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開車900公裡只為討12雙襪子 2萬賣家硬剛"僅退款"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但對大部分商家來說,為了幾十元遠赴千裡去敲門,耗不起也不劃算。劉曉平專門花時間研究過另外一種可能:起訴買家。但經過簡單統計,過去一整年他所知道的4600多份法院判決,商家勝訴的比例不到25%。而且要起訴,必須得去買家所在地法院,成本依舊很高。


商家互助會的規則很簡單:自己不能追回的退款,由距離買家最近的同行替你上門。

剛開始,由商家在微信群裡發布求助需求,“接單”商家在群裡接龍。後面劉曉平漸漸摸索出了經驗,他創立了一個簡易的獨立網站,求助也轉移到了網站上。


商家經過嚴格審核實名注冊後,可獲得2個原始積分。每發布一條求助消耗1個積分,而如果完成一筆“接單”,可以獲得10個積分。

也有商家提議,為了吸引大家互幫互助,用有償的方式獎勵,不過劉曉平拒絕了。“一旦涉及錢,遲早有人會鑽空子。”

為了讓追討退款的過程合法合規,在一筆求助被“接單”後,劉曉平會單獨拉一個群,在群裡協助雙方完成訂單債權轉讓等法律手續,同時交代法律風險提示和追討流程。一般來說,上門時不超過3人,全程直播留下視頻證據。

無奈的2萬名商家

一覺醒來,後台躺著幾百條審核、咨詢和求助信息。劉曉平每天處理這些信息就要花上三四小時。

從5月19日成立至今,短短2個月時間申請加入商家互助會的商家從2000多人發展到了近20000人,涉及“僅退款”訂單金額從幾元到幾千元不等。




一位山東的買家買了一副耳機,和商家沒有任何聊天記錄,收到耳機後申請了僅退款,理由是“只有一個耳朵有聲音”;廣州白雲區的一位買家在收到10把價值500元的椅子後申請了“僅退款”;江蘇省宿遷的買家,在一家男裝店消費了3300多元後瀟灑“僅退款”;一位江西買家,在距離八九百公裡外的江蘇宿遷一間店鋪裡,以6.8元的價格拍下一盆綠植,20多天後申請了僅退款,理由是“養不活”……

為了6.8元上門值不值當?有點猶豫的宿遷商家特意請教過劉曉平。劉曉平的回答是:跟值不值錢、距離遠不遠都沒有關系,上門是為了向這股風氣說不。


當商家互助群裡“接單”的江西本地商家按著快遞單上的住址一路找過去,發現這盆枯死的綠植就扔在樓道的角落裡。直播時,他特意彎下腰拍了這盆綠植的特寫:土已經結塊,硬得跟石頭一樣。這盆綠植大概率死於缺水。

敲開門後出來的是一位阿姨。剛開始阿姨有點不服氣,口氣強硬。很快警察到了(商家在上門前已經報警),阿姨一下子沒了氣焰:“那我退你10元吧!”最終,商家只收了自己損失的6.8元。

通常劉曉平和群裡的商家都主張“先禮後兵”,但如果遇到特別難對付的“優質用戶”(商家對羊毛黨的別稱),他們就會使上大招:用高音喇叭循環播放,讓對方在小區裡“社會性死亡”。

一位江蘇漣水的買家花60多元購買了一副太陽眼鏡後申請了僅退款,理由是“不會變色”。劉曉平上門協商但買家拒絕見面。在不知道詳細地址的情況下,劉曉平頂著烈日趕到買家所在的小區,打開高音喇叭進入循環模式。

“城東花園有一個漣水人,叫曹小明(化名),在我的店鋪裡買了一副眼鏡,錢沒付人就跑了,小區有沒有人知道這個人……”

聽到動靜,小區老人紛紛圍上來打聽怎麼回事。還有熱心老人給劉曉平支招:土話聽不清楚的,要用普通話!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