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英外交大臣拉米訪華,尋求與中國建立務實關系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英外交大臣拉米訪華尋求與中國建立務實關系,人權議題受囑目 https://t.co/6sFaDf9BVW—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October 18, 2024


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David Lammy)星期五(10月18日)抵達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以表明英國新政府正在采取務實和策略性的方法與北京建立關系,盡管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存在尖銳的分歧。英國國內有強烈的聲音,要求拉米在人權問題上和中方交涉,尤其是具有英國籍、已被中國囚禁4年的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

中國外交部星期四公布,英國外交大臣拉米於10月18日至1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為期兩天的訪問包括星期五在北京中國外長王毅會談,然後前往上海會見在華經營的英國企業。


拉米:與中國接觸是務實的

拉米是英國工黨政府上台後首位訪華的內閣大臣。工黨政府希望通過此次訪問來表明它在與中國接觸方面的認真態度,在經濟和全球事務上與中國進行合作的同時,也對北京在支持俄烏戰爭等問題上提出挑戰。

拉米在關於此行的聲明中說道:“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全球主要的經濟體,英國中國都是全球參與者。我們的關系至關重要。”

他說:“與中國接觸是務實的,也是支持英國和全球利益所必需的。從制止俄羅斯烏克蘭的非法入侵,到支持全球綠色轉型,我們必須經常且坦誠地談論雙方的爭議領域,以及符合英國國家利益的合作領域。”

今年早些時候,路透社報道稱,俄羅斯已在中國建立了武器計劃,以開發和生產用於對烏克蘭戰爭的遠程攻擊無人機。英國對此表示極度擔憂。

重塑英中關系?

在拉米訪華前,英國媒體報道說,英國工黨政府有意調整前任政府對華對抗的姿態並加強接觸。

《環球時報》援引有關專家的話說,拉米此訪可能還不足以標志中英關系全面回暖,但它可能是兩國關系恢復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拉米此次訪問預計不會達成重大外交協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星期四表示,“雙方將圍繞落實兩國領導人8月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就增進戰略互信、加強各領域對話合作深入溝通。”


人權議題受關注

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16日在議會下院接受質詢時被前首相、在野保守黨黨魁蘇納克(Rishi Sunak)問到一系列與中國相關的議題,其中一個焦點是被囚接近4年的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

他回答說,這個案件是政府的優先事項。“我們呼吁香港當局立即釋放我們的英國國民。”

斯塔默的發言人帕雷斯說:“我們呼吁香港當局終止出於政治動機的起訴,立即釋放黎智英。”他補充道,拉米在7月於老撾舉行的東南亞領導人會議上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時提出了此案,“並將繼續提出此問題。”


現年76歲的黎智英擁有英國國籍。他的法律團隊一直在敦促英國當局采取更多措施幫助他。

斯塔默也被問到中國台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以及拉米訪華時是否會譴責中國“在台海地區的危險升級行為”。他沒有做出正面回答,但批評中國在台海的軍事行動“不利於和平穩定”。

另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對華鷹派議員本周聯名致信拉米,要求拉米在訪華期間提出包括香港和新疆在內的人權問題。

斯塔默在7月領導工黨在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他尚未就如何管理英中關系發表任何重要聲明。

此前,英國外交部曾要求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延後訪英行程,以免在拉米訪華之前激怒中國蔡英文本周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參加“論壇2000”民主會議時,也呼吁中國釋放黎智英。

拉米此次訪華是英國外交大臣六年來的第二次訪問,凸顯了上一屆政府與中國人權、香港問題和中國間諜指控等問題而關系惡化。

英國政府數據顯示,中國英國的第六大貿易伙伴,占英國貿易總額的5%。

(此文參考了路透社和美聯社的報道。)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