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印度: 在海外职场,东亚做题家,"卷不过"印度润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本土的生存空间被一再压缩,大家不得不“孤注一掷”往海外走。


艾布有位印度同事,就是作为“全村的希望”来加拿大留学的——除了父母,家族的叔伯、阿姨都尽自己所能,每年给他提供经济支持,帮他在加拿大读完书。

这位印度同事工作日加班拉满,周末还要去咖啡店全天兼职,晚上短暂的休息时间,就蜗居在十几人合租的小公寓里。


长期的辛苦和高强度工作,让小哥患上了肾结石,需要马上做手术,可这个狠人为了省下手术费,硬是忍着剧痛回印度去做。

之所以这么拼命,就艾布所知的是,“他想快点赚钱、站稳脚跟,帮其他亲人出来,报答大家。”

毕竟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想一切办法走出去,然后留下去。

瑞米在筹建印度分部、远程面试码农时发现,凡是上一波人的面试里出现过的考题,下一波人再面时基本都能答对,最后题库里的题都不够用了。

她们调查一番,发现先面试的人放下电话,会立马把考题默写下来,请人写标准答案,让剩下的人集体背诵。

“这种‘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精神,让人叹为观止。”瑞米唏嘘道,国人已经够卷了,可跟印度人比,小巫见大巫。

而抱团出海的习惯,也让印度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在迪拜待得越久,程苒就越怀疑自己到的不是中东,而是印度


入职办银行卡的时候,印度HR便向她介绍自己有印度老乡在开卡银行工作,服务能力一流棒,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找他帮忙。

程苒以为是好意,笑着应下,但很快发现其实这家银行已经包揽了整个公司的金融业务。更离谱的是,公司里新招的很多同事都是印度裔,她们部门的“含印量”半年内涨了一倍。

不仅是公司,程苒发现迪拜的餐厅、超市也逐渐被印度人承包,“感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咖喱味”。




她深刻体会到,“当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印度人,很快就会出现一窝印度人”所言不虚。而眼看着印度人接管世界,她的危机感也油然而生,因为在海外华人还是热衷单打独斗。

“这是比较基础的问题,感觉你可以再回去好好了解一下。”总监的话音刚落,蒂娅就知道,又一个候选人被判了死刑。

这已经是最近半年,总监淘汰掉的第3个中国候选人,虽然是同胞,但总监没有丝毫心慈手软,各种学术、应用题轮番上阵,并且刨根问底,候选人有任何一方面的表现不如意,都不允许录取。

印度总监面试自己的同胞,却是另一个画风:问的多是浅显的常识,专业题答不上来也不要紧,会后点评还能从“表达自信”“想法新颖”上找补,千方百计去放大候选人的优点。

印度人觉得世界就是草台班子,工作可以边做边学,会给自己人放水。”蒂娅感慨,但中国人还是做题家思维,一场面试定生死。

这样的“铁面无私”本身无可厚非,但有时候,华人还会压榨自己人。

听说印度同学在美国顺利找到了工作,不仅工资待遇很好,公司还帮抽工作签证,爱丽丝立刻心动了。

她优先投简历给华人律所,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学历和同胞身份,在华人律所找份工作是手到擒来,没想到却吃了无数闭门羹。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