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解放軍: 解放軍登陸台灣 機器狼機器狗沖鋒陷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譚傳毅:根據美國《海軍新聞》(Naval News)報道,中國廣州造船廠建造了可能3到5艘、艏部延伸出120米陸橋的駁船,似乎專門為兩棲攻擊而設計,可讓中國將大量戰車直接運送到台灣的道路上。


如果報道為真,這些駁船涉及哪些戰區? 哪些部隊可能使用這些駁船? 它們將如何登陸本島?

兩棲駁船用途


想到解放軍對台作戰,首先想到的就是兩棲登陸。 然而台軍在可能的登陸灘岸、岸上、近岸水中布置了大量的障礙物,例如水雷、地雷、消波塊、浮游攔障、土工、鐵絲網、火障物等都是,形成了綿密的反登陸障礙系統。

對於解放軍而言,能夠在短期間之內投送越多的兵力與後勤,非常重要,這種特殊駁船因應而生,其目的在越過這些障礙物、直接登陸。 如果無法在登陸灘岸附近奪到某個港口,兩棲駁船還可充當登陸部隊的臨時碼頭。 登陸之後,再交由後續部隊排除障礙。

我們還不清楚如何操作艏部延伸出120米長的路橋,按常理講,這個路橋應該可因應灘岸障礙,設計成可折疊伸縮,否則連靠泊碼頭和航行都會產生問題。

解放軍舟橋部隊在江河架設浮橋時,該浮橋由好幾節浮橋組合而成,每節浮橋折疊後由一部卡車攜行,下水之後會自動延展,再由沖鋒艇連接組合。 兩棲駁船路橋可能也是如此,不但可供兩棲登陸使用,也可用於寬度不大的河流。



若是如此,該型駁船不但可配屬在每個集團軍的舟橋部隊(旅)裡面,更可配屬在解放軍6個兩棲合成旅、以及6個陸戰旅。

還有比架設兩棲駁船更直接的辦法,就是先佯攻台軍反登陸部隊,吸引台軍火力,然後跳過兩棲登陸、派遣特種部隊直奔台北進行斬首行動、占領金融中心、媒體、控制網絡、C4ISR系統、電力與水利系統等,在無人發號施令的情形之下,再慢慢解決台軍。 此時,台軍部署再多的反登陸措施亦將無效。

所謂佯攻,主要是攻擊台軍指揮中心、防空飛彈、制空與制海兵力、感知設施(例如雷達站等)、裝甲部隊,主攻則擺在斬首行動。 完成斬首行動之後,立即配合登陸和空降部隊夾擊台軍殘余兵力。

除了斬首行動需要真實的“有人”兵力配合無人載台之外,所有的登陸以及機降作戰可能都是由無人狼、無人狗、蜂群自殺無人機擔綱; 人,只是在無人載台後面收割戰果,這將是未來解放軍攻台的新戰法,不得不察。 接下來,我們要看究竟是哪些戰區和部隊將可能涉及兩棲登陸作戰。

哪些部隊將會用到兩棲駁船?

2016年軍改之後,解放軍陸軍改編並組建了6個兩棲合成旅,分別隸屬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的3個集團軍。

此外,另外又在北部、東部、南部三大戰區各組建了2個陸戰旅,共6個陸戰旅; 連同6個兩棲合成旅,解放軍可供登陸作戰的部隊數量高達12個旅(不包括配屬部隊)。 估計每個旅兵員數量大約6000至7000人,第一波登陸部隊人數可能就有7萬至8萬人。 若再加上後續部隊,總兵力超過20萬人沒有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未來若有武統台灣這件事情,所涉及的戰區至少有3個:北部、東部、南部戰區、再加上預備隊的中部戰區。 第一波登陸部隊是12個兩棲與陸戰旅,後續登陸部隊則是這4大戰區的集團軍、武警部隊(維持社會治安)。

