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用人單位只招"985",招聘歧視為何被全社會接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嚴格落實校園招聘“三嚴禁”要求(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嚴禁發布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嚴禁發布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信息),積極營造公平就業環境。


教育部的禁令是容易規避的

遺憾的是,教育部的禁令,並沒有迎來“一致叫好”。社交媒體上不少人質疑,如果不按學歷選人,貧困家庭學生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路會更狹窄,“不按學歷選人,難道要拼爹、靠關系嗎?”這是近年來我國推進破除唯分數、唯學歷評價,遭遇的現實困境。


雖然我國基礎教育與人才培養,深受唯分數、唯學歷評價之困,但是,要推進破除唯分數、唯學歷的評價改革,舉步維艱。用人單位“非985、211不錄”的學歷歧視,就是唯學歷評價的產物。

事實上,教育部的禁令,也不是首次發布,而是對之前就發布的禁令的再次重申。早在2013年,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出了這個“三個嚴禁”,之後每年教育部都會重申,每年都會引起輿論關注,但每年大學生就業中的學歷歧視依舊。

單從教育部的禁令可以看出,存在三方面問題。



其一,近年來,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除限定招收985、211高校畢業生外,還提出限定招收“雙一流”高校畢業生。

“雙一流”是2017年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後,出現的新的“學校身份”。部分地區在招聘、引進人才時,直接提出面向“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如2021年,浙江麗水發布“面向世界一流大學引進優秀畢業生暨黨政儲備人才公告”,把引進對象限定為“全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前100位的國(境)外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


限定“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和限定985、211高校,屬於同一性質。就此看,教育部的禁令,還沒有隨學歷歧視的“新動向”,做出與時俱進的調整。

其二,禁令只針對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即校園招聘,而對於社會招聘,沒有提及。

而從現實看,用人單位限定985、211高校,更多發生在社會招聘中,而且,“非985、211不錄”,還發展為“查學歷三代”,要求三個985(985博士、985碩士、985本科)。


雖然教育部一再回應稱,不存在“第一學歷”這一說法,但不少用人單位自造“第一學歷”概念,把高考後接受高等教育學歷視為“第一學歷”,不但要看求職者的“最高學歷”,還要看“第一學歷”。

其三,禁令只是要求不得在招聘信息(廣告)中出現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樣,用人單位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難以治理的是隱形學歷歧視。

客觀上說,在校園招聘中,已經鮮有進校招聘的用人單位“頂風作案”,明目張膽地提出不招985、211院校畢業生。更多的是把學歷作為篩選標准的隱形歧視,有的用人單位在收到求職者簡歷後,就把非985、非211高校畢業生的簡歷扔在一邊。

大眾已習慣學歷歧視,不按學歷招聘反被認為腐敗

用人單位限定只招985、211、“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就是對非985、非211高校(也稱“雙非”高校)畢業生的歧視,但對於用人單位“按學歷選人”的做法,我國社會卻有很高的“寬容度”,甚至還有人把這視為“真正的就業公平”,是“重視人才”。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8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