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拜登: 民主黨的未來:從克林頓的務實到拜登的"覺醒"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民主黨曾經是美國政治中充滿理想與未來感的代名詞。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民主黨在最輝煌的時刻,始終傳遞出一種積極的、面向未來的願景,試圖用一種樂觀的敘事團結社會各階層的選民。羅斯福在大蕭條時期安撫民眾,“唯一讓我們害怕的,是恐懼本身”的演講成為不朽的經典;肯尼迪的新邊疆精神帶領美國追逐登月的夢想,鼓舞了一代人對未來科技和國家強盛的信心;克林頓競選時,主題曲《不要停止想著明天》象征著對未來的期待;奧巴馬則以冷靜的風格和多元主義,承諾一個充滿希望和變革的新時代。然而,這種敏銳的未來感似乎正在消失,尤其是在過去十年的政治演變中,民主黨逐漸迷失方向,喪失了曾經讓它吸引廣泛選民的核心優勢。

2024年的這場選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面對川普的競選策略,民主黨不僅未能有效應對,反而顯得步履蹣跚。川普在年輕男性選民,尤其是拉丁裔和亞裔選民中的突破,展現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共和黨有能力構建一個超越傳統藍領白人基礎的新聯盟。而民主黨則在文化、技術和經濟議題上不斷喪失吸引力,甚至逐漸成為中產階級和少數族裔群體的封閉俱樂部。


回顧民主黨的興衰,可以發現,這種局面的形成並非一夜之間發生,而是多年來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在20世紀90年代,比爾·克林頓與阿爾·戈爾的勝利被視為“Atari民主黨”的崛起,他們擁抱技術創新,承諾用市場化手段重塑政府。這種戰略不僅使民主黨在當時的選民基礎中贏得廣泛支持,也讓它成為新興產業與青年文化的天然盟友。克林頓時代的民主黨能將工人階級的經濟利益與高科技行業的前瞻性結合起來,從而在文化上兼具傳統與現代氣息。然而,這種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侵蝕。


奧巴馬的成功似乎是這種模式的延續。他憑借對社交媒體的熟練運用以及包容性社會的願景,成為千禧一代的壓倒性選擇。他的競選不僅象征著種族和階層的融合,還表現出一種對未來技術的樂觀態度。他取消了NASA昂貴且低效的“星座計劃”,轉而支持民營企業如SpaceX,這些企業後來以更低成本完成了任務,展示了政府與市場合作的潛力。然而,奧巴馬時代的民主黨也埋下了隱患,尤其是在文化議題上的強硬立場和對部分選民關切的忽視,這為後來民主黨左翼的全面激進化打開了大門。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民主黨的選民基礎開始發生明顯變化。曾經支持它的藍領工人階級因為經濟全球化和技術變革帶來的沖擊逐漸轉向共和黨,而民主黨內部卻錯誤地將這一問題歸咎於自身經濟政策不夠激進。事實上,自比爾·克林頓以來,民主黨的經濟政策一直在向左傾斜。奧巴馬的政策比克林頓更左,希拉裡的競選議程比奧巴馬更左,而拜登的競選和執政議程則比希拉裡更左。然而,隨著經濟政策的逐步左轉,民主黨在工人階級中的支持率卻急劇下降。1996年,比爾·克林頓在非大學學歷選民中贏得了14個百分點的優勢,而2024年,卡馬拉·哈裡斯卻在這一選民群體中輸掉了14個百分點。這是28個百分點的巨大跌幅。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