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尹錫悅彈劾案都開審了,朝鮮這次安靜的有點反常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2月27日,針對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正式開審。


同一天,韓國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代理總統)韓悳洙彈劾案在國會通過。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次彈劾代總統。300名在籍議員中192名議員參加投票,192票贊成,韓悳洙在收到國會的“彈劾議決書”後,隨即被停止執行代理總統職務,由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代行總統和國務總理職權。根據《憲法》規定,憲法裁判所(憲法法院)須在接收彈劾議決書日起180天以內裁決彈劾與否。




“代總統的代總統”崔相穆

韓國憲法法院年底來了兩單“大活”,但能不能“接單”其實有爭議。根據韓國憲法第6章111條1、2款規定,憲法法院有9名法官(3名總統任命,3名大法院院長提名,3名國會推薦),需要有6名以上法官組成裁判庭,才能進行合憲裁判。目前國會提名的3人雖然有人選,但一直沒有經過總統任命,經過憲法法院內部研判,缺席3名法官,僅有6名法官在任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合憲裁判,只是六名法官必須達成一致判決,才能讓彈劾通過,只要有一名法官持不同意見,尹錫悅都將逃出生天,即時復職。

此前,各方的交鋒已經展開:在野黨需要和時間賽跑,在李在明上訴結果最晚1月21日出爐之前,盡量推動彈劾案向前,並提高在憲法法院的容錯率。所以一面不斷利用國會在手的控制權,傳召各個參與戒嚴的軍警高官進行聽證。通過出席了聽證會的本黨年輕議員之口,不斷將聽證會中聳人聽聞的細節放大、重復,向韓國人展示尹錫悅的剛愎。另一面彈劾代總統韓悳洙,表面上是因為韓在尹錫悅的戒嚴中無所作為,順從內亂,實際上是因為韓悳洙拒絕了在野黨的要求,不肯簽署3名國會提名的法官的任命。

此前為了推韓悳洙就范,韓國國會26日召開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任命3名憲法裁判所(憲法法院)法官候選人的議案。候選人馬恩赫、鄭桂先、趙漢暢三人中,馬、鄭兩人由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推薦,趙由執政黨國民力量推薦。執政的保守黨國民力量大部分議員缺席表決,他們認為,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韓悳洙無權任命憲院法官。

韓悳洙作為只幹幾個月的“臨時工”,如果簽字同意法官任命,將改變法官的構成比例和投票規則,很可能會改寫尹錫悅的命運,無論裁判結果如何都必將永無寧日。所以他將球又踢回給了政客們,稱將暫緩任命憲院法官直至朝野經協商達成一致。所以在野的共同民主黨才利用國會在手的優勢,實現了“你不幹有的是人願意幹”。雖然把程序優勢吃幹榨淨並不違法,甚至還不如尹錫悅做的絕,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吃相也著實不太好看。

尹錫悅秉承了一貫的“不聽不聽”,對高位公職者犯罪調查處(高級別公務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的傳喚不予理睬,直接命令總統警護處拒收傳票。代理尹錫悅處理公調處訴訟的律師、尹的私人好友石東炫24日向韓國憲院提出質疑,認為3名法官空缺的程序有瑕疵。並預告尹的律師團將會在聖誕後(只能是26日)進行表態。

石東炫給出的理由,是需要先處理彈劾案,再處理公調處的指控,因為“讓總統坐在一個封閉的房間,不公開地接受反腐部門的單方面詢問並不合理,先在全面向社會公開的憲法法院審理中擺出立場更為合適”。公調處是文在寅司法改革的最大成果,組建的目的就是平衡、制約韓國權力畸大的檢察廳,尹錫悅不願意和公調處打第一回並不意外。





公調處現任的第一代處長金鎮煜,2010開始進入韓國憲法法院工作,歷任憲法法院憲法研究官、憲法法院院長辦公室主任,期間到美國伯克利大學法學院訪學,回到韓國後繼續在憲法法院服務,歷任憲法法院研究所基本權利研究組組長、憲法法院高級憲法研究官、憲法法院國際審查官。在文在寅任內,被“征辟”為公調處處長。

光從這個履歷就能看出,雖然名義上是尹錫悅和一眾保守黨大佬的“校友”,但金鎮煜相當左傾,尹錫悅這樣倒行逆施的“政變”,必然會受到毫不留情的處理,“耍賴”是尹錫悅不是辦法的辦法。

但這並不是說尹錫悅就會乖乖配合憲法法院。截止庭前聽證會召開,憲法法院都沒有收到尹錫悅提交的材料,要求尹提交證據的傳票也被拒收,只能“視為送達”。

憲法法院是持中、公平的裁判場所,法官的專業性毋庸置疑。按慣例,聽證、審判、辯論都應公開,憲法法院也表示除了辯論過程不能直播之外,其他信息都會向社會公開。而且在樸槿惠案之後,最後判決的投票從匿名改為實名公開,每位法官如何投票都會向韓國社會公布。

