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两会: 中国两会前起诉缅北明家集团"交成绩" 电诈毒瘤难除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报道中指出,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坦言,自2024年第二季开始,港人怀疑遭诱骗到东南亚国家禁锢,从事非法活动有死灰复燃的情况。


中缅边境电诈集团的“崛起”:战争、疫情和经济困境

台湾国际反诈骗协会代理理事长陈法逍说,就他在诈骗园区内的实际观察,现在绝大多数诈骗份子其实都是在明知要参与诈骗的情况下,自愿进入园区。


对于缅甸本地人而言,相对于园区外缅甸凋敝的经济,或是偷渡到泰国打工,诈骗的收入高,又比贩毒安全;只是因为事涉犯罪,没有人会承认自愿。

至于在中国人,他说,因为美中贸易战打断了经济转型,导致农村失业率的阵痛期拉长,加上很多曾经有过诈骗案底的人,回国后求职无门,最终还是选择再次偷渡出境,重操旧业。

陈法逍说:“(诈骗团伙)95%是自愿的,所以其实有时候我们救人,还是透过园区来帮我们救人,因为园区也不喜欢把事情搞大,他们发现只要没有人口买卖,不要搞那么大的新闻,他可以继续干他的诈骗,开开心心,(跟政府)大家没有什么冲突。”

放大来看,陈法逍形容,内战中的缅甸就像民国初年的中国一样:军阀割据,经济凋敝。政府军节节败退之际,也只能跟相对友好的军阀妥协,放任他们经营诈骗,自谋生计。

陈法逍分析说,电诈集团采用的人口贩运等犯罪手段,一开始是各集团为了避免人员流失的“管理手段”,结果越做越暴力,对于想要离开的人更动辄搬出“键盘磨损费”、“空气呼吸费”等令人不堪负荷的罚款名目。

在他看来,最大的转变是新冠疫情期间,国际交通中断,中国人更因各地严密封控,根本出不了家门,顿时让第一线诈骗份子变得奇货可居,各犯罪集团间买卖、诱骗人力的招数也就应运而生。


基于“中国人骗中国人最简单”的原则,他说2019年以前,对中诈骗的“中国盘”就占了80%;光是其中一个集团,专门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手法,一年就可骗到100亿人民币(约合13.6亿美元)。

直到现在,为了避免被中国政府盯上,电诈集团大幅减少对中国的诈骗,转而觊觎欧美被害人的口袋;至于语言差异,在人工智能、翻译软件的协助下,几乎没有障碍。

位于台北的台湾韬略策进学会秘书长吴建忠在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也指出,缅甸地形崎岖多山,加上国际间对于军政府的经济制裁,在缺乏正常经济活动的情况下,更加驱使各地军阀选择各种“偏门”。


吴建忠说:“不管电信诈骗或者是贩毒,这些经济都是见不得光的,西方更加制裁之后,(缅甸军阀)他们也只能继续走这些偏门,更加严重的是中国失业问题外溢(到中缅边境),变成了电信诈骗的温床。”

国际合作才能有效打击电诈

面对这一困境,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国际合作或是唯一可能的应对方式。

在南台湾嘉义县的中正大学犯罪研究中心执行长许华孚指出,缅甸成为诈骗天堂,受害对象却是千里之外的欧美国家,因此唯有跨国合作,才能有效围堵,并分享信息,教育更多各国民众,识破诈骗伎俩。

许华孚说:“我们如果今天有一个全球化、或者是在亚洲有一个治理架构,然后有一个协议来进行如何共同打击诈骗犯罪,甚至对缅甸军政府有一定的约束力,像这些贪腐的情形,我们才能够勾勒出更清楚的图像。”

站在第一线的陈法逍则认为,现在从中泰缅联合执法、中老缅泰四国联合执法到澜沧江—湄公河六国联合执法,已有数个多边执法机制,唯一的途径也只能持续严打,无止境的拉高诈骗集团犯罪成本,才有机会逼迫它们放弃这条财路。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8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