東部戰區在本島正面主攻(正兵),北部與南部戰區兵力從南北兩翼夾擊(奇兵),孫子所謂“以正合、以奇勝”就是這個道理。 中部戰區兵力則擔任預備隊角色。 從東部與南部戰區共6個兩棲合成旅的配置來看,解放軍比較強調從中南部登陸,之後北上協同北部戰區兵力夾擊。




再怎麼摧毀,兩棲合成旅和陸戰旅最大的問題,是其無法在第一波就把重型甲車例如96或99系列戰車運送到岸,若遭遇台軍殘余M1A2T、M60A3、雲豹戰車,對於解放軍登陸部隊所攜行之輕型機甲車輛的傷害極大。

我們必須強調,動用兩棲登陸部隊的前提,必然是台軍所有防空、制海與反登陸兵力多數被殲滅之後,才可能進行。 原因很簡單,解放軍也不希望犧牲過多的兵員。

在這種情形之下,除了登陸部隊必須配備無人機之外,最佳方式就是把所有“有人”部隊換裝成“無人”部隊,也就是機器狗、機器狼、人形機器人等,才可能大幅降低兵員損耗。

機器狗與機器狼


2024年珠海航展首次出現了機器狼,它和機器狗有啥不同? 雖然狼和狗同屬犬科,但是狼是野生自然物種,而狗則是人類長期馴化狼的結果。 狼通常以群體形式生活,狗則更多地依賴人類。 同理,機器狗與機器狼的功能也不相同。

機器狼主要功能是集群(狼群)作戰,其協同作戰能力比機器狗強。 機器狼體型與重量比機器狗大。 偵察型機器狗重量約15Kg,戰斗型機器狗(含武器)約50Kg,機器狼也具有類似功能,只是體型大的多(重量不詳),主要是登陸與空降作戰的先鋒部隊。 機器狗則比較強調單兵作戰,緊跟在機器狼後面,主要用在掃蕩作戰,也就是清理殲滅戰場上尚未死透的敵軍。

在續航力方面,機器狼比機器狗強,較大的體型能夠容納更多的設備與武器,能夠從事更多的任務,而機器狗的任務單一的多,主要就是發現、識別並殲滅敵軍; 如果電力用盡,那就躺平吧,只要不死人,一切都好說。

至於人形戰斗機器人,就是模仿“人”的行為,例如巷戰中開關門窗、甚至於操作機器設備等等,由於體型限制,它們不見得能夠戰斗,最多就是指揮控制機器狼和機器狗協同作戰。

我們可以預期,未來解放軍登陸台灣時,第一波踏著兩棲駁船路橋、以及搭乘無人登陸艇上岸的,必然是機器狼集群以及無人戰車; 它們解決了灘頭問題之後,機器狗接著上。 這大概就是未來台海戰場的場景。 我們別忘了,無人載台除了兩棲登陸、還能空降與機降。

很早之前,解放軍就已完成以運-20為載體的空降戰車(攜帶反坦克飛彈與榴炮)訓練,若再加上1只偵察狼和3只戰斗狼,組成一個基本作戰單元,無數個基本無人作戰單元機降後同步發起沖擊,這個場景大概只有在卡通片裡面才看得到。

事情還沒完:如果一只機器狗掛在一架無人機之下機降呢? 特別是在巷戰中,突然間數只機器狗搭乘旋翼無人機機降屋頂搶占制高點,配合正面攻擊的機器狼群,上下夾擊建築物內目標,我們該怎麼辦啊?

結論

無論是搭乘兩棲駁船或實施空降,機器狗與機器狼最大的致命傷,就是兩棲駁船以及搭載它們的運-20,可能在登陸和空降期間被擊落,因為兩者都是“有人”駕駛的。

會不會未來連兩棲駁船和運輸機都是無人的? 我們必須提醒大家,機器狗與機器狼的數量可不是數千只,而是數十萬只! 以中國軍民工業產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制造出數十萬只無人戰斗機器絕不是問題。

當國軍弟兄以血肉之軀對抗無人戰斗機器時,躲在衡山指揮所裡面的政客和將軍們難道不會感到眼睛有點兒酸酸的?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