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父母的养老 成了海外独生子最深的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早上,我和爸妈视频,聊到了爸爸的背痛、说起了妈妈要去种牙。我潦草带过,迅速开启了新话题。


潦草带过是因为我“心虚”,我作为家中独女,已漂在海外近十年,面对父母身体上的小毛病,我除了言语上苍白的安慰之外,无法提供一点身体力行的帮助。养老问题就像我们心中扎的一根软刺,彼此都要小心翼翼绕开、不去碰触。

养老,在国内是一道沉重的人生课题,在国外亦是如此,甚至较之国内养老更复杂。它不仅涉及人力和金钱问题,语言障碍、文化隔阂、医保体系的不兼容、甚至光是绕了半个地球的那段长距离,就足以让两代人心生嫌隙。


前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来美国访学的中国医生,她带着两个读小学的女儿一起过来。医生向我说起了未来对孩子的打算:她愿意让小女儿出来,但想把大女儿留在身边。“总要留一个孩子在自己身边吧,要不你看像我们的老院长,子女全在国外,90多岁的人生了急病,在医院去世,子女都赶不回来见最后一面,也太凄惨了吧。”

早十几年,我可能会觉得她“自私”——难道子女的人生就是为了给父母老年时托底吗?现在,和父母隔山跨海、即将奔四、也养育了两个孩子的我,能共情她的想法了。我的父母,虽有缺点,但在我每件人生大事的决定上都无条件给予支持和帮助,如果有一天他们年迈到真的需要我守护在身边时,我若缺席,抱憾和责怪会纠缠自己一生。



《我家的故事》剧照


我曾经和父母浅浅聊过几次未来对他们的打算,希望我们在这边奋斗稳定下来后,能把他们接来国外,一起生活、养老。但这相当于,你要把一棵盘踞在某处的老树连根拔起、挪窝,让他们重新在一片完全不同的土壤上适应和生长。对于六、七十岁的父母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我爸妈前后来过四次国外,第一次是极度兴奋的,来之前我爸甚至还苦学了半年英文,天天戴着耳机背单词。可是第一次来之后不过一个月,兴致全无,只想着何时能离开。说好的待一年,最后不到十个月就回去了。后面几次过来,也是因为我生孩子需要照顾,父母对我们伸出援手,而非自愿。


对老人家来说,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旅游可以、生活免谈。背井离乡、没有朋友和亲戚的乡愁如何消解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难的题目是,身居海外的老人,他们如何能活得像一个健全的正常人?



都挺好》剧照

我爸妈有一次心血来潮想自己去超市买牛肉,在自己用翻译软件查了半天、拉着超市里的几个中国学生问了半天后,终于弄清楚卖牛肉的货架在哪里、包装好的盒子里分别是牛肉的什么部位、价钱多少、折扣怎么算。买一盒牛肉耗费了他俩半个多小时。到家后,我妈说“感觉自己就像个手脚健全的废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