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愛國網紅"項中專":生活在中國是真正的幸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萬維讀者網本新聞編輯注:本文來自於人稱“項中專”的中國著名愛國網紅項立剛。


很偶然在別的朋友圈裡看到一篇文章《我妻之死》,一個中年男人述說他妻子突然得了癌症,兩個月的時間就離世。

和別人不同,對我這不僅是一個故事,17年前,我也有同樣痛徹心扉的經歷,看到最後他那個收款碼,希望大家給他三個娃捐本童書的錢。


我馬上轉了些錢過去,我也決定寫寫這件事,寫寫在經歷同樣人生重大打擊之下,一個中國人和加拿大人,我們會哪些不同,給更多的中國年輕人的一個參考。

一、同樣的奮斗的普通人

我不知道寫《我妻之死》的先生叫什麼名字,姑且稱他為J先生吧,他已經移民加拿大,看他的經歷,他應該在鄭州讀了大學和研究生,後來到北大讀了博士,再到上海工作。

他的妻子小敏也在鄭州上學,後來到美國留學,在杜蘭大學讀商學院,在美國工作,在上海工作,最後選擇到加拿大生子,移民了加拿大。

他們的經歷是很多普通也很優秀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和人生道路,努力的讀書,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闖蕩,尋找機會。最後在擁有了一定的實力後,移民美國、加拿大,這對很多人而言,這是成功的人生選擇。似乎如童話中,王子和公主經過了重重磨難,最後終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想可能還會有不少中國的知識分子,想重走這樣的一條路。


我和娟子長J先生和小敏他們一些,基本也是同樣的情況,娟子90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讀本科,我中專畢業後,工作幾年也在90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我們在學校認識,戀愛。畢業後我進入人民郵電出版社工作,娟子先進了一所中學,幾年後去媒體工作,最後在《時尚》集團創辦一本新的雜志《美食與美酒》。

我們一樣結婚、生子,尋找新的機會,追求工作的改變,努力在生活和工作有所突破。

和非常多的中國人一樣,我們都是普通家庭,普通出身,通過升學,尋找自己的人生機會。這樣的人在中國有成千上萬。


二、同樣的從天而降的災禍

也都是30多歲年的年紀,突然的從而降的災禍。J先生的小敏在加拿大的銀行工作,生了三個孩子,平時身體挺好,因為身體不舒服,到醫院看院,住進了醫院再也沒有回家,兩個月就去世。

2006年,我正做《通信世界》雜志,把這個雜志做到行業第一,算是事業上有了第一次的發展。娟子從中學出來,先去一本《婚禮》雜志做編輯,人民郵電出版社創辦《美食》雜志,我的同事聽她聊怎麼辦好雜志, 覺得她是不可多得人才,請她去做《美食》的主編,後來出版社要做方向調整,娟子離開,被朋友介紹給《時尚》集團領導,一聊就想請她去創辦新的雜志《美食與美酒》,只是當時因為沒有刊號,把娟子招進《時尚》集團,在《時尚先生》做編輯工作,為創辦《美食與美酒》做准備。

那幾年,我們生了孩子,在北京買更大的房子,兩個人事業都有小成,精力都很旺盛,也看到很多機會,都非常忙。我們兩人身體都很好,從來沒有想到會有天降的災禍。

2006年7月,一天我出差回家,在我們家裡幫助打理家務的表姐告訴我,娟子不舒服,去同仁看病,讓她馬上住院,她已經回家拿了東西,去住院了。

我聽了,馬上趕到醫院,她已經吃了藥,緩解了很多,挺輕松的樣子,說檢查胃了長了一個息肉,可能要做手術切除了。那時我們都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覺得有病就治,這沒多大的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