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一个中产家庭"赴美生子"10年后.....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5年底,国内即将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陈诚的公司经营状况如日中天,一家人开始盘算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决定去美国生二胎,是撬开这些可能的开始。


对于那些资产雄厚的中国家庭而言,“赴美生子”并不陌生。

据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大陆赴美生子人数在600人左右;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5000人;到了2014年则攀升至3万人。开放二胎政策后,赴美生子的热度不降反增,2015年高达6万人,2016年则突破了8万人。


据他回忆,当时国内居民办理“诚实签”(注:指直接告诉签证官赴美真实意图,比如“去生子”)通过几率不小,入境时只要如实陈述自己的情况,很少会被关“小黑屋”,这一做法如今已经很难实现。

南加州(专题)气候湿润,风景宜人,赴美生子的热门地区洛杉矶(专题)罗兰岗流行着一句玩笑话:“傍晚在街上散步的中国女性,如果不是孕妇,那才是意外。”

在美待产的四个月并不难熬,“像去美国旅居了几个月,顺便把孩子生了”。

傍晚开车去海边散步,华人(专题)聚集的南加州有不少中餐馆,可以满足“中国胃”。妻子在生二胎时年龄偏大,但美国私立医院的医疗条件发达,让陈诚放心不少。

“在上海找水平相当的私立医院和月子中心,也要人民币(专题)十五万左右,而赴美生子全程的费用不过三十多万,二十多万给孩子多一条选择的路,绝对是划算的。”

八年时间过去了,事情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赴美生子前,中介曾规划了两条未来的教育路径:一是持旅行证回国后申请中国户籍,之后就读公立学校,再通过华侨联考避开高考独木桥;另一条路则直接就读国际学校,直到出国。

前者是不少家庭会选择的捷径,也是陈诚一开始优先选择的路线。但随着政策不断收紧,一直生活在中国的外籍学生想要“钻空子”变得越来越难。


中国考生相比,拥有外国护照的学生在华侨联考录取中优势明显,进入清华、北大(专题)等名校就读也更容易。今年,虽然华侨联考报名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国内大学针对华侨生的本科录取名额收紧明显,随便考考就能进入顶尖学府的日子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

从2021年开始,教育部发布相关规定,外籍学生被认定为国际生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父母中至少一方有他国永居身份,二是孩子本人持有四年以上外国身份并且有两年以上的外国实际居住记录。

对于大部分赴美生子的家庭而言,孩子如果在国内上户口并长期持有中国旅行证,不再能以国际生身份申请国内高校。政策不断变化,陈诚逐渐打消了让孩子在国内完成高等教育的想法,“还是早点送出去比较明智”。

今年,他将儿女先后送往美国。一开始只送走了女儿,儿子继续在国内读国际学校,妻子需要频繁往返于中美两国间。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只好又提前将儿子转去美国读书,孩子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也能为未来申请藤校做更充分的准备。


“这样就没有那么辛苦,大家都不用来回跑”,陈诚语气中略微有点无奈。

随着计划的改变,经济支出开始水涨船高。

在国内,两个孩子的国际学校学费加上日常的课外补习班,一年的花费大约为50-60万;到了美国,陈诚为两个孩子选择了私立学校,加上三人的房租、生活费,一年的花费在100-120万之间,比国内翻了个倍。

虽然还算在能力范围之内,但因为计划提前,每一个阶段的开销只会比之前更大。哪怕不考虑通货膨胀,陈诚认为给两个孩子的教育经费至少需要准备1800-2000万。

为此,陈诚直接卖掉了在上海购买的大平层。“公司效益还过得去,但生意上的事谁说得清楚,还是希望手里能有足够的现金,这样哪怕未来收入有波动,也不至于让两个孩子断供。”

年过40岁的陈诚曾经考虑过提前退休,不过这个念头早已消失:“为了两个孩子,我们都还得再努力十年。”

尽管儿子拥有美国国籍,但由于他们都没有加州的纳税记录,无法提供家庭在加州的经济活动证明,要送孩子去读当地的公立学校难度很大。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857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9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