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無所畏懼》2大結局:從一個救字,才明白崔女士為何諒解李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文:青源陽陽

電視劇《無所畏懼》2熱播,崔女士和李沅達成和解。


電視劇《無所畏懼》2熱播,這部劇由譚嘉言導演,由熱依扎,王陽,啜妮,沈羽潔等主演。

崔女士是李沅的婆婆,是袁剛的母親。

袁剛的父親早早地過世,袁剛是母親一手拉扯長大的。

李沅也早就沒有了父母,這也就解釋清楚了為何李沅不想要孩子的原因。



選擇丁克的原因。

因為李沅明白,自己的成長過程之中,父母沒有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

故而,李沅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會和自己有一樣的感受,她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袁剛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婚姻前後的變化。

兩個人的性格相近,而且彼此都很喜歡對方,能夠走到一起並非沒有感情。

如今,才半年的時間,也就是180天左右,李沅就想要放棄袁剛,在外人看來,這幾乎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這對於崔女士來說,哪怕是自己生命的盡頭,也要呵護自己兒子的一絲生命。





李沅內心的痛無人能夠理解。

這應該就是母愛,崔女士的感受,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可是背負了一切的李沅,卻要承受所有的罵名為袁剛結束體面的生命。

當李沅再次出現在病房的時候,崔女士是氣憤的,是不甘的。

你都將袁剛告上法庭,既要放棄袁剛的生命,還要和袁剛離婚,又何必來自討沒趣。

李沅知道,袁剛的母親老了,自然是沒有多少的力氣來照顧這麼一個年輕的孩子。

崔女士也知道,李沅是真的愛袁剛的,故而能夠盡心盡力地去照顧袁剛。



崔女士堅持不離婚的真相。

無論是換成護理人員,還是雇傭一個外人來照顧袁剛的話,沒有愛,這樣的堅持又有何意義,那麼照顧肯定是帶著負面情緒的,自然也就沒有崔女士和李沅照顧得仔細的。

時不時地翻身,時不時地吸痰,還要隨時關注儀器上的數據。

一旦出了問題,那就是生命終結的體現。

當崔女士還在和李沅爭辯的時候,李沅發現了袁剛的不對勁。

當醫生告訴兩個人,救和不救之間的抉擇和結果的時候,其實無論是崔女士,還是李沅,都很難做出決定。



李沅說出救,崔女士理解了。

不救的話,接下來的袁剛自然就成為了正常死亡了,沒有了呼吸機,沒有了心跳,那麼一切都結束了。

救的話,連續按壓的話,肋骨都有可能被按斷,還有已經消退的各種身體器官都會有所損傷,崔女士已經淚眼婆娑,而李沅還是強忍著悲痛,說出了一個字,那就是救。

不過還好,袁剛的呼吸恢復了。






恰恰也就是那一個救字,崔女士明白了李沅的愛,也很偉大。

李沅說,袁剛來到她的夢裡,形象已經模糊了。

無非就是想要告訴袁剛的母親,我們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思念,不肯讓親人離去,看似是溫情,實際上是極其殘忍的。



陳碩崩潰了。

崔女士和李沅的和解,其實就意味著這一次陳碩輸了。

換句話來說,這也就意味著,袁剛的母親也同意放棄袁剛了。



陳碩之所以悲痛,那就是因為他想讓所有的人都認為,放棄病人是錯誤的。

可是最終他也沒有能夠找到答案,父親舍棄了生病的母親,轉身另娶她人。

如今,李沅也可能有新的生活,只不過,這難道不是袁剛希望看到的嗎?


假如李沅一直處於悲痛之中,無法走出心理的陰霾,那麼袁剛就會走得那麼安心嗎?



愛過就好。

同樣如此,陳碩的母親肯定曾經也是愛過陳碩的父親的,故而,當陳碩的母親知道自己始終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是希望陳碩父親不離不棄,還是希望陳碩的父親能夠過上自己的幸福生活,恐怕是後者吧。

善良的人,總歸是希望自己的愛人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崔女士選擇和解,不僅是她理解了李沅的選擇,也同樣是對自己的一種釋懷。

既然袁剛不會再醒過來,那麼選擇放手,也不失為一種恩賜。

生活之中的情侶,當不再愛了的時候,即使是緊緊地抓住,還不如大度地選擇放手。





既然愛對方,就應該尊重對方的選擇。

毫無意義的堅持,才是不是真正的愛,而是狹隘自私的行為。

大結局之際,崔女士和李沅和解之後,從婆媳關系變成了母女關系。

陳碩卻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因為這無疑是證明了當年父親的選擇是正確的。

人生很多的無常和無奈之舉,都是人之常情,可是身處局中的人們往往會深陷其中,無法釋懷。



至此,也為《無所畏懼》第三部拋下了一個引子。

陳碩父親之所以如此選擇,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說他背信棄義也罷,說他喜新厭舊也罷,背負的責罵和內心的負擔,恐怕一分都不會少。

人生是境界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夠理解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會作出不同的選擇。



我們可以不理解他們的抉擇,但是卻無權批評他們的想法。

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後變成了山是也不僅僅是山。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