庭前尹錫悅的表現,顯然已經令法官們有些皺眉頭。憲法法院先是拒絕延期,27日必須召開第一次庭前聽證會,後又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強調,現在替尹錫悅回答問題的石東炫雖然是律師,但不是彈劾案中尹錫悅的委托代理人。而且尹錫悅到26日都沒有提交授權委托書,暨沒有聘請律師處理彈劾案,也沒有提交國務會議紀要、戒嚴布告令等證據材料。憲法法院在庭前會議前一天的26日舉行法官會議,就彈劾審判相關事宜進行討論。

根據韓國先例,總統彈劾案違憲裁判至少會有庭前聽證、法庭辯論、交叉質證、審理、閉門評議、判決幾個程序環節,尹錫悅缺席使庭前聽證會的意義大打折扣。

樸槿惠彈劾案從2016年12月9日通過國會決議,到2017年3月10日判決,共進行三次預審,一輪辯論,一輪質證,一輪審理(結案陳詞並閉門評議),最後一次開庭做出判決。尹案復雜程度更甚,需要傳喚的證人身份更顯赫,還涉及到安全許可、保密規定等技術細節,耗時恐怕比樸案更長。

彈劾案中,總統本人的確可以不出庭。樸槿惠案中,樸直至判決從頭到尾從未出席過一次庭審,當時的韓國國會(申請人,相當於原告)曾向憲法法院呈請,要求勒令樸槿惠出庭被駁回。但與樸案核心焦點證人是崔順實而非樸槿惠不同,尹案中,有些問題只能他本人回答,涉及國家機密的部分,律師並不具備安全許可等級,尹的性格和背景,也決定了他很可能會用某種方法,親身為自己辯護。

拜在野黨控制國會的優勢所賜,各個聽證會泄露出來的越來越多的細節顯示,尹錫悅確實有意挑起朝鮮(专题)的報復,借戰爭狀態維持總統權位的計劃,甚至坊間傳言將韓軍偽裝成朝鮮武裝力量,攻擊駐韓美軍基地也在選項之中。

這次,朝鮮很安靜

在這場“年度大戲”越來越離譜的過程中,朝鮮一直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冷靜,戒嚴前後,連垃圾氣球大戰都一度暫停。塵埃落定之後,朝鮮官方媒體也沒有對此進行過多評論,對李明博、樸槿惠“逆賊敗黨”、文在寅“偽君子”一類長篇累牘的官方撻伐更是從缺,只是從觀察“傀儡”的角度進行了報道。

金正恩到底是真的失去了統一南方的興趣,還是有什麼秘密渠道,得到了關於韓國軍事動向的核心情報?



在朝鮮勞動黨八大之後,金正恩對制度化、規范化的追求明顯加速。民生方面,2021年12月八屆四中全會上,朝鮮勞動黨提出了新時代農村革命綱領,之後朝鮮明顯增加了對民生的投入,經過幾年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金正恩在今年視察的元山葛麻度假海岸、新浦淺海養殖基地、載寧、成川等多個地方工業基地,都是原來沒有的民生設施類型。朝鮮的水泥、副食、輕工業品、休閒旅游產品供應也有明顯的豐富。由於對歐洲出口受到了俄烏沖突影響,很多海產品也轉為內銷,跑到了朝鮮本國人餐桌上。

朝鮮半島今年多洪災,韓國蔬菜出現嚴重短缺,朝鮮受災地區更為廣泛。7月底,金正恩為了提高救災的優先級,在平安北道新義州市洪災現場召開了朝鮮勞動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第二十二次緊急擴大會議。

除了布置工作,總結經驗,金正恩還批評了一些弊端,“過去沒怎麼受過洪災的一些道、市、郡因為在防災工作上持慢性和旁觀的態度,結果毫無防備地遭受橫災。提議對那些在黨和國家面前嚴重瀆職,導致人員死亡的幹部不可輕饒,予以重罰。”

而對民生經濟的重視,可能是在為政治改革打基礎。2024-2025年是朝鮮的政治大年,目前“超期服役”的第十四屆最高人民會議於2019年3月10日選出,按五年任期計算應在2024年進行換屆,選出第十五屆代議員。



但一般在3月舉行的選舉遲遲沒有進行,朝中社12月6日報道,將在2025年1月22日召開第十四屆最高人民會議第十二次會議,也就是說“超期服役”將至少延遲到明年2月。

這一變化,有人解讀為金正恩希望減少國內政治周期帶來的波動,意圖將黨、政選舉的周期同步,就金目前的權威來說,直接指定選舉日期,似乎比讓687名代議員延期下班更簡單。

