線下一類的主要渠道——學校招聘會,她也投了五六份簡歷,不過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對於社會上的這種線下招聘會,小雨的認知度基本為零。


線下的社會招聘會,小雨從未參加過,“看來這種招聘會信息並不通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還有這一選擇。”而且她覺得,這類招聘會的用人單位往往只有一個名稱,學生需要做功課了解用人單位的背景及工作內容。

小雨認為,如果社會招聘會沒有很多適合大學生的崗位,那去一次的時間成本又高,就沒有必要參加。


目前,小雨還在一邊實習一邊找工作,她此前有過三次實習經歷,對各種工作崗位也算有基本的認知。但這些實習單位都沒法提供就業崗位,好在她心態比較平和,想著如果這個夏天依舊找不到工作,再重新規劃未來。



用人單位掛出的招聘信息

小雨覺得,這些渠道各有優缺點。校招是大學生最常獲得工作機會的渠道,但因為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如果錯過了就很難再有下次;求職APP雖然方便,但命中率很低,海投簡歷也未必能收到一兩個真有誠意的回復;其他網上的求職信息也各有麻煩,有的要填電子表格,有的要准備電子簡歷,有的簡歷要求必須使用和用人單位一樣的模板。

03 社招信息渠道閉塞,


畢業季沒時間關注

正如小雨所說,線下社會招聘會不受應屆畢業生青睞,首要原因是這種社會招聘會“默默無聞”,很多應屆生根本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小潔是北京一所知名大學的大四畢業生,她的室友裡有三個都在找工作,但在此前卻沒人參加過線下社會招聘會,有個室友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這種招聘會沒什麼宣傳力度,如果硬要從網上搜索估計也能找到,但問題是我們不會花費那麼大心力找這個。”在小潔和室友的印象中,身邊的同學都沒有通過線下社會招聘會成功找到工作的案例,所以一直也沒有人將這方面的信息告訴她們。

這次,小潔是偶然從一個已經畢業的學長那裡知道了立水橋線下招聘會的信息,於是決定陪著室友去看看。



《愛情公寓》截圖

北青報記者采訪時,在招聘會現場出現的三名應屆畢業生中,有一人是通過“口口相傳”知道該社會招聘會的,有一人是APP大數據偶然推薦的,還有一人是在昌平區某招聘信息的公眾號上看到的消息。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