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東北幼兒園寒假變成"小學學後班",家長省錢園長創收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通過園長上面的講述不難發現幼兒園孩子越來越少對於其繼續發展產生一定的限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的流動,這與我在開篇提到的家鄉獨特的地理位置有著獨特的關系。農村生活的居民希望來到我們縣城來成家立業,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我們也住上樓啦”。而原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則希望往市中心生活。這就讓我的家鄉既沒有種地的生產性勞動對人口移動的牽制也沒有大城市更高收入更多基礎設施的吸引力。讓縣城成為了一個過渡的階段與跳板。這裡對於人口的吸引力與牽引力相較於農村與市中心處於劣勢。這種情況讓縣城裡面的孩子越來越少。


按照理論來講,農村的孩子來了應該會給幼兒園帶來新的增長點,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這些孩子的家長認為這裡就是一個看孩子的地方,這樣的話直接讓家裡一個上班一個看孩子就足夠了。當時筆者采訪了一位從農村搬來鎮裡面住的居民,她這樣講到:“我們家孩子上不上這個幼兒園也問題不大,我和我老伴基礎就在這裡,再說了這個也不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那塊裡的,我感覺這個就是屬於可上可不上的范圍裡的”。她的這段話也表明了很多來到縣城的農村人的想法。所以看似農村人口向縣城的湧入為幼兒園提供了更多的適齡兒童,但是這些兒童往往都不會來到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對此園長還和我講到一個現象: “有些農村來的家長也把孩子帶到幼兒園來,想試一試看效果如何。但是最後能夠長期學習的孩子卻很少,他們有些認為孩子沒學到什麼。就讓孩子不在幼兒園繼續學習了。我就說這些孩子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我們這裡培養出去的孩子還有後來考上清華的,哪能說今天學會一加一,明天就能開飛機”。或許這些家長也期待孩子能夠像地裡面的莊稼能夠長得又快又好,但是事實上來講對於孩子的教育與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四、多玩還是多學?——對教育模式的反思


關於這個問題還是與園長交流而得知的,因為我從小就一直在這裡上幼兒園,所以我對於其他幼兒園的教學模式不大了解。在園長的介紹下,我了解到我們這裡面的幼兒園在教學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比較注重玩,對於課本知識教的比較少,讓孩子獲得快樂最重要。第二種就是我曾經學習的幼兒園,這裡比較重視學習,基本上在這裡大班畢業都會把數學語文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核心知識都教授完畢。針對於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園長和我講到:“我們這裡始終重視孩子的學習,畢竟你來到的是幼兒園不是游樂場,孩子可以玩,但是學習也要跟上。看似那些以玩為主要的幼兒園孩子過的很快樂。你等他們到小學就知道了,那些孩子有些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更別說跟上小學的節奏了”。


我曾經學習的幼兒園的孩子父母大多都是正常的工薪階層,孩子的發展更多需要自己努力,家裡能夠幫襯的不多。所以在園長看來,這就需要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基礎。如果家裡有基礎無所謂孩子以後怎麼玩都會有一個出路,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孩子來講其如果這樣就對以後的學習造成影響。畢竟考上一個好大學在至今還是一個改變眾多普通家庭命運的轉折點。正如很多人所講。高考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博弈,無論你的出身如何都可以在成績的幫助下取得好大學的文憑。園長對於教育的態度也反映了現實家庭的訴求,這也吸引了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這個幼兒園。

園長為何堅持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與她的經歷密不可分。“知識改變命運在我身上體現的很明顯。我早年讀了中專,之後又進修了大專。在當時咱們這裡也算是學歷比較高的了。之後我去一個公立學校當代課老師。當時都點是你去那嘎達先代課,你整的好,之後才能轉正幹正式工。但是幹了一陣子沒什麼轉正的期望,主要是點等人退休才能新人往上頂。之後我就來到了一個幼兒園當老師,幹了一陣子發現當員工還是不如自己單幹自在,就自己找地方開了個尤幼兒園。剛開第一年的時候就十幾個孩子,因為你是第一年都沒人敢來,所以都是朋友親戚幫忙介紹的,之後一點一點幹起來的。我想我當時要是沒有這個文憑,我就算開了,也是沒人來。”聽完園長的經歷,認識到她為何相信自己對於教育方式的選擇。


五、總結

在家鄉的縣城,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的主要途徑。同樣是教育,但是其相較於之後的九年義務教育在一些群體的眼中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講述的一些現象也呈現了這一問題的具體情況。縣城作為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紐帶,幼兒園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見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變化,也在不同斷點下映射出獨特的光芒。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7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