而原定於12月下旬舉行的朝鮮勞動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一直沒有舉行,可能又要變成元旦前夕的一場“國情咨文”,這次會議將總結朝鮮2024年全年的情況,具有相當的指標意義。

而兩個延期的真正原因,我認為是“敵對兩國論”相關的修憲工作已經超出了對南工作的范疇,正在成為金正恩全盤政治改革的切入點,所以需要更多時間。


2019年,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修改憲法,金正恩不再參加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選舉,最高領導人的特殊地位正式得到了法律確認。而從不久後的勞動黨八大開始,朝鮮的立法工作全面提速,僅最近三次會議,12月6日的常委會第34次會議上,通過了《識別代碼管理法》、《噪聲污染防治法》兩項法案,之前10月份的第33次會議通過了《國歌法》,9月份第32次會議,通過了《社會主義物資交流法》《公共建築管理法》《公路交通法》《對外經濟仲裁法》,這些立法的具體程度,側面反映了朝鮮目前社會改革的效率。



金正恩在第十四屆最高人民會議第十次會議上發表的綱領性施政講話

而在敵對兩國論提出之後,修憲、立法工作變得更為復雜,而且成為了牽動全盤的重要支點。



一是要根據金正恩的指示,以主權國家對主權國家的模式調整政府機構。一邊降低軍隊權重,內閣由文官組成,二是徹底改組對韓工作,調整、裁撤大量對韓工作機構。

根據韓國情報機關整理發行的最新版《朝鮮機構人名錄》,勞動黨統一戰線部更名為勞動黨十局,廢除民族和解協議會、踐行《六一五共同宣言》朝方委員會、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民族經濟合作局、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等涉韓機構。新增今年5月在朝媒公開亮相的外務省對外政策室,原先勞動黨的外圍機構“朝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更改為外務省旗下的“朝鮮對外文化交流協會”。

二是對領海、領土等進行確定,必然需要與韓國進行一定的溝通,以避免出現誤會甚至軍事摩擦,但如何在裁撤了專門對韓機構的情況下堅持立場又能降低風險,需要相當的智慧和駕馭。

目前朝鮮內閣仍然以“革命元勳後人”崔龍海領銜,但崔排位在內閣總理、技術官僚金德訓之後,崔也是13年前扶靈七勳臣中碩果僅存的一個,經過幾起幾落徹底脫掉了軍裝,接替金永南成為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他也曾經擔任過陪同金正恩出訪韓國、單獨出訪中國的重要角色,修憲涉及的溝通工作,很可能仍然要倚重他特殊的社會關系和豐富的政治閱歷。

三是金正恩借修憲這一大工程,進一步將金日成、金正日主義時代化、金正恩化,徹底完成對意識形態的修正。

此前朝鮮勞動黨第八屆十中全會,部分高級別與會人員胸前的像章就已經從金日成、金正日雙人像章更換成了金正恩的單人像章。金日成提出的“高麗聯邦統一”,金正日提出的“先軍政治”、“三自原則”,都被吸收到了八大之後的各次講話和政治論述中,兩位前領導人提出的各種理論基本都完成了歷史使命,淡出了歷史舞台。



四是從2023年開始,朝鮮將地方人民會議選舉改為差額選舉,是一個重要的試探性標志。之後金正恩在視察地方代議員選舉時,曾經公開投票,支持當地兩個候選人中的一個,這一改革的重要性遠遠被外界低估。

金正恩上台之初,曾辣手處理了姑父張成澤,對曾經的軍隊元老們也毫不留情,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先軍政治”時代,軍隊掌握了大量的非軍事資源,采購、物流、生產,乃至經營、創匯、走私、進出口貿易,甚至假鈔、毒品、軍火貿易都是大小軍頭用來創收的途徑。以“XX號室”、“XX總局XX處”名義出現的機構,將人民軍內部的一些軍頭供養成了特權階級。

改革選舉制度,調整政府結構,降低軍隊權重,改善民生水平,都是圍繞在保證國防發展的情況下“去先軍化”。將“軍隊管一切”的平面化結構改造為黨-政-軍平衡的三元結構,民眾接受三元結構的管理,最高領導人超然於其上,用黨代表約束黨務,用代議員鉗制政府,用心腹軍官充實軍隊,達到權力結構的穩定,可能才是金正恩的真正目的。

而對於金正恩來說,俄羅斯的主動合作是不折不扣的天賜良機。但也因為俄羅斯的合作意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風險性,金正恩在接待俄羅斯代表團的級別、與俄羅斯達成條約換文的級別方面有所保留。俄羅斯在接受朝鮮軍援後,態度也相當曖昧。兩國雖然是“病友”,可離同心同德還有很大距離,隨著美國政府換屆,俄朝的蜜月期恐怕也將告一段落。

這些任務,哪一件都影響到朝鮮的長期穩定和國計民生,金正恩說的“對那個國家理都懶得理”,可能真的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