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马斯克: 2025开年大戏:马斯克扬言奋不顾身一战的背后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后,如果梳理H-1B三十年来每一次政策上的重大调整(如2017年左右决定增加了20000个额外签证专门用于从美国大学获得高级学位的外国学生,以及扩大失业等待期至60天),其时间节点往往和全球政局的大气候和美国党争的小气候息息相关。


1990年当H-1B政策出炉之时就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很显然,该政策意图收割一批社会主义阵营的潜在流亡精英人才,和二战后掠夺德意志第三帝国高科技遗产的企图若合符节。

而本月17日开始执行H-1B综合改革方案将进入正式公示阶段,这也是拜登(专题)政府在20日特朗普入主白宫之前端上来的“一盘菜”,所反映的是两党在移民政策和全球人才引进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


芯片战争与H-1B

几十年来,围绕H-1B签证美国本土人才与全球战略的利弊争论始终存在,但这一议题从庙堂利益交换的边缘外围地带逐渐向中心焦点处移动,和2018年以来美国挑起的芯片战争关联颇大。

每个硬科技赛道,作为驱动力的资本、人才、市场这三驾马车都必不可少,但具体到半导体尤其是先进制程领域,其从业人员的规模和质量特别能拨动政策制定者们的敏感神经,毕竟相比互联网,芯片更能凸显制造业本土回流的主流叙事与政绩宣示。

两天前,《华尔街日报》发文,H-1B签证已经事关特朗普MAGA大业的成功与否。

如前所述,H1-B签证的申请者中,有STEM背景的职业流向往往是以微软、谷歌和META为首的互联网大厂,在总量有限的零和博弈背景下,如果高科技青年才俊都以扎克伯格为创业的终极偶像,将戈登·摩尔之路视为畏途,这让看似雄心勃勃烧钱无数的“芯片法案”情何以堪?

去年四月,依靠《芯片战争》一书暴得大名的作者,塔夫茨大学教授克里斯·米勒在《金融时报》以“芯片法案正在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为题发文(如下图),为美国政府补贴半导体大厂这一顶层设计鸣锣开道,文章主要论据之一就是半导体行业的从业者正在变得多起来,而且也越来越吸引海外高质量劳工群体;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白宫新闻办公室也发布公告,表示2023年美国本土半导体从业人员同比增4.3%,超过了20万人,一举扭转了2002年至2009年每年减少一万多工作岗位的局面。


美国不少行业内分析师认为,若想以持久战的方式赢得“芯片战争”,必须要来一场H-1B签证的大革命。

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工艺器件材料的角度看,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正在逼近自身极限,目前半导体热门赛道中的前道设备和后道先进封装的融合的突破口,往往不再是基础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工程学问题。普渡大学的一份数据显示,美国国际学生仅占本科生总数的11.2%,但却占研究生和专业学生的42.9%,而工程学院的海外学生比例最高,占国际学生总数的 41.5%。

圈内人思考,如果想在不对H-1B现有规则大动的情况下,还要对全球半导体行业人才争夺再强化,那么为何不专设一个“半导体人才签证”?


EIG集团首席经济学家Adam Ozimek的一篇文章一度在芯片圈广为流传。文章主旨是必须要在H-1B基础上搞一个半导体人才特殊签证,这是“芯片法案”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他理论可以被总结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在资本、市场、人才诸要素中,只有人才是可以真正穿越产业起伏周期,是保持产业兴旺的最核心资产。

他在文中还举了一个例子,2023年8月,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因熟练装机人才不足导致量产时程推迟,为此想为大约500名台湾地区劳工办理签证赴美却被当地工会阻挠而作罢。根据美国规定,从台湾地区赴美的台积电员工,需要EB-2签证才能合法入境工作。对此,Ozimek谏言,如果搞一个为避开漫长而艰难的签证程序的特殊人才绿色通道,既可以保证“芯片法案”项目顺利落地,又可以扩大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附加值(1个半导体岗位可以带动6个其他周边产业的岗位),何乐而不为?

H-1B与白宫风暴

Adam Ozimek的这份芯片版的“谏逐客书”在白宫眼里却书生气十足。

H-1B签证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支持与反对都无法准确划分党派站位。共和党美国本土人才本位主义和限制过度移民的政策导向,反对扩大开放签证额度,综合美国国会和白宫方面人事变迁的动向来看,所谓的“芯片特殊人才签证计划”很难得到通过。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