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國慶: 台灣國慶主視覺設計引爭議,背後藍綠的話語權爭奪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韓國瑜(圖中)與慶籌會成員10月4日召開國慶記者會


台灣的國慶相關活動,包含國慶大會、晚會、煙火施放等一系列活動,由國慶籌備委員會(慶籌會)舉辦。每年三月中旬,由內政部召開前期會議。五月中旬召開該年慶籌會成立大會。

慶籌會主任委員,依照慣例由立法院長擔任。現任立法院長韓國瑜順理成章擔任慶籌會主委。慶籌會秘書長、執行長分別由內政部政務次長、內政部民政司司長擔任。


立法院長由立法委員投票互選產生。蔡英文執政八年,立法院一直掌控在民進黨手中。

但今年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失去立法院主導地位,和國民黨、民眾黨形成“三黨不過半”的局面。今年二月,韓國瑜以親國民黨陣營人數優勢當選立法院院長。

台灣vs.中華民國爭議持續

韓國瑜在Facebook介紹今年的主視覺說:“國旗主題與國花梅花交織成一幅充滿力量與希望的畫面,正如我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期許。”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指出,過去民進黨將中華民國國慶塑造成“台灣國慶”,今年韓國瑜終於在主視覺設計彰顯出中華民國生日的意象。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也認同韓國瑜的“撥亂反正”。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表示,今年的主視覺沒有體現“世界的台灣”的新論述,但可以理解設計本來就有目標受眾,“只能說可惜了但不意外。”

政治學者張峻豪分析,以“台灣”為名站上國際舞台,與中國政府的“一中原則”劃清界線,是民進黨清晰的主張。但韓國瑜主辦今年國慶,將中華民國變大、台灣變小,可能會讓“國會外交”陷入模糊地帶。


張峻豪指出,由於台灣特殊的國際地位,部分國外政治人物來台,不便拜訪行政部門,會轉往立法院拜訪,呈現自己“挺台灣”的訴求。但韓國瑜高舉中華民國大旗,淡化台灣,政治意識形態上也較為親中。“這些挺台的國會議員接觸韓國瑜,會不會反而被選民質疑為什麼跟親中人士站在一起?”

國慶日“慶祝主題”演變歷程

現在台灣慶祝的雙十節國慶日,是武昌起義的發起日。1911年10月10日,中國武昌爆發起義,推翻清朝皇權統治,史稱“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將10月10日訂為“辛亥革命紀念日”。

辛亥革命成功,孫文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將隔年訂為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才是中華民國正式的“生日”。




台灣總統府前,慶祝民國113年國慶大會的布置

故事(StoryStudio)網站的創辦人兼主編塗豐恩從歷史角度分析,中華民國國慶“慶什麼”其實經歷多次演變。

在民國初期,國慶日分為“慶祝共和”的北洋政府,與“紀念革命”的國民黨是兩大派別。直到國民革命軍1928年北伐成功,國民黨完成形式上的統一,才開始強化國慶日與國民黨的連結,宣揚國民黨創造中華民國、並且會繼續守護中華民國。

國民黨蔣介石政權1949年撤退來台後,更要透過國慶日,宣傳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合理性。在1987年解除戒嚴之前,歌頌中華民國一直是國慶日的主旋律。歷經1990年代民主化改革、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黨第一次執政,關於台灣與中華民國關系的討論,越來越開放。

塗豐恩觀察到:“國慶本來是官方用來強化國家認同的時間點,但在台灣獨特的脈絡下,變成了國家認同分歧產生爭議的爆發點。”對國民黨來說,國慶日是“復習國旗、國歌、中華民國”,但以民進黨角度來看,“是把中華民國的定義打開來,讓大家參與討論、重新詮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